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时间:2019-11-12 09:21:21 来源:未知 浏览:676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刘学锋,包世成,李卓伦,甘倩雯

  (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康定,626000)

  摘要: 目的分析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于我院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350例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分析其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对策,并观察其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等。结果350例患者在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中只有5. 71%为局部血肿,有2.86%为假性动脉瘤,有2. 00%为动静脉瘘,有0.29%为腹膜后血肿: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仅为3.43%;所有患者护理后的血小板计数均较护理前减少,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较多,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其术后的效果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外周皿管并发症; 颈股动脉介入术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6213(2018)04-0655-03

  Analysis of Periphe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Care LIU Xue- Fen , BAO Shi- cheng,LI Zhuo- Lun, GAN Qian- wen

  ( ThePeople ' s Hospital of Kangding City in Sichuan , Kangding ,62600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periphe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3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4 in a randomized study. The causes of periphe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care and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platelet count changes and so 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Jow in 350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only 5. 71% were local hematoma,2. 86% were pseudoaneurysms,2. 00% were arteriovenous fistula,0. 29% were retroperitoneal hematoma,and deep The 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sis was only 3.43% . All patients had reduced platelet coun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 . Conclusion The complications of periphe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are relatively diverse. However, as long as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improvement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Periphe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Cervical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经股动脉介入术虽然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治疗操作路径之一,且具有成功率高,创伤性小等优点:但是其术后极可能引起一系列外周血管并发症,例如深静脉血栓等。减少或避免这些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临床上目前为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就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12月~ 2016年12月选择于我院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350例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32~79岁之间,男性患者有200例,女性患者有150例;在伴随并发症上,有20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有5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有78例患者合并高血脂:其手术的操作时间均在47 ~176 min之间。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将合并有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排除:本研究经本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原因与护理方法

  1. 2.1局部出现血肿 原因:①术中更换鞘管的次数过多,从而造成对血管的损伤;②单次或多次行穿刺时穿破患者的动脉后壁,从而引起出血:③患者使用的鞘管被打折或其穿刺的侧肢呈屈曲状:④予用抗血小板或抗凝的治疗过度,从而造成血管壁未能及时得到修复,进而引发出血。护理方法①于术后,及时正确的转移患者,并防止其压迫部位的移位;②时刻密切地关注患者的临床反应以及行穿刺部位的情况,提高其护理的时效性:③及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例如其行穿刺部位的压迫、下肢制动等的影响性,进而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与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护理依从性;④定时予以患者行常规、凝血等的检查。

  1.2.2假性动脉瘤的出现原因:①予以患者行穿刺时,其穿刺部位过于偏且低;一则,血管的口较细,且极易受损;二则,拔管后,因血管后壁的组织均是软组织,因而不易行压迫止血:②压迫止血的处理不够充分,进而以及形成血肿,而又因为血肿可启动内部溶栓的活性,因而极易使假性动脉瘤形成:③予以患者使用的鞘管或动脉导管的型号过于偏大(大于8F);④行穿刺时,其反复性的操作以及对球囊导管的回抽不够充分,从而对患者动脉创口造成多次损伤,进而使其过大;⑤在手术的过程中或术后都使用抗凝类药物;⑥患者术后不遵医嘱,过早活动,进而使其腹压不断增高。护理方法①术前及时向患者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并指导其练习相关的运动:②及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把握,并了解其术中穿刺的可行性与顺利性;③术后密切关注患者行穿刺部位的基本状态,例如其是否存在出血、血肿、淤血等:④及时为患者制定适宜的术后运动方案,并予以正确指导:⑤关注患者的血常规以及凝血象等指标。

  1.2.3动静脉瘘的出现原因:在予以患者行穿刺时,同时将其动静脉穿破,且行压迫止血的处理不够充分。处理方法及时予以患者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在必要时还可增行血管造影:在超声引导下或直接性予以患者压迫:若保守治疗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可考虑介入或外科治疗。护理方法①指导患者接受多项检查:②压迫与包扎或行介入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反应。

  1.2.4腹膜后出现血肿原因:行穿刺的部位过高,极易损伤后壁,而出血血肿或出血后,其症状不断上延,进而引起腹膜后出现血肿现象。护理方法①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早行CT、腹部超声等检查;②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其血常规与凝血象的检查结果。

  1.2.5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①长时间的压迫、卧床休息。②患者的年龄多大,血液循环功能不高,以及其血液粘稠度与血脂水平异常。护理方法 ①鼓励患者尽量下床活动,减少卧床的时间;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人化的肢体按摩方案;③鼓励患者多饮水,降低其血液粘稠度。

  1.3观察指标 以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为主要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梳理所有数据,同时分别以(x+s)、率(%)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分别予用t.X2进行检验,J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全部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局部血肿5. 71%( 20/350);假性动脉瘤2.86% (10/350);动静脉瘘2. 00%( 7/350);腹膜后血肿0.290'/0( 1/350);深静脉血栓3. 43% (12/350)。

  3讨 论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出现也愈发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目前,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仍是临床上重要的操作路径之一,但是有相关的文献指出其术后极易引发外周血管并发症,轻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强化其术后的护理措施尤其重要。

  为了进一步作出具有针对性且高效的护理,有学者指出应从其引发的原因人手;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同时根据其原因展开针对性措施的总结,其体会如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常发生的外周血管并发症有: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膜后血肿、深静脉血栓,其中以血肿、出血的发生比率较高;其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局部的压迫处理不够充足,对患者的综合性评估不够准确,缺乏对潜在风险的预见意识以及及时作出处理的应变能力等;因此,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可围绕这几点展开,例如在护理前对患者行全面性的评估,其中包括其年龄、动脉硬化严重性等,从而将其护理的有效性提至高,进而极大程度上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朱玮玮,刘红云,等,不同压迫时间对经皮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32:84-85.

  [2]樊维娜,王建新,马华,等,经桡动脉穿刺代替经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376例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189-1190.

  [3]戚跃勇,邹利光,黄岚,等.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血栓与止血学,2005,11(3):118-119.

  [4] 王芳,陈琪尔,谭坚铃,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周围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9):3707-3710.

相关推荐
  • 内质网应激与溃疡性结肠炎

    医学论文发表医学论文……

  •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苏王志斌王跃仝令畅王荣美李玲张立超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 生物有关。小檗碱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近年来研究发现……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雅琳、占强 摘要: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类具有典型锯齿状形态特征的病变,因其具有恶变潜能,近年来学者们 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变的基础研究较多,但临床研究不多,此文就结直肠锯齿 状病变的流行……

  •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高燕、姜相君 摘要:DNA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沉默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度甲基化可能是由于 DNA甲基转移酶的过表达或是去甲基化活动的减弱所引起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在胃 癌组织中有许多基因启动子……

  •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黄艳霞张靖王歌朱金水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因其长度大于20()个核苷酸,缺乏编码蛋白能力而得名。在表观遗传 学控制、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IncRNA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研究已经证明, I……

最新文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