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중화안시광학여시각과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845X
  • 国内刊号: 11-59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08
  • 曾用名: 眼视光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瞿佳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标准矢量分析法比较FS-LASIK矫治不同来源散光的疗效

    作者:赵志国

    目的:采用标准矢量分析法分析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对不同来源全眼散光的矫治效果,并对影响散光矫正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FS-LASIK矫治近视和散光,术后6个月内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53例(106眼).根据角膜散光在全眼散光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角膜源性散光组(34眼),眼内源性散光组(36眼)和混合源性散光组(36眼).记录并比较3组术后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UCVA)、UCVA≥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的比例、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等指标.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标准矢量分析法对手术前后散光的相关指标进行运算和评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3组间UCVA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P=0.013);角膜源性散光组、混合源性散光组的UCVA (P< 0.05),UCVA≥术前BCVA的比例(c2=7.48、5.21,P<0.05)均大于眼内源性散光组,角膜源性散光组和混合源性散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源性散光组术后残留散光小,眼内源性散光组残留散光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源性散光组的矫正率(CR)均大于眼内源性散光组和混合源性散光组(P<0.01),且手术引起的屈光矫正量的绝对值(|SIRC|)均大于眼内源性散光组、混合源性散光组(P< 0.01),眼内源性散光组和混合源性散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源性散光组的角度误差(EA)、大小误差(EM)、误差率(ER)、矢量误差绝对值(|EV|)均小于眼内源性散光组、混合源性散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混合源性散光组的|EV|小于眼内源性散光组(P=0.030).角膜源性散光组的ISV、IVA均小于混合源性散光组(P<0.01),混合源性散光组小于眼内源性散光组(P<0.05).角膜源性散光组、眼内源性散光组、混合源性散光组平滑型角膜地形图比例分别为71%、39%、56%.结论:FS-LASIK矫正散光的效果取决于散光来源,对角膜源性散光的矫正效果佳,对眼内源性散光的矫正效果差.

  • 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效果

    作者:梁天蔚;李琦琰;吴松一;赵军阳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并发白内障的诊断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效果,并评估其行白内障手术的时机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和泉州市儿童医院行白内障摘除术的Rb患儿23例(25眼).其中男11例(11眼),女12例(14眼).7眼行透明角膜25G切口,18眼行睫状体平坦部25G或者27G巩膜微切口.随访1~72个月,平均(24±16)个月.统计手术时间,术前Rb治疗方式及次数,术后眼底检查是否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结果:患儿平均手术年龄(35±19)个月.自确诊Rb到发现白内障的时间(中位数)为19个月,发现白内障到白内障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个月,后一次Rb治疗到行白内障手术的时间(中位数)是10个月.行白内障摘除术前全身化疗22例(102次),局部光凝12眼(62次),眼内注药11眼(19次),放疗1眼(1次),眼外冷冻6眼(10次),玻璃体切割手术17眼(20次).2眼在Rb治疗过程中不能查见眼底,而眼B超检查示肿瘤复发,故行白内障手术,术后局部激光治疗复发肿瘤,随访期内未再复发.23眼为肿瘤局限钙化后行白内障手术,术后19眼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未做治疗;4眼出现肿瘤晚期并发症(1眼继发青光眼,2眼前房出血,1眼眼内肿瘤复发),行眼球摘除术.术后行病理检查,摘除眼未见眼球外有Rb转移.结论:对于Rb患儿,必要的白内障手术为眼底检查提供了清晰的视野.对于肿瘤局限钙化病情稳定的患眼,在无肿瘤生长的角膜或者睫状体平坦部做切口行白内障手术是安全的.

  • 小梁切除术或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正如;陈海英;项晓丽;陈源;李健

    目的:比较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联合二期丝裂霉素C(MMC)小梁切除术或联合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的NVG患者28例(29眼),Ⅰ组13例(14眼)行PPV、PRP联合MMC小梁切除术;Ⅱ组15例(15眼)行PPV、PRP联合Ahmed阀植入术.术后随访4~6年,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房角关闭状态、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滤过泡瘢痕化、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视力改变.采用配对或成组f检验、Fisher精确检验以及Mantel-Cox生存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房角粘连性关闭程度、术后新生血管消退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期间视力稳定.术后48个月,Ⅰ组滤过泡均瘢痕化而Ⅱ组有6眼存在盘周滤过泡.2组间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均P< 0.001).在术后1 8个月时2组间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48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3,P=0.024).结论:PPV、PRP联合二期MMC小梁切除术或Ahmed阀植入术均能有效治疗NVG,而PPV、PRP联合Ahmed阀植入术的远期成功率较高.

  • 圆锥角膜患者双眼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对称性

    作者:黄子旭;王勤美;俞阿勇;包芳军;舒宝;黄锦海

    目的:应用超高频Scheimpflug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评估双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牛物力学性能的对称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间根据Amsler-Krumeich圆锥角膜分期标准诊断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双眼圆锥角膜患者40例(80眼).每只受试眼均使用CorVis-ST测量3次,得到10项生物力学参数及眼内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等12项参数.双眼间差异分析采用Student's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双眼一致性分析采用Bland-Airman方法.结果:12个CorVis-ST参数的双眼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第1次压平时间(AP1 T)-0.56~0.61 ms (Z=0.441,P=0.229),第1次压平长度-0.75~0.77 mm(t=-0.178,P=0.907),第1次压平速度-0.063 ~ 0.053 m/s (Z=-1.528,P=0.171),第2次压平时间(AP2 T)-1.01~0.84 ms(t=-0.848,P=0.269),第2次压平长度-0.96~ 1.02 mm(t=-0.342,P=0.715),第2次压平速度-0.22 ~ 0.22 m/s(t=-0.087,P=0.812),大形变时间(T)-1.38~ 1.11 ms(Z=-1.170,P=0.162),大形变峰间距-1.70~3.93 mm (Z=-3.321,P=0.001),大形变曲率-2.30~ 2.74 mm(t=1.014,P=0.287),大形变幅度-0.34~0.28 mm(t=-1.057,P=0.221),眼内压-3.61~3.91 mmHg(t=-1.152,P=0.267),CCT-136~152 μm(t=-0.698,P=0.323),双眼间差异除大形变峰间距外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应的一致性比值分别为8.8%、45.0%、37.0%、4.6%、65.8%、50.0%、8.5%、78.8%、46.5%、29.1%、32.6%、32.3%.在12个参数值中,AP1 T、AP2 T、T一致性比值较小,双眼间有着较高的一致性.结论:AP1 T、AP2 T、T拥有较高的双眼间对称性,在应用CorVis-ST对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时,应考虑到双眼间角膜生物力学对称性对结果的影响.

  • 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白内障

    作者:张景尚;刘雪;王进达;熊瑛;李婧;李晓霞;赵晶;万修华

    目的:评估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且既往有RK史的患者16例(26眼),其中RK角膜瘢痕为8刀者3例(6眼),12刀者8例(12眼),16刀者5例(8眼).由同一手术医师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刀者中4眼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2眼采用3.0 mm透明角膜切口;12刀者中4眼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8眼采用2.2 mm透明角膜切口;16刀者中5眼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3眼采用2.0 mm透明角膜切口.分别于术后1d,1周,1、3、6、12、24、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角膜RK瘢痕情况,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对术前与术后1个月、后1次随访时的各项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RK角膜瘢痕为8刀者和12刀者术中均未发生RK瘢痕裂开,术毕切口密闭良好;16刀者中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者2眼术中发生角膜瘢痕裂开,前房注入无菌空气封闭切口,切口密闭良好,余6眼均未发生术中角膜瘢痕裂开.术后随访时间为1~36(12.9±11.6)个月.26眼术后角膜切口密闭良好,均未出现新发角膜瘢痕裂开.后1次复查时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为0.19±0.12,较术前提高(t=-6.913,P<0.001);等效球镜度(SE)为(-0.43±1.64)D,较术前明显降低(t=-5.983,P<0.001);角膜散光度为(1.92±0.85)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506);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 893±826)个/mm2,较术前明显降低(t=4.048,P=0.001).结论:采用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RK术后白内障临床效果均较好,相对安全,建议RK角膜瘢痕为8刀者可采用3.2 mm及以下透明角膜切口,12刀者可采用2.2 mm及以下透明角膜切口,16刀者可采用2.0 mm及以下透明角膜切口.

  • 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视觉质量的早期影响

    作者:张扬;卞爱玲;刘小力;周崎

    目的:评价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对视觉质量的早期影响.方法:前瞻陛自身对照研究.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2016年3-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行LPI的患者在LPI前和1周后的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客观对比度视力、平均客观散射指数(mean OSI)以及调节力.对LPI治疗前后各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共42例(52眼)患者接受LPI,年龄41~ 80岁,平均(63.5±8A)岁.LPI前与LPI治疗1周后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20%和9%对比度视力在LPI前分别为0.73±0.37、0.49±0.25和0.29±0.13,LPI治疗1周后分别为0.77±0.30、0.54±0.26和0.32±0.15,LPI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I前与LPI治疗1周后OSI、MTF cut off、SR、mean OSI以及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d∶YAGLPI对早期视觉质量、调节力等均无明显影响,是预防性治疗原发性前房角关闭安全、有效的方法.

  • +3.00D和+2.50D近附加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作者:宫贤惠;叶凌颖;林志博;黄芳;方秀秀;俞阿勇

    目的:比较+3.00 D和2.50 Diopter (D)近附加度数的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患者,根据植入多焦点IOL的类型分为2组:近附加为+2.50 D的为观察组,近附加为+3.00 D的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检查屈光状态、视力(LogMAR)、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采用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调制传递函数(MTF)、客观散射指数(OSI)等.采用问卷调查术后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校正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照组24例(32眼),观察组28例(33眼),2组术后矫正远视力分别为0.03±0.06、0.05±0.07(t=-1.179,P=0.228),远矫正下80 cm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32±0.17、0.25±0.11(t=2.761,P=0.017),远矫正下33 cm近距离视力分别为0.22±0.11、0.31±0.20(t=-4.188,P=0.019).2组的离焦曲线均形成双峰,但观察组的两峰之间曲线平缓.在-1.50 D时,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t=2.103,P=0.038),在-3.00、-3.50、-4.00 D时对照组视力优于观察组(t=-3.183、-2.678、-3.330,P<0.01).不同环境亮度下,2组在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MTF截止频率、OS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观视力满意度、完全脱镜率及视觉干扰现象,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近附加+3.00 D的多焦点IOL相比,近附加+2.50 D的多焦点IOL在远视力、客观视觉质量、患者主观视觉感受及术后脱镜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中间距离视力较好,30 cm处近距离视力较差.

  • 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早期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建伟;接传红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经23G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早期术后玻璃体积血(PV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69例(69眼),根据有无术后早期PVH将其分为早期PVH组(19例)和无早期PVH组(50例),分析人口学资料、全身疾病及眼部情况.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早期PVH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早期PVH的发生率为28%,该组平均年龄(49.6±8.7)岁;无早期PVH组平均年龄(57.3±10.0)岁,早期PVH组年龄较小(t=-2.969,P=0.040),而其他全身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PVH组和无早期PVH组眼部因素中晶状体状态(x2=3.933,P=0.047),术前是否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x2=4.784,P=0.029),眼底是否有纤维血管膜增殖(x2=8.180,P=0.004),术中是否发生视盘新生血管出血(x2=11.147,P=0.001)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眼部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盘新生血管出血、纤维血管膜增殖OR值分别为6.249 (P=0.012)、4.833(P=0.028).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PVH主要发生在眼底病变严重的PDR患者,视盘新生血管出血和纤维血管膜增殖会增加术后早期PVH的风险.

  • SpotTM视觉筛查仪在儿童斜视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孙丽颖;丁刚;李雪;李静;华宁;魏楠;钱学翰

    目的:探讨SpotTM在儿童斜视筛查中的可配合性及在斜视性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的筛查效率.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7-10月在天津和平新世纪妇儿医院保健科体检的389例儿童先后进行SpotTM及小儿眼科医师检查,依据SpotTM内设眼位异常推荐值确定出需要转诊的儿童,小儿眼科医师依据2013年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协会规定的视觉筛查转诊指南确定出具有斜视性弱视危险因素的儿童,终评估SpotTM在斜视性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389例儿童入组,平均年龄(6.0±2.3)岁.97.4%的儿童能配合SpotTM检查,无法配合SpotTM检查直接转诊的10例儿童中7例患有眼部疾病.小儿眼科医师确定38例(9.8%)具有斜视性弱视危险因素;经SpotTM筛查,确定需转诊的眼位异常者49例(12.6%).SpotTM在斜视性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敏感度71.0%,特异度93.7%,阳性预测值55.3%,阴性预测值96.8%.结论:大多数儿童可配合SpotTM的检查,SpotTM在斜视性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后脉络膜脱离一例

    作者:郭笑霄;赵露;王艳玲;王佳琳

    患者,男,61岁,因“右眼视力下降半月余”来我院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15余年,目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尚可.否认其他疾病、外伤及手术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矫正无提高),左眼0.6(矫正无提高).双眼角膜透亮,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皮质混浊.右眼下方玻璃体混浊伴积血.眼底镜检查示:右眼眼底可见视盘边清色可,各象限视网膜可见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及纤维增殖膜,鼻侧纤维增殖膜牵拉视网膜轻隆起;左眼眼底可见视盘边清色可,各象限视网膜可见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及棉絮斑.眼科B超示:右眼玻璃体混浊机化、玻璃体积血,局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见图1A),左眼玻璃体混浊.

    关键词:
  • OCT血流成像技术的现在与未来

    作者:俞素勤;李欣馨;许迅

    光相干断层成像血流成像(OCT angiography,OCT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它通过特殊的运算法则对连续扫描的OCT进行计算,获取血流信号,可快速、无创地重建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三维结构.虽然这种血流成像技术目前尚无法检测眼底血管的充盈时间,也无法评价血-视网膜屏障的功能,但是它已经显示出与传统血管造影基本一致的眼底血管结构,甚至可以更好地揭示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的形态,发现早期脉络膜新生血管,从而提供更多的病理信息,因此该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检查.尽管这项新技术目前还存在各种局限性,如移动性伪影、浅层血管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投影等问题,但是未来随着设备和软件的不断更新,现有技术必将进一步完善,影像会更加清晰而完美,而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和彻底.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