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洛昔芬对TGF-β1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锐;孙立军;尹福在;樊继援

    建立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105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1只.S组:假手术组;O组:双侧卵巢切除(OVX)组;E组:OVX加雌激素治疗组;RL组:OVX加雷洛昔芬低剂量治疗组;RH组:OVX加雷洛昔芬高剂量治疗组.用RT-PCR法检测五组大鼠骨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TGF-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O组相比,E组和RL组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E、RL组与S组相比,P>0.05.认为低剂量雷洛昔芬可上调TGF-β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而高剂量雷洛昔芬无此作用.

  • 去卵巢、去松果体对大鼠齿状回突触泡膜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岩;朱俭;陈俊抛;尚明歉;常高峰

    衰老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AD)多发于老年,主要为记忆障碍;受损脑区主要为联合皮质区、海马结构等;突触丢失是衰老尤其AD病理特征之一.研究显示突触丢失在记忆障碍中起重要的作用[1],然而突触丢失的原因及机制至今不是很清楚.老年期雌激素(E)、褪黑素(MT)水平同时大幅下调,有些实验显示E、MT水平能影响突触的可塑性[2~3],但是E、MT单独及联合缺乏影响突触的可塑性的能力比较至今未见研究报道.突触泡膜素(SYN)是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蛋白,可用来反应突触的可塑性.因为E、MT分别主要在卵巢、松果体产生,故我们拟设计在去卵巢(OVX)、去松果体 (PX)后,E、MT缺乏状态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分子层SYN免疫活性,以探讨E、MT单独及联合缺乏与突触的可塑性变化的关系.

  • 去卵巢去松果体对大鼠丘脑背内侧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孔庆胜;李岩;宋爱芹;张向阳;陈俊抛

    目的探讨去卵巢(Ovariectomy,OVX)、去松果体(Pinealectomy,PX)对丘脑背内侧核(DMN)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假OVX、OVX、假PX、PX、假OVX+假PX、OVX+PX7组。术后90d,用HE、Tunel染色观察OVX、PX对DMN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假手术各组与正常组在各项检测指标上无明显差异,将其合并为A组;A组DMN细胞凋亡数为(4.03±0.92)个。与A组比,OVX组、PX组、OVX+PX组DMN细胞凋亡数[分别为(12.37±4.01)个,(12.55±3.97)个,(12.68±3.61)个]显著增多(F=55.33,P<0.01),但OVX、PX、OVX+PX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DMN胶质细胞增生无统计学意义(F=2.91,P>0.05)。结论OVX、PX可诱发DMN细胞凋亡。

  • 去卵巢去松果体对大鼠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损伤区突触泡膜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岩;陈俊抛;孔庆胜;张建国;周翠玲;张金涛

    目的探讨去卵巢(ovariectomy,OVX)、去松果体(pinealectomy,PX)对大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m,Aβ)损伤区突触泡膜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NS)对照、正常+Aβ、假OVX+Aβ、OVX+Aβ、假PX+Aβ、PX+Aβ、假OVX+假PX+Aβ、OVX+PX+Aβ9组.术后60d,将Aβ注入DG背侧带分子层,7d后以SYN作标记,用SABC法检测Aβ损伤区DG背侧带分子层的SYN Pu值.结果假手术组与NS对照组无DG神经元损害、DG背侧带各分子层SYN Pu值无显著差别,合并为B1组,假手术+Aβ各组与正常+Aβ组的DG神经元损害、DG背侧带各分子层SYN Pu值无显著差别,合并为B2组.各组Aβ直接接触的DG分子层SYN Pu值均明显减低,组间无明显区别.Aβ注射点以外,各组间DG背侧带内外分子层SYN PU值有明显区别:OVX+PX+Aβ组<PX+Aβ组<OVX+Aβ组<B1组<B2组;各组间DG背侧带中分子层无显著区别.结论Aβ-40对DG分子层突触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在Aβ注射点以外区域,OVX、PX使Aβ的DG颗粒细胞损害诱导的其背侧带内外分子层的代偿性神经生长消失,PX比OVX危害大,联合影响更大.

  • 去卵巢、去松果体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作者:李岩;陈俊抛;孔庆胜

    目的探讨雌激素(E)、褪黑素(MT)缺乏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胆碱能纤维密度的影响.方法用Y型迷宫测试淘汰学习记忆障碍大鼠,将学习正常大鼠分为正常、假去卵巢(假OVX)、OVX、假去松果体(假PX)、PX、假OVX + 假PX、OVX + PX 7组.90 d后再行Y型迷宫测试,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1-4区 AChE.结果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AchE阳性纤维密度在正常、假手术各组间无显著差别,在 OVX、PX、OVX+PX组间依次显著降低,三组均比正常及假手术各组显著降低.结论 OVX、PX可使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胆碱能纤维密度降低.PX作用大于OVX,联合作用大于单独作用.

  • 去卵巢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泪腺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黎畅;张晓峰;李萌萌;钟蕾;阙丽娟

    目的 研究去卵巢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泪腺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成年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摘除双侧卵巢,对照组模拟手术不摘除卵巢.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睾酮浓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及酚红棉线试验行眼表评估.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免疫组织化学法、ELISA、RT-PCR检测泪腺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结果 术前实验组血清雌二醇、血清睾酮浓度与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实验组血清雌二醇、血清睾酮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为0分,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泪液分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腺免疫组织化学、ELISA、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实验组IL-1β、IL-6、TNF-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小鼠去卵巢后可见泪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增加、泪液分泌量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提示性激素水平病理性失调是导致干眼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 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药效研究

    作者:葛月宾;李孟顺;梅之南

    目的 评价大豆苷元-壳聚糖长效微球对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测定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和子宫重量系数,并取股骨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测.结果 小鼠去卵巢后3周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所有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增重.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后子宫重量系数明显减小(P<0.01);肌肉注射高剂量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1次后,第3周和第5周子宫重量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分别为P<0.05,P<0.01),明显高于每日灌胃大豆苷元混悬液组.与模型组相比,微球给药组可见骨小梁分布较密,骨皮质呈不明显蚕食样改变,骨髓腔较密实;而大豆苷元混悬液灌胃给药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与大豆苷元混悬液灌胃给药相比,大豆苷元-壳聚糖微球经肌肉注射有明显的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作用,提示其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 药食两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涛;叶少剑;张文娟;曹路敏;李万;阮金兰

    目的:探讨药食两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动物模型,己烯雌酚片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该中药复方对血清TG,TC,LDLC,HDLC及HDLC/TC等值的影响.结果: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中药大、小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值,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及HDL/TC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大剂量较小剂量作用强.结论:该中药复方能有效调节去卵巢大鼠紊乱的血脂,提示其具有防治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作用.

  • 骨碎补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展春;程光齐;臧危平;刘祖德

    目的:观察骨碎补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骨碎补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3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去卵巢组(OVX)、假手术组(SHAM)和骨碎补治疗组(OVX+D).骨碎补治疗3个月后,检浏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微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OVX+D组的的骨密度、微结构、生物力学指标与OV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碎补可以增加去卵粱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微结构,提高生物力学性能,对实验动物的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 中药增骨丸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量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列;李宁;赵和平;蒋小勇;谢兴文;宋贵杰

    目的:探讨中药增骨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松质骨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8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乙烯雌酚组及中药组.每组8只.正常组仅切除一段肠系膜,其余3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一周开始给药,连续用药90天后处死,取出第3腰椎(L3),测量分析其材料力学参数和结构力学参数.结果:中药组能明显提高去势大鼠腰椎骨的骨量和生物力学参数,提高其抗压生物力学性能.结论:中药增骨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钙、磷及其调节激素在实验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曾英;莫新民;洪净

    目的:为了探求血、尿、骨灰中Ca、P及钙调节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1月龄雌性大鼠去卵巢后3个月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取血、尿、骨标本.测右后肢股骨、胫骨及第2~4腰椎骨密度,血清、尿、骨灰中Ca、P含量及血清中E2、CT、PTH含量.结果:与正常假手术组对照,模型组右股骨、胫骨及腰椎BMD,右股骨湿重、干重、灰重及骨灰Ca、P含量,血清中E2、CT明显降低(P<0.01),而尿Ca排出量及血清PTH含量则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血Ca、P及尿P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Ca、P及E2、CT、PTH等调节激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 丹参素防治去卵巢大鼠牙槽骨骨量的丢失

    作者:张晓燕;崔燎;吴铁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大鼠牙槽骨骨量的影响、丹参素与雌激素防止牙槽骨骨丢失的疗效比较以及丹参素与雌激素是否具有防止牙槽骨骨丢失的协同效应.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雌激素组(E2)、丹参素(Tan)及丹参素与雌激素联合用药组(E2+Tan).雌激素组、丹参素组和丹参素与雌激素联合用药组分别用雌激素100 μg·kg-1·d-1、丹参素12.5 mg·kg-1·d-1和丹参素12.5 mg·kg-1·d-1加雌激素50 μg·kg-1·d-1给大鼠灌胃,17欠/d,共90 d.实验90 d后取大鼠的牙槽骨,脱钙,切片,染色,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牙槽骨松质骨的骨量,计算牙槽骨的骨静态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减小(P<0.01)和骨小梁分离度增大(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雌激素组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均增大(P<0.01),丹参素组及联合用药组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大(P<0.05).与丹参素组相比,雌激素治疗组及联合用药组各项测量指标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素都能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且疗效与雌激素相当,但丹参素与雌激素在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时没有协同作用.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罗晓冰;卑占宇;王文宝;王雁梅;郭芙莲;张印坡

    目的 观察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①假手术组;②卵巢切除组(模型组);③卵巢切除加尼尔雌醇组(阳性对照组);④卵巢切除加3'-大豆苷元磺酸钠低剂量组(25 μg·kg-1);⑤卵巢切除加3'-大豆苷元磺酸钠中剂量组(50 μg·kg-1);⑥卵巢切除加3'-大豆苷元磺酸钠高剂量组(100 μg·kg-1).连续给药6周,末次给药24 h后实验,麻醉后取血清,测定血清中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孕酮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和3'-大豆苷元磺酸钠高剂量组骨钙素分别为(5.04±0.05)和(4.82±0.05) ng·mL-1 ;碱性磷酸酶分别为(47.31±0.02)×10-2和(36.90±0.21)×10-2 U·mL-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分别为(1.72±0.11)和(3.02±0.13) U·L-1;孕酮分别为(49.72±2.00)和(53.41±1.12) ng·mL-1.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明显降低血清中骨钙素及碱性磷酸酶的含量(P<0.01),可明显升高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P<0.05)和血清孕酮含量(P<0.01).结论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促进骨形成,从而对骨代谢发挥调节作用.

  • 小檗碱对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的保护作用

    作者:年华;马明华;徐泯;徐玲玲;朱全刚;年申生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以去卵巢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尼尔雌醇组)及低(10mg· kg-1)、中(30 mg· kg-1)、高(90 mg· kg-1)剂量小檗碱组,每组10只.12周后,取胫骨近端行不脱钙制片,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胫骨中段皮质骨动、静态学参数.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骨密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小檗碱能显著增加大鼠胫骨中段松质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骨小梁厚度(P<0.01),减少骨小梁分离度(P<0.05);增加骨形成参数: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FR/BS、BFR/BV、BFR/TV)(P<0.05或0.01);同时,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P<0.05).对胫骨干骺端松质骨破骨细胞数目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檗碱对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

  • 植物雌激素染料木素抗去卵巢大鼠海马血管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研究

    作者:谢慧清;陈茹;孙绍丹;李旭红;邓丽明;李凤梅

    目的 观察雌激素缺乏大鼠海马血管内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的变化,并比较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素干预对Aβ沉积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SD雌鼠的去势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基线组(Baseline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染料木素干预组(Gen组)和小剂量17β-雌二醇干预组(Est组).所有大鼠均在术后15周处死,取海马结构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Aβ沉积.通过Aβ阳性细胞计数和染色图像灰度分析法观察Aβ沉积的变化.结果 Ovx组大鼠海马血管内Aβ阳性细胞计数和Aβ沉积的免疫组化图像灰度校正数据显著高于Baseline组、Sham组、Est组和Gen组(P<0.01);而Est组、Gen组、Sham组和Baseline组的细胞计数和图像灰度校正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长期内源性雌激素的缺乏可以导致脑内毛细血管内Aβ的沉积增加;染料木素或17β-雌二醇补充治疗均可以拮抗这一过程,且二者之间的效果相似.

  • 早期给予雌激素对去卵巢兔动脉斑块及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作者:连亚军;李向平;廖清池;董海云

    目的 观察早期不同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去卵巢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苯甲酸雌二醇200 μg)和去卵巢+大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苯甲酸雌二醇1 mg).术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并分离主动脉标本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高脂喂食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水平下降;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相似;与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比较,大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12周后雌二醇水平较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较低.比较主动脉斑块面积,去卵巢组大于假手术组,而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明显小于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但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主动脉斑块面积与高脂喂养12周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65,0.803,0.829, P均<0.01),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441,P<0.05)、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0.755,P<0.01).结论 早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雌激素的调脂、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 17-β雌二醇抑制去卵巢大鼠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作者:周寿红;凌宏艳;田绍文;刘显庆;王炳香;胡弼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果糖诱导的去卵巢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后用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诱导胰岛素抵抗产生,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替代组和溶媒对照组,另设立正常对照组大鼠12只,用普通饲料喂养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动脉收缩压、血脂、血清雌二醇、糖耐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P<0.05),收缩压升高(P<0.05),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均升高(均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 (P<0.05),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减低(P<0.05),胰岛β细胞受损;17-β雌二醇替代组逆转上述变化,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P<0.05),抑制胰岛素抵抗的产生.结论17-β雌二醇能够抑制高果糖饮食诱导的去卵巢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产生、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血脂的异常,这说明雌性大鼠体内的雌二醇可能是其在高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的过程中受到保护的决定因素.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建林;杨桂莲;黄忆明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5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假手术组),B组为去卵巢模型组(OVX),C组为OVX+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D组为OVX+大豆异黄酮中剂量组,E组为OVX+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试验期为60d.结果:B组小鼠到达水迷宫终点时间明显长于D组和E组(P<0.05);跳台记忆试验B组小鼠平台潜伏期短于D组,且错误次数高于A,C,D,E组(P<0.05).A,C,D,E组小鼠血清SOD活力、脑组织Na+K+-ATP酶活力均高于B组,血清MDA水平均低于B组(P<0.05);Ca2+Mg2+-ATP活力A,D组高于B组,E组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力明显高于B,C,D,组(P<0.05),单胺氧化酶活力B组高于D组(P<0.05).结论:持续口服大豆异黄酮可以明显改善去卵巢小鼠的认知功能.

  • 槟榔碱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欧琼;黄余良;张群锋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去卵巢骨质疏松( OP)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槟榔碱组(1、5、20 mg/kg,每天灌胃1次)。12周后检测尿钙和尿脱氧吡啶啉( Dpd)及血清钙、血清磷、血碱性磷酸酶( ALP)和雌二醇( E2)水平。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大鼠右侧股骨的骨密度( BMD)。取股骨进行3点弯曲生物力学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和BMD显著降低(P<0.05),尿钙、尿Dpd、血清钙、血清磷和ALP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左侧股骨的生物力学指标包括大载荷、大挠度、弹性载荷和弯曲能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槟榔碱组大鼠股骨的BMD显著增加(P<0.05),尿钙、尿Dpd、血清钙、血清磷和ALP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左侧股骨的大载荷、大挠度、弹性载荷和弯曲能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槟榔碱改善了去卵巢OP大鼠的骨代谢,增强其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指标。

  • 罗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TNF-α、IL-6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志民;周寿红;胡弼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假手术+罗格列酮组、去卵巢+罗格列酮治疗组,第15周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第16周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区的TNF-α、IL-6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大脑海马区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大脑海马区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海马TNF-α和IL-6的表达有关.

262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