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围术期护理

    作者:彭昭君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本文所选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除或者显著缓解,术后并没有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时,为其提供科学和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促进其功能恢复.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伊茂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髓核切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经皮髓核摘除术,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上无较大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JOA评分情况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其并发症率7.69%,也较对照组的23.08%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于椎间孔镜下采用经皮髓核摘除术,可有效提高LDH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

  • 腰椎间盘纤维环缝合的临床观察及对炎症因子 渗出的影响

    作者:陈旺;胡胜利;朱凌;谢维;严浩;高雪伟;杨波;陈祝江

    目的:研究髓核摘除术后纤维环缝合的临床疗效,并从纤维环缝合术前后血清及引流液中炎症因子浓度的比较探讨纤维环缝合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行髓核摘除术,其中20例纤维环缝合者为观察组,未纤维环缝合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后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并记录包括椎间盘再突出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2组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1个月后血液标本以及术后第1,2,3天引流液中磷脂酶A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结果:随访1周、3个月时观察组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2组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引流液中不同时间点的2种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不同时间点的2种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核摘除手术后纤维环缝合可以减少炎症因子的渗出和释放,有利于缓解症状、腰椎功能恢复,对减少术后复发和再手术率具有明显作用,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10年以上随诊观察

    作者:陈学明;刘亚东;许崧杰;崔利宾;朱旭;于振山;沈秀芝;关骅

    目的:观察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1990~1998年我院经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对其中术后10年以上来门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3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0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25例.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病史、骨科查体、摄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行腰椎MRI检查及ODI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5例无腰腿疼痛症状.26例偶有腰痛及下肢酸痛,4例有明显腰腿痛.X线检查手术节段椎间隙变窄22例,占62.9%,手术节段残存活动度5.0°±3.2°,均未显示脊柱不稳定,依据U-CLA标准8例(22.9%)手术节段头侧相邻节段存在退变.MRI检查6例患者原手术节段可见椎间盘突出(占17.1%),其中4例有明显腰腿痛症状;依据改良Pfimn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头侧椎间盘1~5级27例,6级及以上8例;12例手术节段存在终板信号改变,占34.3%,其中ModicⅠ型4例,Ⅱ型8例.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狭窄与无狭窄患者的OD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患者ODI、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和手术节段活动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10年以上手术节段能保留一定活动度,无脊柱不稳发生,但手术椎间隙变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高,其与腰部功能障碍相关.

  •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贺宪;黄东生;梁安靖;彭焰;孔畅

    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孟宪中;孟宪国;申勇;董玉昌

    目的:比较单纯髓核摘除与360°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同一间隙复发患者99例,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69个月(8~130个月),再次手术时55例采用单纯扩大切除椎板髓核摘除术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非内固定组),44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术后平均随访66个月(36~9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的临床结果优良率为81.8%,其中非内固定组为80.0%,内固定组为84.1%,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内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单纯髓核摘除术是较理想的方法.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陈新用;梁裕;曹鹏;吴文坚;郑涛;张兴凯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探讨影响手术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2年12月在我院采用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2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临床表现、体征、手术减压时椎间盘的突出类型和末次随访时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的例数.分别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时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痛/下肢根性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根据Stauffer-Coventry's (SC)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总体疗效.单因素分析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VAS以及ODI.患者总体疗效作为结果变量,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BMI、吸烟、腰扭伤史、病程、术前腰痛VAS评分、术前下肢痛VAS评分、术前ODI、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leg raise test,SLR)、肌力、感觉、椎间盘突出节段和类型等14项指标与疗效的关系.用非条件Logistic全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结果变量与术前各种指标的关系.结果:随访84~123个月,平均109个月,患者总体疗效优占32%,良占35.2%,可占23.2%,差占9.6%,复发率为8%.术前ODI为(72.23±25.72)%,末次随访时为(15.64±17.5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痛VAS评分术前为5.44±3.43分,末次随访时为2.12±2.32分;下肢痛VAS评分术前为7.34±3.72分,末次随访时为1.42±2.74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回归分析发现腰扭伤史、感觉减退是总体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而非包含型突出类型是总体疗效佳的相关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有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腰扭伤史(OR=6.50;95%CI 2.21-19.10)、吸烟(OR=4.48;95%CI 1.51-13.34)、感觉(OR=9.01;95%CI 1.75-46.46)、突出类型(OR=0.027; 95%CI 0.005-0.14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痛、下肢痛和ODI.腰扭伤史、吸烟史、术前感觉和突出类型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

  • 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器械的改良与应用

    作者:生琦瑞;姜文进;郑延波;宋雪鹏;刘胜;王涛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器械行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CD)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自1994年8月开始,通过对人体颈部解剖与影像学断面图像的对照研究,自行改良设计制作了新的手术器械(包括空心穿刺针、髓核夹取钳及颈椎间冲洗吸引器),以3条成年犬为实验对象,进行PCD操作,观察穿刺的安全性.于1995年5月应用于临床,采用钳取和环锯局部切割相结合方式实现突出部位直接减压并以双腔式冲洗吸引器行椎间隙内0.08~0.1 kPa负压吸引术,其中资料完整者252例,共306枚椎间盘.结果:3条试验犬行36次经皮穿刺有1次回血;临床应用病例中经皮穿刺椎间盘过程发现少许回血者13例,胸闷和心前区疼痛2例,撤针后重新穿刺均获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现术后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PCD施术方法和手术器械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从而减轻了施术医师和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该疗法的应用.

  •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黄东生;李春海;刘尚礼;丁悦;马若凡

    目的: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1999年2月至2000年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137例、15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单间隙突出者121例,双间隙突出者16例,合并侧隐窝狭窄者61例.突出间隙:L3/4 21个,L4/5 69个,L5/S1 63个.突出位置:后外侧型127间隙,中央型21间隙,极外侧型5间隙.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2~18个月随访,平均7.5个月.优良率93.4%.术后椎间盘炎1例,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作者:吴闻文;李振宙;侯树勋;商卫林

    目的:观察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7年4月~9月共收治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5例,其中伴有下肢疼痛不适4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24±0.97分.均采用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腰痛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进行MacNab评分.结果:2例于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S/S1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伴有下肢疼痛不适的4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随访12个月,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0.80±0.65分,术后1个月0.56±0.65分,术后3个月0.48±0.65分,术后6个月0.52±0.65分,术后12个月0.67±0.58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分较术后1周无明显反弹(P>0.05).按照MacNab评分标准,12个月随访时优11例,良12例,可2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2%.结论: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微创方法.

  •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作者:尹东;韦绍仁

    内窥镜下手术是20世纪后半叶外科微创技术中革命性的进步.80年代以来,第三代光纤内窥镜、显微摄像系统及高精度、高效手术器械的发展,使脊柱内窥镜下手术成为继腹腔镜、胸腔镜、节镜等内窥镜技术拓宽的新领域.1983年Suezawa和Hausmann分别报告了内窥镜监控下的髓核摘除术.20世纪90年代经后外侧途径关节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国外不断改进后广泛应用.近年来,一种后路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的应用,给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得到较快的推广.

  • 腰骶神经根鞘膜减压术的应用

    作者:曾凯生;丁寿勇;傅祖国;曾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术后下肢麻木、肌力减退等恢复较慢.我院自1982~1997年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行髓核摘除术的同时做腰骶神经根鞘膜切除,并与同期未行神经根鞘膜切除的16例对照.结果发现神经根鞘膜切除者肌力恢复和下肢麻木缓解较快.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损伤髂内动脉1例报告

    作者:段延民;吕建平

    椎前大血管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髓核摘除术时严重、危险的并发症,轻者术后出现腹膜后血肿,重者当即死亡.我们于1998年10月收治1例,术中损伤髂内动脉,现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远期疗效报告

    作者:陈福扬;谭军;朱冬承;赵楷生;王培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10年以上的病例,运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并摄X线片与术前对比.结果:48例病人术前JOA评分平均为5.7分,后一次随访检查时平均为12.6分,平均恢复率为74%,76%的病人残留下腰痛,12.5%的病人有严重下腰痛.术后再突出3例,其发病年龄均在40岁以下.结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确切,但残留下腰痛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及椎管减压术

    作者:冯贵游

    目的:探讨Destandau内窥镜下进行腰椎间盘摘除及椎管减压术的指征、特点及术中的注意问题.方法:对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Destandau型内窥镜下切除髓核并行椎管减压治疗.结果:疗效按照Macnab标准及VAS评分,优29例,良24例,可3例,差1例.初期手术可能出现:(1)止血困难;(2)损伤硬膜;(3)损伤神经根膜.结论:在内窥镜下可直接切除髓核、增生的韧带和骨赘,创伤小.可移动性操作导管套和相关器械需要一起协调操作,需具备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

  • 局麻加强化及神经根阻滞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

    作者:冯建刚;孟宪国;韩永台;李欣

    我院自1990年~1997年采用局麻加强化及术中神经根阻滞麻醉的方法对248例侧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髓核摘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操作步骤:①侧卧位,患侧在上,消毒皮肤,铺无菌单.0.75%利多卡因60ml加0.1~0.2ml肾上腺,皮肤、皮下局部浸润.后正中切口5~7cm,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腰背筋膜,同时静脉给予氟芬合剂1个单元予以强化.②直视下患侧骶棘肌及关节突利多卡因浸润,剥离骶棘肌,填塞纱布压迫止血.安放椎板拉钩,显露椎板.

  • 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竺湘江;赵勇;潘科良;谢建新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 2009年12月7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突旁0.5 cm处做1.5 ~2.0cm纵行切口,适当剥离上椎板下缘肌肉,逐级套入椎旁肌扩张管,连接工作通道,安装MED系统.清理工作窗口内软组织,椎板咬骨钳切除部分上椎板,显露黄韧带附着点,剥离并咬除外侧部分黄韧带,显露神经根,髓核钳取出破裂的髓核组织,清理椎间隙和椎管内髓核组织.结果 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 min.出血量10 ~150 ml,平均25 m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39.61±1.92)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7.25±1.31)分(t=6.725,P=0.000).77例随访9~36个月,平均23个月,未发生椎间隙感染及术后明显椎体滑脱.术后6个月Macnab评价标准:优56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2.2% (71/77);65例术后随访超过1年,按Macnab评价标准:优51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4%(62/65).结论 MED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满意.

  • 小切口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7例报告

    作者:王锐英;胡军祖;辛林伟;姚新德;辛桂桐

    目的 探讨小切口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 1993年5月~2005年12月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37例采用常规腰椎间盘手术器械,小切口单侧开窗法,正中线旁偏健侧做纵行2.5~4.0 cm切口.剥离黄韧带,神经根管彻底减压,切开突出的椎间盘纤维环,摘除髓核组织.结果 手术时间16~45 min,平均29.6 min.术中出血量20~110ml,平均42 ml.术后椎间隙感染3例.537例随访4个月~4年9个月(平均2.9年),按Nakai分级,优390例,良113例,可34例,优良率93.7%(503/537).结论 小切口单侧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 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与处理

    作者:初同伟;周跃;王健;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罗刚;张莹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10月1852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140例(7.6%)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椎管内静脉丛出血48例:42例通过镜下止血后完成MED,6例改为开放椎间盘摘除术;定位错误47例,术中发现后调整腔镜位置完成手术;硬脊膜破裂21例,2例改为开放手术;髓核遗漏13例,二期再次行MED髓核摘除;神经根损伤6例,经1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椎间盘炎5例,1例保守治愈,其余4例行椎间病灶清除术后痊愈.结论 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小MED并发症或失误后给患者造成的损害.

  • 改良入路显微内镜下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衡德峰;李伟;彭光军;周国庆;禇鸿珺;蒋磊;白冰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率为5%~11%[1].近年来,随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的开展,结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6月应用直视下建立通道,M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446 条记录 3/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