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兴奋性毒性损伤及灯盏细辛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曾洁萍;张堂峰;刘小红;黄映红

    目的:建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高压损伤模型,用灯盏乙素进行保护,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 TT 法检测 RGCs 的存活率,ELISA 法测定上清液中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80mmHg 加压培养4h 导致 RGCs 存活率明显下降,上清液中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增高,与未加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mg/ml 和0.1mg/ml 灯盏细辛组 RGCs 存活率明显增高,上清液中谷氨酸含量降低,γ‐氨基丁酸含量增高,与加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乙素对高压所致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RGCs 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促进 RGCs 释放γ‐氨基丁酸,从而拮抗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损伤。

  • 中药复方VIS抑制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作者:尹朔;刘立夏;冀璐;王中峰;路雪婧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VIS的不同配比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凋亡相关分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以及其组成成分DSX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外向钾电流的调控,探讨其视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急性升高大鼠眼内压,接着使用不同配比比例的VIS及LG、DSX灌胃7d,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再选取其组成成分DSX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其对急性分离的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电压门控外向钾电流的作用.将细胞膜电位钳制在-70mV,然后给予一系列400ms的去极化脉冲,以10 mV的递增使细胞去极化到+20 mV,从而诱导出外向钾电流.结果 前房急性灌注生理盐水7d造成视网膜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比值的下调,不同配比的VIS呈不同程度地下调促凋亡基因Bax,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因而提高Bcl-2/Bax比值.同时胞外施加的DSX对大鼠RGC的外向钾电流的电流幅度呈电压依赖性压抑.结论 急性眼内压升高引起视网膜内在凋亡途径的启动,中药复方VIS能够有效地抑制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其组成成分DSX可逆地压抑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外向钾电流,这可能是灯盏细辛对高眼压引起的视野丢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建立与评价

    作者:王一玮;陈婷;马瑾;钟勇

    目的 建立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模型,定性、定量评价视网膜、视神经的损伤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7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NAION模型组,各有13、11、23只大鼠.取右眼为实验眼.NAION模型组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建立模型.单纯激光组大鼠采用与NAION模型组相同的激光参数照射视盘,不注射光敏剂.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干预.建模后12 h及1、3、7、28 d,利用直接检眼镜观察大鼠视网膜及视盘情况.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定性评价NAION模型视盘、视网膜组织形态改变.利用经上丘荧光金逆行标记技术及荧光显微镜照相,定量评价NAION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密度及存活率.结果 NAION模型组大鼠于建模后3 d视盘水肿明显,视神经轴突水肿、部分髓鞘解体;建模后7 d,视盘水肿基本消退;建模后28 d,视神经萎缩,大量轴突消失伴明显胶质化改变,RGC明显减少.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大鼠无上述视盘及视网膜形态改变.NAION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大鼠右眼RGC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42、-14.088,P=0.000、0.000).NAION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大鼠RGC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48、-16.667,P=0.000、0.000).正常对照组与单纯激光组大鼠RGC密度、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0、0.348,P=0.961、0.731).结论 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激光光动力方法可引起大鼠视神经轴突损伤及RGC死亡,成功建立NAION模型.

  • 靶向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小干扰RNA慢病毒载体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摆茹;周月;芦晓红;蔡金金;姚青

    目的 观察靶向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的小干扰(si)RNA慢病毒载体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中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4条靶向大鼠Sirt1基因的siRNA靶点序列,构建靶向大鼠Sirt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采用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应用阳性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将RGC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病毒载体组(NC组)以及分别转染4个带有干扰序列的si-Sirt1-1组、si-Sirt1-2组、si-Sirt1-3组、si-Sirt1-4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RGC中Sirt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菌落PCR鉴定和DNA测序结果显示,靶向大鼠Sirt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后,其病毒滴度为8×108 TU/ml.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si-Sirt1-1组、si-Sirt1-2组、si-Sirt1-3组、si-Sirt1-4组RGC中Sirt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82、1185.206,P=0.000、0.000);其中,以si-Sirt1-2组Sirt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幅度为明显.结论 靶向大鼠Sirt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可降低大鼠RGC中sirt1 mRNA、蛋白表达.

  • 蝶鞍区肿瘤视交叉压迫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与视野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李满;陈晓明;李妮;牟章兵;王冬梅;徐斌

    目的 观察分析蝶鞍区肿瘤视交叉压迫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与视野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蝶鞍区肿瘤视交叉压迫患者37例72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治疗前视野缺损情况以及治疗后视野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治疗前后视野均无缺损组(1组)、治疗后视野缺损改善组(2组)、治疗后视野缺损无改善或加重组(3组),分别为7例13只眼、17例34只眼、13例25只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Cirrus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仪和Humphrey视野分析仪测量患眼GCIPL厚度总平均值,颞上方、上方、鼻上方、鼻下方、下方及颞下方GCIPL厚度值和对应区域内的视野平均缺损(MD)值.治疗前2、3组患眼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1,P=0.084);GCIPL厚度总平均值以及6个象限GCIPL厚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CIPL厚度值与治疗后视野改善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6个月,1、2、3组患眼MD值分别为(-2.96±0.75)、(-10.24±1.31)、(-20.2±5.88)dB.2、3组患眼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4,P=0.000).与治疗前比较,1组患眼GCIPL厚度总平均值及6个象限GCIP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2、0.621、1.220、1.258、1.261、1.219、0.639,P=0.395、0.552、0.254、0.262、0.260、0.281、0.548);2组患眼GCIPL厚度平均值、鼻上方及鼻下方GCIPL厚度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8、4.630、4.457,P=0.035、0.001、0.001);3组患眼GCIPL厚度总平均值、鼻上方及鼻下方GCIPL厚度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4.603、-4.975,P=0.041、0.002、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存在视野缺损的患者,GCIPL厚度总平均值越大,治疗后视野缺损改善的比例越高[比值比(OR) =2.871,P=0.000].鼻上方(OR=5.374)、鼻下方(OR=4.693)GCIPL厚度值与治疗后视野检查结果改善呈曲线相关(P=0.000、0.000);颞上方(OR=1.058)、上方(OR=1.101)、下方(OR=1.074)、颞下方(OR=1.056)GCIPL厚度值与治疗后视野改善无相关(P=0.183、0.08、0.162、0.186).结论 蝶鞍区肿瘤视交叉压迫患者伽玛刀治疗前GCIPL总平均厚度越厚,治疗后视野缺损改善程度越高.鼻上方、鼻下方GCIPL厚度与治疗后视野缺损改善密切相关.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姚青;张继荣;杨怡;张茜;李建宁;孙玉宁

    目的 构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中的表达.方法 构建大鼠sirt1 cDNA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采用PCR鉴定其是否构建成功.同时将其与GenBank上sirt1 cDNA标准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将鉴定后的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pLV5-sirt1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携带sirt1的慢病毒pLV5-sirt1.体外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的RGC,应用pLV5-sirt1感染细胞设为sirt1过表达慢病毒组,同时设未感染组和空载体感染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感染效率,实时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R鉴定结果显示,在1680碱基对处有扩增条带,表达的DNA条带与sirt1目的片段大小一致.与GenBank上sirt1cDNA标准序列进行对比分析,测序结果显示其含有与设计相同的靶序列.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空载体感染组和sirt1过表达慢病毒组均可看到绿色荧光,感染效率在90%以上.实时PCR检测结果显示,sirt1过表达慢病毒组sirt1 mRNA表达水平较未感染组、空载体感染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t1过表达慢病毒组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未感染组、空载体感染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的大鼠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能够在体外有效感染大鼠RGC,提高sirt1在RGC中的表达水平.

  •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调控鼠Müller细胞来源的干细胞向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宋伟涛;张雪咏;熊思齐;蒋剑;文丹;喻一心;夏晓波

    目的 观察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对鼠Müller细胞来源的视网膜干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20只,鼠龄10~20 d.显微镜下分离视网膜,采用反复不完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取传代3次的细胞用于实验.Müller细胞诱导去分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生状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干细胞特异性表达产物巢蛋白(Nestin)、Ki-67的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细胞核阳性率.视网膜干细胞随机分为Notch信号通路γ分泌酶抑制剂(GSI)干预组(GSI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统计分析神经节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去分化培养细胞增生聚集成球.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estin、Ki-67表达率分别为(92.94±6.48)%、(85.96±6.04)%.细胞核Edu阳性率为(82.80±6.6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神经球中Nestin、Ki-67 mRNA、蛋白均呈高表达,纯化后的Müller细胞中无表达.GSI组、对照组神经节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6.98±2.87)%、(11.17±0.71)%.两组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0,P=0.002).结论 Notch信号通路是视网膜干细胞向神经节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基因.

  •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增强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杨静菲;刘苏;王志刚;傅轶;刘敏;王新宇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prague-Dawley(SD)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玻璃体腔单独注射美金胺组(D组),玻璃体腔注射美金胺加超声微泡组(E组)5个组,每组8只大鼠,再将各组随机分为视神经损伤后1、2周2个亚组,各亚组4只大鼠.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只暴露视神经,不进行钳夹,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立即用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C~E组建立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后,处理方式分别为C组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D组玻璃体腔注射美金胺,E组玻璃体腔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及美金胺,立即用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视神经损伤1、2周时,各组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并计数;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记录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荧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逆行荧光金标记RGC结果显示,各处理组视网膜定向铺片上均可见金黄色着染的RGC.A、B组RGC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18,0.011;P=0.986,0.873);C~E组RGC数均较A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944,P=0.012);D组RGC数多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1.721,1.924;P=0.043,0.037);E组RGC数明显高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1.128,1.482,P=0.027,0.008;q=1.453,1.855,P=0.031,0.010).F-VEP检测发现,A、B组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08,0.019,P=0.981,0.946;q=0.072,0.052,P=0.737,0.851) ;C~E组P100波潜伏期较A组延长,振幅较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312,106.312;P=0.017,0.009).荧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A、B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排列整齐,RGC排列紧密整齐,细胞核均匀深染,胞核大小一致.C~E组大鼠的视网膜不同程度水肿变厚,RGC有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空泡化及细胞数目减少.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美金胺能抑制视神经损伤后大鼠RGC的丢失,促进其视功能的恢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的RGC具有保护作用.

  •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瑶;刘振通;苗慧鹏;韩立坡;苏锐锋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成年健康新西兰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去势组.去势组切除两侧卵巢,假去势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利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建立兔慢性高眼压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造模后4、6、8周,去势组较假去势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视神经纤维层和内核层变薄;TUNEL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假去势组高(t=3.285,4.012,3.624;P值均<0.01);视网膜bcl-2表达均较假去势组低(t=4.256,3.867,3.459;P值均<0.01);bax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均较假去势组高(t=3.211,3.625,3.253;P值均<0.01).bcl-2的表达与TUNEL的表达呈负相关,凋亡细胞随着bcl-2的表达增多而减少,bcl-2抑制了凋亡的发生.bax的表达与TUNEL的表达呈正相关,凋亡细胞随着bax的表达增多而增多,bax诱导了凋亡的发生.结论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视网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而实现的.

  •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内实验

    作者:谢文跃;刘苏;王志刚;苏红;傅铁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提高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体内转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效率.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各10只大鼠.A组玻璃体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5μl;B组玻璃体腔注射rAAV2-EGFP 5 μl;C组玻璃体腔注射rAAV2-EGFP 5 μl后立即用超声波辐照眼球;D组玻璃体腔注射rAAV2-EGFP和微泡造影剂的混悬液5 μl后立即用超声辐照眼球.玻璃体腔注射21 d后,3%荧光金逆行标记RGC.逆行标记7 d后取出眼球,制作视网膜铺片及视网膜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EGFP基因在RGC的转染率及在RGC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用RGC计数判断损伤情况.结果 荧光金标记RGC后,B、C、D 3组均可观察到RGC中有EGFP表达.其中,D组平均A值为95.02±7.25,RGC转染率为(20.10±0.74)%、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平均A值=25.970,F转染率=25.799;P<0.01);A、B、C、D组RG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77,P>0.05).结论 在低频和一定能量的超声和微泡造影剂作用下,rAAV2介导EGFP基因转染体内RGC的效率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作者:白海青;王竫华;王大博

    近年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s)体外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进一步体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对RGCs的各种体外培养方法,以及RGCs的纯化、鉴定和活性判定等项技术综述如下.

  • 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对慢性青光眼小鼠神经保护作用观察

    作者:沈策英;陈兰兰;姜利斌;Timothy Y.Y. Lai

    青光眼是以绝对性或相对性眼压增高而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进行性凋亡为特征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1,2]。减缓或防止RGC凋亡是防治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重点[3]。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的强抗氧化剂,通过抗氧化-自由基清除、抗炎以及扩张血管而可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10]。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通过口服或腹腔注射方式,EGCG能有效到达视网膜组织,对视神经钳夹伤及N-甲基-D-天冬氨酸毒性损伤动物模型的RGC均有保护作用[11,12]。但EGCG是否对慢性高眼压小鼠模型的RGC也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观察了口服EGCG对慢性高眼压小鼠模型RGC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闪光视网膜电图及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改变

    作者:陈中山;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

    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CS)为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经典动物模型,随着感光细胞的变性死亡,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在内的内层神经元电生理功能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至今知之甚少.RGC以动作电位(AP)的方式将来自于感光细胞的信息向上传递[1],视网膜变性过程中RGC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尚未见报道.

  • 藏红花对慢性高眼压下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新光;王昌鹏;王晓娟;周润海

    青光眼的病理基础是在高眼压和(或)视网膜缺血的作用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其轴突数目不断减少.在研究对慢性青光眼的损伤和治疗时,通常以RGC数目作为观察指标[1,2].我们将藏红花提取液用于慢性高眼压兔眼模型,通过观察RGC数目变化及其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改变,探讨藏红花对慢性高眼压兔眼RGC的保护作用.

  • 无血清神经基质培养基培养纯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作者:许红霞;糜漫天;黄国荣;陈卡

    目的建立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纯化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方法,为研究青光眼等引起的RGCs损伤及防护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出生后1~3 d的SD大鼠视网膜细胞悬液,分别经抗大鼠信号调节蛋白(CD172G)单克隆抗体筛除巨噬细胞、抗大鼠Thy-1单克隆抗体筛选RGCs的两步筛选法,得到纯化的RGCs.用加入B27、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等的无血清神经元专用神经基质(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Thy-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钙黄绿素-乙酰乙酸酯(AM)染色等方法观察原代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及纯化培养的RGCs生长并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视网膜细胞中约91%为神经细胞.纯化培养的RGCs接种后24 h有突起长出;第4~8天可见细胞形态均一,细胞体较大,细胞突起较长;至第14天,仍有超过60%的细胞有活性.Thy-1的免疫荧光细胞染色结果显示RGCs纯度约为90%.钙黄绿素-AM染色存活的RGCs,结果显示RGCs细胞体较大,多数细胞有长度大于细胞体直径2倍的突起.结论该方法培养的RGCs大小均一、形态理想、纯度高,适宜研究各种因素引起的RGCs损伤及保护剂效果评价.

  • 热休克蛋白70在视网膜神经元和Müller细胞中的诱导及其保护作用

    作者:白海青;王竫华;王大博;李树宁;张蕊石

    目的评价大鼠视网膜神经元(RNs)和Müller细胞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诱导表达,及其对低糖和谷氨酸损伤的视网膜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大鼠RNs和Müller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经过热休克处理(42℃下1 h)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P70表达的时间经过;并对RNs进行低糖(0.56 mmol/L葡萄糖,作用6 h)和谷氨酸(100 μmol/L,作用 6 h)兴奋毒性损伤,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细胞存活能力,同时用HSP70抗体阻断其表达. 结果热休克后大鼠RNs和Müller细胞中HSP70高效表达;经热休克预处理,RNs在低糖和谷氨酸盐损伤后的细胞活力明显提高,该现象可被HSP70抗体阻断. 结论热休克能够诱导RNs和Müller细胞高效表达HSP70,从而增强RNs对低糖和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的耐受能力.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作者:袁容娣;贺翔鸽;叶剑;彭锡嘉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生长、存活的影响.方法取15只生后2~3d Wistar大鼠视网膜组织进行细胞培养,通过Tyy-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对培养的RGC进行鉴定.实验分对照组和10、20、40ng/mlCNTF组(Ⅰ、Ⅱ、Ⅲ组),记录RGC存活时间,将培养第3、5、7天的RGC行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o-tetrazole,MTT)法测量吸光度(A)值[旧称光密度(OD)].结果Thy-1单克隆抗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培养3d的存活细胞90%以上为RGC.细胞存活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幸免无明显突起,细胞体积无明显增大,实验组细胞存活时间比对照组长3~4d.培养第5、7d,Ⅰ组A值分别为0.0758±0.0139、0.0693±0.0113,Ⅱ组A值分别为0.0902±0.0114、0.0825±0.0125,Ⅲ组A值分加紧为0.0792±0.013、0.0653±0.0086,对照组分别为0.0620±0.0071、0.0513±0.0068.实验组与同时间对照组A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Ⅱ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Ⅰ、Ⅲ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一定浓的CNTF能促进培养大鼠RGC的存活,对RGC形态无影响.

  • 亟待加强视神经损伤修复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作者:游思维;胡丹;王雨生

    视神经属中枢神经.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内缺少神经营养因子并且存在髓鞘和胶质瘢痕相关抑制分子以及中枢神经元内在的再生潜能低于周围神经元等原由,视神经损伤后难以自发再生.保护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节细胞)、补充神经营养因子、拮抗轴突再生抑制因子、上调节细胞内在的再生潜力均能有效促进视神经的再生与修复.基础研究已取得包括视觉功能部分恢复等重要进展,但临床应用转化仍存在大量未解难题,至今尚无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亟待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合作,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向临床应用转化,早日改变不尽如人意的临床研究现状.

  • 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毒性观察

    作者:许艳;陈松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重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 40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为10、30只.糖尿病组采用链脲佐菌霉素(STZ)尾静脉注射方法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选取10只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B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20只大鼠左眼为实验组(C组),玻璃体腔注射25 mg/ml的bevacizumab 3 μ1,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10 d;右眼为实验对照组(D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末次注射后20 d,采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对各组大鼠行视网膜功能检测;溴化乙锭(EB)染色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网膜各层Thy-1及VEGF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F-ERG检测显示,A、B、C、D 4组暗适应a、b波潜伏期,暗适应b波振幅及振荡电位(Ops)总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165,36.162,19.955,23.243;P值均=0.000);A、B、C、D4组暗适应a波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7,P=0.961).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A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走行良好,B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走行纡曲、扩张,C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走形规则、变细,D组大鼠视网膜可见微血管瘤.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A组大鼠视网膜层次结构整齐分明,B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结构排列紊乱,C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D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Thy-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神经节细胞层(GCL),极少数位于内丛状层、内核层.VEGF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GCL,少量位于神经纤维层、内核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结论 玻璃体腔重复注射bevacizuma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有一定毒性作用.

  • 亚硒酸钠对微波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刘学东;龚书明;杨瑞华;陈景元;李玉松;王文勇

    目的 观察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Na2SeO3)对微波致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按加入培养液Na2SeO3浓度分为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30 mW/cm2微波辐射1 h,测定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指标及硒浓度,末端脱氧核甘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甘三磷酸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10-7 mol/L Na2SeO3即可使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较未加硒组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凋亡细胞数量减少,1×10-6 mol/L组和1×10-5 mol/L组在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1×10-7 mol/L组,但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Na2SeO3对微波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68 条记录 28/34 页 « 12...25262728293031...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