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固定矫治器和活动平面导板联合矫治深覆(牙合)的临床应用

    作者:夏丽;陈增平;于卉;付雅静;朱立功

    目的:介绍活动平面导板的临床设计和使用.方法:60例深覆牙合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与活动平面导板联合应用进行矫治.结果:青少年组平均戴用时间少于成年组,经t检验此两组矫治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平面导板和固定矫治技术联合矫治深覆牙合,患者打开咬合效果满意.

  • 咬合创伤去除前后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作者:郝作琦;刘洪臣;朱美玲;段利军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对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影响,以及去除咬合创伤后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的恢复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去除前后不同时期大鼠实验牙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咬合创伤期实验牙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与对照牙相比逐渐出现数量增多、密度增加及纤维增粗的改变,而去除咬合创伤期实验牙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恢复接近正常大鼠.结论咬合创伤能够引起大鼠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出现形态、分布、密度的改变,而去除创伤后大鼠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恢复接近正常大鼠.

  •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咬合评估与设计

    作者:李彦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特点是患者口腔同时存在余留牙和种植体,余留牙的咬合条件关系到终修复设计是对原有牙列咬合关系进行维持、调整还是重建.因此修复前充分评估余留牙咬合情况,明确预后,兼顾天然牙和种植体的精力分布,将可预期的咬合设计体现在种植修复设计和实施的全程,才能将种植修复后不良事件减至低.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分别阐述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咬合维持、咬合调整和咬合重建3种咬合设计类型.

  • 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平衡的定量研究

    作者:胡志刚;程辉;郑明;郑志强;马守治

    目的 对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ICP)大(牙合)力咬合进行定量研究,初步探讨ICP咬合平衡的生理范围.方法 应用T-ScanⅡ系统记录123名正常(牙合)者ICP大(牙合)力的咬合情况,测量并计算力的中心点(COF)、(牙合)力百分比值、(牙合)接触点数目.结果 正常(牙合)者ICP大(牙合)力时力的中心点相对位置、(牙合)力百分比差值以及不对称系数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6.60~6.68 mm,-15.50%~12.10%,0.65~1.39;98.4%的正常(牙合)者ICP大(牙合)力咬合时力的中心点分布于后牙区.结论 正常(牙合)者大(牙合)力时ICP咬合是稳定、平衡的咬合.

  • 正常(牙合)青年(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雪峰;李少华;黄卓珊;吴夏怡

    目的 分析个别正常(牙合)青年(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定位(牙合)平面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43名个别正常(牙合)青年志愿者,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耠平面倾斜度(OP-CP);记录下颌中切牙切点的左右侧咀嚼运动轨迹,测量矢状面垂直向大位移(V)、矢状面水平向前后大位移之和(P+A)、冠状面水平向左右侧方位移之和(L+R)以及(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夹角,对(牙合)平面倾斜度(OP-CP)与V、(P+A)、(L+R)以及(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夹角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OP-CP为(2.1±3.8)°.V为(20.22±4.28)mm,(P+A)为(11.42±2.45)mm,(L+R)为(8.62±1.52)mm.OP-CP与(L+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39(P<0.05).矢状面(牙合)平面与牙尖交错位及其附近的咀嚼运动开闭口轨迹近似垂直;OP-CP与咀嚼运动轨迹(牙合)期阶段2.0 mm、(牙合)外期上段的(牙合)平面-闭口轨迹角呈正相关(P<0.05);咀嚼轴角平均为(66.50±7.98)°,与OP-CP不相关(P>0.05).结论 矢状面(牙合)平面倾斜度与咀嚼运动轨迹有一定相关性.(牙合)平面对咀嚼运动(牙合)期闭合轨迹的影响较明显.

  • 建立数字化颅颌运动系统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鸿波;吴国星;张豪;冯海兰;李彦生

    目的探索建立数字化颅颌运动系统的方法.方法根据三维激光扫描图像、螺旋CT图像重建包括牙齿、髁突和关节窝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ARCUS digma系统获取下颌运动轨迹,并将三维数字模型和运动轨迹导入同一坐标系中;编写数字化颅颌运动软件.结果实现了静止和下颌运动状态下关节与牙列三维数字模型的动画模拟、接触点检测、多角度观察及断层观察;尝试了对(牙合)平面、(牙合)曲线、螺旋轴等进行显示.结论初步建立了数字化颅颌运动系统,实现了颅颌运动的三维显示和模拟,为数字化颅颌运动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功能路径技术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全冠(牙合)面解剖形态的探讨

    作者:邹波;吕培军;叶少友;王勇

    目的 在全冠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过程中引入功能路径技术(FGP),对修复体(牙合)面进行精确调整,旨在获得符合解剖生理要求的修复体(牙合)面形态.方法 选择1例左下第一磨牙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后常规制取印模并灌制工作模型,对工作模型进行机械法扫描获取其表面数字信息.在患者口内取得牙尖交错位(ICP)和FGP咬合记录,将其放置于工作模型上进行机械法扫描获得表面数字信息.在全冠修复体CAD过程中,将ICP和FGP咬合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对修复体(牙合)面的牙尖和窝沟形态进行精确调整,使其符合患者个体的咬合特征,消除(牙合)干扰.结果 利用FGP咬合记录,在CAD过程中调整了全冠修复体的(牙合)面解剖形态,使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符合个体动态咬合的解剖生理要求.结论 FGP简单实用,可用于全冠修复体CAD,获得符合动态功能的(牙合)面形态.

  • 咬合接触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周子凌;张渊;石利强;杨磊;刘海波;丁寅

    目的 建立反映个性化咬合接触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咬合接触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1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整合CT、锥形束CT、MRI和石膏模型表面扫描三维数据,建立可反映牙齿(牙合)面形态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检测牙尖交错位大紧咬时的咬合接触区域,将相应区域上表面固定约束,以模拟咬合接触状况;并构建正常(牙合)与单侧后牙反(牙合)两种咬合关系,对颞下颌关节内部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牙合)双侧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基本对称.单侧后牙反(牙合)与正常(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患侧应力明显增大;患侧髁突、关节盘、关节窝von Mises应力大值分别为10.35、3.82、3.59 MPa;而正常(牙合)相应区域yon Mises应力大值分别为7.32、3.18、2.84 MPa.结论 反映个性化咬合接触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对咬合接触改变高度敏感,单侧后牙反(牙合)造成的异常咬合接触可导致患侧明显的应力集中.

  • 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合)力分布初探

    作者:马斐斐;胡秀莲;李健慧;林野

    目的 探讨正常(牙合)不同(牙合)位(牙合)力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正常(牙合)志愿者53名,男性29名,女性24名,年龄20 ~31岁[平均(25.9±2.1)岁],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前伸(牙合)及侧方(牙合)各牙的(牙合)力百分比及咬合时间,分析侧方(牙合)的(牙合)接触类型.结果 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牙合)力百分比大的牙位依次为7|、| 7、6|和|6,分别为(18.7±7.5)%、(15.7±7.1)%、(13.6±5.4)%和(13.3±4.3)%,7654 | 4567为(牙合)力集中区,(牙合)力百分比为(61.3±12.4)%;左侧(牙合)力百分比[(46.4±7.0)%]显著小于右侧[(53.6±7.0)%](P<0.05).前伸(牙合)时21|12为(牙合)力集中区,(牙合)力百分比为(85.1±25.5)%,左前区(|123)与右前区(321|)的(牙合)力百分比分别为(49.2±26.4)%和(48.1±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左侧方(牙合)时尖牙保护(牙合)占28%(13/46),组牙功能(牙合)占33% (15/46),多重保护(牙合)占39% (18/46);右侧方(牙合)时尖牙保护(牙合)占30%(14/46),组牙功能(牙合)占44% (20/46),多重保护(牙合)占26% (12/46);侧方(牙合)时(牙合)力升高时间和咬合分离时间分别为(0.34±0.11)和(1.00±0.39)s.结论 20 ~ 30岁正常(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是(牙合)力集中区,第二磨牙受力大;前伸(牙合)时(牙合)力集中于21|12,侧方(牙合)(牙合)接触类型具有多样性.

  • (牙合)干扰致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过敏的特点研究

    作者:李雪姣;曹烨;谢秋菲

    目的 探讨(牙合)干扰去除时间与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过敏恢复的关系,为临床咬合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对雄性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粘固厚度为0.4 mm全冠的方法施加(牙合)干扰,建立大鼠(牙合)干扰模型,分别在建模后2、3、4、5、6d去除(牙合)干扰,并设阳性对照组(不去除(牙合)干扰)及阴性对照组(假干扰),共7组,每组5只大鼠.建模后1、3、5、7、10、14、21、28 d观察各组大鼠双侧颞肌和咬肌机械痛觉过敏的情况,即测定机械刺激反应阈值.结果 阳性对照组大鼠施加(牙合)干扰后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持续降低,7d达到低点,之后部分回升,各时间点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牙合)干扰后各组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逐渐恢复,2、3、4、5d去除干扰组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分别在建模后10、14、14、21d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右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d去除干扰组大鼠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有一定回升,但28 d时[右侧颞肌和咬肌分别为(1.365±0.018)和(1.437±0.024)N]仍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右侧颞肌和咬肌分别为(1.554±0.040)和(1.546±0.019) N](P<0.001).结论 (牙合)干扰后5d内去除干扰,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过敏可恢复正常,且去除干扰的时间越早,恢复得越快.

  • 个别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的大(牙合)力绝对值及其牙位分布的横断面研究

    作者:叶颖;邸萍;贾胜男;林野

    目的 利用新型(牙合)力分析系统(Tee Tester)测量个别正常(牙合)人群,获得牙尖交错位时的大(牙合)力绝对值及其在各牙位的分布特点,为咬合相关研究提供客观数据支持.方法 共纳入29名21~32岁的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使用(牙合)力分析系统测量牙尖交错位时的大(牙合)力.同时取上下牙列模型测量各牙位宽度,分析得到大(牙合)力在各牙位的分布.结果 全牙列在牙尖交错位的大(牙合)力为(900±361) N[(335~1 727)N],大接触面积为(515±115)mm2[(242~773)mm2].大(牙合)力与咬合接触面积呈正相关关系(P<0.001).磨牙区各牙位承受(牙合)力平均值为(107~156)N,同一象限中第一磨牙平均值高于第二磨牙;前磨牙区各牙位承受(牙合)力平均值为(39~66)N;前牙各牙位受力平均值为(11~33)N.结论 个别正常(牙合)在牙尖交错位时的大(牙合)力个体差异较大.该(牙合)力分析系统可实时获得全口及各牙位(牙合)力绝对值数据,对评价个体(牙合)力及各牙位的(牙合)力分布有临床指导意义.

  • 咬合创伤对三叉神经脊束核敏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董研;刘洪臣;王新木;刘大庆;武胜昔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时前速激肽原A(PPTA)及c-fos mRNA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的表达变化,探讨咬合创伤对口面部初级传入中枢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高出咬合面 1.5 mm的嵌体粘固于18只杂种犬右侧上颌第一、二磨牙咬合面的Ⅰ类洞型内,造成对颌牙的创伤.粘固嵌体后3、7、14、30、60 d 时取双侧VC,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PTA及c-fos mRNA的表达并与无咬合创伤的对照组犬比较.结果①对照犬VC内有极少量PPTA和c-fos mRNA的表达.②戴嵌体后3 d起,所有实验犬创伤侧VC内PPTA mRNA表达开始上调,14 d时表达水平高并持续至30 d,其后开始下降.3~30 d内实验组创伤侧PPT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③ 3 d和7 d时创伤侧VC内有明确的c-fos mRNA表达增强,其余时间段未检测到c-fos mRNA.④创伤咬合侧PPTA及c-fos mRNA表达明显强于对侧. 结论咬合创伤时VC 内PPTA及c-fos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咬合创伤使口面部初级传入中枢兴奋性增强并可能与咬合创伤性口面痛相关.

  • 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测量牙齿咬合面磨损的初步研究

    作者:潘洁;王嘉德;王勇;李萍;汪骏

    目的使用新研制的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对健康人牙齿咬合面的磨损情况进行定量测定.方法选择32名牙列完整的健康中老年人5年前后的牙颌模型,用统一方法确定个体参照平面和上颌第一恒磨牙测量范围,用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测量研究对象5年内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磨损量和平均磨损速度.结果 5年内上颌第一恒磨牙咬合面的磨损情况:以高度平均值变化为指标,平均磨损量为0.293 mm,平均每年磨损速度为0.059 mm;以体积变化为指标,平均磨损量为97.881 mm3,平均磨损速度为19.576 mm3/年.结论非接触式三维图像检测系统及相关的必要设置,可作为测量健康人牙齿磨损情况的有效工具.其个别设置条件尚待进一步改进.

  • 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节 PN3及NaN mRNA的表达

    作者:朱美玲;刘洪臣;郝作琦;段利军

    目的观察 PN3 和 NaN 2 种钠通道在咬合创伤致口面部慢性疼痛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应用 RT-PCR 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大鼠及空白对照大鼠双侧三叉神经节中 PN3 和 NaN mRNA 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侧均有 PN3、NaN mRNAs 表达.空白对照组两侧亮度值水平接近.咬合创伤实验动物中:咬合创伤侧 PN3 亮度均数值为 94,NaN 亮度均数值为 99;非咬合创伤侧 PN3 亮度均数值为 120,NaN 亮度均数值为 114.咬合创伤侧三叉神经节中 PN3、NaN mRNAs 的凝胶电泳图像亮度值高于非咬合创伤侧.结论咬合创伤刺激上调 PN3、NaN mRNAs 表达,表明咬合创伤致慢性疼痛的信号发生及传导与炎性痛具有相同的钠通道分子基础.

  • 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牙(牙合)变化的对比

    作者:赵健慧;丁云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牙(牙合)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女性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各30例,两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前、后牙(牙合)关系变化的异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少年组与成人组上切牙均直立及伸长,少年组上磨牙前移并伸长,成人组则上磨牙仅前移而无伸长,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远中移动,但唇倾度均无明显变化,成人组下切牙垂直向压低多于少年组,少年组下磨牙的前移及伸长均多于成人组,治疗后成人组较少年组有更多的上、下(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结论:生长发育有利于骨性Ⅱ类均角患者深覆(牙合)的矫治.

  • 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的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初步评价

    作者:刘向晖;刘建彰;谢秋菲;康艳凤;陈薇

    目的:测试分析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和义齿满意度.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置换牙列技术为10例重度牙槽嵴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同时制作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并按照随机原则决定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戴用顺序,分别于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戴牙后2、4、6、8、10、12周采用光密度法检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这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的总体满意度,并由患者随意愿选择终戴用义齿的(牙合)型.结果: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在数值上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62);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P<0.05).10名患者全部将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作为终的选择.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MBTTM托槽系统矫正病例支抗磨牙的三维位置变化

    作者:张晓芸;张静;贾绮林;许天民

    目的:研究经MBTTM托槽系统矫正病例的支抗牙--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位置变化;比较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对治疗后牙齿的轴倾度、转矩度和扭转的影响;比较横腭杆(TPA)对矫正后上磨牙轴倾度、转矩度和扭转的影响.方法:对37例上颌后牙需大支抗的患者应用MBTTM托槽系统进行矫正,其中19例应用一步滑动法,18例应用两步滑动法.所有的病例均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其中21例还使用了TPA;利用YM-2115三维测量仪和三维测量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进行测量和重叠测算,得出牙齿矫正后空间位置变化.结果:矫正后上第一磨牙平均前移(4.5±1.1)mm,伸长(1.5±0.9)mm;近中舌向扭转(3±7).(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间差异无显著性;TPA组和非TP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近中倾斜(6±4).(一步滑动法大于两步滑动法,差异有显著性);上磨牙平均发生(3±6).冠颊向转矩(一步、两步滑动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MBTM托槽系统行拔牙矫治后,上磨牙出现冠颊向转矩、近中扭转和近中倾斜的趋势.矫治过程中,一步滑动法比两步滑动法更容易造成上磨牙的近中倾斜.TPA对抗磨牙扭转的作用较其它作用更为明显.

  • 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与正中关系位的关系

    作者:刘建彰;徐军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相对于正中关系位的位置分布关系.方法:采用哥特式弓描记装置测量10例无偏侧咀嚼的牙列缺失患者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与正中关系位在(牙合)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结果:随垂直距离的增加,10例牙列缺失患者肌力闭合道终点中心与正中关系位前后向距离增加;肌力闭合道终点的中心与正中关系位左右向距离以及肌力闭合道终点分布范围的前后径、左右径均未见与垂直距离明显相关.肌力闭合道终点分布区域中心位于正中关系位前方1~4 mm,左右偏移(0.42±0.47)mm,分布于前后径(1.36±0.58)min、左右径(1.56±0.62)mm的散在区域.结论: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相对正中关系位向前方偏移,但左右向偏移程度及分布范围未随垂直距离变化而变化.

  • 咬合重建对咀嚼肌肌电图协同模式的近、远期影响

    作者:周崇阳;杨朝晖;冯海兰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肌电图之间协同模式的近、远期影响.方法:选择29例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分别测量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永久修复1个月以及远期复查(平均3.5年)时在息止位、大力咬合及咀嚼运功时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的表面肌电图,对比分析左、右侧同名肌的不对称指数,嚼肌/颞肌前束,嚼肌/颞肌后束和颞肌前束/颞肌后束的活动指数在修复前、后的变化.结果:(1)在息止位、大力咬合及咀嚼时各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在咬合重建的各期较修复前均有下降趋势;(2)咬合重建后各期,嚼肌/颞肌前束的活动指数无明显变化;(3)咬合重建修复后,嚼肌/颞肌后束及颞肌前束/颞肌后束活动指数在大力咬合与咀嚼运动时均明显增加.结论:咬合重建修复能明显改善重度磨耗患者同名咀嚼肌的对称性,并能改变不同咀嚼肌之间的相对活动强度.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6年以上牙(牙合)改变

    作者:弓煦;赵颖;高雪梅;曾祥龙

    目的:观察长期口腔矫治器治疗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牙(牙合)变化情况.方法:对7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牙(牙合)模型资料的三维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弓宽度及各牙位的三维变化.结果:7例长期使用口腔矫治器的患者,经平均使用8.5年后,上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增宽(2.11±2.14)mm,P=0.040;上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增宽(0.56±0.61)mm,P=0.049;下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增宽(1.25±0.93)mm,P=0.040.在三维方向上,除上、下磨牙个别牙尖点出现(牙合)向压低外,其余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后,牙(牙合)有微小的改变趋势,医生应予以关注.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