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医结合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徐月萍;许红芳;方仁泽

    目的:探讨体医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慢病管理办法,观察组采用体医结合慢病管理办法.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效果明显.结论:体医结合模式的运用,能有效降低慢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慢病的管理效果较好.

  • 24周综合运动对45至59岁中年人群膝关节等速肌力干预效果的研究

    作者:高雪峰;徐勇灵;张晓文;陈守超

    目的 探讨24周综合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年健身人群膝关节肌群力量素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年龄45至49岁中年男性21人、女性34人进行运动干预并进行等速肌力测量膝关节肌群,指标包括屈膝峰值力矩(FPT)、伸膝峰值力矩(EPT)、屈膝相对峰值力矩(FPT/BW)、屈膝相对峰值力矩(EPT/BW)、屈伸力矩比(F/E)、屈膝总功(FTW)、伸膝总功(ETW)、屈膝平均功率(FAP)、伸膝平均功率(EAP).结果 男性受试者在60°/s速度运动干预16周、24周后较运动干预前FPT(屈)分别增加14.18%、11.52%,FPT/BW(屈)分别增加16.39%、15.57%,EPT/BW(伸)分别增加0.45%、6.28%,F/E、FTW(屈)、ETP(伸)等指标呈现出明显增加.在180°/s速度下上述各指标增加幅度更为明显.女性受试者在60°/s速度运动干预16周、24周后较运动干预前FPT(屈)分别增加29.48%、27.66%,FPT/BW(屈)分别增加29.76%、29.76%,在180./s速度下除EPT/BW(伸)、ETP(伸)无明显变化外,上述各指标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增加.结论 24周综合运动干预对中年健身人群膝关节肌群力量素质有明显改善,本方案对中年人群膝关节肌群的锻炼有显著促进作用.

  • 社区高血压运动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白红梅

    目的 探讨有计划运动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及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40例自愿参加该项研究的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地指导实施有计划的、科学的、长期运动干预,并严格随防6 个月.结果 运动干预6个月后,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意义.收缩压下降13.92±0.37 mmHg,舒张压下降 9.73±0.08 mmHg,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有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运动干预较无运动干预者在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改善自身健康状况方面效果更明显.

  • 对多民族社区居民进行运动干预的效果

    作者:关悦

    目的 推广民族体育运动,了解适量运动前后各项体检指标变化,比较干预前后各项检验指标变化,为强化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入组居民进行随访,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运动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并对干预前后各项体检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由于预前的(27.13±3.56)降低为(25.43±3.44),甘油三酯由干预前的(2.00±1.11) mmol/L降为(1.80±1.0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340,2 80;P <0.01).结论 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结合平衡膳食指导,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

  • 运动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秀华;高颖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76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自主选择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将采用配合运动干预的4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未进行运动干预的35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GQOL-74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QOL-74评分为(48.2±3.4)分,优于干预前(36.3±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4,P<0.05),干预后研究组GQOL-74评分为(55.5±4.9)分,优于干预前(34.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4,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P<0.05);干预后对照组HAMD评分为(14.2±3.0)分,优于干预前(24.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 评分为(11.1±2.6)分,优于干预前(23.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1,P <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7,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运动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抑郁症康复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 运动干预对7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作者:李晓娜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7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特征及增龄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出院前1 d接受常规宣教,干预组出院后接受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患者分组时和出院16周时对FF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评价运动干预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肢肌力、上肢肌力、有氧耐力、平衡性存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可有效提高7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呈明显下降趋势,80岁以上患者尤为明显.结论 运动干预可改善70岁以上高龄心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但不能扭转高龄老年人身体机能急速下降的趋势,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高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 跨理论模型建构的健康教育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小芳;阮爱超;薛小玲;卢珏;汪国成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建构的健康教育对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方法在苏州某医院通过方便取样收集11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 n=56)和对照组(n=62),干预组接受跨理论模型建构的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的行为改变阶段和运动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6.37,50.44;P<0.01)。干预组收缩压(124.93±10.29)mmHg、舒张压(78.32±8.42)mmHg,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3.24±11.87)、(83.02±7.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5,-3.11;P<0.01)。结论跨理论模型建构的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

  • 芪枣益血汤加运动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癌因性疲乏的效果

    作者:邱锡坚;黄亦武;许美华

    目的 探讨芪枣益血汤加运动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的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 对92例具有癌因性疲乏的卵巢癌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并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应用简易疲乏评估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问卷(EORTC-QLQ-C30),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0d后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状况评估.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疲乏程度有很大的缓解,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P<0.01);生活质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枣益血汤加运动干预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疲乏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术后运动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郁娅;朱艳梅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术后运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制订并实施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同时联合PCI术后运动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急诊科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急救护理路径联合运动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急诊科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肿瘤支持治疗中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丹;王建六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肿瘤支持治疗中的运动干预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肿瘤患者运动康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运动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肿瘤患者相关的运动指南等,并提出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护理选用该干预方法 提供参考.

  • 运动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敬雪明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住院患者按入院收治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并按风湿科常规护理;运动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干预,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21天)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方法评价止痛效果,测量胸廓呼吸差、脊柱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运动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辅以运动干预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胸廓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畸形,降低致残率.

  • 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

    作者:邹海欧;王凤;李峥;姚秀钰;张梁;封砚村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 运动诱导细胞自噬在老年肌少症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计陵;谢金凤;王岑依;陈宁

    老年肌少症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由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导致骨骼肌肉的质量和强度的降低.细胞自噬作为调节体内蛋白质代谢平衡的保守机制,能够被运动诱导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mTOR等多条信号通路途径调节.而运动激活的细胞自噬调控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骨骼肌重塑与内环境稳态的稳定,是骨骼肌健康维持的关键.本文总结不同运动诱导的细胞自噬在老年肌少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与潜在的分子机制.

  • 运动干预对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吴燕红;庞学丰;吴立友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中期(关节功能障碍分级在3级及以下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关节功能康复操训练.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效果,评价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效果不及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对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很重要的作用.

  • 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斌;檀亚军;何本祥;咸杰;王跃

    目的:观察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防治颈椎病的基础运动处方.方法:2010年6月-2014年5月,治疗颈椎病168例,其中男61例,女107例;年龄18-70岁;病程1个月-26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男25例,女59例;年龄18-70岁,平均(48.25±12.06)岁;病程1个月-23年,平均(3.73±-4.53)年;颈型10例,神经根型27例,脊髓型5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型4例,混合型23例;给予常规治疗加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对照组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6.15±11.59)岁,病程1个月-26年,平均(3.90±4.32)年;颈型8例,神经根型32例,脊髓型7例,椎动脉型14例,交感型5例,混合型18例;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等指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约18个月.参照疗效评价方法: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4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累计复发8例(1年内复发5例,1年后复发3例),对照组累计复发38例(1年内复发24例,1年后复发14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在治疗颈椎病中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及增强或重建颈椎稳定性的作用,近、远期疗效肯定,能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可作为颈椎病防治的基础运动处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 养老院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状态与运动干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郗昕;胡景萍;陈红艳;孔祥芝;王东华

    目的: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进行运动干预训练,探讨运动方法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健康促进作用.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状态,制定运动干预措施,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6个月运动干预的肌力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每周3次.运动组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78.19±6.83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78.62±10.63岁.结果:肌力训练后运动组的Barthel指数得分90.75±4.61,握力21.37±4.36kg,全身肌肉量42.15±6.27kg;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得分85.06±8.23,握力15.68±6.01kg,全身肌肉量37.58±6.27kg,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0m直线走,30s反复坐起,部位肌肉量(左足、左腕、右足、右腕),平衡仪测试指标均未显示显著性差异.在运动组的自身比较中,运动前的Barthel指数得分87.06±5.25,握力18.61±4.29kg,30秒反复坐起7.44±3.85次,全身肌肉量40.36±6.15 kg,四肢肌肉量(kg)/身高(m2)7.58±1.48.运动后Barthel指数得分90.75±4.61,握力21.37±4.36kg,30s反复坐起9.94±2.98次,全身肌肉量42.15±6.27kg,四肢肌肉量/身高(m2)8.08±1.55,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状况,延缓老年人的肌力减退,提高自理能力.

  • 一种新的稳定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吴雏燕;江钟立;邱树卫;吴亚文;李红卫;陈玲

    目的:建立适合运动疗法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建立过程中激素水平及卵巢形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组(n=25)以丙酸睾酮皮下注射21日龄Wistar雌性大鼠,对照组(n=25)同期皮下注射相同容积茶油,分别在注射第7天、14天、21天、28天观察大鼠肥胖指数、卵巢器官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性激素水平以及卵巢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在完成28天注射后表现出肥胖、雌激素升高、孕酮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显著降低等典型PCOS的激素变化特征.卵巢形态呈现显著的颗粒层细胞减少,膜层增多,窦前卵泡大量聚集,闭锁卵泡增多等多囊卵巢特点.各时间点观察可见雌二醇水平第7天即发生显著改变,血糖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未有显著改变,而胰岛素水平在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变化直至第28天实验组显著升高.卵巢形态的变化早期表现膜层增厚和颗粒层减少,第21天闭锁卵泡显著增多,第28天出现窦前卵泡大量聚集.结论:连续28天丙酸睾酮注射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具有高胰岛素血症、性激素异常的内分泌特征和卵巢多囊改变的形态学特点,并且激素和形态变化符合生理规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适合运动干预的研究.

  • 运动干预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效果的研究

    作者:荣湘江;朱稼霈;张世伟;马军

    目的: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运动爱好特点,从运动干预角度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干预,以尝试找出更为合理且细化的运动处方,为学校、家庭及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可操作性的运动实施方案.方法:本次研究以北京十一学校初一年级12、13岁超重肥胖学生共10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4人、对照组54人.测量并比较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身体质量指数、肥胖度等反映肥胖状况的相关指标及与肥胖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3个月的运动干预使受试对象体重减轻、BMI值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减少,与国内外相近领域的其他研究报道相比是呈现相同性的,可以认定这些指标的变化与运动干预是有密切关系的.

  • 运动干预对实验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过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雁;任爱华;翁秀妹;章淑萍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实验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大鼠过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n=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蛋氨酸组(n=40只)在此基础上加3%的蛋氨酸,再根据运动强度分为模型组、叶酸组、HHcy运动组(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8只/组,持续16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干预后8周,HHcy运动组血清Hcy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模型组(16.09±4.85 vs.24.24±3.11 μmol/L)(P<0.05);干预后16周,HHcy运动组血清Hcy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7.81±0.64 vs.6.63±1.27μmol/L)(P>0.05),各组血清Hcy水平依次为叶酸组(6.63±1.27μmol/L)>低强度组(7.62±0.73 μmol/L)>中强度组(6.91±0.37μmol/L)>高强度组(6.19±0.34μmol/L)(P<0.05);干预后16周,HHcy运动组MDA均显著下降,SOD活力和GSH-PX含量明显升高(P<0.05),中、高强度运动组各过氧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16周模型组、叶酸组和低强度组ET-1明显升高(61.64± 12.29、58.86±10.32、59.11±9.09 vs 49.48±11.09pg/ml),NOS(8.52±2.09、18.13±4.65、17.08±4.20 vs 33.98±6.67U/ml)、NO(1.19±0.24、1.30±0.41、1.30±0.41 vs 2.29±0.28μg/L)明显下降(P<0.05),而中强度组、高强度组中ET-l、NO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Hcy运动组、叶酸组NO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大鼠HHcy,而中、高强度运动干预有助于降低HHcy大鼠血清Hcy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内皮功能损伤.

  •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运动干预

    作者:李春艳;韩立伟;余龙江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全球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患者普遍表现运动障碍.研究认为,适宜的运动干预能使病情稳定的HF患者运动耐量、症状和生存质量改善,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下降,促进心功能康复[2].因此,在许多针对HF患者的康复指南里,运动训练被推荐为有利于患者心脏康复、缓解运动障碍的有效干预措施[3].

355 条记录 2/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