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使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磊;魏雪峰;张代峰;孟勇

    目的:观察使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使用高粘度骨水泥通过PKP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比较术前与术后3天VAS评分,X线评价术后椎体前缘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局部后凸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后3天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椎体前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P<0.05),局部后凸Cobb角明显改善(P<0.05),仅1例发生轻度骨水泥渗漏,渗漏率2.70%.结论:使用高粘度骨水泥通过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脊柱成角、预防骨水泥渗漏效果良好.

  • 单针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老年胸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景伟

    目的:探讨单针经单侧椎弓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56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及2组间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60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椎体前后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进行比较,症状改善明显(P<0.01).结论: 单针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病锥椎体高度,改善患者活动功能,且缩短手术时间,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小,对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的技术.

  • 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 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张小林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采用后正中入路和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Cobb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2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显著降低操作难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疼痛水平,且在压缩椎体矫正效果方面与后正中入路接近.

  •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 骨折的效果

    作者:黄啟云;胡向阳;朱慧强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的对照组(n=20),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观察组(n=20),治疗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VAS与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术后VAS与ODI评分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达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肢体障碍情况,可临床推广.

  • 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36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家旭;贺云周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老年骨折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PKP治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在62~87岁。在x线透视下明确定位,推注骨水泥并观察渗漏情况,对病人进行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明显消失,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cobb角与椎体后缘高度术前与术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缓解疼痛明显,经济安全。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孙强;徐杰;邹雪琴;王黎明;曾逸文;王钢锐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疗效.方法:本组胸腰椎VCF42例,累及T11~L2共42个椎体.男11例, 女31例.年龄50~58岁,平均53.5岁.术前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减低,但均未达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球囊液压扩张的原理使伤椎骨折复位.取出球囊,经工作通道用推杆向空腔内低压注入MIIGX3人工骨.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伤椎高度及胸腰椎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6周患者可佩戴腰围离床活动.术前VAS评分8.2 0.65分,术后2天降低到2.4 0.78分,末次随访时2.6±0.67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6±0.48分下降到术后2天的0.23±0.52分, 末次随访时0.24±0.55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22.1 3.6mm及21.8 2.9mm,术后2天明显改善到25.2 2.8mm及25.1 3.2mm,末次随访时为24.9 3.5mm及24.8 3.7mm(P<0.01).胸腰段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为17.5°±5.5°,术后2天改善为13°±4.5°,末次随访时为13.5°±5.5°(P<0.01).结论:PKP治疗非骨质疏松性VCF,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 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

    作者:刘培倦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 年10 月~2009 年5 月在我院就诊的75 例患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进行手术疗效评价,VAS 评分,Cobb 角统计,手术并发症统计流行性感冒及有发热症状的儿童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与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监测用药前,及用药后0.5 小时(小时),1 小时,4 小时,6 小时,10 小时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次数和程度.结果:手术疗效评价,其中优者61 例,良9 例,差5 例,优良率(%)为81.33%,患者疼痛明显轻于术前,Cobb 角显著低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成形术以术中并发症为主,其中骨水泥渗漏占大多数.结论: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好.

  • 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邹志亭;李星

    目的:深入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作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然后就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资料整理,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而VAS评分、远期效果、经济性和患者满意度上比较均占优(P<0.05),各项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的整体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 不同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应用比较

    作者:周继承;沈健伟;杨奎芳;高煜;冯国萍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年龄≥55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观察组33例55个椎体注入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33例52个椎体注入低粘度骨水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责任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s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责任椎体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渗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间盘渗漏、椎旁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形态学更接近正常解剖,术后疼痛、功能障碍改善更明显,静脉渗漏率更低.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吴治宏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式回顾法分析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200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外伤史、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于女性和老年人。有外伤史的患者更易于罹患该型骨折。大部分患者出现骨折部位的疼痛,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骨折部位以外的疼痛。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如能针对这些特点来进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个案进行分析,对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确认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将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治水平。

  • 比较单、双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葛俊;邵红伟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OVCF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2组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双侧PKP,观察组行单侧PKP,记录2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等术中指标;术后随访1年,测定2组VAS评分、椎体前缘及中间高度、局部Cobb角、生活质量水平,对比2种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半年、1年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Cobb角及SF-36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2组间术后各随访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单侧PKP较双侧PKP术具有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势.

  • 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毅;海涌;苏庆军;杨晋才;康南;孟祥龙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CVF),影响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间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技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资料32例,对比术前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影像学变化,计算伤椎高度的平均恢复率,将恢复率高于和低于平均值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病程,骨密度,术前伤椎高度,术前局部Cobb角以及骨水泥注入量等相关因素;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伤椎高度的平均恢复率为48.91±0.7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骨密度和术前伤椎高度三个因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伤椎高度和骨密度是影响伤椎高度恢复的主要因素,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64和-0.377.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的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平均高度恢复率为48.91±0.78%;伤椎恢复高度的程度与患者术前伤椎高度和骨密度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术后伤椎高度恢复程度的有效指标.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穿刺活检的价值

    作者:包肇华;杨惠林;陈广东;李继刚;张波;倪莉;李荣群;王根林

    目的 评价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时,穿刺活检测定未预料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PKP术中穿刺所得的活检样本,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行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16例,男60例,女156例,年龄36~92岁,平均68.4岁.其中有恶性疾病病史者9例,术中共取活检标本249个,由资深病理科医师对标本进行评价.结合患者病史、术前术后症状、病理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压缩性骨折获得治愈,疼痛缓解,症状消失,未出现有症状的并发症.204例病理结果符合压缩性骨折的诊断,表明了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9例有恶性疾病病史患者中,6例确诊为转移性肿瘤,3例活检时未发现恶性病变.另3例患者之前未诊断为恶性疾病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结论 PKP术中常规取活检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但能证实潜在的压缩性骨折的病理过程.本研究中未预料到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4%,我们推荐在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常规取病理活检.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任文杰;张长江;王明君;杨荣利;朱明生;苗卫东;杨林;刘帅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h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9例22个椎体,男8例,女11例,年龄55~86岁,平均72.5岁.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无术中死亡及肺、心、脑血管系统急性不良反应和脊髓和神经根急性损伤发生.住院时间3~10d,平均6d,随访2~16个月,平均7.5个月,19例患者术后腰背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无进一步丢失.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腰椎管内炎性占位误诊为椎管内肿瘤一例报告

    作者:张运兴;于秀淳;张永兵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3个月"人院.患者16年前曾因外伤致L3椎体压缩性骨折.3个月前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行两次椎管内注射药物治疗.初次治疗后腰痛减轻,再次治疗后,腰部及双下肢疼痛加重,需服止痛药物镇痛.2周前就诊于我院,MRI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以"腰椎管内肿瘤、腰椎不稳症"收入院.

  •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漏诊率的研究

    作者:郝光亮;郝永强;马永成;张雄良;晏焕青;戴尅戎

    目的 调查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级别医生对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率,探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漏诊率原因.方法 回顾2000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拍摄脊柱X线片的患者(>60岁),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正侧化脊柱X平片,随机抽取我院骨科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医生各两名读取上述所选的脊柱X平片,并记录诊断结果;请放射科高年资医生读取同样的X片,记录诊断结果,以放射科医生读取的结果为标准,分析各级医生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漏诊率.结果 高级职称医生的漏诊率为2.7%,中级职称医生的漏诊率为5.1%,初级职称医生的漏诊率为7.9%;不同级别医院同一级别医师的漏诊率分别为:三甲医院漏诊率为3.2%,三乙医院漏诊率为5.7%;二甲医院漏诊率为8.2%,二乙医院漏诊率为10.3%.结论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漏诊率较高,同一医院不同级别医生及不同级别医院同一职称医生对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率存在明显差异,应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引起重视,并早期对其进行治疗.

  • 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

    作者:程自申;张智海;刘莉;尹磊;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张雪松;李鹏

    目的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 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然后把B.C.D.E.F.G标本侵入0.4916 mmol/L的EDTA-Na2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分别行A.B.c.D.E.F.G骨密度、生物力学、Mcro-ct检查及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结果 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的趋势,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椎体压缩强度逐渐降低,脱钙前后相比压缩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Micro-CT检测脱钙13天椎体及棘突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欧拉数、骨小梁连结密度均有明显的变化(P≤0.02).结论 采用0.4916 mmol/L EDTA-Na,脱钙11~13天可模拟中、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快速、可行、重复性高的方法.

  •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田征;田禾;王翀;屈建华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所有PVP与保守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CCT),对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作系统评价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研究:1篇RCT,2篇CCT,共计288例患者.3个研究均对PVP与保守治疗进行疗效比较.在减轻疼痛方面,PVP组在术后1 d及至少2 w内优于保守组,但在远期效果上是否优于保守治疗缺乏证据.在相邻椎体新发压缩骨折方面,两种方法没有差别.在总体治疗效果上,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评分方法,尚无法得出何种技术更为有效的结果.在止痛药物的使用上,也无法得出PVP组少于保守治疗组的结论.结论 PVP与保守治疗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近期疼痛缓解PVP组优于保守组.在评价其他结局指标方面,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强;徐杰;邹雪琴;王黎明;曾逸文;王钢锐;郑圣鼐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本组OVCF共468例,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PKP治疗,累及T6~L5共608个椎体.其中男性93例120椎, 女性375例488椎,年龄54~94岁,平均68.2岁.单椎体360例,双椎体76例,三椎体32例.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伤椎高度测定及胸腰段脊柱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疗效,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 412例(540椎)术后得到6个月~5年随访,平均3.6年.本组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26±0.98)分,术后2天降低到(1.63±0.83)分,末次随访时(1.85±0.89)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62±0.94)分下降到术后2天的(0.18±0.45)分, 末次随访时(0.21±0.54)分(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3.15±0.83)分改善到术后2天的(1.41±0.56)分,末次随访时(1.47±0.62)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19.39±2.22) mm、(19.19±2.06) mm,术后2天改善到(24.47±2.04) mm、(24.38±1.93) mm,末次随访时(23.88±2.25) mm、(23.57±2.12) mm(P<0.01).胸腰段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20.28°±4.64°,术后2天12.2°±4.36°,末次随访时13.12°±3.38°(P<0.01).本组73椎(12%)发生骨水泥渗漏,除2例术后出现神经损害表现经对症治疗缓解外,其余均无不适主诉.末次随访时,18例(4.4%)出现疼痛复发或出现新的疼痛,16例(3.9%)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KP治疗.结论 PKP治疗OVCF,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脊柱微创外科技术.

  • DXA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应用进展

    作者:商敏

    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仅是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而且在预测骨折风险中具有重要意义,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从初的一种定量测量仪器发展到可以进行成像,目前已经可以用椎体侧位DXA成像来诊断椎体骨折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可以更好的了解骨骼状态,而且放射暴露比普通X片低得多,本文就DXA在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777 条记录 4/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