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彩超测量晚孕疤痕子宫肌层厚度与子宫破裂关系的探讨

    作者:秦绍容

    目的:探讨晚孕疤痕子宫肌层厚度与发生子宫破裂或先兆子宫破裂的关系.方法:对21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下段肌壁肌层厚度≥2.0 mm129例(60.0%),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或先兆子宫破裂;子宫下段肌壁肌层厚度1.0~1.9 mm55例(25.6%),发生子宫先兆破裂15例(27.3%);子宫下段肌壁肌层厚度<1.0 mm23例(10.7%),子宫出现先兆破裂14例(60.9%),发生子宫不完全破裂1例;子宫下段肌壁肌层消失8例(3.7%),发生先兆子宫破裂5例,发生子宫完全破裂3例.结论:产前子宫下段肌壁肌层厚度越小其发生子宫破裂的机率就越高,提示高频彩超测量晚孕疤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在预警子宫先兆破裂或子宫破裂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高频彩超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慧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彩超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应用脉冲多普勒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多为多发,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部分有不完整包膜,无晕环,多伴有囊性变;结节周边及内部血供不丰富.结论高频彩超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

  • 高频彩超在小儿腹型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葛郁荣;范宇;周艳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儿童[1].临床分为腹型、皮肤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型[2],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者为腹型紫癜.缺乏皮疹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往往较为困难,与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急腹症很难鉴别,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现回顾分析60例腹型紫癜患儿急性期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中的价值.

  • 高频彩超在女性乳腺占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跃;明红霞

    目的:探讨二维高频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表现和特点,评价其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9例乳腺占位的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乳腺癌超声表现为边缘轮廓不清毛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壁时有衰减,纵横比>1.乳腺增生超声表现为两侧乳房增大,乳房内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纤维腺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规整,有完整包膜,内部为均匀的低回声,多伴侧方声影.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为导管扩大呈囊状,囊内有肿物呈乳头状.乳腺囊肿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结论:高频彩超在检查乳腺良恶性疾病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芳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摘要本文对20例用高频彩超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抗病毒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等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区,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观察并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长短轴,长轴直径>1cm,短轴>0.5cm,长短轴之比>2,视为肿大.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血流信号显示丰富,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淋巴结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血流信号也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后随诊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对于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对比

    作者:王怡茗;杨越

    目的 为了评估高频超声、钼靶和联合检查对于诊断乳腺癌的意义.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门诊病人共12 057例病例中,筛选出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行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共355例.对该355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355名患者均行超声及钼靶诊断随机分为3组,单独统计超声结果的有125例患者,单独统计乳房钼靶结果的有103例患者,统计组合检测结果的有127例患者.结果 钼靶X线检查的符合率为79.4%,误诊率为10.7%,和漏诊率为9.8%;高频超声检测的符合率80.0%,误诊率为11.2%,漏诊率为4.6%;2种检查结合的符合率是89.7%,误诊率为6.3%,漏诊率为4.0%.2种检查组合应用和单一应用高频超声和单一应用钼靶检查相比,灵敏度和漏诊率有统计学差异.误诊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钼靶X线检查和高频超声分别有自己的优势.组合应用可以使2个检查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了检出率和准确率,降低乳腺癌误诊率和漏诊率.

  • 高频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罗晓茂;陈海涛;李支尧;王丽伟;张圆;杨丽春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女性患者,在高频彩超实时监测引导下,应用Encor旋切系统,切除80个乳腺肿块.结果 术后即刻超声检查乳腺肿块均被完整切除,无明显疼痛不适,未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肿块Encor微创旋切术,具有定位准确、有利于肿块完整切除、切口瘢痕小等优点,是乳腺良性肿块手术方法中,除传统外科手术外的又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高频彩超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及术前导丝定位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晓茂;陈海涛;海赛苹;邵晖;张圆;杨丽春

    目的 探讨乳腺小病灶的高频彩超诊断及术前导丝定位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病理分析,评价彩超对乳腺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患者的67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声像表现进行分析,病灶大小约5~ 15mm,其中35个病灶直径10 mm,彩超引导下病灶内置入导丝定位后,行病灶切除术,并结合病理对比分析,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OR值对预测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小乳癌的危险度进行排序.结果 (1)超声引导下术前导丝定位后,准确完整地切除了67个病灶,切除率100%; (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引入模型的超声特征依据0R值进行危险度的排序:后方回声衰减(6.177)>血流丰富(5.750)>形态不规则(2.950).结论 高频彩超在乳腺小病灶术前诊断及导丝定位中具有重要价值,彩超所示的二维声像及血流信息,可提高乳腺癌前病变及浸润性小乳癌的早期诊断率.

  • 高频彩超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张红艳

    目的 研究分析高频彩超联合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彩超诊断、X线钼靶诊断、高频彩超联合X线钼靶诊断,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结果 高频彩超联合X线钼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高频彩超诊断、X线钼靶诊断,差异显著(P<0.05);高频彩超诊断微细钙化检出率明显低于X线钼靶诊断,差异显著(P<0.05);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钼靶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均具有一定效果,但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高频彩超的诊断价值

    作者:冉青;王晨雨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高频彩超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4年3月调查83例疑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具体资料,包括患者的淋巴结门部边缘、门部钙化以及淋巴结门部的回声情况,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程度为86.5%、其阳性诊断率为84.5%和诊断正确率82.1%,并检测出非转移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分别为115枚、81枚;转移性淋巴结门部回声不均匀,边缘有残缺,钙化等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结论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程度高,有正确的诊断率,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 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临床分析

    作者:成建华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彩超方式诊断;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弹性成像诊断。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精确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性为96.67%,精确度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73.33%、66.67%以及76.67%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联合应用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精确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应用与推广。

  • 应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进行诊断筛查的临床准确性评价

    作者:王南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筛查甲状腺癌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均采用高频彩超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6.0%,CT为92.0%,对比P>0.05;超声微钙化显示率为70.7%,高于CT28.0%;粗钙化14.7%,低于CT30.7%,对比P<0.05;手术病理证实90.0%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显示78.7%淋巴结肿大,CT显示74.3%淋巴结转移.结论 高频彩超可有效筛查诊断甲状腺癌,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 探讨高频彩超对皮肤软组织血管瘤诊断价值

    作者:薛利

    目的 对高频彩超对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皮肤软组织血管瘤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与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病变多发生在颈面部,超声诊断全部确诊,超声分型为实性回声型者11例,液性型者7例,混合回声型22例.结论 高频彩超在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声像图存在典型性,为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 ROC方法评价高频彩超、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习俊;徐晓霞

    目的:比较高频彩超、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9例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钼靶X线、超声弹性成像及高频彩超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对诊断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93.24%、敏感性89.6%、特异性90.6%,略高于钼靶X线的89.9%、89.7%和84.4%.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5.9%)但特异性较差(62.5%).高频彩超+弹性成像组合得到高的敏感性93.1%,但特异性提高不明显,仅为65.6%.超声弹性成像的AUC值0.958,高于钼靶X线、高频彩超和高频彩超+弹性成像三者的AUC值(0.921、0.827和0.887),弹性成像与高频彩超和二者结合的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7、0.041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提高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 高频彩超鉴别诊断神经鞘瘤的应用价值及确诊率评价

    作者:史世鲤;刘金阁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鉴别诊断神经鞘瘤的应用价值及确诊率.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42例外周神经鞘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06月11日至2018年05月09日,均采用高频彩超鉴别、诊断,于手术治疗后进行病理确诊,且对检查后确诊率及声像图表现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42例患者均属于单发类型,经手术切除后送检发现神经鞘瘤20例,神经纤维瘤22例,而经超声诊断为神经鞘瘤共25例,神经纤维瘤17例,超声确诊率为80.00%;两种检查方法所对比的确诊率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在肿块心态、包膜、神经束结构及内部回声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P <0.05;在血流分布、内部钙化等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应用于神经鞘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动态区分外周神经肿瘤及其他神经病变,且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方便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 高频彩超在静点血栓通注射液及口服瑞舒伐他丁片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雅楠;王珉;仝磊

    目的:利用高预彩超观察血栓通注射液,瑞舒伐他丁片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方法:将60例颈动脉软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点血栓通注射液,175毫克/次,10天为一疗程,口服瑞舒伐他丁片,10毫克/d,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给子阿司匹林肠容片100毫克,1次/d.饭服用,共治疗3个月.结果:血栓通注射液,瑞舒伐他丁片,治疗组用药前后颈动脉IMT测量值分别为(2.0±0.6)mm和(1.7 ±0.5)mm(P<0.05),阿司匹林对照组用药前后的IMT测量值分别为(2.0-±0.7)mm和(1.9±0.6)mm(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瑞舒伐他丁片对颈动脉软斑块具有一定的消斑作用,高频超声在血栓通注射液,瑞舒伐他丁片治疗颈动脉软斑块疗效现察中有重要的循证意义.

  • 高频与低频彩超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105例分析

    作者:曹勇;王克蓉;苏剑;黄芳;马桂嫦;梁育生;高雪嘉

    目的:探讨高频与低频彩超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高频与低频彩超联合应用检查并诊断,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高频联合低频彩超诊断符合率94.28%,漏诊率约5.71%.阑尾的横径与阑尾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横径明显小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化脓及坏疽性阑尾炎两种类型阑尾炎阑尾横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对比

    作者:冯少阳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与我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80例作为观察者,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双侧腕关节进行高频彩超及MRI检查,比较其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滑膜平均厚度(3.14±1.74) mm明显高于对照组(1.47 ±0.16)mm(P=0.000).观察组的高频彩超滑膜炎、关节积液及腱鞘炎检出率分别为100.00%、66.67%、61.94%与MRI检出率100.00%、69.17%、65.28%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其在骨侵蚀方面上的检出率(38.89%)明显低于MRI的检出率(56.67%)(P<0.05).结论:高频彩超与MRI在RA患者腕关节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大致相同,故可作为RA患者腕关节疾病的早期筛查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不典型者可予MRI进行进一步检查.

  • 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昆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物患者90例,共检出110例甲状腺结节,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技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析所有患者病理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结果、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及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结果:110例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共65例,恶性结节共45例;高频彩超检查特异性为84.61%、准确性为87.27%、敏感性为91.11%;良性结节所反映例数高于恶性结节,差异显著(P<0.05);弹性成像检查特异性为83.08%、准确性为84.55%、敏感性为86.67%;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特异性为93.85%、准确性为97.27%、敏感性为93.33%.结论:高频彩超结合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较好的反映结节的性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病情判断的基础,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武凯;谭雪莲;赵兼妮;纪文晶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高频超声图像特点,提高乳腺疾病的超声检查准确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肿瘤病人,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和实时二维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分析超声图像特点,并与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所选的病例中,超声拟诊乳腺良性肿瘤86例,恶性肿瘤32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良性肿瘤80例,恶性肿瘤40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0例,乳腺炎20例,乳腺纤维腺瘤28例,乳腺神经纤维瘤2例,其中侵润性导管癌16例,乳腺原位癌5例,乳腺纤维肉瘤9例,乳腺脂肪肉瘤7例,乳腺淋巴瘤3例,超声漏诊2例.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综合超声图像特点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可有效的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542 条记录 23/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