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龄患者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齐玉琴;伏杭江;陈雪松;张兴虎;万文辉;刘玉亭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10年8月住我院老年科42例因肺部感染引发MODSE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存活患者及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均存在3种以上基础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3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5例,多种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愈15例(35.71%),死亡27例(64.29%).2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2例(2/14),3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16例(16/19),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9例全部死亡.治疗前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患者;治疗后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而死亡患者变化不明显.结论 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常合并多种致病菌,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是引发MODSE的主要诱因,早期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对阻止各器官功能进一步序贯衰竭起重要作用,APACHEⅡ评分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41例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韩桂琴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简称MODS)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收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41例,对其采用机械通气、血液透析、对症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经诊疗并密切观察,41例MODS患者通过治疗,其中25例好转,并随之转出ICU,成功率60.98%,另外7例死亡,死亡率17.07%,3例转院,8例放弃治疗.结论:临床确诊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应尽早并及时积极救治.

  • 活血清热法对骨科多发伤患者血清TNF-α、IL-1、IL-6因子水平的调控

    作者:彭建;李万逸;李海平;邓春雷;区钰强

    目的 探讨活血清热法中药对骨科多发伤TNF-α、IL-1、IL-6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观察骨科多发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活血清热法中药组和常规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以及TNF-α、IL-1、IL-6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伤后当天患者各炎症因子均明显升高,伤后3d达到峰值,伤后7d中药组较前明显下降,对照组则未见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SIRS发生率为3.13%,少于对照组25.8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骨科多发伤患者炎性反应与预后相关,运用活血清热法可有效的降低创伤后炎症因子水平,预防SIRS发生.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作者:谭清武;李庆华;李文静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等损害24 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 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MODS的机制探讨

    作者:段美丽;张淑文;王宝恩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机制,为防治MODS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急性胰腺炎(AP)患者63例,以是否合并脏器功能障碍分为轻型(n=39)重型(n=24)两组,分别测定外周血内毒素、内毒素结合蛋白、内毒素抑制物、CD14以及PBMC中核因子-κB的活性,观察它们与MODS发生的关系.结果①本组患者MODS的发生率为38.1%.②AP患者并发内毒素血症,其发生率为74.6%,而且患者血浆内毒素结合蛋白、内毒素受体水平均升高,但血浆内毒素抑制物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③重型患者上述指标较轻型患者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持续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增敏系统水平增加、NF-κB活性增高可能参与AP患者MODS的发生.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规律与前列腺素E1的关系

    作者:陈大庆;朱烈烈;林露阳

    目的观察外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规律及其受前列腺素E1(PGE1)的影响.方法应用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并比较外伤后MODS患者组(40例)、外伤后无MODS患者组(20例)及正常人组(20例)外周血体外培养PMN凋亡率的差异.同时观察不同浓度PGE1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PMN凋亡的影响.结果外伤后MODS患者组外周血PMN凋亡率明显降低,加入PGE1后PMN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外伤后MODS患者存在PMN凋亡滞后现象,PGE1能够加速外伤后MODS患者PMN凋亡.

  • 胸腺素β4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小波;王卫星;刘黎明;余佳;左腾;石乔;郭闻一

    目的 探讨胸腺素β4腹腔注射给药对重症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胸腺素β4预处理组(Tβ4组),每组18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大鼠SAP模型,Tβ4组在造模前30 min经腹腔注射胸腺素β4(6 mg/kg),术后3、6、12h分批剖杀大鼠,各时间点6只.检测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及IL-6水平,光镜观察胰头部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NF-κB p65和IκB α蛋白表达水平.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AP组(3、6、12 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3221 ±394) U/L、(4509±474) U/L和(6280±728) U/L,高于相应时间点Tβ4组的(2598±416) U/L、(3639±373) U/L和(4782±466)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6,-3.530,-4.245,P<0.05);SAP组(3、6、12 h)TNF-α分别为(247.7±18.5) pg/mL、(313.5±17.7) pg/mL和(359.3±22.6)pg/mL,均高于Tβ4组相应时间点的(182.3 ±13.6) pg/mL、(258.9±14.9)pg/mL和(278.1±16.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64,-5.769,-7.152,P<0.05);SAP组(3、6、12 h)IL-1β分别为(258.2±10.5) pg/mL、(345.1±22.0) pg/mL和(430.9±25.4) pg/mL,均高于Tβ4组相应时间点的(170.3±12.4) pg/mL、(263.5±13.3) pg/mL和(303.7±16.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58,-7.762,-10.355,P<0.05);SAP组(3、6、12 h)IL-6分别为(266.3±11.5) pg/mL、(355.0±24.4) pg/mL和(429.2±33.7) pg/mL,均高于Tβ4组相应时间点的(171.1±13.0) pg/mL、(234.9±19.2) pg/mL和(277.2±19.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01,-9.474,-9.582,P<0.05);SAP组(3、6、12 h)胰腺病理评分分别为(6.25±0.94)分、(8.83 ±0.82)分和(12.08±1.16)分,显著高于Tβ4组相应时间点的(4.17±0.93)分、(6.33 ±0.82)分和(7.33±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67,-5.303,-6.823,P<0.05).SO (12 h)组胰腺组织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95 ±0.11,显著低于SAP(12 h)组的(2.4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68,P<0.05),Tβ4组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50 ±0.10),较SAP (12 h)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17,P<0.05).SO (12h)组胰腺组织IκB 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93±0.11),显著高于SAP (12 h)组的(0.78±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60,P<0.05),而Tβ4 (12 h)组胰腺组织IκB 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2±0.10),较SAP (12 h)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2,P<0.05).结论 胸腺素β4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胰腺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预测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

    作者:谭清武;李庆华;王春英;唐静怡

    目的 评估MODSE早期预测评分系统筛查MODSE高危人群、早期预测MODSE发病的价值.方法 393例60岁以上肺部感染病例分为非MODSE组(n=224)和MODSE组(n=169).采用MODSE早期预测评分系统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评分的差异.绘制MODSE早期预测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不同预测分值对MODSE发病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确定佳预测阈值.结果 MODSE组评分显著高于非MODSE组[(19.36±12.049)vs.(45.78±20.257),P<0.001];MODSE早期预测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857~0.920)(P<0.001);取预测分值27.5分时,预测MODSE发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为理想,分别为82.8%和80.3%.结论 MODSE早期预测评分系统对筛查MODSE高危人群、早期预测MODSE发病具有很大价值,可用作MODSE高危人群的筛查工具.

  • 昆山“8·2”爆炸事故存活伤员损伤特点及救治分析

    作者:刘军;赵富丽;吴健;吴曙华;杨爱祥;李晓英;彭霄;常新;程宏宇

    目的 回顾性分析昆山“8·2”爆炸事故伤员损伤特点,探讨爆炸事故伤员的救治策略.方法 以“8·2”爆炸事故送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集中救治的40例伤者为对象,详细记录伤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烧伤面积、深度等信息,分析伤后90 d内器官损伤的类型、感染部位及病原体、器官功能支持及医疗救治效果等.结果 爆炸事故后收住本院的伤者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创伤类型包括烧伤、吸入性损伤、爆震伤、颅脑损伤和骨折等;所有伤者均存在烧伤,平均烧伤面积为(92±14)%体表面积(TBSA),其中深Ⅱ度烧伤占(14±10)% TBSA,Ⅲ度烧伤占(77±19)% TBSA;病程中34例(85.0%)伤者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主要累及呼吸、循环、肝脏、胃肠道、肾脏及凝血功能;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创面、血液及肺,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91.3%),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积极救治后28 d死亡8例(病死率20.0%),90d死亡25例(病死率62.5%),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及MODS.结论 昆山“8·2”爆炸事故现场存活者主要呈大面积烧伤,以Ⅲ度烧伤为主,病程中多数伤者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及合并感染.

  • 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机制探讨

    作者:段美丽;张淑文;王宝恩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机制,为临床防治MODS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急性胰腺炎(AP)患者63例,按APACHE-Ⅲ评分分3组,并测定外周血内毒素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观察与MODS发生的关系.结果①AP患者出现了内毒素血症,其发生率为75.64%.而且与病情严重度有关;②AP患者PBMC的NF-κB活性显著增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持续内毒素血症、NF-κB活性增高可能参与AP患者MODS的发生.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任添华;张初吉;于东明;任爱民;张淑文;王宝恩

    目的 探讨建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能性.方法 标准大肠杆菌缓慢注入16只雄性健康小香猪的右侧颈内静脉,注入前及注入后1 h、3 h、5 h、7 h用Swan-Ganz氏漂浮导管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记录其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注入大肠杆菌后,这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可分3期.注入大肠杆菌即刻至1 h进入低排高阻期,MAP、CI、SVI和LVSWI均显著低于制模前,而SVRI显著高于制模前(均P<0.05).注人大肠杆菌后3~5 h为高排低阻期,MAP、SVRI降低;CI略升高,但与制模前无显著性差异.7 h后为低排低阻期,MAP、CI、SVRI、LVSWI均进行性降低(均P<0.05).注入大肠杆菌1 h后动物模型PAWP一直显著高于制模前水平(均P<0.05).结论 建立了标准的MODS动物模型,可用漂浮导管系统观察MODS发病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为MODS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老年与非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影响对照研究

    作者:秦岭;李吕力;马龙佰;李瑶宣

    目的 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影响.方法 将8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n=594)[平均年龄(71.39±6.70)岁(60~94岁)],和非老年组(n=270)[年龄(49.58±8.34)岁(18~59岁)].老年组发生MODS 154例(25.9%),非老年组发生MODS 39例(14.4%).将可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ODS的发生产生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其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老年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慢性病、呼吸系统慢性病、肾脏慢性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非老年组,高血压、心血管慢性病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组的慢性基础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不同年龄组的脑梗死患者发生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及并发MODS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苗苗;薛晓艳;贺小旭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治疗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并提高脓毒血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择北京航天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CBP治疗的1000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脓毒血症无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443例(Ⅰ组),死亡79例,死亡率17.83%,并发MODS 557例(Ⅱ组),死亡251例,死亡率45.06%,Ⅰ组死亡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脓毒血症的基础,CBP能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MODS前尽早行CBP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en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MODS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害24 h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以致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严重感染是MODS常见和重要的始动因素[1].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作者:谭清武;李庆华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危重病医学的重大研究课题,建立和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模型动物选择、模型判定标准、常用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儿血浆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的变化

    作者:姚梦霖;刘丽;陈耀勇;温国明;成喜欢;凌云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儿不同病程血浆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与MODS的关系,为疾病的进展、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将39例年龄(2.02±1.96)岁(0~5岁)MODS患儿纳入研究,并与246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利用反相高效液湘色谱法检测各种MODS患儿不同病程血浆氨基酸.结果 39例MODS患儿急性期血浆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下降,恢复期血浆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上升.结论 MODS患儿不同病程血浆条件性氨基酸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疾病高峰期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下降,随病情好转而上升,因此,监测血浆条件性必须氨基酸变化可为疾病的进展、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 谷氨酰胺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姚梦霖;陈耀勇

    谷氨酰胺是体内含量丰富的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50%,是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许多其他生物分子的前体物质,在肝、肾、小肠和骨骼肌代谢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机体内各器官之间转运氨基酸和氮的主要载体,也是生长迅速细胞的主要燃料.它与急性危重病有着密切联系,在重症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严重创伤、感染等分解代谢状态下血浆、骨骼肌中谷氨酰胺浓度下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存在负氮平衡、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氧自由基形成、肠黏膜受损、免疫细胞结构受损等病理改变,谷氨酰胺在减轻上述各种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谷氨酰胺消耗增加,导致骨骼肌和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下降,补充谷氨酰胺能明显改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预后.

  • 肠源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良广;何桂珍;崔晓雨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之后出现的并发症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问题.细菌移位的提出揭示了肠道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肠屏障的概念.但是随着实验和临床资料的积累,对细菌内毒素移位引起MODS的理论提出了疑问,肠道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免疫炎症反应逐渐得到认识,对肠源性MODS有了另外一个角度的认识.本文就肠源性MOD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伟生;杨辅直;钟汝玲

    目的进一步认识危重患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抢救水平.方法参照诊断标准,对1012例危重患儿SIRS、MODS的发生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MODS中的主要矛盾.结果 1012例危重患儿发生SIRS803例,占79.3%,进而发展为MODS 212例,占26.4%,MODS的发生与危重度评分、SIRS的符合项目和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与年龄、原发病类型无明显关联,呼吸功能不全是MODS中的首要和

  •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MO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建文;彭佑铭;陈星;吴鸿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治疗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容量平衡的情况.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例MODS患者行床旁CBP治疗,采用Aquarius机器、AV600 s透析膜行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置换液流量2~4L/h,透析液流量4~6L/h,治疗时间6~l0h/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及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磷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化,比较设定治疗剂量与实际治疗剂量,设定净超滤量与实际净超滤量的差值.结果20例患者均很好地耐受治疗.治疗后BUN、SCr及ua下降率分别为(42±13)%、(36±9)%及(52±11)%,血清钾、钠、氯、钙及二氧化碳水平无显著变化,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1).设定治疗量为(47.2±8.1)L,而实际治疗量为(45.8±6.7)L,误差率为2.9%(中位数,95%范围0.3%~8.3%).设定净超滤量为(3112±1002)ml,实际净超滤量为(2921±927)ml,误差率为6.8%(中位数,95%范围2.9%~9.9%).总的容量误差率为0.51%(中位数,95%范围0.21%~0.96%).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用于MODS患者的救治,毒素清除能力强,能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很好地保持容量平衡.

200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