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感宁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林红;韩琳;李晓侠;朱晓娜

    目的 建立儿感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儿感宁口服液方中的葛根、苦地丁、柴胡、防风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在0.0389 ~ 0.1943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56%(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结果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羌活祛风通络贴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郄春鹏;董莹;索建政;严文利

    目的 对羌活祛风通络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羌活、葛根、赤芍、小茴香、秦艽、丹参、冰片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葛根素的含量;采用GC法测定样品中龙脑的含量.结果 各薄层定性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未见干扰.葛根素浓度在20~ 100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1%,RSD1.19%;龙脑在130~720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40%.结论 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羌活祛风通络贴的质量控制.

  • 羌活祛风通络贴的稳定性考察与葛根素和龙脑的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索建政;郄春鹏;严文利;董莹

    目的 考察羌活祛风通络贴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测定葛根素和龙脑的含量,测定贴剂中的粘附性,对3批样品在加速试验(40℃、75±5%RH)6个月中的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检测贴剂内在质量的变化。葛根素的测定采用HPLC的方法,龙脑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结果 葛根素测定方法的线性方程为Y=2.1958×10-5X-0.3741,r=0.9999,在20~100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8.31%,RSD 1.19%。龙脑测定方法的线性方程为Y=4.058X+0.1726,r=0.9999粘附性,在130~720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13%。葛根素的含量下降5%,龙脑含量下降15%,粘附性良好。结论 贴剂样品在包装完整的情况下可放置2年。

  • 加用葛根素治疗颈源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国荣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年来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广东燕塘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静脉点滴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颈椎病 眩晕 葛根素
  • 药物反应致溶血性贫血1例

    作者:郭桂明;王新颖;宫晶书

    1病情过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右侧肢体肌肉僵痛10余天"于2001年10月16日以"中风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入院.患者既往有磺胺类药过敏(皮肤红肿史).入院后予葛根素600mg、脑复康250mlQd,口服抵克力得0.25,2次/d.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0例

    作者:王育勤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葛根素0.4mg,对照组予盐酸培他司汀30m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血流变、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测量脑血流速度.结果:葛根素对头晕、头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它能使大脑中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血流变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脑部血流速度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用葛根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有效,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国宏;张荷玲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选择药物.

  • 葛根素关节内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陈强

    目的 观察葛根素关节内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进行随访观察,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临床痊愈29例,显效42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有效率93%.结论 葛根素关节内注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 葛根素鼻用原位凝胶剂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田效志;周宁;贾永艳;刘改枝;王晓尧;许佳佳

    目的 研究葛根素鼻用原位凝胶剂的稳定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对本品外观性状、pH值、有效成分含量等项目的 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在高温、高湿和强光影响因素条件下,以及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中,葛根素鼻用原位凝胶剂的外观性状、pH值及有效成分含量的稳定性均表现良好.结论 本制剂在常温条件下储存稳定性良好,无需特殊包装.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何泰东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在80.40~402.00n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435%,RSD为1.58%(n=6).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清咽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清咽片 葛根素 HPLC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军;田岳风;程生辉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资料,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821例患者)被纳入研究,葛根素+西药基础治疗组在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和心电图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合并RR分别为1.27和1.41;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8~1.37和1.23~1.61;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今后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加以证实.

  • 4种中药单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吕燕妮;付龙生;温金华;段舟萍;郑雪莲;周健;蔡军;陈璿瑛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葛根素、川芎嗪、人参皂苷Rb1、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流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组、川芎嗪组、人参皂苷Rb1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1 h再灌注24 h模型。脑缺血后1 h,葛根素组小鼠尾静脉注射3μmol/kg葛根素溶液、川芎嗪组尾静脉注射3μmol/kg川芎嗪溶液、人参皂苷Rb1组尾静脉注射3μmol/kg人参皂苷Rb1溶液、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尾静脉注射3μmol/kg羟基红花黄色素A溶液。各组小鼠于脑缺血1 h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小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多普勒激光血流检测仪测定小鼠脑皮层血流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NO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NF-κB p-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川芎嗪组、人参皂苷Rb1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小鼠脑梗死体积[(15.83±1.83)%、(22.00±2.53)%、(22.83±1.83)%、(17.83±1.72)%比(34.67±2.66)%]降低(P<0.01或 P<0.05),脑皮层血流量[(598.81±9.90)μl/(kg?min)、(614.78±9.20)μl/(kg?min)、(577.83±5.55)μl/(kg?min)、(583.54±7.98)μl/(kg?min)比(548.43±1.97)μl/(kg?min)]升高(P<0.01或P<0.05),脑组织NO水平[(17.09±1.18)μmol/L、(18.54±0.54)μmol/L、(18.17±0.49)μmol/L、(15.10±0.73)μmol/L比(20.63±0.73)μmol/L]、cleaved-caspase-3[(1.02±0.08)、(1.12±0.04)、(0.87±0.08)、(1.07±0.08)比(1.30±0.06)]、NF-κB p-p65/NF-κB p65蛋白[(1.03±0.19)、(1.15±0.05)、(1.12±0.08)、(0.72±0.08)比(1.45±0.08)]表达降低(P<0.01或 P<0.05)。结论4种中药单体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功能和脑组织功能,缓解缺血症状,增加血流量,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的释放。

  • 葛根提取物治疗酒依赖的研究概况

    作者:刘义升;石效荣;李保院;姜宏

    葛根是巾国传统医学中具代表性的解洒药物.国内外有关学者埘葛根及其提取物大豆苷和葛根素的抗洒依赖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约理学研究,本文概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脉通分散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陈梅荣;李锐;袁海铭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脉通分散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 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23:77),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葛根素进样量在0.08528~0.5117 μg(r=0.9999)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0.9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心脉通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单文超;冯会宾;赵琰;曾文浩;贺娜娜;赵妍;孙晔;屈会化

    目的: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 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c-ELISA)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利用抗葛根素单克隆抗体,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的考察,建立葛根素的ic-ELISA分析方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6~500 ng/mL,孔间差和板间差均不大于3.5%,平均回收率为101.8%,并且该法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为葛根质量控制以及含葛根药材的中药复方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方法。

  • 葛芩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张珮;窦建卫;郭永逵

    目的 建立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葛根、黄芩和野菊花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葛根素.结果 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葛根素在5.52~55.2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24%.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用于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

  • 大豆素与葛根素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NO产生的活性比较

    作者:王迪;张明;艾浩;万义增;李军祥;李健

    目的:比较分析大豆素与葛根素体外抗氧化及抑制NO、NOS活性机制。方法:用1滋g·mL-1 LPS诱导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制备呼吸爆发、自由基反应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大豆素及葛根素的细胞毒性;采用DCFH-DA探针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试药的抗氧化能力;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体系中NO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T-NOS含量。结果:大豆素与葛根素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NO释放及T-NOS表达。结论:大豆素与葛根素的抗氧自由基活性接近,有望作为葛根素的替代品使用。

  • 葛根主要药效成分止泻作用研究

    作者:钟凌云;马冰洁;叶喜德;孟振豪

    目的:测定葛根中主要药效成分的止泻作用,寻找药效物质与止泻作用相关性.方法:通过预实验考察了葛根中主要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止泻作用,并选择具有明显止泻作用的葛根素和大豆苷元进行了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实验,结合腹泻指数,探讨两者的止泻作用,并进行了止泻量效关系研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均能显著增加胃内残留率(P<0.0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胃内残留率呈现增强趋势,二者还能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P<0.0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小肠推进率呈减弱趋势;同时还能显著降低腹泻指数(P<0.01),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良好量效关系.结论:葛根止泻作用的主要药效成分是葛根素、大豆苷元,为探讨葛根煨制作用机制及建立饮片质量标准参数奠定基础.

  • 怡康片指纹图谱研究和两个指标成分定量测定

    作者:张海弢;徐振秋;付娟;王振中;萧伟

    目的:建立怡康片的指纹图谱,进行两个指标成分的定量分析,为评价怡康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怡康片指纹图谱,标示出19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在0.96以上;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了两个成分,分别为葛根素和姜黄素,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本实验同时对怡康片指纹图谱和两个指标成分进行分析,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 基于改善微循环药效的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合理性研究

    作者:姜丽;王玉蓉;曹唯仪;黄镇林;杜清华

    目的:研究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后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分别评价药物及其配伍后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天麻素和葛根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二药作用强于单一用药.结论:一定剂量天麻素和葛根素配伍后,其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所增加.

3745 条记录 4/188 页 « 12345678...1871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