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量蛋白尿表现的儿童IgA肾病和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比较

    作者:罗苇;冯仕品;谢敏;王莉;李莎;张伟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大量蛋白尿表现的 IgA 肾病( IgA nephropathy,IgAN)和儿童紫癜性肾炎( 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肾脏病理改变的异同。方法收集大量蛋白尿表现的26例 IgAN和41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大量蛋白尿的 HSPN 患儿相比较,大量蛋白尿的 IgAN 更易出现血尿( P <0.05),24h尿蛋白、血胆固醇水平更高,血白蛋白更低(P<0.05),临床表现更重。有大量蛋白尿的IgAN患儿和HSPN患儿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AN患儿较HSPN患儿在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方面更常见(P<0.05)。结论大量蛋白尿表现的的IgAN比HSPN患儿临床表现重,病理改变更趋慢性化。

  • 189例IgA肾病中、老年与青少年患者病理改变对比分析

    作者:栾森;马行一;胡章学;杨立川;张秀辉;杨珉;舒贝;曾燕;吴蔚桦

    目的 对比分析IgA肾病中、老年(年龄>40岁)患者与青少年(年龄<40岁)患者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将我院189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分为中、老年和青少年两组,分别回顾性分析其病例组织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 在189倒病理资料中,青少年组以轻度改变为主,免疫荧光检查以单纯IgA或C3沉积多见;而中老年组病例改变相对较重,中-重度改变者较多见,免疫荧光检查以单纯IgA或C3、IgA+IgM沉积较多.结论 疑诊为IgA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及时肾穿以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 IgA肾病 病理
  • HBV感染与IgA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寒;张杰

    早在1971年Combes首先描述了1例患者,该患者有持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症,其后发生膜性肾病,并在肾组织切片中发现了HBsAg,Combes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导致肾炎的发病[1].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二者关系的重视.目前乙肝病毒(HBV)感染已被认为与数种肾小球疾病有联系,包括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IgAN)[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国处于乙肝感染高流行区,同时IgA肾病是世界上较常见的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3].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HBV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就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尿和轻度蛋白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邓金华;王定勇;甘晓辉;宋晓英;王松;张林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轻微IgA肾病患者病理特点.方法 对68例临床表现轻微的IgA肾病(单纯血尿和/或伴有少量蛋白尿≤1.0g/d),血压、肾功能均正常,不伴水肿.进行Hass病理分级.结果 ①临床特点:33例(48.5%)患者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29例(42.6%)为单纯血尿,6例(8.8%)为单纯蛋白尿;②病理特点:23例(33.8%)病理损伤偏重,Hass分级Ⅱ~Ⅳ级.有蛋白尿者病理损伤偏重(Hass Ⅱ级以上).结论 相当一部分临床表现轻微的IgA肾病患者病理偏重,蛋白尿和病理损伤明显相关,IgA肾病患者提倡早期肾穿早期诊断.

    关键词: IgA肾病 病理
  • 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对实验性IgA肾病小鼠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石成钢;洪国保;栾韶东

    目的 探讨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对IgA肾病(IgAN)小鼠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是否优于单用强的松或单用依那普利.方法 用"口服牛血清清蛋白加葡萄球菌肠毒素B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小鼠IgAN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依那普利组、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组.实验结束时,比较各组小鼠血尿、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肾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荧光半定量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血尿定性、血尿素氮及肌酐、肾脏系膜区IgA荧先强度、肾脏系膜基质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强的松组、依那普利组和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的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剐低于单用强的松组或单用依那普利组(P<0.05);强的松组上述指标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在减少IgAN小鼠的血尿和蛋白尿、改善小鼠系膜基质的沉积,稳定小鼠的肾功能方面,单用强的松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合用强的松和依那普利疗效优于单用强的松或单用依那普利.

  • 50例小儿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冯仕品;黄建萍

    目的分析整理儿童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分级和随访,探讨小儿IgA肾病的特点.方法测定血清IgG、IgA、IgM、C3、C4、抗"O",BUN,Scr,Ccr,CysC,MALB,TRF,α1M,NAG酶,乙肝抗原;尿红细胞位相镜检.B超引导下TRU-CUT针经皮肾活检,肾组织分送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病理分级按Meadow标准分Ⅰ~Ⅴ级.结果50例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4%,以单纯性血尿为主(76%),肾病综合征(15.4%),有4例以持续肉眼血尿1~1.5个月起病.病理改变以轻、中度系膜增生为主(93.1%).对31例进行平均4年随访,60%已临床痊愈,无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结论儿童IgA肾病多以血尿为主,病理类型较轻,预后较好.

    关键词: 病理学 IgA肾病 血尿
  • 雷公藤多苷片与滋阴益肾活血方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杨娜;梁祎;刘婷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激素与滋阴益肾活血方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的松1.0mg/(kg·d),服用2个月后逐渐减量至10 mg/d,厄贝沙坦150mg/d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益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尿β2-MG、血浆白蛋白、血β2-MG、血肌酐和超敏C蛋白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 (P<0.05).随访3个月和半年,研究组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结论 滋阴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疗法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更优,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鲲;洪大情;邹玉蓉;张萍;李贵森;王乾了;陈亭宇;王莉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IgAN患者56例,分别采用CTX加激素治疗(CTX组)及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组)各28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的相关指标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CTX组入组时eGFR显著低于激素组(P<0.05),节段小球硬化明显高于激素组(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TX组12个月时的eGFR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12个月时CTX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素组(P<0.05),而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的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青蒿琥酯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云霞;栾森;马行一;曾燕;吴蔚桦;米绪华;秦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IgA肾痛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蒿琥酯小剂量组、青蒿琥酯大剂量组和科素亚组,其中10只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ELASIA法检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结果 大鼠IgA肾病造模成功.青蒿琥酯可以明显抑制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结论 青蒿琥酯能够降低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这可能是青蒿琥酯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作者:林佳如

    IgA肾病是以免疫病理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医药的治疗在近年研究较多.目前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分期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实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各医家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组方用药,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虽然有疗效,但辨证分型的客观性、精确性不够,影响疗效的可比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幽门螺杆菌与IgA肾病

    作者:陈越;杨满;曹灵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茵,细胞毒素相关抗原A是其主要的效应蛋白之一.体内试验发现,CagA破坏胃上皮细胞,导致粘膜损伤、组织炎症甚至诱导肿瘤的发生.在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挥着重要的致病作用.在人类与IgA相关的免疫性疾病如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过敏性紫癜的个案报道中,均提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使病情迅速缓解,幽门螺杆菌可能是IgA肾病的重要致病抗原.本文从幽门螺杆菌及其分泌的主要效应蛋白之一CagA与IgA肾病自身免疫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ARB/ACEI在IgA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作者:马云霞;马行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试验及临床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其降压及非血压依赖性的作用有效地降低系统高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有效地减少终末期肾裹蝎(ESRD)的发生.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本文简述ARB/ACEI在IgA肾病中的应用进展.

  • IgA肾病循证医学治疗进展

    作者:谢席胜;李静;钟翔;张炬倩;樊均明

    IgA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本文就IgA肾病循证治疗进展、预后指标等做综述评价并提出问题与展望.

  •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作者:栾森;马行一

    IgA肾病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有IgA为主的颗粒性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是当前研究的两大切入点;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轻重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 IgA肾病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抑制治疗

    作者:樊均明;李甫罡;冯胜刚;杨满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导致患者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从IgA肾病免疫发病机制、免疫抑制治疗以及研究展望方面做一述评.

  • 黄芪注射液联合霉酚酸酯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李刚;张卜;汪汉东;王丽芳;张春天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霉酚酸酯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医院收治的86例IgA肾病患者病例资料,其中接受霉酚酸酯治疗40例(对照组),接受黄芪注射液±霉酚酸酯治疗46例(观察组),均完成12个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ro)、尿白蛋白(UA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白蛋白(ALB)、血总蛋白(T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及血IgM、IgG、Ig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 Upro、UAL、Scr、RBP、UNAG/Cr、mAlb、IgG、IgA、IgM均降低,TP、ALB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霉酚酸酯可减轻IgA肾病肾小球损伤,改善患者肾功能.

  • CsA联合泼尼松对小儿IgA肾病的疗效及对IL-18、ICAM-1的影响

    作者:唐筠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白细胞介素18(IL-18)、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在我院治疗的IgA肾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给予口服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n=30)仅给予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18、ICAM-1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ee氏Ⅲ级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ee氏Ⅳ级及Ⅴ级临床疗效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8及ICAM-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IgA肾病能更有效地缓解肾病进展;血清IL-18及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小儿IgA肾病病情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症IgA肾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晓渭;许国双;王汉民;刘宏宝;白淑蓉;孙世仁;陈威;张鹏

    目的:比较霉酚酸脂(MMF)与环磷酰胺(CTX)静滴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重症IgA肾病患者分别采用激素联合MMF治疗(MMF组,n=21),或采用激素联合CTX静注治疗(CTX组n=20).MMF剂量为1.5 g/d,诱导疗程均≥6个月;CTX剂量为0.4 g,隔日1次静脉滴注,总量≤8 g.两组患者基础病情无差异,随访时间≥12个月,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①临床缓解率:治疗12个月时,MMF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CTX组,分别为90.4%和60.0%(P<0.05);②MMF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CTX组(0.6±0.3 和1.4±0.8,P<0.05);③MMF组血脂明显降低(P<0.05),而CTX组无变化;④MMF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TX组(9.5% 和40%,P<0.05).结论:激素联合MMF治疗重症IgA肾病,临床缓解率高于CTX静脉滴注疗法,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改善血脂水平,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于CTX疗法.

  • 健康体检合同纠纷适用《侵权责任法》吗?

    作者:袁安

    [案例]原告:从某,女,某单位2002年病退职工被告:某单位职工医院案由: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纠纷1997年起,某单位每两年组织职工接受被告免费健康体检一次.2001年、2003年、2005年,被告分别出具健康体检结果报告:原告高血压三期,尿分析蛋白+~++,潜血+-~++.2007年健康体检发现原告肾功能不全、肾病、IgA肾病?病情迄今未好转.

  • 穴位艾灸对IgA肾病肾虚证症候积分的影响

    作者:王欢;徐佳美

    目的 观察穴位艾灸对IgA肾病肾虚证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将82例IgA肾病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艾灸组(42例),对照组采用本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艾灸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穴位艾灸.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1)艾灸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间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艾灸组和对照组护理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治疗满意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艾灸治疗IgA肾病肾虚证有良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无创伤,病人易于接受,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2211 条记录 101/111 页 « 12...9899100101102103104...1101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