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贾凤菊;张敬举;黄炳成;谭文彬;刘玉磊;胡颖新

    目的观察吡喹酮(PQT)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应用大剂量PQT[50mg/(kg*d)]12d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诊断性治疗.结果 93例疑似脑囊虫病人有38例确诊患脑囊虫病,42例基本确诊患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3例仍诊断不明.38例脑囊虫病患者有2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其中疗后有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有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且呈囊性影像表现.另11例确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根据疗后复查CT或MRI,病灶较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38例脑囊虫病患者再经过1~2个疗程抗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其中有31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者26例,病灶出现钙化者5例.结论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 日本血吸虫病化学治疗药物与展望

    作者:王在华

    自1984年WHO提出以疾病控制代替以往的传播阻断新的防治策略以来,建议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应着眼于人及人的行为,采用以大规模和反复化疗为主的防治措施,所以,实施周期性化疗已成为血吸虫病疾病控制的主要手段,是目前疾病控制规划的中心环节[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日本血吸虫病化学治疗药物研制与临床应用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安全、有效的吡喹酮问世与临床推广应用,使日本血吸虫病化学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大加快了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的进程,提高了防治效果,血吸虫病流行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感染程度与危害明显减轻.

  • 脑囊虫病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燕;邢晓娜;刘金华

    脑囊虫病亦称囊尾蚴病,系因猪绦虫幼虫寄生在脑部所致,为国内脑部寄生虫常见者,我省为病区.患者以青壮年常见.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大部分患者接受内科治疗.但由于血脑屏障及囊虫壁的影响,治疗效果欠满意.我院临床观察20例脑囊虫病例表明,小剂量长疗程给药,可提高治疗满意率,并可减少剧烈免疫反应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 华支睾吸虫梗阻性黄疸患者内镜治疗的效果和护理

    作者:肖凤珊;刘妥英;王兵

    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道系统内引起的一种地方性、感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很大[1].对没有出现梗阻性黄疸的轻症患者,口服吡喹酮可收到良好疗效.而重度感染者,由于虫体及虫卵堵塞胆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此时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2].

  • 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制

    作者:耿叶慧;杨丽;游劲松;张瑜

    目的 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首先通过试验确定制备工艺参数,然后考察各处方因素对粒径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后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确定优处方.结果 透射电镜测得纳米粒为类圆球状,粒径分布较均匀.动态光散射法测得样品的粒径为(100±21)nm,包封率为(79.3±0.69)%,平均zeta电位值为-66.3 mV.结论 以山嵛酸甘油酯和乙酸丁酯为脂质材料,豆磷脂、泊洛沙姆188和硬脂酸钠为复配乳化剂,采用超声分散法可以简便、快速制得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 脑囊虫病治疗中吡喹酮与阿苯达唑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连举

    目的:探究吡喹酮与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囊虫病患者,以抽签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苯达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吡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3.33%,并发症率3.33%,不良反应例数2例;对照组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73.4%,并发症率10%,不良反应例数6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但吡喹酮治疗效果略优于阿苯达唑,临床生应广泛推广。

  • 丙硫咪唑、吡喹酮和干芜散联合治疗脑囊虫病40例临床观察

    作者:聂传艳;屈景凯;周学影

    目的 临床观察丙硫咪唑、吡喹酮和中药干芜散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的作用.方法 脑囊虫患者40例.结果 用丙硫咪唑、吡喹酮和干芜散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的总有效率达100%.其中显效37例,有效3例.结论 丙硫咪唑、吡喹酮和干芜散交替应用治疗脑囊虫病,总有效率100%.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轻杀虫反应症状.

  • 用吡喹酮二日疗法治疗血吸虫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可

    目的:分析用吡喹酮二日疗法治疗血吸虫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90例血吸虫病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为其使用吡喹酮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二日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日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血吸虫病患者使用吡喹酮二日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吡喹酮及阿苯达唑单用或联用抗囊尾蚴效果观察

    作者:徐宏秀;张庆珍;刘玉磊;毛德华;史世俊;徐静

    目的为筛选吡喹酮及阿苯达唑两种药物治疗脑囊虫病的佳方案.方法1)吡喹酮单剂,按20 mg/kg·d×6 d(每日每公斤体重20 mg,分3次服用,共服6天)或10 mg/kg·d×12 d给药,间隔2~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2)阿苯达唑单剂,按15 mg/kg·d×15 d给药,间隔2~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3)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用药,第一疗程给予阿苯达唑20 mg/kg·d×12 d,后续吡喹酮30 mg/kg·d×12 d,间隔2~3个月后重复第一疗程.4)吡喹酮及阿苯达唑联合递增用药,第一疗程给予阿苯达唑20 mg/kg·d×12 d,后续吡喹酮30 mg/kg·d×12 d,间隔2~3个月后,据第一疗程服药反应和囊尾蚴感染轻重给予吡喹酮30 mg/kg·d×12d或50 mg/kg·d×12 d,2~3个月后再给予吡喹酮50 mg/kg·d×12 d.结果1~4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1%,55.0%,96.1%和98.1%,按χ2检验,1、2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4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但4种疗法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3、4种疗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2种(P<0.005).结论4种治疗方案均有抗囊尾蚴作用,但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剂疗法.

  • 215例脑囊虫病治疗反应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和松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幼虫(囊尾蚴)在脑部寄生所致.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颇高,约占人囊虫病的60%~92%.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应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的病因治疗,其发病率显著降 低.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虫体被杀灭,大量毒素、代谢产物、异体蛋白被释放,使机 体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作、过敏性休克、精神障 碍、严重者可因脑疝而死亡.因此,针对这些严重的反应,我们拟定了严格的监护和强有力 的护理,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现就我科1991~2001年收治的215例脑囊虫患者临床治疗反应的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 应用中药治疗1例牛肉绦虫病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卢家秀;付学勤;唐秀英

    牛肉绦虫病是牛肉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消肠所致的疾病.临床症状以粪便排出带状节片为特征.感染虫卵繁多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上腹或脐周隐痛、恶心、腹泻或便秘、乏力、头晕、头痛及皮肤瘙痒等.重者因重叠扭转成团造成肠梗阻.可因节片阻塞阑尾造成阑尾炎.近期我科收治一例经吡喹酮药物治疗无效患该病的德国外宾.入院后,在精心的护理下,并给以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丙硫咪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虫病(附20例报告)

    作者:高长捷;宋风珍;张宏

    脑囊虫病为北方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2年,我们应用丙硫咪唑和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虫[1],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材料选择本文选取20例脑实质囊虫病人.年龄在8~54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有14例以癫痫发病,6例以头痛发病.病人全部检查头MR,支持脑囊虫诊断,颅内单发病灶9例, 多发11例.脑脊液囊虫试验17例阳性占85%,颅内压力在1.18~2.26kPa(120~230mmH2O ),其中1.96~2.26kPa(200~230mmH2O)6例.

  • 肝吸虫致急性胆道梗阻54例诊治体会

    作者:孙明;陈雷;张志光;姜大力

    2005-01~2010-12我院共收治54例因肝吸虫病致急性胆道梗阻的病人,现就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49例;女,5例,平均年龄46.3岁(23~67)岁,病程8~72h.全部病例均有进食生鱼病史,其中46例于酗酒后;8例于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后出现持续性胆绞痛;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压痛;Murphy征阳性;其中42例伴有寒战、发热;32例明显黄疸,5例轻度黄疸;血常规:白细胞1.2~2.1×109,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总胆红素、胆汁酸均增高.

  •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剂量的观察

    作者:蔡连顺;齐宗春;肖景莹

    以EPG选择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剂量,并与以体重选择吡喹酮剂量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同,而前者应用剂量小,尤以轻、中度感染更为明显.我们认为,以EPG推算虫荷,以量化的虫荷指标计算吡喹酮剂量,符合吡喹酮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杀虫特点,符合大剂量、短疗程、毒性小的用药原则,具有合理性及可行性.因此量化的虫荷指标与较精确的药物剂量是治疗的关键.

  • 常规护肝用药基础上加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田岳霄;宁娟

    目的:探讨研究常规护肝用药基础上加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0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螺内酯、维生素E、肌苷片等护肝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吡喹酮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门静脉内径、脾厚度、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试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PⅢP、C-Ⅳ、LN和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口服吡喹酮后,1例患者发生头晕,2例患者恶心,并未进行特殊治疗,症状在2d内自行消失.结论:在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进行常规护肝用药的基础上,应用吡喹酮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黄芪对血吸虫发育及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

    作者:邹艳;丘继哲;魏琦;曾庆仁;刘碧源;蔡力汀;张顺科;张祖萍

    目的:了解黄芪对开本血吸虫(Sj)生长发育与其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黄芪注射液,在体内用0.25g/d和0.5 g/d两个剂量分别给Sj感染昆明鼠饮服50 d后,观察小鼠体内Sj生长发育情况,并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抗卵和抗成虫抗体、IL-6和IL-10水平.结果:对Sj的影响:体内试验结果,与感染对照组比,低量黄芪组、高量黄芪组、低量黄芪+半量吡喹酮(PZQ)以及半量PZQ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9.2%、30.3%、43.2%和35.8%,雌虫体长度减少率分别为10.49%、10.57%、33.61%和22.76%,雄虫体长度减少率分别为8.40%、15.33%、32.5%和28.52%,肝卵减少率分别为31.1%、36.0%、47.4%和46.9%.对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与感染对照组比,两黄芪组鼠血清中抗SEA抗体水平和IL-6水平降低均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芪对Sj童虫具有一定抗虫作用,并对感染小鼠可下调抗卵抗体、促炎因子的应答水平,上调抗炎因子表达.

  • 抗华支睾吸虫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徐莉莉;姜斌;周晓农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胆管内,可引起以肝胆病变为主的华支睾吸虫病.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仅有吡喹酮与阿苯达唑.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甲苯达唑、蒿甲醚、青蒿琥酯和三苯双脒对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均有良好的疗效.小规模临床试验显示,三苯双脒抗虫作用好、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新的抗华支睾吸虫药物.该文就抗华支睾吸虫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吡喹酮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作者:焦伟;柴君杰

    吡喹酮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蠕虫药在养殖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其生态毒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该文综述了近年对吡喹酮在动物中的残留及其生态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钙通道β亚单位相关作用蛋白ahnak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俊杰;夏超明

    吡喹酮作为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所有种类的血吸虫均有疗效且副作用甚微,临床应用已达30余年,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与Ca~(2+)内稳态的破坏有直接关系.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为Ca~(2+)的内流提供通道,并已有研究者提出了"血吸虫钙通道-吡喹酮作用靶点"假说.研究显示ahnak蛋白与钙通道β亚单位结合能增加Ca~(2+)内流,该文围绕ahnak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ahnak/β亚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探讨吡喹酮抗血吸虫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脑囊尾蚴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冯伟;张新定

    脑囊尾蚴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之一,是流行区成人患者症状性癫痫常见的原因.随着神经影像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进步、特异性驱虫药及脑室镜的应用,该病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诸多争议.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诊断及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468 条记录 6/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