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何晓红;张彩霞;张贵荣

    QT离散度(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QT间期的差异,它是从个体整体上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不均-性程度的可靠指标.1990年Day等[1]首先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6例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以探讨PTCA对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胡朗吉;葛郁芝;罗骏;杨涛;张淑华;吴志婷

    目的 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结果 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抑制Ito.在+70mV时,3 μg/g,6 μg/g,10 μg/g和20μg/g甘松挥发油分别抑制Ito峰值电流的抑制率为 (27.01±6.93)%(n=5),(51.13±9.82)%(n=5),(80.86±4.63)%(n=5)和(94.81±4.30)%(n=5).甘松挥发油对Ito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current density-voltage curve,I-V曲线)的影响:在+70 mV时,6μg/g甘松挥发油使Ito峰电流从(23.081±0.74)pA/pF减少到(11.232±1.47) pA/pF (n=5,P<0.05),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少约50%,给药前后电流密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甘松挥发油对Ito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在甘松挥发油6 μg/g灌流法给药后,激活曲线显示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V1/2)为:(36.063 ±1.792)mV vs (34.788±3.029)mV(P> 0.05,n=5);斜率因子(S) 为:(22.972±1.491)mV vs (30.791±2.899)mV(P<0.05,n=5).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变化无显著差异.失活曲线显示甘松挥发油使失活曲线明显左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半数失活电压(V1/2)为(-33.738±0.476)mV vs (-40.536±0.696)mV (n=5, P<0.01);斜率因子(S)为:(5.001±0.396) mV vs (8.420±0.620) mV (n=5, P<0.01) .结论 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to,使I-V曲线下移,但对激活曲线无明显影响,同时,使失活曲线明显左移,使心室肌细胞复极化减慢,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k和Ik1的影响

    作者:李翔宇;罗骏;葛郁芝;王云霞;张淑华;吴志婷

    目的 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流钾电流(delayed rectifier K+ current,Ik)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nward rectifier K+current,Ik1)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钾钾电流(Ik)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结果 (1)浓度为1,3,5,10,20 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k,使Ik+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current density-voltage curve,Ⅰ-V曲线)下移,但激活电位,失活电位及翻转电位无影响.在-90 mV时,5μg/g甘松挥发油使Ik峰电流在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小约45%,甘松挥发油对Ik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甘松挥发油使激活曲线右移,给药前后半数失活电压(V1/2):(23.65±0.65) mV vs (28.19±0.57) mV (P<0.05,n=6),使失活曲线左移,给药前后V1/2:(-64.46±1.02)mVvs(-82.84±1.27)mV (n =6,P<0.05);(2)浓度为1,3,5,10,20,50 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k1.在-60 mV时,5μg/g甘松挥发油使Ik1峰电流在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小约50%.结论 (1)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k,使Ⅰ-V曲线下移,使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2)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k1.甘松挥发油对两者的效应可使心肌细胞复极化减慢,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雌激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的非基因组效应研究

    作者:张德勇;刘慧;胡壮丽;胡燕;廉洪;孙宗全;金满文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的非基因组作用.方法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17β-雌二醇1 μmol/L和3 μmol/L在1~2 min内快速抑制INa峰值,抑制率分别13.25%±4.71%,32.46%±4.82%.1 μmol/L 17β-雌二醇亦可影响INa的电流-电压(I-V)曲线,使INa电流密度值在-30mV~+30 mV膜电位下显著降低.在-20 mV处,INa电流密度值由-120.48±7.05 pA/pF降至-101.91±11.00pA/pF(P<0.01).在+30 mV处,INa电流密度值由-39.55±10.50pA/pF降至-29.88±6.21pA/pF(P<0.05).17β-雌二醇的抑制效应被DNA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所阻断.且抑制效应与豚鼠的性别无关.结论雌激素通过推测的非基因组效应快速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且该效应不被放线菌素D所阻断.

  • 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清秀;杨淑红;王腾;周承志;张道亮;唐其柱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及其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兔心室肌细胞.血清药理学法确定血清中炙甘草汤含药浓度.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兔心室肌细胞Ito的影响前后变化.结果: 20% 炙甘草汤含药血清作用心肌细胞5 min,可使Ito明显减小.指令电位为+50 mV时,可使Ito从(43.3±5.89)pA/pF减少到(7.98±2.78)pA/pF (n=6,P<0.01).该含药血清对Ito的抑制作用可逆.在5%~40%范围内,该含药血清对Ito的抑制作用为浓度依赖性,IC50的平均值为12.18%.20%该含药血清使各膜电位水平下Ito减小,I-V曲线下移.不改变Ito稳态激活动力学曲线,但使失活动力学曲线显著左移.50% Ito失活曲线点分别为(-41.4±3.5)mV和(-79.9±2.9)mV(n=8,P<0.05).同时使Ito 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用药前后50% Ito恢复时间分别为(18.2±2.5)ms和(44.1±2.2)ms(n=8,P<0.01).结论: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家兔心室肌细胞I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的可能电生理基础之一.

  • 缬草单萜氧化物对兔心室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

    作者:黄峥嵘;唐其柱;张丽娟;李卫华;谢强;吴钢

    目的:研究缬草单萜氧化物(VMO)对兔单个心室肌细胞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KAT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兔心室肌细胞.实验分为30 μg/L VMO组、60 μg/L VMO组、120 μg/L VMO组、5-羟癸酸(5-HD)组和5-HD+120 μg/L VMO组.用罗丹明(Rhodamine 123)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多光子模式)分别观察各组线粒体荧光强度变化.结果:①30 μg/L VMO组、60 μg/L VMO组、120 μg/L VMO组均可见用药后线粒体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分别增加13.90±1.20%、21.20±2.30%和26.40±2.50%;②500μmol/L 5-HD不影响线粒体荧光强度,但可以阻断VMO对线粒体荧光的增强效应.结论:VMO对兔心室肌细胞mito KATP有开放作用.

  • 抑郁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孙丽芳;梁锦军;阮兵;石少波;曲川;王腾;向晋涛;黄鹤;杨波

    目的 研究抑郁对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0只)、抑郁组(10只)、心梗组(15只)、心梗+抑郁组(15只).造模完成后,用酶解法分离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绘制各组心室肌细胞的电流-电压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及失活后恢复曲线.结果 在+ 70 mV电压下,对照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为(13.8±1.4) pA/pF,抑郁组为(11.4±0.8) pA/pF,心梗组为(9.4±0.8) pA/pF,抑郁+心梗组为(7.8±1.1)pA/pF(组间比较P<0.05).各组的恢复时间常数如下:对照组(23.77±6.32) ms,抑郁组(25.52±6.97)ms,心梗组(28.61±4.71)ms,抑郁+心梗组(34.78±7.53)ms.与对照组比较,抑郁+心梗组恢复时间常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抑郁能导致心梗后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密度显著下降,使失活后恢复减慢.

  • Wistar大鼠乳鼠与成年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与性质鉴定

    作者:郭玉君;范平;张玲;孙娟;宋建国;侯月梅

    目的 探索和优化稳定的适于电生理实验研究的乳鼠及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切碎乳鼠心室肌,胰蛋白酶消化,差速贴壁2h纯化心室肌细胞,台盼蓝染色判定心肌细胞活力,体外培养48h后分别行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鉴定,微电极阵列记录细胞搏动频率和场电位.采用Langendorff灌流成年大鼠心脏,主动脉逆行插管,胶原酶Ⅱ反复灌流消化约30 min,无钙台氏液冲洗心脏5 min,剪下心室肌组织,台氏液中室温下剪碎,吹打,孵育5 min后,用200目筛网过滤,将细胞悬液用逐步复钙法复钙后,室温静置1h,用于膜片钳记录.结果 经4~.6次消化后,乳鼠心室组织消化完全,细胞存活率大于8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梭形、多角形.12 h有少部分细胞搏动,48 h细胞交织成网,搏动呈同步性,搏动频率30 ~ 80次/分.α-辅肌动蛋白(α-actin)经免疫组化检测,纯度达96%.Langendorff灌流酶解法可获得形态呈杆状、横纹清晰、膜周边光滑完整、立体感强的单个成年鼠心肌细胞,存活率85%,复钙后存活率50%,可用于膜片钳记录.结论 采用本方法可以获得高产量与高质量的用于电生理检测的心室肌细胞.

  • 别隐品碱对小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作者:孙莉萍;徐斌;张德贤;傅义程;陈美烟;陈钰;王艳丽;李泱

    目的 观察别隐品碱(All)对小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酶法消化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Ca-L.记录台式液中细胞电流作为自身对照,细胞池中灌流含All的细胞外液,药物终浓度经预实验选取30.0 μmol/L,待药物浓度在细胞池稳定后记录电流的改变,观察ICa-L对All的浓度依赖性,记录电流和动力学参数改变.结果 ①当刺激电位为0 mV时,30.0 μmol/L All可使ICa-L峰值密度由-6.3±0.6pA/pF增加至10.5±0.3 pA/pF(n=10,P<0.01),All增大的效应随浓度增高而加强;②Ica-L半失活电压V1/2右移,从对照的-23.5±2.6 mV移至-14.8±3.4 mV(n=10,P<0.05);③通道恢复时间常数(τ)从对照时的214.1±7.8ms缩短至174.0±9.5 ms(n =9,P<0.01).结论 All增加心室肌细胞ICa-L,增大窗电流.

  • 糖尿病对大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张中亚;於席芳;刘鲜梅;贾晓凤;王腾;汪晶晶;黄从新;许家琍;李庚山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 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双酶法急性分离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观察心肌细胞AP和Ito电流密度变化以及Ito动力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细胞AP形态明显增宽,AP复极20%、50%和90%的时程均明显延长(64.3±7.5 ms vs 29.7±9.2 ms;174.3±6.8 ms vs 98.9±4.2 ms;276.7±8.3 ms vs 173.7±7.2 ms,P均<0.01,n=12);在钳制电位为+50mV时,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细胞Ito的电流密度显著降低(11.51 ±1.37 pA/pF vs 17.43±1.98 pA/pF,P<0.05,n=12);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细胞Ito的Ⅰ-Ⅴ曲线明显下移;失活曲线显著左移(P<0.01,n=12);失活恢复曲线明显减慢.结论 糖尿病引起了心肌细胞AP时程延长,Ito幅度降低,并使Ito的失活加快以及失活后恢复减慢.

  • 右美托咪定对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作者:赵静;王龙;杨承祥;张同圆;邓静茹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脏电活动影响的机制.方法 取SD大鼠,用酶解法分离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Ca-L,观察不同浓度的DEX (0.6,1.8,5.4,10,200 ng/ml)以及1μmol/L育亨宾(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及与10 ng/ml DEX联合使用对ICa-L的影响.结果 0.6,1.8,5.4,10,200 ng/ml的DEX对峰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8.8%±2.4%、14.6%±3.6%、21.4%±8.4%、25.2%±6.4%和32.1%±6.6%,使Ⅰ-Ⅴ曲线上移.小剂量(0.6,1.8,5.4 ng/ml)的DEX对ICa-L激活曲线无明显影响(n=6,P>0.05);大剂量(10和200 ng/ml)的DEX可使ICa-L激活曲线右移.0.6,1.8,5.4,10,200 ng/ml的DEX可使ICa-L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10 ng/ml的DEX可使ICa-L的峰值抑制约25.2%±6.4%,再向电极外液中加入育亨宾后ICa-L平均增加约15% (n =6,P<0.05).1μmol/L育亨宾灌流前后ICa-L的峰值无差异(n=6,P>0.05).结论 DEX对心室肌细胞ICa-L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α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

  • 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及钾电流的记录

    作者:方舟;卢才义;李泱

    目的 报道一种改良的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并观察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以及钾电流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采用双酶消化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钾电流.先记录外向钾电流(Ipeak),用低浓度4-氨基吡啶(100 μmol/L)使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失活后记录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用Ipeak减去Ito即可得到IKur,在完全失活IKur及Ito后可记录到稳态钾电流(Iss).结果 本法分离所得心室肌细胞横纹清晰,具有正常电生理活性,细胞池中加入层粘连蛋白后有助于细胞贴壁,从而易于形成高阻封接,并记录出小鼠心室肌细胞特征性的动作电位和钾电流.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分离方法简便,获得的小鼠心室肌细胞易于封接,且具有正常的电生理活性.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作者:韩红彦;江洪;徐超;马季骅;吴钢;潘云红;王腾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 通过全心灌流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干预前及20 ng/L,200 ng/L AngⅡ干预后心室肌细胞的ICa-L及对失活曲线的影响.结果 ①AngⅡ可激活ICa-L , 20 ng/L及200 ng/L AngⅡ能使心肌细胞ICa-L电流-电压关系曲线明显下移,峰电流密度增加(-7.05±1.35 pA/pF, -9.74±1.52 pA/pF vs -5.49±0.82 pA/pF,n=10,P均<0.05) ,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和翻转电位无明显改变.②AngⅡ能使ICa-L失活曲线明显右移.结论 AngⅡ对ICa-L具有激活作用.这可能是其对心血管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KB-R7943对豚鼠心室肌细胞振荡式Na+/Ca2+ 交换电流的影响

    作者:李力兵;闫军兰;高长青;马兰;木村纯子

    目的 观察Na+ /Ca2+ 交换体阻滞剂KB-R7943(KBR)对豚鼠心室肌细胞振荡式Na+/Ca2+ 交换电流(INCX)的影响.方法 采用伞细胞膜片钳技术,利用去极化电压脉冲刺激诱发细胞膜产生振荡式电流,在不同的离子环境下,记录KBR对这一电流的影响.结果 该振荡式电流的产生与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的肌质网钙释放有关,它的主要成分是Na+ /Ca2+ 交换电流,与细胞膜的阴离子通道无关.KBR对振荡式INCX眦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对外向和内向振荡电流的抑制率无差异,两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均约为4 μmol/L.结论 KBR可抑制振荡式INCX,其抑制作用与实验条件下的离子环境有关,与Na+/Ca2+ 交换体的运转模式无关.

  • 阿魏酸钠与胺碘酮对家兔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作者:周彤;曾秋棠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家兔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 酶解法急性分离兔单个心室肌细胞,以经典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为对照,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3,10,30,100μmol/L的阿魏酸钠对心室肌细胞膜ICa-L的作用.结果 阿魏酸钠及胺碘酮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型钙电流.3,10,30,100 μmol/L 的阿魏酸钠对ICa-L的抑制率分别为11.1%±2.4%,26.9%±6.2%,40.5%±5.0%,61.9%±5.5%(P<0.05);1,3,10,30 μmol/L的胺碘酬对ICa-L的抑制率分别为21.1%±3.8%,32.6%±2.6%,52.6%±4.6%,71.4%±7%(P<0.05);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32.6及9.5μmol/L,阿魏酸钠的抑制作用弱于胺碘酮(P<0.05).阿魏酸钠及胺碘酮均能使ICa-L电流-电压曲线上移,稳态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并可减慢钙通道灭活后的恢复过程.结论 阿魏酸钠对ICa-L具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使ICa-L的激活减慢,失活加快,并且失活后的恢复时间延长,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机制之一.

  • 兔左室三层心肌细胞非特异性阳离子电流的特性

    作者:宗敏;张建军;杨新春;刘秀兰;刘泰槰

    目的 研究兔左室除钾电流外是否还存在其它复极外向电流,并进一步研究其在三层心肌细胞上的分布.方法 采用胶原酶二步消化法分离兔心肌细胞,用锐利眼科剪分离左室游离壁内、中、外三层心肌,改变灌流液的成份,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离子电流.结果 在兔左室肌细胞记录到一种新的电压依赖性、非特异性阳离子电流.该离子通道对Na+、K+、Li+、Cs+通透,对Cl-不通透,能够被Gd3+和La3+阻断.该通道在三层心肌细胞的密度分布不同,中层心肌细胞的电流密度明显小于内层和外层心肌细胞.结论 非特异性阳离子电流参与了兔左室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质性的形成.

  • 糖尿病对大鼠左室心外膜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的影响及分子基础

    作者:邵阳贞;张代民;李勋;蒋文平

    目的 研究大鼠左心室肌短暂外向钾电流(Ito)在糖尿病状态发生下降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体重 150~200 g的雄性 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酶解法获得单个左室心外膜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方法 记录Ito;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半定量编码该通道α亚单位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左室心外膜细胞Ito密度显著降低,+60 mV 时分别为27.38±1.16pA/pF(n=12)和16.85±2.31 pA/pF(n=25) (P<0.01);糖尿病大鼠左室心外膜肌细胞Ito通道α亚单位编码基因Kv4.2、Kv4.3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分别显著下调56.88%和46.57%;而Kv1.4 mRNA则较对照组上调约48.02%,三组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大鼠左心室肌外膜细胞Ito密度显著降低系编码该通道α亚单位的基因表达下调所致.

  • 犬三层心室肌细胞的分离和鉴别

    作者:郭凯;黄从新;吴攀;尹小菲;周杰;邓伟

    目的 探讨有效分离和鉴别犬三层心室肌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带有左室前降支的犬心肌组织块灌流分离心室肌细胞,得到的心肌细胞先根据解剖部位大致分成三层,再采用膜片钳技术,在电流钳模式下,随机选择各层15个细胞记录动作电位(AP),根据AP的形态、时程、频率依赖性进一步判断是否为相应层的心室肌细胞.结果 经左室前降支插管灌流心肌组织块,可以得到数量多、状态好的心肌细胞.在15个心室肌细胞中,能准确判断其层次的有:外层7个、中层5个、内层8个.结论 经冠状动脉插管灌流分离犬心室肌细胞是可行的,结合解剖部位和动作电位特点,能有效鉴别不同层的心室肌细胞.

  • Nav1.1抗体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作者:张涛;程龙献;雷鸣;史钰芳;刘坤;高翔;赵芳

    目的 探讨Nav1.1抗体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在应用Nav1.1抗体后心肌INa的变化.结果 在Nav1.1抗体作用下,钠离子通道电流密度呈浓度依赖性减小.用药前与三个浓度抗体组(1:100,1:50,1:25)的电流密度分别为34.22±6.22,32.13±3.45,25.49±7.4,19.23±1.69 pA/pF.其中1:25Nav1.1抗体明显降低钠电流密度(P<0.05),并且,1:25Nav1.1抗体使INa电流-电压曲线明显向正电位方向移动,但是其稳态失活曲线和恢复曲线没有显著性改变.结论 Nav1.1可能对INa有影响.

  • 哇巴因对乳鼠心室肌起搏电流的影响

    作者:贾卫国;邓珏林;廖大清;李妙龄;曾晓荣;黄德嘉

    目的 研究哇巴因对乳鼠心室肌起搏电流电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一周之内,应用常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1,20,40,80 μmol/L哇巴因对培养心室肌细胞起搏电流的电流密度、起搏阈值等的作用.结果 1 μmol/L的哇巴因即可明显增加起搏电流的电流密度(4.76±0.48 pA/pF vs 4.0±0.41 pA/pF,P<0.01).随着哇巴因浓度进一步增加,起搏电流的电流密度逐渐增大,HCN通道的半大激活电位逐渐向去极化方向改变,电导曲线明显右移,活化速度也明显加快,尾电流被增强,但反转电位不受影响.结论 哇巴因对心室肌HCN通道可能有剂量依赖性的激活作用.

253 条记录 9/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