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鹿藿正丁醇提取物体外杀精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黄世兴;孟天庆;王骁;余琼;熊承良

    目的 研究鹿藿正丁醇提取物(n-Butanol extract of 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BERVL)的体外杀精子作用及机制.同时观察该提取物体外对嗜酸乳酸杆菌的影响,初步评估BERVL作为杀精子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体外杀精子实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壬苯醇醚(nonoxynolum-9,N-9)为阳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浓度为250 mg/ml,125 mg/ml,100 mg/ml,90 mg/ml,62.5 mg/ml的BERVL对人精子活力的影响;体外抑菌实验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体外杀精子机制探讨:用伊红Y水试验和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显微镜下检测精子膜功能和精子凋亡.结果 BERVL在90 mg/ml浓度组:体外杀精实验,原地活动精子百分率为(4.730±3.231)%;体外抑菌试验,对嗜酸乳酸杆菌抑制率为32.96%~ 35.70%;伊红Y水溶液染色,精子头部未着色百分率为(7.846±4.706)%.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凋亡精子百分率为(4.977±2.267)%,死精子百分率为(90.111±4.509)%.结论 90 mg/ml为BERVL较安全理想的体外杀精浓度.BERVL有显著的体外杀精子作用,可能与破坏精于膜和加速精子凋亡及死亡有关.

  •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乳酸杆菌在鸡胃肠道中的分布

    作者:庾庆华;董莎萌;朱伟云;杨倩

    目的 构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gfp)的质粒,电转化从鸡胃肠中分离的乳酸杆菌,并口服接种小鸡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乳酸杆菌,观察该乳酸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分布.方法 在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德氏乳杆菌乳亚种D17(D17-GFP)菌株后,口服接种20日龄的鸡,于接种后1.5、6、12、24、48和72 h分别取胃肠内容物接种培养并计数,同时取胃、空肠、回肠、盲肠、肝和脾脏做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17-GFP的分布.结果 D17-GFP在接种鸡6 h后,胃肠道的内容物中可发现D17-GFP,在42 h时细菌数达到大,并且3 d后菌量仍维持在1×104 CFU/g左右.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D17-GFP主要存在于肠道的内容物和黏液中.结论 GFP在德氏乳杆菌乳亚种D17中得到了稳定的表达,重组D17-GFP可在鸡胃肠道的黏膜处定植.

  • 乳酸杆菌制剂定君生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观察

    作者:罗晓旋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乳酸杆菌制剂定君生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5-9月于我院就诊的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试验组接受定君生阴道给药治疗,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阴道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白带清洁度、乳酸杆菌计数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君生用于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安全有效,能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氟康唑联合乳杆菌活菌制剂用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分析

    作者:宋莉萍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乳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与氟康唑联合用药:口服氟康唑150 mg,连用3 d;阴道冲洗后于阴道后穹窿放置乳杆菌活菌制剂1枚,连用10 d.对照组仅口服氟康唑150 mg,连用3 d.2组病人治疗结束后及下次月经来潮后复检,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较高且复发率较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氟康唑较单用氟康唑效果更好,且能有效减少月经来潮后的复发率.

  • 婴儿早期应用乳酸杆菌四联菌对预防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欢;丘小汕

    目的 探讨婴儿早期服用乳酸杆菌四联菌对预防婴儿期常见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作用.方法 试验组予口服乳酸杆菌四联菌3个月,对照组不予口服乳酸杆菌四联菌,两组患儿如出现相关过敏性疾病时均按临床规范予对症治疗,随访观察至满1周岁,记录两组湿疹、特应性皮炎、喘息的发生率及复发情况,1岁龄时检测血清总IgE、IFN-γ、IL-12、IL-4、TGF-β1水平.结果 试验组湿疹、特异性皮炎、喘息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试验组SCORA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gE、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12、TGF-β1、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早期服用乳酸杆菌四联益生菌3个月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相关症状.

  • 生殖道微生态环境

    作者:张建平;刘梅兰

    女性生殖道为开放性腔道,是人体内重要微生态区,正常情况下是以乳酸杆菌等优势菌为主要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其微生态平衡主要受菌群及机体免疫反映性两大因素的影响,菌群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又受机体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机体免疫反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菌群的致病性,并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 口腔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的作用研究

    作者:张立桓;孙涛生;邬宏亮;孙芳明

    目的 分析人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在不同分组中的培养计数及不同细菌主导的病例数,研究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致龋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选取甘肃省靖煤公刮总医院口腔科110例龋病患者,按照不同龋坏程度、不同年龄、不同龋坏性质分组采集龋坏组织,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计数菌落数量.统计2种细菌在不同分组中的检出率、细菌计数半均数及不同敛龋菌病例数,研究二者的致龋作用.结果 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细菌计数平均数随着龋坏程度增加而增高(P<0.05),在老年组患者中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鼍增高(P<0.05),在龋病活动期增高(P<0.05).随着龋坏程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共同致龋病例数增高(P<0.05),在老年人龋坏中共同致龋病例数增高(P<0.05),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共同致龋作用与龋病的静止与活动无相关性.结论 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随着龋坏程度的增加,共同致龋作用增强;老年人龋齿中,二者的协同作用占主导作用;在龋病活动期与静止期中,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仪存在数量上的区别,二者的单独致龋能力均在活动期增强,但共同致龋作用与龋病的活动与静止无关联.

  • 乳酸杆菌的免疫调节及抗过敏作用研究

    作者:沈曦;李鸣;石磊;龄南;何苗;王舒悦;何方

    目的 探索乳酸杆菌的免疫调节及其抗过敏作用.方法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4只).采用灌胃方式,分别连续投用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LP45、嗜酸乳杆菌La28、嗜酸乳杆菌6091、鼠李糖乳杆菌GG共28 d.于14 d、28 d分别用测定免疫脏器系数与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2]、Th2细胞因子(IL-6)含量的方法分析和对比受试菌株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在免疫调节作用上有差异的菌株,利用卵清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的BALB/C小鼠过敏模型进一步评价其抗过敏作用.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VA阳性对照组和2个菌株干预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含量.结果 供试4个菌株干预组的免疫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28 d时嗜酸乳杆菌La28组血清IL-6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嗜酸乳杆菌6091组血清IL-6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过敏作用评价实验中,嗜酸乳杆菌La28组血清总IgE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OVA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个菌株中嗜酸乳杆菌La28与6091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中嗜酸乳杆菌La28可能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能的相关机制为抑制Th2细胞活性,从而影响Th1/Th2平衡.

  • 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耐药性及质粒图谱分析

    作者:陈欣;许烈英;陈娜;庞轶;景露;李媛秋;余倩

    目的 了解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水平,研究质粒在乳酸杆菌中的存在频率,分析细菌质粒与耐药谱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细菌的质粒图谱,进行质粒消除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结果 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对万古霉素的耐受性强,其次是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和头孢唑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较敏感.所有试验菌株均存在多重耐药情况,且有随宿主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93%的菌株含有质粒.经连续传代,4株菌的质粒丢失,致使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头孢菌素敏感性增加,与其消除质粒后的药敏结果一致.结论 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多重耐药性较严重,且和年龄有一定相关.大多数菌株都含有质粒,其中5.8 kb大小的质粒可能与乳酸杆菌对庆大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受性相关.

  • 乳酸杆菌对H.pylori SS1诱导SGC7901细胞NF-κB活化和分泌IL-8的调节作用

    作者:马锋振;马洪升;余倩;韩绍兴

    目的 研究体外嗜酸乳酸杆菌标准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4356)、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bulgaricus,LB)在幽门螺杆菌悉尼株(H.pylori SS1)诱导SGC7901细胞分泌IL-8过程中对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SGC7901细胞作为H.pylori SS1株感染的体外细胞模型,再以ATCC4356(ATCC4356干预组)和LB(LB干预组)培养至指数生长期调不同浓度与细胞共育1 h后,用H.pylori刺激3 h,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观察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杆菌诱导SGC7901细胞NF-κB活化核表达及对IL-8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pylori诱导的SGC7901细胞核NF-κBp65表达阳性率及IL-8分泌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pylori组比较,ATCC4356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7cfu/mL、3×108 cfu/mL时能降低NF-κBp65表达阳性率(P<0.01).与H.pylori组比较,ATCC4356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7 cfu/mL时能减少IL-8的分泌量(P<0.01).与H.pylori组比较,LB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8 cfu/mL时能降低NF-κBp65表达阳性率(P<0.05).与H.pylori组比较,LB干预组在浓度为3×107 cfu/mL、3×108 cfu/mL时能减少IL-8的分泌量(P<0.05).但两种乳酸杆菌浓度过高时可能无上述抑制作用或相反的增加NF-κB p65表达阳性率及IL-8的分泌量.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两种乳酸杆菌均能抑制H.pylori诱导的炎症反应,但高于一定的浓度值则会加重炎症反应,提示乳酸杆菌作为重要的胃内常驻菌保持适当的浓度对于维持胃内微生态平衡稳定的重要性.

  • 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IgE、IL-4和IL-5含量的影响

    作者:胡晓艳;姜梁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5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乳酸杆菌组每天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1.5mg/g以无菌稀释液溶解后灌胃3周;正常组、模型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均予无菌稀释液灌胃3周.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建立大鼠卯白蛋白致敏模型.阳性药对照组灌胃氯雷他定5mg/kg,连续10d.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IgE、IL-4、IL-5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gE、IL-4、IL-5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IgE、IL-4、IL-5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可降低AR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5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 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IFN-γ和IL-12含量的影响

    作者:姜梁;胡晓艳;刘奠忠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取各组大鼠鼻腔黏膜病理切片后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IFN-γ和IL-12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中IFN-γ和IL-1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杆菌可增加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

  • 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伟

    目的:观察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4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乳酸杆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唑泰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妇科门诊病人阴道带菌情况结果分析

    作者:李航;冉崇明;刘俊霞;陈文龙

    乳酸杆菌是正常妇女阴道的优势菌群.产H2O2乳酸杆菌(H2O2+乳酸杆菌)通过产生H2O2参与阴道的保护机能.B簇链球菌(GBS)在妇科感染中有重要作用,是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我们检测非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中H2O2+乳酸杆菌及GBS的分布情况,探讨H2O2+乳酸杆菌及GBS在妇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 乳酸杆菌形态菌在诊断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价值

    作者:窦友莲;毛彩琳;杨光秀;黄德秀;夏曙华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是由多种厌氧菌、Mobiluncus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约10~50%的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与体征[1].妊娠期阴道内过氧化氢阳性乳酸杆菌相对不足,有利于加德纳菌及一些厌氧菌的生长.因此,尽管妊娠期阴道低pH环境,同样会发生BV[2].为探讨妊娠期阴道内乳酸杆菌对BV发病的影响及其诊断价值,我们进行了下述研究

  • 牛奶中硫酸链霉素残留对婴儿肠道益生菌的影响

    作者:陈娟;孙晓红

    人长时间摄入低剂量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致病菌耐药性增加并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在众多的兽用抗生素中,链霉素是兽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生素,为了限制链霉素类抗生素在牛乳中的残留量,世界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抗生素在牛乳中的大残留限值(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和人群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我国农业部发布的第235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高残留限量标准》也制定了相应的MRL和ADI值[1].但是,这些标准通常是依据毒理学资料制定的,其并未从对人类尤其是婴幼儿的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学影响来考虑.因此,用这个标准来评估食品的安全性还不够准确.目前,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的是模拟牛乳通过婴儿胃肠道的模型,探索在实际情况下相应抗生素残留浓度对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影响,以评价现行标准对婴儿的肠道菌群生长是否安全,为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万屏;董天祥;李金兰;王永兰

    1 概述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早由Gardner等首先报道,是由于阴道内以加特纳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增加为主,大量的厌氧菌取代了正常的乳酸杆菌,致使阴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BV多见于中轻年育龄妇女,发病率高,其发病人数远多于阴道滴虫及真菌感染。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同时,由于BV可并发绒膜羊膜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及低体重儿等,故对BV的正确防治十分重要。 2 病因及发病机理……

  • 三种方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3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雯;安红梅;邓继红;储丽萍

    目的 探讨替硝唑单一使用和替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按不同方法联合使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为3组,A组单一给予替硝唑阴道栓1枚置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7d为1个疗程;B组替硝唑阴道栓每晚1次,共7d后每晚给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1粒,再连续使用10d,17d为1个疗程;C组替硝唑阴道栓和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同日内交替早晚使用,10d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分析3组病例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各项实验室、临床指标可以发现,B组和C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A组.3组治疗3个月后分析,A组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重新让阴道内乳酸杆菌占优势,恢复阴道菌群平衡,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细菌性阴道病的复发,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 妊娠合并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前后阴道pH值变化

    作者:曹懿;陈亚萍;蔡琼艺;刘玉荣

    目的 了解孕中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治疗前后阴道pH值的变化,探讨阴道pH值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孕14~28周阴道分泌物检查确诊为VVC感染者作为感染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克霉唑阴道片和乳酸杆菌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测定阴道分泌物pH值,另选60例阴道分泌物正常的同孕龄孕妇为对照组.结果 感染组阴道pH值4.14±0.12明显高于治疗组(3.83±0.08)及对照组(3.77±0.65)阴道pH值,F=212.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克霉唑阴道片组(4.14±0.11)和乳酸杆菌组(4.15±0.12)治疗前阴道pH值均高于治疗后(3.77±0.06、3.89±0.05),t值分别为15.59和11.85,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克霉唑组治疗前后的阴道pH差值高于乳酸杆菌组,t=15.59,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H值可作为孕中期VVC辅助诊断指标,并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VVC效果优于乳酸杆菌.

  • 110例复杂性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作者:杜海燕

    目的 探讨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特点.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09年3月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110例,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的评价.结果 患者阴道分泌物的pH≤4.5者占28.18%,pH>4.5者占71.82%;乳酸杆菌功能正常者占16.36%,乳酸杆菌功能减低者占83.64%;混合感染发生率占54.55%.结论 评价阴道微生态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妇女的卫生行为.

452 条记录 20/23 页 « 12...15161718192021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