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方新用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晓利;白海燕;刘启泉

    中医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优势,该病病机复杂,临床多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湿邪(或兼热、瘀)"为标.针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的病机,应用《伤寒论》名方"黄芩汤"与"理中汤"的合方,"泄""痢"互参,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融"清热燥湿"和"温中健脾"于一方,能切中本病病机,改善临床症状.

  • 黄芩汤合苍耳子散为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桂锋

    目的 分析黄芩汤合苍耳子散为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为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黄芩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复发情况.结果 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芩汤合苍耳子散为主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黄芩汤对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理

    作者:席军生;傅延龄

    黄芩汤首见于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2条黄芩汤证,原文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原文为太阳少阳合病,但所举证候为"下利"及"呕",可知该黄芩汤证以少阳受邪为主,以"自下利"为主证.全方由黄芩(三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组成.

  • 中药方剂创新研究的启示与思考——从《科学转化医学》首次发表中医方剂研究论文谈起

    作者:陈修平;胡元佳;王一涛

    2010年《科学转化医学》杂志首次发表了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关于中药古方黄芩汤来源的实验室配方PHY906用于减轻化疗药物伊立替康胃肠道副作用的论文.该研究对于中药尤其是方剂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和经验借鉴.笔者试图就该研究对未来中药(方剂)研究的意义与启示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 黄芩汤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研究

    作者:吴琼;叶华;朱宇珍;郭蒙;郑学宝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黄芩汤对伊立替康(CPT-11)所致小鼠迟发型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腹泻组ip伊立替康连续5d制备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黄芩汤低(5 g·kg-1)、中(10 g·kg-1)、高(20 g·kg-1)剂量组ip伊立替康前1d分别按剂量ig给药,连续用药8d,观察迟发性腹泻发生情况及体重变化;实验第9天将小鼠处死,取血、结肠、盲肠、空肠、回肠组织.光镜下根据Chiu肠黏膜损伤评分方法对肠组织进行分级;Griess法检测肠组织匀浆液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瑞士-吉姆萨染色法测定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小鼠腹腔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迟发性腹泻.黄芩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腹泻发生率较腹泻组显著降低(P<0.05);体重下降率较腹泻模型组降低;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腹泻模型组显著降低,盲肠及结肠的中、高剂量组损伤较腹泻组显著且降低(P<0.05),与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肠的NO表达含量明显增加且PCNA表达减少(P<0.05);还可增加血中性粒细胞数量(P<0.01).结论:黄芩汤通过改善肠黏膜损伤程度、增加肠组织NO含量和减少PCNA表达,从而对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具有预防作用,还可缓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赵坤;宋攀;张其奇;张静怡;刘传;王祥

    目的:系统评价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Knowledge,CBM,Wanfang Data,VIP和CNKI数据库,查找关于以黄芩汤为干预措施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月24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共计3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柳氮磺胺吡啶相比,黄芩汤可以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治愈率[RR=1.54,95% CI(1.19,2.01),P=0.001],并且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不能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RR=1.06,95% CI(0.97,1.17),P=0.21],也不能明显降低临床症状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的积分.结论: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在治愈率与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 配伍对黄芩汤中甘草酸溶出率的影响

    作者:陈建真;吕圭源;罗小敏;叶磊

    目的:建立黄芩汤各配伍煎液中甘草酸的HPLG含量测定方法,研究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g(27)正交设计法,以HPLC法测定各配伍样品中甘草酸含量.结果:黄芩、白芍和大枣对甘草酸的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两两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黄芩、白芍、大枣对甘草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 从阴阳二旦之方证对比探讨黄芩汤理法

    作者:石镇东;林树元;徐玉;刘晓谷;邓金钗;郑小伟

    《伤寒论》的许多方剂是从《汤液经法》中衍化而来,其中黄芩汤是从小阴旦汤化生而来.在《汤液经法》中小阳旦汤和小阴旦汤都是治疗外感天行病的,而阴阳二旦是仲景经方的来源与核心,通过对比小阳旦汤和小阴旦汤,容易理解小阴旦汤的病机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研究黄芩汤的理法.黄芩汤的病机是邪热伤滓.

  • 解码《伤寒论》六经之温病法度

    作者:马萌

    阳明为成温之薮,厥阴为温病之原,温病证治亦散见于其它六经.阴阳二旦为经方理法主线,既然有以桂枝汤为代表的阳旦法,就必然有以黄芩汤为代表的阴旦法.张仲景给予治疗温热性疾病的阴旦法度,突破了经方对于温热性疾病无法可依、无方可循之局面.伤寒六经之经方温病理法亦将打开临床新思路.

  • 黄芩汤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F-κB p65的影响

    作者:迟宏罡;郑学宝;赵兵;李文洋;万郑;戴世学;冯锦山;于丰彦;邹颖

    目的:探讨黄芩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F-κB p65的影响.方法:用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设对照组、DSS组、DSS+黄芩汤组(130mg/kg)、DSS+美沙拉嗪组(7.4mg/kg),每组8只;3.5%DSS自由饮用7d制成结肠炎小鼠模型后第2天进行治疗,连续7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和结肠病理组织评分,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灌胃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能增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P<0.01),降低结肠病理组织评分(P<0.05),对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降低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芩汤能够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功能、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 浅议黄芩汤

    作者:张立山;李超

    黄芩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与少阳合病之方,然而历代医家对此方的理解见仁见智.文章结合古人对该方的理解,以及个人临证3个验案,探讨黄芩汤的六经归属、方证特点.笔者个人认为黄芩汤证患者多见:多平素脾虚虚弱,大便稀溏.可由外感诱发,以下利为主症,临床见症主要为腹痛、腹泻、口苦,且呕恶多见,可伴有发热恶寒.脉象多以细弦之少阳脉为主,可兼脉数.

  • 叶天士对《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的拓展运用研究

    作者:袁敏;施毅

    目的 通过研究叶天士对<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的拓展运用,以管窥叶天士对<伤寒论>的认识与证治发挥.方法 采用自行研发的"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黄芩汤的运用从症状、病机、方药等方面,采用频次计数法挖掘整理.结果 符合检索要求的医案71例,涉及症状90种,主要为纳呆、痢、疟、泄泻、呕吐、腹痛等;病机出现总频次为114次,主要为热内结、少阳胆热、肝胆相火、火郁胆胃胸脘等;与黄芩、芍药配伍的药物115种,主要为黄连、人参、干姜、枳实、半夏、陈皮等.结论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黄芩汤治疗病机为少阳气分里热的痢疾、泄泻、疟疾等病证.为<伤寒论>中以胆火上炎、里热为甚的少阳病证的治疗指明以清泄里热为主,兼以顾护阴液的治疗方向.

  • 黄芩汤及其代谢产物抗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严梅桢;左风;宋红月;叶文华;周钟鸣

    目的:比较黄芩汤及其肠道菌代谢产物的抗菌作用.方法:分别用死亡保护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内外抗菌试验.结果:黄芩汤及其代谢产物对所有试验菌均有体外抗菌作用,而黄芩汤代谢产物对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和变形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均明显强于黄芩汤.黄芩汤代谢产物对分别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伪无菌小鼠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而黄芩汤对由该两种菌引起的伪无菌小鼠死亡均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黄芩汤代谢产物的体内外抗菌作用均强于黄芩汤,这表明肠道菌在黄芩汤的抗菌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黄芩汤及其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对D-半乳糖胺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左风;周钟鸣;熊玉兰;王彦礼;严梅桢;宋红月;吴子伦;贺蓉;回连强;叶文华

    目的:对黄芩汤及其经肠道菌群作用后的代谢产物的体内保肝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使用普通和伪无菌小鼠,用D-半乳糖胺造成肝脏损伤模型,分别给予黄芩汤和黄芩汤的代谢产物,测定给药3 d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的活性.结果:普通小鼠口服黄芩汤后,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产生显著差异;伪无菌小鼠口服黄芩汤代谢产物之后,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LT水平显著下降,但黄芩汤3个剂量组对其无相似的药理作用.结论:黄芩汤经过肠道菌群作用后的代谢产物是体内产生保肝降酶作用的物质基础.

  • 黄芩汤现代药效学研究与临床运用

    作者:张保国;梁晓夏;刘庆芳

    检索近年来黄芩汤及其加减方药效学和现代临床运用的研究文献,分析整理,探讨黄芩汤目前药效学及其现代临床运用研究的概况.黄芩汤具有抑菌、抗炎及免疫调节、解痉止痛、保肝降酶、抗促癌,以及抗病毒、退热和镇静的药效学作用.原方或其加减方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等胃肠道疾病.另外,还可用于内科、妇科、皮肤科部分杂病的治疗.

  • 黄芩汤中芍药品种辨析

    作者:白宇明;郝近大

    笔者通过对芍药品种的本草考证和对黄芩汤配伍组方的分析,探寻白芍与赤芍在品种、产地加工、炮制方法、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异同;并从功能主治等方面加以比较,探讨《伤寒论》“黄芩汤”中的芍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在进行考证时,笔者从芍药本草记载的本原,即早收录该品种的本草古籍,按照主流本草发展的脉络,理清该品种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并以功能主治为主线,搞清赤白芍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现代白芍的应用大约起始于宋代,它与赤芍的区别主要是加工方式不同,而其原植物品种是相同的.笔者从历史源流、植物基原、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角度搞清了芍药品种的来龙去脉,探讨和分析了赤白芍从不分用到分开使用的发展变化,以及黄芩汤中芍药的品种.终,笔者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证实在2 000多年前《伤寒论》成书时白芍尚未出现,而根据《名医别录》所载“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的产地加工方法推断,“黄芩汤”中使用赤芍更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关键词: 黄芩汤 芍药 品种 辨析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汤中的黄芩甙含量

    作者:陈雪梅

    黄芩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抗衰老中药.广泛用于各种老年疾病的治疗.从临床报道来看,黄芩对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抑制和杀灭钩端螺旋体.

  • 黄芩汤有效成分配方抗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洪蓓;丁晓刚;傅延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多,部分顽固性病例疗效并不理想等缺点.中药在我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显著优势,具有较突出的开发研究价值.

  • 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MyD88通路调控作用研究

    作者:王敦方;王彦礼;王怡薇;郭姗姗;庄帅星;徐航宇;李涛;杨伟鹏

    研究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LR4/Myd88通路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运用复合法(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制备细胞免疫反应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黄芩汤(HQT)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治疗3天后,采用Griess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炎症介质IL-4、IL-10、IL-17和PGE2含量;治疗5天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iNOS蛋白的阳性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TLR4、MyD88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中NO、IL-17、PGE2水平,结肠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量及COX-2、iNOS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黄芩汤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好转(P<0.05).说明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活化,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NO、IL-17和PGE2表达实现的.

  • 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F-κBp65调控作用研究

    作者:王怡薇;张会会;王彦礼;郭姗姗;李涛;陈立;庄帅星;周钟鸣;杨伟鹏

    研究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细胞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运用复合法(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制备细胞免疫反应性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黄芩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治疗5天后评估各组大鼠饮食量、体重变化及组织损伤程度,采用Griess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ELISA法测定IL-6、TNF-a、PGE2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饮食量及体重显著低于正常组;血清中NO、IL-6、TNF-a、PGE2水平、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及组织损伤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黄芩汤高、中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好转.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通路活化,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NO、IL-6、TNF-a和PGE2表达实现的.

7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