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d∶YAG激光治疗Valsalva视网膜病变二例

    作者:刘雪莲;白宁艳;李治清;朱俸林;吕鹏;杨豪;颜学梅;陈卓倩

    例1 患者男,57岁.因用力扳动石块后左眼视力下降3d于2013年10月12日来我院就诊.3d前患者用力扳动30 kg重石块时,左眼跟前突然出现黑影,随后视力逐渐下降,就诊前1 d不能看清眼前手指.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眼部直接外伤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血压110/60 mmHg(1 mmHg=0,133 kPa).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手动/眼前.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4 mmHg.右眼眼前后节未见异常.左眼眼前节正常.眼底视盘颞侧1/2及黄斑区约10个视盘直径(DD)大小圆顶状隆起的视网膜前出血,出血灶无液平面,出血较多处颜色较深(图1A).诊断:左眼Valsalva视网膜病变.

  • Nd:YAG激光光凝引流黄斑区视网膜前陈旧性出血一例

    作者:田芳;王润生

    患者女,6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楚伴中央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2年7月10日来我院住院诊治.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楚伴中央固定黑影,无头痛、眼痛、眼胀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黄斑区出血”,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视力无改善(具体不详),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5年,冠心病史2年,脑梗死4个月,经药物控制病情稳定.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数指/10 cm;左眼0.4,矫正视力0.8.右眼眼前节正常,玻璃体透明,视盘边界清楚,颜色淡红.动静脉之比=1∶3,动静脉走形正常.黄斑区可见一大小约1.2个视盘直径(DD)的卵黄样病灶(图1);左眼无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右眼黄斑区可见一大小约1.2 DD遮蔽荧光,上方可见一点状强荧光位于动脉血管旁(图2).

  • 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作者:金庆新

    患者女,60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5d于2012年7月1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放射线接触史及特殊家族史.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3,均不能矫正.右眼眼压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5 mmHg.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均透明.右眼眼底未见异常.左眼黄斑中心凹可见一淡黄色病灶.黄斑区轻度水肿,拱环颞上可见约1个视盘直径(DD)大小半环形硬性渗出灶(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左眼黄斑拱环颞侧及颞上方毛细血管扩张,颞上方拱环结构破坏.邻近的部分小血管囊样扩张,呈瘤样强荧光.随造影时间延长,病灶区荧光渗漏.晚期病灶区局限性强荧光(图2).诊断:左眼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IPT).给予黄斑拱环颞上方局灶性激光光凝治疗.光斑直径100 μm,曝光时间0.1s,功率125~150 mW,21点,Ⅰ~Ⅱ级反应.2012年10月14日复诊时左眼视力0.4,拱环颞上硬性渗出灶较前缩小.未行FFA检查.

  • 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脉络膜骨瘤伴黄斑区出血及视网膜脱离随访观察一例

    作者:孙则红;郎全生;郎卫华;王志学;赵俊华

    患者女,30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视物不清1d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曾诊断为左眼斜视、弱视,并于14年前行左眼斜视矫正手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01,不能矫正.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显示,左眼黄斑区大片桔红色病灶,其中央青灰色扁平隆起,病灶边缘清楚但不规则,似有伪足向四周伸出(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黄斑区大片视网膜下弱荧光,周围环状强荧光弥漫着染(图2).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后白内障一例

    作者:李曼红;张自峰;王雨生;张鹏;王晓婕;张华;李文琪;刘小燕;汪春归

    患儿男,3个月,因眼科筛查发现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周入住我院.患儿出生胎龄为28周,出生体重1500g.出生后使用呼吸机4d,暖箱吸氧1个月.矫正胎龄38-6周检查,血红蛋白65 g/L.无其他全身疾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史.入院时检查:体温36.9℃,呼吸24 次/min.脉搏112次/min,体重2500g,矫正胎龄40-5周.患儿发育差,营养不良,贫血貌,无发热发绀.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可追光,眼压指测Tn.双眼外眼未见明显异常,眼球转动无受限,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尚可,晶状体透明.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 RetCamⅡ)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视网膜平伏,后极部见视网膜静脉扩张,小动脉纡曲,2区右眼6:00~1:00、左眼11:00~4:30时钟位见嵴样隆起,嵴上血管纡曲扩张,周边无血管区明显可见(图1).眼部A/B型超声检查显示,双眼颞侧周边球壁粗糙,可见膜状中低回声,双眼眼球后壁未见视网膜脱离光带.心脏B型超声检查显示卵圆孔未闭合.诊断:(1)双眼阈值期ROP;(2)重度贫血;(3)卵网孔未闭.患儿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70 g/L.

  • 一例高度近视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方法的循证选择

    作者:吴昌凡;郎平;王晓琴;邢怡桥

    患者男,45岁.因左眼前黑影遮盖1 d,于2008年11月13日收住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眼科.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10.5 D矫正0.5,左眼手动,不能矫正.左眼角膜透明,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明显,无明显增生,视网膜脱离范围从2点至9点时钟位.累及黄斑,4、7点处可见约1/3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马蹄裂孔,眼轴29.30 mm;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周边变性明显,眼轴30.50 mm.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显示左眼视网膜剥离,玻璃体后段混浊.诊断: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双眼高度近视.

  • 氪激光治疗二例早产儿视网膜阈值病变

    作者:郑穗联;陈峰;杨顺海;施明光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成活率大大提高,而由此所致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致盲率也有了显著增高.

  • 早期成功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例

    作者:姜燕荣;周鹏;董晓光;黎晓新

    患儿男,3.5个月.因发现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儿孕31周早产,出生体重1 400 g,吸氧157 h.生后70 d、矫正胎龄41周时在当地检查发现双眼ROP3期并行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个月后复查发现病变进展,来我院进一步诊治.

  • 氪离子激光光凝人视网膜组织学观察一例

    作者:陈蕾;米小轶;刘冬娟;张永鹏;温晓霞;刘哲丽;张劲松

    患者男,66岁,诊断"左眼鼻上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拟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前征得患者同意,对肿瘤周边部行激光光凝封闭后,在其余正常视网膜区域进行了实验性设计光凝.肿瘤位于左眼鼻上象限,避开黄斑、视盘区域,在正常视网膜区域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Novus Omni)进行光凝:(1)设定光斑级别光凝:颞上象限,分别用氪红、黄、绿激光击射出Ⅲ级光斑.每种波长光凝斑放射状分布击射两排,分别作光镜、电镜标本用.颞下象限,同法击射出Ⅱ级光斑.(2)设定激光能量光凝:鼻下象限,同法击射出功率300 mW的3种波长激光光斑.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后交感性眼炎一例

    作者:周健;惠延年;张鹏;吴玉丽

    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少见的双眼弥漫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可发生在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几天至数十年内.

  •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窥镜下睫状体激光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珂;贾亚丁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窥镜下睫状体激光光凝(E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8例30只眼纳入研究.患眼眼压为28~58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眼压为(46.3±10.3) mmHg.视力<0.05者24只眼,0.05~0.08者1只眼,≥0.1者5只眼.患眼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4种.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ECP治疗.手术中激光光凝范围为90°~360°,平均激光光凝范围为(232.5±77.6)°.激光光凝范围<180°4只眼、180°~270°6只眼、>270°20只眼.手术后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和药物使用数量的改变情况.观察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激光光凝范围与手术后眼压下降幅度的关系.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眼眼压为12~36 mmHg,平均眼压为(18.5±4.4) mmHg,较治疗前下降了49.4%.手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眼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7,P<0.01).30只眼中,未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 24只眼,占80.0%;应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1只眼,占3.3%;眼压仍不能有效控制,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5只眼,占16.7%.视力<0.05者15只眼,0.05~0.08者3只眼,≥0.1者12只眼.手术前后视力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97,P>0.05).30只眼中,末次随访时视力较手术前视力提高8只眼,占26.7%;视力无改变15只眼,占50.0%;视力降低7只眼,占23.3%.患眼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1种.手术前后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2,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中激光光凝范围越大,手术后患眼眼压下降越明显,两者呈正相关(r=4.160,P<0.05).所有患眼手术中均未出现悬韧带断裂、角膜穿孔等并发症.手术后除有轻微炎症反应外,所有患眼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人工晶状体偏位或脱位、眼压过低、视网膜脱离、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交感性眼炎或眼球萎缩等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E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降低患眼眼压,稳定或提高视力.

  • 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对激光光凝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鲁丹;王康;李娜;于书静;王艳玲;李明铭;郭建友

    目的 观察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对激光光凝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Brown Norway健康大鼠48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为20、20、8只大鼠.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行激光光凝后,给予后Tenon囊下注射TA或生理盐水50μl.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激光光凝后1、3、7d,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激光光凝后1、3、7d,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其VEGF、IL-6、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EGF、IL-6、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激光光凝后1d,VEGF mRNA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VEGF、IL-6、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Tenon囊下注射TA可有效降低激光光凝导致的糖尿病大鼠VEGF、IL-6、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联合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郑红梅;邢怡桥;陈长征;易佐慧子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6例患者4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矫正视力检查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进行.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组(注射组)、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激光治疗组(联合组)及单纯激光光凝治疗组(激光光凝组),分别为18、17、11只眼.治疗后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0±3.2)个月.随访期间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根据复诊情况,对注射组及联合组行重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重复注射次数.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与药物和治疗方式相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注射组、联合组重复注射ranibizumab的平均次数分别为(5.4±0.4)、(3.2±0.6)次,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17,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严重不良反应.末次随访时,注射组、联合组及激光光凝组患者ETDRS视力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7.3±8.7)、(8.5±6.0)、(1.6±6.9)个字母.注射组、联合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5.78,P<0.05);激光光凝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P>0.05).注射组、联合组视力增加字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注射组、联合组视力增加字母数分别与激光光凝组视力增加字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2.81,P<0.05).注射组、联合组及激光光凝组患者CRT较治疗前分别减少了(110.6±43.1)、(125.5±35.2)、(50.7±19.7) μm,与治疗前CR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9、-14.70、8.55,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以减少重复注射次数,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观察

    作者:贾洪娟;项道满;毛娅妮;刘恬;陈锋;胡兰香;杨远慧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方法 对30例患阈值期ROP并成功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早产儿(病例组)和30例无ROP早产儿(对照组)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记录视杆细胞反应、视锥细胞反应、大混合反应及振荡电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视杆细胞反应振幅明显降低(t=-2.385)、潜伏期明显延长(t=-2.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混合反应a、b波振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7,-4.037;P<0.05);两组间大混合反应的b/a波振幅比值(t=-1.402)、潜伏期(t=-1.637,0.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视锥细胞反应a波潜伏期(t=1.222,)和振幅(t=-0.636)、b波振幅(t=-1.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视锥细胞反应b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5);振荡电位幅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P<0.05)).结论 ROP患儿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发育与正常早产儿无差异,视杆细胞功能发育落后于正常早产儿.

  • 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作者:尹虹;黎晓新;梁建宏;赵明威

    目的 观察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1区ROP患儿6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根据病变在视网膜的位置分为前部1区和后部1区,分别为49、20只眼.69只跟中急进性ROP(AP-ROP)12只眼,前部1区4只眼,后部1区8只眼.在+20 D透镜辅助以及巩膜压迫器压迫下,采用二极管间接检眼镜激光对嵴前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进行激光光凝,随访观察时间2~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10.85±11.35)个月.嵴消退,病情稳定为治愈;视网膜病变进展为4期或5期为视网膜病变进展.结果 69只眼中,治愈42只眼,占60.87%;视网膜病变进展27只眼,占39.13%.前部1区49只眼中,治愈34只眼,占69.38%;进展15只眼,占30.62%.后部1区20只眼中,治愈8只眼,占40.00%;进展12只眼,占60.00%.前部1区和后部1区视网膜病变进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P<0.05).AP-ROP 12只眼中激光光凝后视网膜脱离9只眼.发现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时间在激光光凝治疗后2~18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激光光凝治疗后ROP的进展与治疗前视网膜纤维血管网的范围有关(回归系数0.235,P=0.00),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回归系数0.000,P=0.091)、胎龄(回归系数-0.037,P=0.359)、激光治疗时矫正胎龄(回归系数0.013,P=0.651)及激光光凝点数量(回归系数-5.7E-0.05,P=0.800)的多少无关.结论 1区ROP激光光凝治疗有效,前部1区的激光光凝治疗预后较后部1区好;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视网膜病变进展与治疗前视网膜纤维血管网范围有关.

  • 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影响

    作者:周占宇;王荣荣;孟旭霞;吴媛

    目的 探讨硅油取出手术前行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影响.方法 对181例行硅油取出手术的各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激光光凝组88例于硅油取出手术前行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照组93例硅油取出手术前未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2组患者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发生时间、原因及激光光凝的并发症.结果 硅油眼内填充时间为4~72周,平均硅油填充时间(13.7±2.4)周.硅油取出手术后20例患者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其中.激光光凝组5例,占激光光凝组患者的5.7%;对照组15例,占对照组患者的16.1%.两组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视网膜再脱离患者中,再脱离发生时间≤手术后3 d者10例,4~7 d者6例,8~14 d者3例,手术后2个月者1例.11例为锯齿缘区或激光光凝区之后有被硅油暂时性封闭的遗漏小裂孔,或激光光凝、冷凝作用不足导致的原裂孔手术后重新开放,1例为预防性激光光凝手术后激光斑因受附近增生膜牵拉形成的裂孔;7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或残留玻璃体牵拉形成的新裂孔;1例原因不明.激光光凝组中,有52例发生瞳孔缘激光灼伤,占激光光凝者的59.0%.结论硅油取出手术前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与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下降有关联.

  •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全身化学药物治疗联合眼部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梁建宏;黎晓新;尹虹;姜燕荣;刘桂兰;张乐萍;王彬

    目的 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化疗)联合眼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7例56只眼行全身化疗联合眼部治疗的RB患者的生存率、眼球保留率以及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标准为:(1)眼部肿瘤缩小乃至消失,肿瘤病灶呈软乳酪样改变或出现钙化和瘢痕化;(2)眼球摘除者未出现眼眶肿瘤复发;(3)临床检查未见肿瘤转移.所有患者均至少有一只肿瘤眼分期为Ⅲ b期或以上并接受化疗.根据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情况,一般接受6轮全身化疗,每轮化疗间隔3~4周.化疗药物组成为: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依托泊甙(VP16)、卡铂.另外,根据情况分别联合激光光凝、冷冻、经瞳孔温热疗法(TTT)、钌106放射敷贴器局部放射治疗以及眼球摘除等眼部治疗.治疗和观察时间2~59个月,平均观察时间为35个月. 结果 除1例双眼发病患者眼球摘除手术后失访外,观察期内30例患者存活,占83.3%;6例患者死亡,占16.6%.30例存活患者的45只肿瘤眼中,肿瘤分期为Ⅰ-Ⅱ期(早期)、Ⅰ-Ⅳ期(中期)和Ⅴ期(晚期)者眼球保存率分别为100%(10只眼)、70.0%(10只眼)和14.3%(21只眼),随访期内病情均得到良好控制.6例死亡患者均为肿瘤分期Ⅳ期以上,终死于肿瘤脑转移.结论 全身化疗联合多种眼部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RB.

  • 化学减容术联合局部疗法治疗眼内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孙红;高飞;李颖;王利华;孔冬;张丽娟;郭威;丛培芹;王荣;刘真

    目的 观察化学减容术联合眼肿瘤局部加强治疗方法治疗晚期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 方法 对9例13只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眼采用化学减容术联合眼肿瘤局部冷冻和(或)经瞳孔温热疗法(TTT)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化学减容术采用长春新碱,卡铂和依托箔苷(VEC)方案.平均随访时间15.3个月. 结果 所有13只患眼均对化学减容术显示出良好初始反应.经第一疗程化疗后,肿瘤基底大直径平均缩小37.2%;肿瘤厚度平均缩小46.7%.6只眼视网膜下积液部分或完全吸收,10只眼视网膜下肿瘤种植明显减少、消失或钙化,11只眼玻璃体内肿瘤种植明显减少、消失或钙化.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随访期间共有8只眼出现了肿瘤和(或)肿瘤种植的复发和(或)新发,经补充冷冻和(或)TTT治疗后,终2只眼(2/13)摘除,11只眼得以保留,其中8只眼恢复或保持较好有用视力.9例患者均未发生白血病、肝肾功能及听力损害等严重化学治疗毒性反应. 结论对高度进展的晚期RB,化学减容术在治疗初期显示了良好的初始反应.化学减容术联合眼肿瘤局部加强疗法近期内可有效控制视网膜肿瘤、视网膜下种植及玻璃体内种植;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黄斑疾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连海燕;陈晓;闫明;宋艳萍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作为一种安全、非侵人性的激光对多种眼底黄斑疾病均有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激光,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选择性作用于RPE细胞,对视网膜的损伤降至低的亚损伤程度并具有明显的疗效.探讨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机制、对多种常见黄斑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发展,进一步明确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的适应证与优势,有助于其在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

  • 牵牛花综合征诊断治疗与遗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佘凯芩;张琦;赵培泉

    牵牛花综合征(MGS)眼底典型特征为异常扩大呈漏斗状深凹的视盘,其中央见灰白色胶质样组织;视盘周围一圈隆起的嵴,嵴上脉络膜视网膜色素紊乱;数十支纤细的视网膜血管放射状自视盘发出,周边视网膜多存在无灌注区.MG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合并眼部及全身系统异常,常累及颅面部、中枢神经、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等.眼部常见的合并症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和视网膜脱离(RD).RD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对于明确为孔源性RD的患眼,可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以及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或扩大的视盘.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进行全身合并症的排查与干预,发现和治疗眼部并发症,大程度保留患眼残存的视功能.

313 条记录 10/16 页 « 12...78910111213...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