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范围;邹欢;袁容娣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指位于黄斑中心一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可损害患者视力.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预防和治疗DME至关重要之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目前DME治疗的主要方法.加强治疗手段选择的针对性、优化治疗方案、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是DME治疗研究的难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陆秉文;吴星伟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激光光凝治疗、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治疗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等.其中,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已有较多非随机、缺乏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较佳效果,是目前PCV治疗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但佳治疗效果仍需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

  •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作者:陆秉文;吴星伟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激光光凝和以曲安奈德、地塞米松为主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年来,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贝伐单抗(商品名Avastin)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以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是RVO继发ME治疗探索的主要方向.虽然许多非随机、缺乏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新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ME并提高视力,但仍需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这些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进展

    作者:崔燕辉;张风

    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激光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激光光凝治疗机制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展,都促进了DR激光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传统的激光治疗方案和理论正面临着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挑战.

  • 532 nm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艳;李明新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是治疗并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的有效治疗手段[1].但PRP在控制DR发展同时也因光凝损伤导致视网膜视细胞受到破坏、浆液性脱离和水肿,引起视力下降、视野损伤等并发症[2].

  •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11例

    作者:苗娟;张娟美;张迎秋;彭晓燕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IRVAN)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血管炎,以动脉炎为主,合并多发视网膜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1,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早期发现有无灌注区的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获得较好视力;如治疗不及时多因视网膜缺血及黄斑水肿等并发症造成严重视力损害[3]。临床常因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误诊或过度辅助检查、不规范激光光凝治疗、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延误治疗等问题。我们总结分析了11例IRV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532nm激光光凝时视网膜血管显影的间接检眼镜或手术显微镜目镜直视观察

    作者:谢雪璐;郭云龙;向浩天;廖晋英;潘俊辉;陆方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能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病变形态,为眼底病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小儿眼底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目前多使用第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Ⅱ)在全身麻醉技术辅助下完成此项检查,部分患儿可能需根据FFA检查结果立即行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但激光光凝或手术操作时,病变区域判断和异常血管定位有一定困难,可能导致遗漏病变血管或病变血管封闭不全.我们在一组FFA检查后激光光凝治疗的患儿中,在间接检眼镜或手术显微镜目镜下均直接观察到视网膜血管形态及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没有其他额外操作就能准确判断病变区域,定位异常血管,提高了激光光凝治疗时病变血管定位的准确率.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 非接触广角镜和常规角膜接触镜在气液交换下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中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裴晗;高韶晖;郭浩轶;李玉军

    角膜接触镜有助于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眼底观察[1,2].常规角膜接触镜作为传统的手术中眼底观察工具,存在成像质量差、视野小、需频繁换镜等问题,特别是在气液交换时视野更为模糊[3].非接触广角镜具有视野广、立体感强、受屈光间质影响小等优点,气液交换状态下也能获得较清晰的眼底影像[4].为进一步验证非接触广角镜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对比观察了在气液交换状态下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中应用非接触广角镜和常规角膜接触镜对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时间、光凝能量及手术后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不同时间激光光凝斑的红外照相、眼底自身荧光及红外自身荧光观察

    作者:张胜娟;曹英肖;李瑞峰;苑志峰;李成泉;吕丽娜

    影响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效果的因素中,除了疾病本身以及激光光凝适应证和时机把握是否恰当之外,激光光凝参数以及激光光凝斑大小、数量、密度和分布至关重要n].既往观察评估激光光凝斑的情况多通过检眼镜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完成.但前者无法将眼底情况客观再现,并且易产生人为误差;后者为有创性检查,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近年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玻璃体漂浮物临床研究

    作者:龚颂建;傅征

    飞蚊症多数由玻璃体漂浮物(VF)所致,一般不需治疗[1].VF可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发生散射,造成视网膜散光,可导致视力模糊、辨色力及对比敏感度下降等[2].多数患者可适应,但少数患者不能耐受,且经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3,4].1993年Tsai等[3]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成功治疗15例飞蚊症患者.但由于受到激光技术水平的限制,用于眼后段的Nd:YAG激光治疗聚焦困难、准确度低,风险大等制约了用于VF的治疗,其后报道不多.近年随着应用于后部玻璃体激光镜设计技术水平的进步,此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对一组飞蚊症患者的VF进行了Nd:YAG激光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辅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

    作者:郁梅;张琦;蔡璇;季迅达;赵培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时通过间接检眼镜采用合适波长的激光光凝治疗已被公认为治疗ROP的金标准.但在治疗过程中激光光凝遗漏区仍时有发生.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对ROP病变的程度、部位和范围成像实时直观,对于需要进行激光光凝治疗的阈值前病变和阈值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了100.0%和97.5%[1];激光光凝治疗结束时即刻采用RetCam检查,可及时发现激光光凝遗漏区并给予相应处理,提高1次激光光凝治疗的成功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激光光凝治疗.我们对一组阈值期ROP和阈值前Ⅰ型ROP患儿进行了围手术期RetCam检查及激光光凝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

    作者:单海冬;张琦;倪颖勤;阮露;赵培泉;黄欣

    视网膜激光光凝可显著降低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引起的不良预后[1].激光光凝治疗的适应证应根据ROP分期等病变情况来确定.早期治疗ROP研究(ET-ROP)认为,2型ROP可密切随访,待病变进展至1型ROP再进行激光光凝治疗[2].但处于随访观察的治疗临界状态患儿有时可能会因家长的依从性差而延误治疗时机.我们回顾分析了一组2型ROP患儿,比较了其密切随访和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的病变退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及二期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黄正如;陈海英;陈源;项晓丽;顾正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继发性、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因未消除新生血管的生长因素,在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前房积血、多种炎症因子、多种新生血管促进因子的作用下,手术后巩膜瓣下、特别是结膜下瘢痕增生发生较早而且显著,因此滤过失败的发生率较高[1].通过视网膜缺血性病变的治疗,抑制或消除视网膜虹膜的新生血管是NVG治疗的关键[2].为此,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及二期小梁切除手术对一组NVG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孟(王乐);刘雪芳;韩晓冬;师小波;杨敏

    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 MLG)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主要方法,但严重的黄斑水肿需要更大的激光能量以获得有效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反应;一些患者即使接受了MLG治疗,黄斑水肿依然持续存在[1].对于这些顽固性DME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可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2,3].但IVTA与MLG联合治疗是否具有提高视力和减少复发的协同作用,以及治疗的安全性都是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对一组DME患者进行IVTA联合MLG治疗,并与单纯MLG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肖艺;刘庆淮;陈曦;程海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潜在的新生血管刺激物,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能结合并阻断所有VEGF异构体,使内源化VEGF的生物活性失效[2].对于BRVO伴黄斑水肿的患者,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但效果并不持久[3,4],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较单一注射治疗对视力预后更好[5].

  • 双侧视网膜动脉炎伴多发性瘤样动脉扩张激光光凝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韩梅;王兰惠;时冀川;李岩

    双侧视网膜动脉炎伴多发性瘤样动脉扩张(BRAMAD),又称IRVAN综合征,是一少见的眼底病,初被认为有很好的自限性,但后来的文献报道该病可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1].以往文献中以病例报告较为多见[2-6],成组病例的治疗观察报道不多.我们对一组临床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采取激光光凝为主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外伤所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疗效观察

    作者:姜兴华;谭洪;宋玉伟

    外伤致视网膜动脉阻塞(RAO)临床上较少见.由于视网膜动脉阻塞严重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为了探讨外伤致RAO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我们对一组外伤致R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深圳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观察及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吴本清;张国明;唐松;闫玉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即对阈值病变者进行积极的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1].激光光凝治疗大多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故ROP围手术期处理需要新生儿科、眼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有关激光光凝治疗ROP的报道较多.但其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却不尽相同[2].我们对一组在深圳市各医疗机构NICU行激光光凝治疔的ROP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

    作者:高小伟;管怀进;徐建云

    目的探讨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10例224只眼相应视网膜变性的氩激光治疗资料,并与同期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治疗对照.结果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小于60岁者89.7%,男性53.3%,女性46.7%,格子样变性65.6%,变性范围≤1个象限者87.5%,卵圆形裂孔60.7%,伴有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23.7%.与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相比,≥35岁、囊样变性、视网膜纵向小皱襞、有自觉症状的患眼构成比明显偏高,而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对已出现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疗效明显偏低(P<0.01).结论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常见于青壮年,多数患者为1个象限内的格子样变性;裂孔多数为卵圆形,多不伴有视网膜脱离;裂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单纯性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作者:陶海;吴海洋;侯宝杰;侯世科;陈伟民

    目的观察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TSV25G)用于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总结初步的临床经验.方法18例患者应用TSV25G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记录建立手术"三通道"和关闭切口所需要的时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建立手术"三通道"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 min24 s,关闭手术切口需要的时间平均为32 s;手术前眼压平均为1 6.3 mm Hg(1 mm Hg=0.133 kPa),手术后第1天、1周、1个月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3.0、15.9、16.4 mm Hg.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分别为手动/20cm~0.2和手动/50cm~0.6;手术后无切口渗漏、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应用TSV25G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简化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操作,减少了手术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后炎症反应,安全实用.

313 条记录 11/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