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前列腺炎的特色疗法及饮食防治

    作者:焦拥政

    中医外治法针刺:针刺疗法对本病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常用穴位可取阳关、气海、中极、命门、志室、肾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以上穴位可分组交替使用,每隔1~2天1次,以疏利膀胱气机,利尿定痛.如尿中见血,加血海、三阴交;少腹痛,加曲泉.

  • 按摩治疗黄褐斑

    作者:韩世荣

    坚持按摩一些穴位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如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9个穴位.此外,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阿是穴,也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 十大保健穴位,你用对了吗

    作者:赵红军

    命门、肾俞命门在背部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肾俞在命门两边旁开1.5寸的部位.命门者生命之门,是人体的后丹田.中医养生注重“精、气、神”的保养,肾者藏精,气在气海,命门位于后背两肾之间,与前面的神阙相对,为两肾所生的元气出没督脉的门户、生命气化的根本.

  • 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再生促进作用及对IGF-1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园园;张莉;刘通;陈玉佩;葛东宇;毛颖秋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部多裂肌损伤后的干预作用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的影响,探求委中穴对大鼠腰肌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共5组,观察3个时间点(4天、7天、14天)的变化,每个时间点8个样本。将0.5%布比卡因盐酸盐溶液按每点100μL注射于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L4、L5水平的多裂肌上。模型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进行电针双侧委中穴或肾俞穴分别治疗4天、7天、14天, HE染色观察肌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肌细胞IGF-1的表达。结果造模前后多裂肌形态学改变显著,损伤后第14天仍未完全恢复。电针委中组与电针肾俞组从形态学上优于模型组。第4、7天模型组多裂肌IGF-1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 P<0.01);第4天电针委中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委中组表达高于电针肾俞组(P<0.05),电针肾俞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而在第14天,电针肾俞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与电针委中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和电针肾俞穴均能够促进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再生,电针委中穴在肌肉损伤的早期效果显著。

  • 电针肾俞、次髎穴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包瑞;尹洪娜;师帅;刘长燕;盛国滨;田杨杨;苏航;崔一之;刘再然

    观察电针肾俞、次髎穴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受益大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0 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肾俞穴、次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肾俞治疗,疗程均为4周(针灸1 次/d,每周休息1 d).比较治疗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量表(OABSS)评分、24 h排尿次数、尿垫称重重量及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简表(OAB-QSF)评分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OABSS评分、24 h排尿次数、尿垫称重重量及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简表(OAB -QSF)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肾俞、次髎穴治疗OAB疗效显著,治疗组明显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大鼠“肾俞”穴区与肾上腺神经支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知云;徐东升;王慧;佘琛;王佳;崔晶晶;白万柱

    目的:探索“肾俞”穴与肾上腺相关感觉、交感和运动神经元的分布特征,揭示“肾俞”穴与肾上腺之间的神经解剖学联系.方法:以6只正常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Alexa荧光素488结合霍乱毒素亚单位B(AF 488-CTB)注射在大鼠第2腰椎(L)左侧相当于人体肾俞穴的位置,将Alexa荧光素594结合霍乱毒素亚单位B(AF 594-CTB)注入肾上腺实质.3d后灌流固定,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脊神经节、交感神经链和脊髓标记到的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被AF 488-CTB和AF 594-CTB标记的神经元均出现在相应神经组织的左侧,与大鼠“肾俞”穴区和肾上腺相关的感觉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胸(T) 10至L2节段脊神经节,并分别集中在T 12-T 13和T 11-T 12脊神经节中,T 12-L 1脊神经节中分布有少量的AF 488/594-CTB双标记神经元.在腰部交感神经链仅观察到由AF 488-CTB和AF 594-CTB各自标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而在T 11-T 13节段脊髓侧角中只有AF 594-CTB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在颈(C)7-C 8以及T 11-L1节段脊髓前角观察到AF 488-CTB标记的运动神经元.结论:大鼠“肾俞”穴区和肾上腺在感觉和交感神经支配方面存在节段性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针刺“肾俞”穴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解剖学途径.

  • 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大鼠海马线粒体CypD的影响

    作者:崔翔;马冉;唐萁;李丹;杜艳军;沈峰;孙国杰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灸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线粒体亲环蛋白D(CypD)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 β 1-42的模型复制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先针刺再艾灸“百会”和“肾俞”穴,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线粒体中CypD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Cyp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针灸治疗组CypD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海马线粒体CypD表达,从而阻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形成,减少线粒体损伤,进而在AD防治中发挥作用.

  • 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观察

    作者:刘红姣;彭剑虹;许学兵

    目的:观察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 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和药物组,每组各66例.埋线组给予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药物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即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 mg,每日1次,连服20天,10天后加服安宫黄体酮4 mg,每日2次,连服10天,平均用药6个月.观察2组疗效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FSH和E2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埋线组血清E2提高较药物组显著(P<0.01).埋线组痊愈率为84.9%,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分别为31.8%、84.8%.埋线组痊愈率优于药物组(P<0.05).随访10个月,埋线组疗效可维持.结论: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肾俞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的影响

    作者:林志苇;黎健;高丽萍;张夏玲

    目的:探讨肾俞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埋线乐力组和乐力组,以疼痛评分方法评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疼痛情况.结果:埋线组、埋线乐力组疼痛评分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乐力组疼痛评分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埋线组、埋线乐力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口服乐力胶囊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无显著疗效.

  • 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年骨折率调查

    作者:林志苇;潘文谦

    目的:探讨肾俞穴位埋线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3年采用肾俞穴位埋线和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0例进行随访调查,分析其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和5年骨折发病率.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腰、髋部骨密度均有提高,与药物组比较,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部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穴位埋线组5年骨折率为2.1%(1/48),明显低于药物组的18.2%(4/22)(P<0.05).结论:肾俞穴位埋线治疗能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并明显降低5年骨折率.

  •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0例疗效分析

    作者:杨翊;周光涛

    对1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药物组,分别以针刺和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痊愈显效率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第10个月和第18个月分别进行随访,针刺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组.

  • 肾俞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作者:孙东云;赵志国;徐晶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在经行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于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肾俞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艾灸对脑瘫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唐英;马彩云;尚清;刘冬芝

    目的:比较艾灸关元、肾俞、足三里与西药对脑瘫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于关元、肾俞、足三里穴行温和灸;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次10 mL.两组均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90天.分别于治疗30天、60天、90天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发育商的变化,并于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患儿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0、60、90天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发育商(P<0.01,P<0.05);在CD3+、CD4+、CD4+/CD8+及IgG、IgA、发育商方面,治疗30天后对照组优于观察组(均P<0.05),治疗60天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90天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CD8+、IgM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8/115)低于对照组的23.5%(27/115,P<0.01);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患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关元、肾俞、足三里可改善脑瘫患儿的免疫功能,疗效优于西药匹多莫德.

  • 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周志华;王乃权;丁超儿;周鑫国;周佳伟

    目的:验证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穴注组穴取双侧肾俞、足三里,将100 U(1 mL)鲑鱼降钙素配0.9%氯化钠注射液至4 mL,每穴注射1 mL;空白组穴取双侧肾俞、足三里,每穴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肌注组予鲑鱼降钙素100 U臀大肌肌内注射.3组患者均2天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值(BM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尿钙/肌酐(Ca/Cr)以及骨质疏松症症状评分.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NBAP、腰椎BMD高于治疗前(均P<0.05),CTX、尿Ca/Cr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穴注组NBAP为(32.7±2.5) μg/L,高于空白组、肌注组(均P<0.05);穴注组CTX下降至(239.7±63.6) μmmol/L,尿Ca/Cr下降至0.525±0.274,两者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肌注组(均P<0.05);治疗后,穴注组腰椎BMD为(0.731±0.062)g/m2,高于空白组和肌注组(均P<0.05);治疗后穴注组症状评分为5.2±0.6,低于空白组和肌注组(均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够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

  • 成年人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水平位置关系测量报告

    作者:赵静怡;傅丽元;王玥琦;邱文琪;姚玅洁;赵百孝;郭长青

    为探究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是否等高及其位置关系的影响因素,验证肾俞通过肚脐定位的准确性.测量100例受试者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的高度,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并不等高,其位置关系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背部不适无明显相关,肚脐向后投影多在第4~5腰椎之间,说明肾俞通过肚脐定位并不准确.

  • 肾俞穴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珊;李瑞;田环环

    为准确掌握肾俞穴的定位以提高针刺疗效,本文从肾俞穴的功能特点、解剖结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与探讨,以期对同仁将来的动物实验、临证选穴有所裨益.大鼠的脊椎特点与人体的脊椎特点有所不同,做动物实验进行穴位定位时,若将人体的解剖特点生硬地应用于动物身上,必将影响实验的可靠性及真实性.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内应肾脏,若针刺过深及反复提插,则会刺中肾脏等结构,引起针刺意外.因此,定位大鼠"肾俞"穴时,可根据大鼠的髋结节来确定第6腰椎,然后向上顺摸4个椎体,或先摸到第9~11胸椎这3个紧凑的棘突,定位下方的为第11胸椎,然后向下顺摸4个椎体,即为第2腰椎,旁约5 mm处即是"肾俞"穴临床施针肾俞穴时,手法应轻柔,不可向外斜刺,直刺进针深深度可达1.6寸(约4.30 cm),进针以直刺或45°角向脊柱方向斜刺0.8~1.2寸(2.00~3.10 cm)为宜,如遇到过瘦或过胖之病患,为了安全,针刺的深度亦应作适当调整.

  • 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作者:杨廉;刘媛媛;路暾;陈晓莉;罗荣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响.方法:温针灸"肾俞"穴,观察其对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变化.结果:温针灸"肾俞"组E2水平明显升高,温针灸"肾俞"与尼尔雌醇组FSH水平明显降低(P<0.01),P显著升高(P<0.05,P<0.01).温针灸"肾俞"对LH水平的变化影响不大,而尼尔雌醇组LH水平则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肾俞"穴具有明显的调节性激素作用,可以使明显低下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升高,从而建立起卵巢与垂体之间负反馈关系,同时,使升高的FSH水平回复正常.

  • 电针调整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中枢机制

    作者:成词松;诸毅晖;彭晓华;钟振东;袁权;裴钰;范丹;贺智倩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针组、侧脑室假注射组(假注射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组(CRF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电针组(CRF电针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拮抗剂组(CRFA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拮抗剂电针组(CRFA电针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复合强制性冷水游泳复制慢性疲劳模型.假注射组行侧脑室假注射,CRF组、CRF电针组行侧脑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注射,CRFA组、CRFA电针组行侧脑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拮抗剂注射.模针组、CRF电针组、CRFA电针组电针“肾俞”“足三里”,每天1次,每次20 min,治疗3d.治疗后检测各组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假注射组、CRFA组、CRFA电针组下丘脑室旁核CRH表达灰度值较空白组升高(均P<0.05),CRF组、CRF电针组CRH表达灰度值较空白组降低(均P<0.05),模针组、CRF组、CRF电针组CRH表达灰度值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模型组、假注射组、CRF组、CRF电针组、CRFA组、CRFA电针组血浆ACTH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均P<0.05);模型组、假注射组、CRFA组血浆CORT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可使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CRH表达升高,血浆ACTH及CORT含量升高,下丘脑室旁核CRH是电针调整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关键物质.

  • 麦粒灸对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额叶皮层及海马区Aβ1-42表达的影响

    作者:包烨华;张永生;楚佳梅;曾友华;李丽萍;高灵爱;余静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早期采用麦粒灸“心俞”“肾俞”穴对转基因A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PCR法鉴定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AD传代小鼠的基因表型,选取1.5月龄雌性转基因阳性Tg6799小鼠17只,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治疗组(8只),同龄、同背景的C57BL/6J野生型雌性小鼠9只作为正常组.治疗组取双侧“心俞”“肾俞”穴行麦粒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9个疗程.模型组、正常组均给予抓取、固定及放置未燃烧的艾炷等刺激.应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的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来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额叶皮层及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protein,Aβ1-42)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麦粒灸法治疗后,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均P<0.05);治疗组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D小鼠大脑额叶皮层、海马区Aβ142表达阳性面积和总光密度明显增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脑额叶皮层、海马区Aβ1-42表达阳性面积和总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麦粒灸“心俞”“肾俞”穴可显著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Aβ1-42的过度表达、聚集.

  • 电针肾俞、足三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作者:成词松;诸毅晖;梁繁荣;吴曦;金硕果;吴芳鹏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时间生物学的动态测试方法,对20例健康受试者和20例CFS患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采集并分析24 h内4个等距时间点(8:00、14:00、20:00、次日2:00)P3a、P3b(靶刺激诱发的大脑第3组正相电位)潜伏期,进行宏观分析和余弦法微观节律分析.结果:①CFS组P3a潜伏期在14:00时明显延长,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后P3b潜伏期在14:00时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健康组P3a和P3b潜伏期均存在明显昼夜节律(P<0.05),CFS组二者节律均消失(P>0.05),电针治疗后CFS患者P3b潜伏期昼夜节律恢复(P<0.05);③CFS组治疗前P3a、P3b潜伏期昼夜节律峰值相位较健康组明显后移(P<0.05),电针治疗后峰值相位前移(P<0.05).结论:CFS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昼夜节律丧失,电针肾俞、足三里通过调整P3a、P3b潜伏期的昼夜节律而提高患者日间认知敏捷程度.

21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