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PD-1和PD-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侍孝红

    目的 探讨胃癌组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及其配体(PD-L1)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8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66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肿瘤组织>5 cm的癌旁组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D-1和PD-L1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结果 观察组中PD-1和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 (44/66)、40.91%(27/66),对照组中无PD-1和PD-L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63、31.240,P=0.000);胃癌间质中PD-L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细胞中PD-L1表达与浸润层面、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PD-1表达与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PD-1和PD-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而PD-L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将其作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效应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志勤;张佳佳;胡春玲;平玉;李华;闫婧雅;吕君;曾庆磊;余祖江;张毅

    目的:探讨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CD4+和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坏死受体-1(PD-1)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56例 HBeAg阳性 CHB 患者,动态监测基线、抗病毒治疗24、48和72周时的 PD-1水平。应用 t 检验比较不同 ALT水平、HBV DNA 水平及 HBeAg 转阴前后 PD-1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比较PD-1在 CD4+和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基线,CD4+和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PD-1表达水平在丙氨酸转氨酶(ALT)<90 U /L 组均显著高于 ALT≥90 U /L 组的患者(t =12.20和9.69,P 值均<0.01);而 HBV DNA≥5lgIU /mL 组患者的 CD4+和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 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HBV DNA <5 lgIU /mL组患者(t =4.39和4.85,P 值均<0.01)。在基线、抗病毒治疗24、48及72周时,CD4+和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PD-1表达水平均呈进行性下降(F =6.98和8.97,P <0.01)。获得 HBeAg 转阴的 CHB 患者 CD4+和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较基线均显著降低(t =18.45和18.01,P 值均<0.01)。结论HBeAg 阳性 CHB 患者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CD4+及 CD8+效应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PD-1表达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获得HBeAg 转阴患者的 PD-1水平较基线显著降低,提示获得 HBeAg 转阴患者体内免疫抑制状况出现改善。

  • 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的关系

    作者:王海燕;王银铃;朱莉;陈慧;钱峰;李明;朱伟;张雪华;胥萍;朱传武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72例HBeAg阳性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同期以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照,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8+T细胞PD-1和Tim3的表达.结果 干扰素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和Tim3表达的中位百分率分别为35.5%和4.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9.3%和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 = 805.0、P = 0.043,U = 741.5、P = 0.013).干扰素治疗12个月时,患者CD8+T细胞PD-1和Tim3的表达分别为32.7%和4.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3.305、P = 0.001,Z = 2.065、P = 0.039);在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者中,CD8+T细胞PD-1和Tim3表达的中位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无转换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 = 209.0、P < 0.001, U=302.0,P<0.001);在ALT复常与异常者之间,两项指标的中位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29.5、P = 0.635,U = 209.5、P = 0.405);在HBV DNA载量低于检测下限者中,CD8+T细胞PD-1表达的中位百分率显著低于病毒仍可检测的患者(U = 371.5、P = 0.011),而CD8+T细胞Tim3的表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 558.0、P = 0.727).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和Tim3呈高表达状态,干扰素治疗可以下调其表达,并且其表达降低与干扰素疗效有关.

  • 艾滋病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配体表达变化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文芳;吴勇;潘国绍;钟建平;吕秋琼;周亚娣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配体(PD-L1/B7-H1)的表达水平,分析B7-H1/PD-1表达水平与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探讨其在HIV/AI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传染科、艾滋病门诊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 HIV、AIDS患者,依据CD4+ T 细胞数减少<50 copies/μl的患者为疾病稳定组,≥50 copies/μl的患者为疾病进展组,将15例AIDS患者和21例 HIV感染者分为疾病稳定组和疾病进展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CD4+ T细胞上的B7-H1/PD-1的表达频率,并与21名健康对照组比较,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1与 B7-H1的表达率 AIDS 患者为(1.21±0.25)%与(0.57±0.20)%,显著高于HIV患者的(1.08±0.17)%与(0.4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患者PD-1和B7-H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的(0.57±0.14)%与(0.1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外周血中PD-1表达频率疾病进展组患者为(1.17±0.25)%,疾病稳定组为(0.94±0.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B7-H1在疾病进展组和稳定组中的表达频率分别为(0.51±0.20)%和(0.37±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HIV/AIDS患者CD4+ T细胞数与PD-1和B7-H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病毒载量与PD-1和B7-H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AIDS患者B7-H1和PD-1表达水平显著不同,随着疾病的进展,B7-H1和PD-1的表达水平升高。

  • 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守正;李峻岭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的使用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掀开了前景广阔的新篇章.然而,目前尚缺乏有力的疗效预测指标来筛选使用PD-1抑制剂的患者,使得未经选择人群中的疗效相对较低,且存在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已有的临床试验多使用肿瘤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来预测疗效,然而预测结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肿瘤基因组学及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深入,肿瘤突变负荷、肺癌驱动基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等指标的疗效预测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疗效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前后PD-1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霖;曾珍;石峰;张敏娜;陈艳;常秀娟;陆荫英;白文林;曲建慧;王春平;王宏;楼敏;王福生;吕吉云;杨永平

    目的 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分析PD-1与HCC病程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HCC患者141例,其中男109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巴塞罗那分期(BCLC)早期46例,中期63例,进展期3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PD-1表达的百分比,分析PD-1与HCC进展的关系.对109例早、中期HCC患者进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PD-1表达的变化.将早期及中期患者根据术前PD-1表达的中位值(10.88%)分为4组,即早期低表达组(4.05%±1.28%,n=23)、中期低表达组(9.26%士1.63%,n=31)、早期高表达组(9.26%士3.09%,n=23)和中期高表达组(18.05%士3.78%,n=32),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的无肿瘤生存时间(TFS)和总生存时间(OS)并进行比较.结果 PD-1表达水平在BCLC早期患者中为6.66%土3.52 %,中期患者中为13.72%士5.29%,进展期患者中为20.28%±11.89%.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4周,109例HCC患者PD-1表达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其中11例术后复发患者复发后的PD-1表达较术后明显升高.PD-1高表达组(包括早期和中期)的TFS及OS均较低表达组(包括早期和中期)明显缩短.结论 HCC患者外周血细胞PD-1分子的表达随肿瘤进展而逐渐增加,氩氮刀冷冻消融治疗可降低HCC患者PD-1的表达;术前PD-1水平可用于预测HOC患者氩氦刀术后的生存期.

  •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在软组织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静;陈建魁;杨武威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性蛋白4(CTLA-4)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结合后能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T细胞受体信号的负反馈调节.在正常状态中,PD-1/PD-Ls信号通路对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肿瘤发生时,该信号通路能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该文就PD-1/PD-L1在软组织肉瘤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PD-1/PD-L1表达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PD-1/PD-L1信号通路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王师;罗龙龙;吕明;马远方

    程序性死亡受体(PD)-1/PD-L1信号通路作为T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在T细胞上的共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除了调节并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在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上调,而在被病毒感染的T细胞中PD-1的表达也会上调,PD-1/PD-L1参与了肿瘤细胞及传染性病原体的免疫逃逸,因此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已成为肿瘤和慢性传染病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有多个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被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用于癌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 免疫检测点治疗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月倩;胡毅

    肿瘤免疫检测点治疗是以T细胞的调节通路为靶点来提高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已取得重要临床进展并成为一种新的抗癌武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持久的临床效应,使一部分病人获得长期缓解.这类治疗的关键在于探究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本文简要综述了肿瘤微环境、T细胞反应在免疫治疗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及肺癌治疗免疫监测点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PD-1、Tim-3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小瑜;周妮;汤永志;林希;陈华忠;朱坚胜

    目的 了解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PD-1和Tim-3的表达与血清HBV-DNA载量的相关情况.方法 选择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74例,其中CHB患者30例,LC患者24例,HCC患者20例,健康对照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PD-1、Tim-3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量,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统计各组患者PD-1和Tim-3的表达率,比较各组差异,分析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CHB、LC、HCC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和Tim-3的表达率分别为34.46% ±7.31%、59.09%-12.35%、61.49%-15.26%和19.18%±6.05%、28.64%±11.20%、31.24%±11.85%,均高于对照组(P<0.01),LC组和HCC组明显高于CHB组(P<0.01),LC组和H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CHB组,PD-1的表达率与HBV-DNA呈负相关关系(R=-0.437,P=0.033).CHB、LC、HCC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分别为0.66±0.63、0.75±0.66、0.85±0.71和1.76±0.88、1.83±1.23、1.60±0.53,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HBV相关肝病患者NK细胞表面PD-1、Tim-3表达均增加,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增加表达的PD-1与血清HBV-DNA载量存在负相关性,HBV肝病各组血清TNF-α、IFN-γ分泌减少.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瑛;黄念

    免疫检查点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使其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大多数免疫检查点通过免疫细胞表面的蛋白来调节T细胞的反应.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作为研究热的免疫检查点,其相应抗体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临床疗效,并已被批准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肾恶性肿瘤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类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恶性肿瘤,且免疫系统在HNSCC肿瘤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探究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HNSCC中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PD-1/PD-L1在复发/难治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明子;宋玉琴;朱军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通常预后较好,但复发/难治经典霍奇金淋巴瘤(relapsed/refractory 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R/R cHL)患者仍难以获得长期缓解和生存.cHL的R-S细胞(Reed-Sternberg cells)存在9p24.1染色体异常,导致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过表达,与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结合,诱导免疫耐受.PD-1或PD-L1抗体可阻断PD-1/PD-L1通路,逆转免疫耐受,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抗PD-1/PD-L1抗体用于治疗R/R cHL,在单药及联合治疗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本文对PD-1/PD-L1在R/R cHL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PD-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PD-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旻;肖新强;刘素芳;梁云生;彭米林;许允;龚国忠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和PD-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筛选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门诊就诊144例CHB患者和18名健康献血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s表面表达PD-1的细胞比例,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HB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亚硫酸氢钠处理PBMCs细胞DNA,PCR扩增PD-1启动子基因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克隆测序,检测扩增的PD-1启动子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10.8%±4.4%)比较,CHB患者PBMCs上P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CHB患者中,PBMCs上PD-1表达在HBeAg阳性患者(27.1%±18.4%)中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者(19.6%±15.6%),PD-1表达水平与HBV-DNA和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D-1启动子上多个CpG点(-601、-553、-538、-483、-463、-317 bp)甲基化程度与PD-1在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D-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CHB患者PBMCs上PD-1表达.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D-1和PD-L1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邢玉斐;潘雪;钱斌;施敏骅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8例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并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性别、年龄匹配的3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比和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率.将能接受序贯采样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2~4周期患者,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RECIST1.1)标准评估病情,筛选疾病部分缓解(PR)者7例为疗效PR组,疾病进展(PD)者10例为疗效PD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PD-1和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差异.结果 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7.4)%比(20.6±6.2)%,(19.9±9.8)%比(14.0±5.6)%,均P<0.05];肺癌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的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3.1±15.1)%比(13.6±5.3)%,P<0.001].疗效PR组CD4+T、CD8+T细胞表面PD-1和单核细胞表面PD-L1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基线水平[(22.8±8.5)%比(25.9±7.8)%、(17.1±8.4)%比(20.4±8.6)%和(18.1±6.9)%比(31.3±13.2)%](均P<0.05);疗效PD组三者表达率则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基线水平[(33.5±6.5)%比(23.9±4.2)%、(25.2±9.1)%比(19.1±8.8)%和(43.1±18.3)%比(29.7±10.6)%](均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存在PD-1和PD-L1的异常表达,提示PD-1/PD-L1信号在T细胞与单核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参与肺癌细胞免疫逃逸.

  • 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纳米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范利华;马晓玲;李江伟

    目的 制备能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骆驼源纳米抗体,为后续开展其功能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真核表达的PD-1-Fc重组蛋白对新疆双峰驼进行6次免疫,采集其外周血并从中分离得到淋巴细胞,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取骆驼重链抗体可变区(VHH)基因,并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然后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筛选噬菌体展示文库,包被质量浓度依次降低(5.00、2.50、1.00 μg/ml)的PD-1抗原于ELISA板中,对噬菌体展示文库进行3轮亲和淘选.接着采用可溶性单克隆ELISA法进一步筛选与PD-1结合的单个克隆.根据DNA测序结果挑选具有多次重复序列的3个VHH单克隆构建至pET22b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感受态细胞后采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进行诱导表达.后采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VHH抗体蛋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其与PD-1抗原的结合活性和亲和力.结果 采用重组蛋白PD-1-Fc对双峰驼免疫6次后,激发了高滴度的特异抗体,免疫血清效价达到1∶32 000.从免疫后的骆驼淋巴细胞构建了库容大小为2.6× 108 cfu/ml的VHH噬菌体展示文库.经3轮亲和筛选后,采用可溶性单克隆ELISA法进一步筛选获得46个吸光度(A600)值在0.6以上的单个VHH克隆.其中VHH-B7、VHH-H5和VHH-H12三个克隆序列具有较高重复,表明获得了显著富集.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的B7、H5和H12纳米抗体均与PD-1抗原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且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19×1011、1.63×1011、1.59×1011 L/mol.结论 通过对VHH噬菌体展示文库进行亲和筛选,获得了能与PD-1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抗PD-1骆驼源纳米抗体,为后续开展其功能性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 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作者:包晓玮;孙宏;杨倩;刘显东;陈春香;白建文;唐伦先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PD-L1基因敲除雄性小鼠20只,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ALI组,每组10只。采用失血性休克/脓毒症双重打击方法制备ALI小鼠模型,Sham组仅显露双侧股动脉并结扎但不放血、仅分离盲肠但不结扎穿孔。于制模后24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PD-L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BALF中蛋白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粒细胞分化抗原1(Gr1)阳性细胞数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和BALF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趋化因子角化细胞源性趋化因子(KC)、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ALI组C57BL/6小鼠肺组织PD-L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D-L1mRNA(2-ΔΔCt):3.20±0.76比1.01±0.03,PD-L1蛋白(A值):0.98±0.16比0.15±0.04,均P<0.05〕;光镜下显示,ALI组C57BL/6小鼠肺泡壁间隔增厚、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ALF中有明显的蛋白渗漏(ng/L:0.18±0.06比0.05±0.01,P<0.05);而PD-L1基因敲除小鼠肺损伤程度及BALF中蛋白渗漏较ALIC57BL/6小鼠明显减轻(ng/L:0.11±0.02比0.18±0.06,P<0.05)。与相应Sham组比较,ALI小鼠肺组织Gr1阳性细胞数、MPO活性,肺组织和BALF中促炎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但PD-L1基因敲除ALI小鼠肺组织和BALF中上述指标均较ALIC57BL/6小鼠明显降低〔肺组织Gr1阳性细胞数:(39.0±4.0)%比(45.0±8.0)%,MPO活性(U·μg-1·min-1):2.85±0.62比4.52±1.16,IL-6(ng/g):461±111比728±28,TNF-α(ng/g):1123±175比1500±327,KC(ng/g):150±34比250±28,MIP-2(ng/g):1263±468比1763±323;BALF中IL-6(ng/L):134±22比258±38,TNF-α(ng/L):598±102比889±139,KC(ng/L):934±286比1258±336,MIP-2(ng/L):650±130比950±256,均P<0.05〕。结论 PD-L1基因缺陷可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KC和MIP-2的产生,减轻肺部中性粒细胞归巢,对ALI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 PD-1/PD-L1抑制剂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梦婕

    近年来,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疗效而迅速发展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与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因此,PD-1/PD-L1信号通路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新靶点.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淋巴瘤治疗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该类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抗体应用于淋巴瘤治疗的认识.

  • PD-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杨德松;苏敏;王文祥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癌症研究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治疗前景值得期待.本文对PD-1/PD-L1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曲通;周雪萌;刘海石;赵曙(综述);张悦;张清媛(审校)

    免疫检查点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分子,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从而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拮抗免疫检查点蛋白,促进T细胞活化,进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淋巴瘤的治疗领域,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检查点抑制剂亦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主要总结免疫检查点蛋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生物学活性,并介绍相应抗体药物在淋巴瘤研究中的进展。

  • PD-1/PD-L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阎卫亮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密切相关,针对PD-1/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并且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7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