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庭"小英雄"擎起一片天

    作者:华斌

    在美国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放学后,他们无法像其他同龄人那样享受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而要料理繁重的家务,照顾卧病在床的亲人.这些孩子都来自父母罹患重病的单亲家庭.面对生活的苦难,家庭的不幸,他们坚强、勇敢,以自己尚且稚嫩的双肩为家人擎起了一片天空.在亲人的心目中,他们就是英雄.

  • 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女孩艾丽莉

    作者:沧浪之水

    艾丽莉,女,1994年5月11日出生,小学至高中以来,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锦州市"三好学生"、"优秀团员",2006年获第二十一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三等奖,2008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2009年获锦州市"优秀学生干部证书",同年获东北地区数学竞赛三等奖.她性格开朗,率真坦诚,热爱生活.在困难面前从不服输,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自立自强,敢于拼搏.

  • 串在鞋带上的爱

    作者:龚春芹

    高二的时候,正是他人生叛逆的一年.父母在他上小学时就离了婚,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只有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母亲没读过什么书,在餐馆里给人打工,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着母子的生活.他从小就很听话,小学、初中都是班上的尖子生,虽然生活在单亲家庭,他却不觉得悲伤,只是这种境况到他上高中时却发生了变化.

  • 美乡村女教师妈妈大姐苗君利

    作者:阮小籍

    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苗君利深知成长的不易,求学的艰辛,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对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少年,更是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爱。“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格言,在苗君利老师身上得到了具体验证。

  •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

    作者:周一海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处于“缺爱”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下,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甚至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都会认为孩子很可怜,容易过分地迁就孩子,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反而造成了孩子不好管的局面。

  •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双亲与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及抚养人身份的作用

    作者:王道阳;李书婷;胡铭铭

    目的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比较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焦虑、抑郁、孤独感、自尊、自信、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与幸福感关系中抚养人身份的作用.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社会适应数据库(收集于2009年).采用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研究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区县6 ~15岁儿童,共计23 499名.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对双亲与单亲家庭孩子进行匹配,得到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孩子各1203名,对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倾向得分匹配后抚养人为非父母的条件下,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孩子在抑郁(4.46±3.234 vs.5.29±3.808,P<0.001,d=-0.237)、自尊(27.15±4.303 vs.26.05±4.838,P<0.001,d=0.241)以及家庭生活满意度(3.23±0.570 vs.3.02±0.699,P<0.001,d=0.333)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双亲家庭的孩子,抚养人身份在抑郁、家庭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0.229和-0.239,P<0.05).简单斜率检验表明,以抑郁为自变量,幸福感为因变量时,非父母组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高于父母组(父母组:简单斜率=-0.393,t=-28.98,P <0.001;非父母组:简单斜率=-0.321,t=-13.68,P <0.001).以家庭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幸福感为因变量时,父母组对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高于非父母组(父母组:简单斜率=1.474,t=15.78,P<0.001;非父母组:简单斜率=1.024,-=7.03,P <0.001).结论 双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单亲家庭孩子,非父母抚养的双亲与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差距比父母抚养的更大,并且抚养人身份为父母的双亲家庭孩子,其家庭生活满意度、抑郁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 女儿怀上了渣男的孩子怎么办

    作者:陆妮婷

    口述实录:唐桥60岁女儿的第一段婚姻,结束得太快我是一个退休工人,家庭并不富裕,但有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孩子的父亲早亡,我一人辛苦拉扯她长大.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已是亭亭玉立.她一直是我的骄傲,懂事上进,很少需要我操心.我一度担心单亲家庭会给她带来自卑感,可她从小开朗,完全不受影响.

  • 中职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作者:苑清英

    通过调查中等职业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问题成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单亲家庭的学生焦虑,人际关系和抗挫折能力都跟双亲家庭的学生有所差异.得出的结论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比双亲家庭的学生多.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单亲家庭的学生健康成长.

  • 家庭正在发生巨变

    作者:郭钟义

    一项在世界范围进行的调查显示,传统家庭模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家庭,<辞海>的注释为"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中国人俗话说:"幼丧父(母)、中丧妻、老丧子"为人生三大不幸.翻过来说即是幼年有父母,中年有爱妻,老年有孝子,为人生之一大幸.但是这种传统观念目前正遭到严重冲击,人类的家庭正在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传统家庭模式如三世同堂或一对老夫妇加多子女小家庭合在一起的大家庭正在或已经瓦解,一对夫妻加子女的小家庭也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则出现了独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不婚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老年空巢家庭等.其中以夫妻加一个子女的家庭模式为多数,其他模式正在急速增长,有的已达到30~50%.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与妇女的地位作用的变化、各国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在妇女就业问题上存在很大差别有直接关系.家庭是人类生存、发展、繁衍、养生保健的"基地",正在发生的这种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对人类是福?是祸?正在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 吉林市单亲家庭青少年性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研究

    作者:李艳明;曹志友;卢奕安

    目的:了解吉林市单亲家庭青少年性教育现状.方法:在吉林市6所中学随机抽取单亲及双亲家庭青少年各2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己具备一定的青春期性知识,但相当部分学生对人体的生理知识尚不清楚,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更为薄弱;与双亲家庭青少年比较,单亲家庭青少年从父母那里获得较少的性知识;对中学生恋爱、性教育及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单亲学生均比双亲学生表现得开放;单亲学生中有过性行为的比例多于双亲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能对制定良好的干预措施提供帮助.青春期性教育是全社会均应关注的焦点,尤其要重点关注单亲家庭青少年.

  • 单亲家庭儿童童年期创伤经历及行为问题调查

    作者:宋瑞华;周晓东;李丁;张松;郑新红;王瑛;田艳慧;汤泉;张尚荣;宋端铱

    目的:调查某市儿童童年期创伤经历和行为问题,并探讨单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248例单亲家庭儿童及346例完整家庭儿童进行评定和对照。结果①单亲家庭的儿童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得分上均高于非单亲家庭(t=4.119,11.869,3.175,10.790,15.170,14.746;P<0.05);②单亲家庭男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女生除违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结论单亲家庭更易造成童年期的创伤体验,容易引发行为问题,应尽早进行干预。

  • 单亲家庭子女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

    作者:李晓芳;杨淑红;王敏娜

    目的探索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MMPI简化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50例单亲家庭儿童及50例完整家庭儿童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儿童具有抑郁、焦虑、脱离现实等性格特点,在CBCL分析中,研究组退缩、社交问题、焦虑抑郁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男童更为显著.结论单亲家庭子女存在有个性及行为缺陷,应早期进行干预.

  • 单亲家庭及单亲家长性别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

    作者:蒋玉娜;李朝旭;常文文;杨晨;石孟磊

    目的 考察非单亲家庭和单亲家庭子女性别角色定位的差异及单亲家长性别对子女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定额抽样抽取北京市区1197名高中生,以班为单位集体填答《Bem性别角色量表》和基本资料调查表.结果 ①单亲家庭子女的性别角色错乱者显著多于在非单亲家庭的子女,性别角色未分化者则是非单亲家庭子女更多;②单亲母亲家庭子女出现性别角色错乱百分比高于单亲父亲家庭的子女;③单亲母亲家庭子女性别角色未分化百分比显著低于单亲父亲家庭子女.结论 单亲家庭和单亲家长的性别与子女性别角色定位状况有关.

  • 农民工单亲家庭子女的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

    作者:赵志民;程文红;钱昀;赵宝龙;吉伟;李光萍;洪波;孙杨;唐慧琴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农民工单亲家庭子女的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上海市宝山区全部7所农民工学校三~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共4350人有效完成问卷.结果 ①农民工子女中检出单亲家庭161例(3.7%);②单亲家庭子女自我意识量表中,在智力与学校情况(t =2.56,P<0.05),躯体外貌与属性(t=2.43,P<0.05),合群分量表(t=2.52,P<0.05)和总分(t=2.43,P<0.05)上,量表分低于非单亲家庭子女的得分;③农民工单亲家庭中分居、离异及一方已故,3组之间自我意识量表的因子及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农民工单亲家庭的男孩在行为(t=2.35,P<0.05)、智力与学校情况(t=2.39,P<0.05)、躯体外貌与属性(t=2.02,P<0.05)、合群(t=2.55,P<0.05)及总分(t=2.26,P<0.05)上低于女孩;⑤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单亲家庭母亲情感温暖因子低于非单亲家庭的母亲情感温暖因子(t =2.14,P<0.05).结论 农民工单亲家庭子女自我意识水平低于非单亲家庭子女,需要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 798例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家庭类型调查

    作者:曾棣;李合群;程子揪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婚恋观念和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离婚、非婚等产生的单亲家庭,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开始进入高校和步入社会,其家庭环境对现阶段青年的心理影响越来越引起我国心理学家的关注.我们以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不同家庭类型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不同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SOS儿童村儿童与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秀丽;马渝根

    目的: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在某市SOS儿童村至少入住1年以上的 8~16岁汉族儿童61人(SOS组)为研究对象,方便选取SOS儿童村儿童就读较集中的小学和中学各一所,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儿童各61人为对照组(分别简称为单亲组和完整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al Checklist,CBCL)、Achenbach教师报告表(Teacher's Report Form,TRF)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1)SOS组儿童TRF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完整组儿童(37.7% vs.3.3%,P<0.001).三组儿童的CBCL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4.6%,16.4%,P=0.156).(2)SOS组男童TRF的社交问题、注意、违纪、攻击、外化性问题分和总分均高于完整组同龄男童(如,总分30.83 vs.12.67,P<0.01),违纪分高于单亲组同龄男童(32.33 vs.19.83,P<0.01),退缩分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16.87 vs.33.33,P<0.001).8~11岁SOS组男童CBCL的分裂样、抑郁、强迫性、社交退缩、攻击性分及总分均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如,总分15.70 vs.30.80,P<0.01);SOS组女童与单亲组和完整组女童CBCL各项行为问题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有数个好朋友、学业成绩良好是其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生活在非完整家庭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B = -1.356~1.947).结论:SOS儿童村是一种较好的抚养孤儿的方式.SOS儿童村男童Achenbach教师报告表行为问题较突出,女童行为表现较适切.儿童行为问题与其学业表现、同伴关系及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 单亲家庭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玉春;解昌国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PQ)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62例单亲家庭青少年(研究组)及62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①研究组的内-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的精神质与幻想、逃避及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内-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可能与其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 吉林市单亲家庭青少年性教育现状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邱波;李艳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婚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冲击,离婚率逐年上升[1],单亲家庭的子女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大多数孩子正值青春期,家庭结构的变化会使孩子有更多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会对性产生疑惑,甚至在性问题上犯错误。如何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解决性问题,顺利度过青春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吉林市单亲家庭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青春期健康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及对策

    作者:夏文娟;孙宁宁

    单亲家庭指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它是近年来城市家庭出现的新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形式,它的存在对家庭尤其是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 试谈离异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法律保护问题

    作者:李立明;刘祥松

    在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观念背景下,父母为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而舍弃原有婚姻的情况难以避免,如何让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不受父母离婚的影响,是一个始终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离异单亲家庭的调查分析,完善我国现有保护离异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立法思考.

9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