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9Tcm-MAA SPECT/CT融合显像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晶晶;谢新立;阮翘;韩星敏

    P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对其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本研究分析了38例临床疑诊PE患者的99Tcm-MAA SPECT/CT融合显像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结果,评价2种影像检查方法对PE的定性诊断价值.

  • 心脏PET/MR融合显像的价值、初步体会及未来展望

    作者:Christoph Rischpler;Stephan G.Nekolla;Isabel Dregely;Markus Schwaiger;侯雨希;孙洪赞

    在过去10年中,PET/CT及其他联合成像仪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科研工具,并大大提高了现今常规核医学诊断的准确性.由于设计上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难题,PET/MR一体机刚投放市场不久,有着很高的市场期望值,这主要是得益于MR本身所具有的高软组织对比度以及与PET相结合后所具备的多功能成像特点.然而,PET/MR融合显像对心脏疾病诊断领域的额外和潜在临床价值还鲜有报道.本综述对比总结了PET及MR在心脏病学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PET/MR这一新的融合显像技术在该领域的独特应用前景.

  • 131I-WBS与131I-SPEC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价值比较研究

    作者:李永军;徐兆强;柳卫;程旭;包丽华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131I-WBS)与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DTC 48例,3~5d后同期行131I-WBS和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131I-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自显像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48例DTC患者共行131I-WBS 48次,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60次.在131I-WBS发现的总计145处摄碘灶中,甲状腺床占34.3%,恶性病灶占60.5%,非甲状腺生理性和良性病变摄取以及污染占5.2%.131I-SPECT/CT融合显像比131I-WBS多发现23处转移灶.在131I-WBS无法确诊的20例65处摄碘灶中,通过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获得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分别占100%和94%.共使18例(37.5%,18/48)患者获得了更多的增益价值,且其中8例(44.4%,8/18)患者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结论:131I-WBS应常规应用于DTC术后131I治疗患者.当131I-WBS诊断不明确或者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加做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高DTC诊断正确率、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SPECT/C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腺体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袁孝军;李永军;徐兆强

    目的:分析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甲状旁腺腺体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SHPT患者常规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MIBI平面),共出现46处甲状腺床外的异常放射性摄取灶,对颈部及床外异常摄取灶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比较MIBI平面、SPECT/CT对甲状腺床位置甲状旁腺(常位甲状旁腺)与异位甲状旁腺在敏感性及假阳性方面的差别.结果:MIBI平面及SPECT/CT对常位甲状旁腺敏感性相似(63.9% vs 67.0%,P>0.05),SPECT/CT的假阳性百分比低于MIBI平面(3.0% vs 18.4%,P<0.05),MIBI平面及SPECT/CT对异位甲状旁腺敏感性均为92.5%,SPECT/CT对异位甲状旁腺的假阳性百分比低于MIBI平面(2.6%vs 19.6%,P<0.05),SPECT/CT对异位甲状旁腺敏感性明显高于常位甲状旁腺(92.5% vs 67.0%,P<0.05).结论:SPECT/CT检查不能明显提高对甲状旁腺腺体定位诊断的敏感性,但明显减少假阳性,尤其对异位甲状旁腺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在司法鉴定鼻骨新鲜/陈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董从松;陈飞;张辉;谭俊元;刘洋;张志平;林朗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在司法鉴定鼻骨新鲜/陈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外伤后CT不能明确鼻骨新鲜/陈旧骨折患者的SPECT/CT检查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患者鼻骨骨折处CT图像特征,局部断层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放射性分布、浓聚情况,结合随访鉴别诊断新鲜/陈旧骨折.结果22例患者中7例为新鲜骨折,骨折处放射性浓聚;3例为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并存,部分骨折处放射性浓聚;12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中9例骨折处未见放射性浓聚,3例骨折处放射性分布稍增高.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结合随访及CT表现可有效鉴别诊断鼻骨新鲜/陈旧骨折.

  • SPEC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清甲治疗后淋巴结转移及ROC分析

    作者:程旭;李永军;徐兆强;袁孝军;许昕丹;包丽华

    目的 探讨治疗量131 I SPECT/CT在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局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接受首次清甲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其中男36例,女119例,平均年龄(40.3±13.48)岁.131 I治疗剂量(108.26±24.15)mCi,治疗后完成131I全身平面显像(RxWBS)和SPECT/CT显像.根据RxWBS结果将155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RxWBS示单纯残甲,另一组为RxWBS示"残甲伴可疑淋巴结转移".结果 RxWBS示单纯残甲的119例患者中,SPECT/CT仍为单纯残甲者108例(90.76%),另11例(9.24%)除见残甲外还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受试者曲线分析(ROC)结果显示,对于RxWBS示单纯残甲的患者,当刺激后Tg值为5.905ng/ml时,SPECT/CT提供额外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78.7%,AUC为0.818.在RxWBS示残甲伴可疑淋巴结转移的36例患者中,SPECT/CT结果仅见残甲者14例(38.9%);其余22例SPECT/CT图像上可见颈部或纵膈淋巴结转移,且有8例SPECT/CT图像上发现比RxWBS所示更多的转移淋巴结.结论 在RxWBS的基础上,SPECT/CT有助于发现和鉴别更多的局部转移性淋巴结.

  • SPEC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的增益价值

    作者:陈立波;罗全勇;余永利;高云潮;陆汉魁;朱瑞森

    目的:评价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的增益价值.方法:对131I治疗后WBS结果不明确的2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131I SPECT/CT融合显像,在病灶和患者两种水平上评价融合显像在DTC定位和/或定性诊断上的增益价值,同时分析SPECT/CT结果对治疗策略的影响.所有结果均通过病理、其他影像检查和临床随访予以证实.结果:在131I WBS发现的总计232个摄碘灶中,甲状腺床占33 2%,恶性病灶占62 1%,非甲状腺生理性和良性摄取以及污染占4.7%.对131I WBS无法确诊的81个摄碘灶共行 37次SPECT/CT检查,后者获得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占85.2%和82.7%.17例(73.9%)患者获得了增益价值,其中8例(47 1%)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结论:对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加做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伪影和调整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图像融合技术的不断进步,SPECT/CT将在DTC甚至其他疾病的诊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 SPECT/CT 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鉴别诊断中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易战雄;杜方方;李卫春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肋骨显像异常放射分布区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237例患者中2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10±11.21)个月。本组210例患者经SPECT诊断后显示为骨转移45例,60例诊断为骨转移可能;32例诊断性质待定;4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30例诊断为良性可能。210例患者中131例的SPECT诊断结果与随访诊断结果符合,其中60例为良性病变,71例为骨转移,与随访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为62.38%。本组210例患者经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后显示为骨转移72例,38例诊断为骨转移可能;17例诊断性质待定;60例诊断为良性病变,23例诊断为良性可能。210例患者中158例的SPECT 诊断结果与随访诊断结果符合,其中74例为良性病变,84例为骨转移,与随访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为75.24%。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肋骨病变良、恶性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SPECT 诊断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可作为全身骨显像的有效补充,对肋骨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18F-FDG PET/CT融合显像对首发骨骼病变诊断的增益价值

    作者:赵海敏;秦雷;王楠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首发骨骼病变准确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患者因骨骼病变为首发症状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扫描的患者41例,记录PET部分的SUVmax,CT部分骨破坏特点,确诊依靠病理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 χ2检验.结果 PET/CT明确诊断多发骨转移瘤13例并找到原发灶,骨病灶的SUVmax(9.95±3.81);明确诊断骨髓瘤16例,11例溶骨破坏伴软组织形成的患者的SUVmax(8.75±3.96)与多发骨转移瘤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5例仅为溶骨性破坏患者的SUVmax(4.85±2.11)与多发骨转移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3.34,P<0.05).较罕见的恶性骨肿瘤SUV-max(12.9±1.72),其与骨结核的SUVmax13.4差别不大(t=1.86,P>0.05),但与其他良性骨肿瘤SUVmax(6.32±2.1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5).PET/CT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0.2%(37/41),常规显像诊断准诊率为34.1%(14/41)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作为一种全身的解剖显像与功能显像同机融合的影像技术实现了1+1+1>3,对首发骨骼病变的准确诊断有较高的增益价值.

  • 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姚忠强;肖国有;杨洪文;何其宇

    目的:初步评价FDG SPECT/CT符合线路同机图像融合在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60例,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同机联合扫描行18F-FDG显像.于静脉注射185-296 MBq 18F-FDG后40~60 min行18F-FDG图像采集.经同机CT自动生成的衰减校正图校正,用预先分组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进行图像重建,获得横断、矢状和冠状面图像,以及3D、CT和同机18F-FDG图像融合,同时检查结果与螺旋CT进行对照.结果:60例中,18F-FDG显像检出56例,灵敏度93%,影像特点为病灶处糖代谢异常增高;螺旋CT检出54例,灵敏度为90%.48例局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18F-FDG显像检出39例,灵敏度为81.3%;螺旋CT检出35例,灵敏度为72.9%.20例中有远处组织或器官转移的患者中,18F-FDG显像检出15例,灵敏度为75.0%;螺旋cT检出12例,灵敏度为60%.结论: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同机融合显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较螺旋CT检查更具有定性和准确定位诊断价值,从而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8 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姚忠强;杨洪文;肖国有

    目的初步评价FDG SPECT/CT符合线路同机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0例恶性肿瘤病例均采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DiscoveryVH,1英寸NaI晶体)同机联合扫描行18F-FDG显像检查.用预先分组,采用迭代法(OSEM)进行图像重建,获得横断、矢状和冠状面图像以及3D、CT和同机18F-FDG图像融合.结果60例肿瘤患者中,18F-FDG显像阳性56例,灵敏度93%.48例局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显像对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39例为阳性,灵敏度为81.3%;对肿瘤远处组织或器官转移的检出,20例中15例为阳性,灵敏度为75.0%;检出率和灵敏度均高于CT.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CT检查更具有较特异的定性和准确定位诊断价值,从而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宋长祥;陆武;杜鹏

    目的 评价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49例,于131Ⅰ治疗后5~7 d行SPECT/CT全身平面显像(WBS)和局部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或其他影像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其灵敏度及准确率.结果 平面显像发现异常掇碘疑诊为转移灶40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76.09% (35/46)、68.63% (35/51);断层显像发现异常摄碘诊断为转移灶45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3.48% (43/46)、89.58% (43/48).结论 DTC患者131Ⅰ治疗后,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转移灶的效能明显优于平面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DTC术后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99Tcm-硫胶体显像方法比较

    作者:周锐;刘琪;曹林;李倩;余颂科;翟东亮;孟奔;陈晓良

    目的 研究99 Tcm-硫胶体(99 Tcm-SC)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平面显像、断层显像和融合显像的差异,探讨99 Tcm-SC SLN常规适宜的显像方法.方法 96例乳腺癌患者于术前注射99 Tcm-SC,采用断层显像的方法检查SLN,其中61例同时行平面显像,12例同时行融合显像.结果 96例断层显像能多平面定位显示淋巴结,可有效鉴别伪影,检出淋巴结154.00枚,平均1.60枚,检出率为97.92%(94/96);61例行平面显像,常需采集侧位和斜位图像来帮助诊断,检出淋巴结82.00枚,平均1.34枚,检出率为86.89%(53/61).两种显像方法对淋巴结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1,P<0.05).12例患者在断层显像的基础上行CT扫描后完成图像融合显像,使淋巴结显示更加立体直观,但因术中的实际位置与融合显像位置有差异,且增加费用和不必要的辐射而未能推广.结论 SPECT/CT显像中断层显像具有检出率高、费用低的特点,更适合作为SLN的常规显像方法,融合显像是有力的补充方法.

  • 20例孤立性肺结节术前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的技术探讨

    作者:王瑛;刘长江;董燕玉;张立广;王凯华;曾群雁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术前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20例SPN患者术前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注射99mTc-MIBI后10 min、2 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对良、恶性肺部病灶摄取比值(早期:EUR,延迟:DUR)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终诊断根据组织病理学确定.结果 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70.0%、准确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7.5%.恶性肺部病灶EUR为(2.13±0.61)[95%CI:1.69~2.57],良性肺部病灶为(1.38±0.45)(95%CI:1.06~1.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2,P=0.006).恶性肺部病灶DUR为(2.40±0.47)(95%CI:2.07~2.74),良性肺部病灶为(1.52±0.87)(95%CI:0.90~2.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P=0.012).半定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以EUR≥1.50为界值,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80%.以DUR≥1.41为界值,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0%.结论 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SPN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脏图像的动态三维重建

    作者:何爱军;郑昌琼;汪天富;李德玉;尹立雪;郑翊

    传统的超声心脏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只限于描述三维及动态三维解剖结构,不能对心脏动态功能做出准确有效的评价.本研究将建立组织多普勒超声心脏图像的动态三维重建方法,通过超声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重建心脏运动的动态三维加速度场,为心脏功能的准确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论文解决了加速度矢量场重建过程中关键的矢量插值和融合显像的问题,从组织多普勒加速度图像中分别重建心肌运动三维加速度场和三维解剖结构,并进行融合显像.试验结果证明了二者之间相对空间位置正确,该方法可以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心脏功能的评价提供更多信息,在心脏靶点起搏和心内消融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新世纪分子影像学的发展现状

    作者:扈远余;王光昶

    本文通过对分子影像学的预期目的 、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子影像学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诊断学,它的出现是医学的一大技术革命.为了使这门科学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人们必须通过长期的努力探索,才能推动分子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和进步.

  • SPECT/CT断层骨显像对骨盆转移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禹晖;张金赫;尹吉林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骨盆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全身骨显像中骨盆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的53例患者行局部骨断层,获得局部骨断层图像、同机定位CT图像以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例经病理、PET/CT、磁共振诊断或1年以上随诊为终诊断结果.结果:53例患者73处病灶中,42处诊断为肿瘤骨盆骨转移,占总病灶数的57.5%;31处诊断为良性病变,占总病灶数的42.5%.SPECT/CT对于骨盆病灶恶性及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5.3%和96.7%.结论:SPECT/CT可以提高骨盆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鉴别骨盆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SPECT/CT骨显像对骨转移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丽荣;李娟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肋骨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全身骨显像中表现为脊柱、肋骨出现异常核素浓聚灶(病灶数目≤3个)的患者,行局部骨断层,同时获得局部骨断层图像、同机定位CT图像以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磁共振结果或1年以上随诊为终诊断结果.结果 41例患者85处病灶中,42处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占总病灶数的49.4%;43处诊断为良性病变,占总病灶数的50.6%.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0.5%、97.6%,特异性分别为16.3%、93.0%,准确性分别为52.9%、95.0%.结论 SPECT/CT 可以明显提高脊柱、肋骨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鉴别脊柱、肋骨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肺癌患者肋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董占飞;夏欢;赵艳萍;夏露花;王新华

    目的 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肺癌患者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肺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69例患者152个病灶符合研究标准,男性例45,女性例24,年龄32~85岁,中位年龄65岁.SPECT/CT融合显像随访诊断总符合率86.84%,其中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灶的102个,诊断符合率89.47%;SPECT骨显像随访诊断总符合率63.16%,其中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灶的75个,诊断符合率78.13%,二者在诊断肺癌患者肋骨骨转移灶和良性病灶准确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X2=4.96,4.13,P□0.05).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肺癌患者肋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 PET/CT多模态显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强;王荣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了PET功能显像与CT解剖显像的优点.PET功能显像可反应组织器官及病灶的生理代谢情况,但图像质量较差,分辨率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CT解剖显像可起到定位病灶的作用,解决了单独PET显像的缺点,二者融合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期判断及疗效检测.目前,随着PET/CT的广泛应用,其在肿瘤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将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2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