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一家系基因连锁定位分析

    作者:董佳梅;布娟;李静;卓彦玲;王乐今

    目的 对一个连续3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retinaochoroidal coloboma)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连锁定位分析.方法 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系统疾患.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选取位于全部染色体上的398对微卫星标记物,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经ABI3130型遗传分析仪,Genescan收集数据,Genotyper进行基因分型,Linkage软件计算两点Lod值.结果 在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微卫星标记物D2S2382取得大的Lod值,其Lod值为3.01.进一步在D2S2382附近选择微卫星标记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微卫星标记物D2S2382-D2S301-D2S2244-D2S163与家系中所有患者疾病表型共分离.结论 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2q34-2q35之间的3.80 cM范围内.

  • 一个短指家系临床特征调查及其致病基因的定位

    作者:柯新;董爱玲;刘奇迹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一个A1型短指(brachydactyly type A1,BDA1)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分析,确定该病的遗传类型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经家系调查及临床检查确定疾病类型;通过致病基因微卫星多态位点进行连锁分析;采用修饰引物产生引入酶切位点的方法来区分突变基因.结果 该家系的短指症为A1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原因为位于染色体2q35-2q36的IHH基因(indian hedgehog gene)发生了G298A(D100N)错义突变.结论 中国山东A1型短指家系的发病机理是IHH基因发生了G298A(D100N)错义突变所致.

  • 中国闭角型青光眼病一家系MYOC和CYP1B1基因两突变分析

    作者:代小华;聂尚武;柯铁;刘剑萍;王擎;刘木根

    目的 对一个中国闭角型青光眼病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对家系进行连锁分析,通过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鉴定致病基因突变.结果 在家系患者中均发现MYOC基因的一个无义突变(Arg46Stop)以及CYP1B1基因的一个氨基酸改变(Leu432Val).而在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族人群中没有检测到同时存在上述突变.结论 在一个闭角型青光眼病家系内鉴定了MYOC基因突变以及CYP1B1基因多态.该研究结果提示闭角型青光眼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二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并支持开角和闭角型青光眼病可能存在相同的发病机理的假说.

  •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家系SEDL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林婴;饶绍琴;杨洋;黄文芳;周瀚;刘晓琦;张天;鲁芳;王跃;王俊妨;常晋霞;唐新;刘兵;杨正林

    目的 鉴定中国西南地区一个4代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大家系的分子遗传缺陷.方法 采用X染色体荧光标记微卫星标记物进行连锁分析,并通过直接序列分析筛查SEDL基因突变.结果 DXS987与DXS8051之间呈现连锁(大LOD值:3.82;θ=0),致病基因定位于Xp22.2-Xp23.1;序列分析发现SEDL基因第4外显子发生点突变(c.239A>G),导致在第80位编码氨基酸由组氨酸置换为精氨酸(H80R).结论 SEDL基因与此中国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大家系表型完全连锁,并发现该基因新的致病突变(H80R).

  • 三个新的PAH基因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及其在苯丙酮尿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姚凤霞;郭辉;韩娟娟;孟岩;孙念怙;黄尚志

    目的 提高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的成功率.方法 在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基因附近选择了3个新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位点(PAH26、PAH32和 PAH9),进行扩增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确定它们在中国人群的分布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个新的ST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18(PAH26)、0.413(PAH32)和0.362(PAH9).这3个位点之间,PAH9与第3内含子中的STR位点(TCTA)n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其他位点组合不存在连锁不平衡.联合第3内含子中的STR位点(TCTA)n和2个新的位点,可以对家系中突变基因标记进行95%判断,并成功地用于4例产前诊断中.结论 选择性地应用PAH基因中的3个STR位点组合,可以95%地区分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家系中父母的两个基因,从而准确地进行快速产前诊断.

  • 多座位标记单倍型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研究

    作者:顾鸣敏;袁文涛;杨珏琴;张静;熊晓燕;姚芳娟;陆振虞;王铸钢;黄薇;范丽安

    目的研究5个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家系在HLA附近的多座位标记单倍型与AS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选择位于HLA区域D6S276两侧的11个微卫星标记作精细连锁分析,采用Cyrillic软件作单倍型分析.结果精细连锁分析显示D6S276的大Lod值达3.8821,位于该标记两侧的D6S1691和D6S1618的Lod值均大于1.50;单倍型分析显示5个家系的重组与交换频率达14.0%,其中D6S1691、D6S276、D6S1618与AS紧密关联.结论 D6S1691-D6S276-D6S1618区域可能存在AS的易感基因位点,家系中与AS紧密关联的单倍型可作为症状前诊断的重要依据.

  • 用与PKD2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对2型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

    作者:张维莉;张殿勇;吴玉梅;孙田美;梅长林

    目的应用 DKD2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对2型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方法对 PKD2基因侧翼微卫星D4S1534、D4S1542、D4S1563、D4S2460和D4S423进行基因分型,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家系成员进行连锁分析,确定患病家系是否与PKD2连锁,并对未发病成员进行基因诊断. 结果通过连锁分析20个家系,寻找到3个与 PKD2连锁的多囊肾病家系;在3个家系的4名未发病成员中发现2例携带 PKD2基因突变的症状前个体. 结论连锁分析是多囊肾病异质性研究和基因诊断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 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刘奇迹;龚瑶琴;李江夏;张锡宇;高贵敏;郭亦寿

    目的精细定位Smith-Fineman-Myer s综合征(Smith-Fineman-Myers syndrome,SFMS 致病基因,缩小致病基因候选区域. 方法从原定位区域中选择了13个新的多态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分析SFMS家系中各成员多态位点基因型. 从缩小的区域中根据已知基因的功能,从中选择 了 GPC3、GPCR2、MST4和 GLUD2作为候选基因,设计了扩增全部外显子和内含子外显子接头序 列的引物,通过直接测序法对家系中的患者进行了突变检测.结果连锁分析结果将SFMS定位区域缩小到10.18 Mb,所有4个候选基因在患者中未检测到突变.结论候选区域的缩小,为终分离SFMS的致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G PC3、GPCR2、MST4和 GLUD2不是中国山东地区SFMS的致病基因.

  • EXT2基因IVS2+1G>A突变致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

    作者:胡正茂;郑多;潘乾;杨一峰;赵天力;刘小平;邬玲仟;蒋冬贵;夏昆;夏家辉

    目的确定一个遗传性外生性骨疣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应用基因组扫描方法,利用8、11和19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确定候选基因,然后对候选基因的编码区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进行测序分析寻找突变,并行逆转录-PCR扩增mRNA加以证实.结果该家系致病基因被定位在11号染色体的 EXT2基因区,在 EXT2基因中检测到1个IVS2+1G>A(536+1G>A)突变,该突变与疾病共分离.逆转录-PCR证实,该突变导致编码区的第316~536位共221个碱基的缺失,使106位密码子至178位密码子及紧随的两个核苷酸的缺失,造成移码,形成125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结论 EXT2基因的IVS2+1G>A突变是导致这个家系发生外生性骨疣的原因.

  • Dysferlin缺陷:肢带2B型肌营养不良与Miyoshi肌病的致病原因

    作者:孙顺昌;樊绮诗;吴华成;France Leturcq;张炳峰;于文;Nathalie Deburgrave;刘明;宋永建

    目的对临床怀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进行分析,以明确肌病类型并寻找其致病基因的分子缺陷.方法用与8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基因连锁的短串联重复序列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用与5种肌营养不良相关的单克隆抗体作多重免疫印迹分析检测相应致病基因的编码产物;通过逆转录-PCR扩增先证者致病基因的编码序列并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结果家系连锁分析显示在DYSF基因附近的D2S337位点的优势对数记分值为1.85,提示致病基因与D2S337连锁;免疫印迹分析提示患者DYSF基因的编码产物dysferlin缺陷;测序证明先证者DYSF基因的cDNA第6429位发生纯合性delG突变.结论综合研究结果和临床资料,这一家系中的先证者被诊断为Miyoshi肌病,由DYSF基因纯合性缺失突变所导致.

  • 晶体蛋白βA1 基因缺失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核性先天性白内障

    作者:齐艳华;贾红艳;黄尚志;林辉;谷静芝;苏虹;张铁英;高雅

    目的对一个中国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核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克隆研究. 方法选取候选基因附近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对提示连锁的染色体区域内的候选基因测序,寻找突变. 结果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17q11.1-12约11.78 cM的范围内,并在候选基因晶体蛋白βA1 基因( CRYBA1 )的外显子4发现一个密码子缺失(ΔG91)与家系患者共分离,在正常人群中没有检测到. 结论该家系的核性先天性白内障系由 CRYBA1 基因外显子4的缺失突变ΔG91引起.这是首次报道由 CRYBA1 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核性白内障表型的发生.

  • 高频等位基因不平衡位点D6S1581与鼻咽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作者:熊炜;曾朝阳;沈守荣;李小玲;李伟芳;王蓉;熊芳;彭聪;张秋红;周鸣;杨一新;周厚德;黄河;李桂源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频等位基因不平衡位点D6S1581及在其附近克隆的鼻咽癌相关基因FBXO30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应用基因扫描技术,对12个湖南鼻咽癌高发家系、85例散发鼻咽癌患者及181名正常对照D6S1581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参数/非参数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在鼻咽癌家系中D6S1581与鼻咽癌发病连锁,Lods值高为2.611436 (P=0.00245),关联分析结果也提示家族性鼻咽癌D6S1581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D6S1581与湖南家族性鼻咽癌的发病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基因附近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鼻咽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FBXO30基因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 一个2型糖尿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

    作者:李月彬;卢虹;刘伟;张晨辉;熊晓燕;徐世杰;黄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机理,确定2型糖尿病致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所收集到的2型糖尿病家系进行全基因扫描和基因分型,并用LINKAGE和GENEHUNTER等软件包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该2型糖尿病家系致病基因可能的染色体定位. 结果发现在2号染色体长臂上存在着连锁,大Lod值是1.80,非参数连锁Lod值是5.06. 结论该2型糖尿病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上.

  • 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与X连锁核蛋白基因的连锁分析

    作者:刘奇迹;龚瑶琴;陈丙玺;郭辰虹;李江夏;郭亦寿

    目的明确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Smith-Fineman-Myers syndrome,SFMS)与X连锁核蛋白(X-linked nuclear protein,XNP)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SFMS家系中各成员XNP基因内多态位点基因型.结果两个多态位点中,XNPSTR1有多态,家系分析结果表明XNP基因与SFMS致病基因之间存在重组.结论 XNP基因不是导致中国山东SFMS家系的致病基因,SFMS存在位点异质性.

  • SA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的关系

    作者:陈义汉;杨奕清;徐文渊;陈兆鹏;袁应华;万海英

    目的探讨SA基因座是否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连锁,以及S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MF-PCR-SSCP技术研究SA基因座微卫星的频率分布特征;以SA基因座微卫星为遗传标记,通过状态一致性受累同胞对连锁分析方法探讨SA基因座是否与高血压病连锁;运用PCR-SSCP-银染技术筛查SA基因变异体,再经测序证实,然后通过关联研究明确这种变异是否与高血压病有关. 结果 (1)D16S3046、D16S3136和D16S3068多态信息量(PIC)分别为0.86、0.82和0.80, 杂合度(H)分别为0.88、0.71和0.77,表明中国汉族人群SA基因座微卫星的频率分布具有高度多态性;(2)SA基因座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无连锁关系,微卫星D16S3046、D16S3136和D16S3068连锁分析t值分别为0.972、0.622和0.236,P值分别为0.384、0.543和0.871;(3)SA基因座存在C→T置换,但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和无高血压病家族史的血压正常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前者χ2=0.382, P>0.05,后者χ2 = 0.296, P>0.05.结论 SA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无关,SA基因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的易感基因.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冠心病的连锁分析

    作者:王晓玲;顾东风;孙峰;吴锡桂;于全俊;贾宣;赵建功;陈妍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否与冠心病连锁。方法应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 TDT)分析了先证者一级亲属中至少有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家系45个,调查了212人。其中完整核心家系、父母一方、双方基因型缺失家系分别为21、2和22个。PCR-RFLP鉴定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结果 23个核心家系经经典TDT分析,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T等位基因频率未显著偏离50%(P>0.05);对40个符号要求的同胞组资料的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ib transmission/desequilibrium test, STDT)和同胞组不平衡检验(sibship disequilibruium test, SDT)检验均未发现受累子代与非受累子代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冠心病不连锁,提示该位点可能不是中国人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之一。

  • 一个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致病基因的初步定位

    作者:张晓海;赵军;朱席琳;高山;李常福;范钰;刘萍;金英淑;张连云;邱长春;沈岩

    目的 研究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致病基因是否与染色体4q21连锁.方法 提取在天津塘沽地区发现的一个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选择染色体4q21上的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STRP):GATA62A11、DSP(P)、SPP1和D4S1563做荧光标记PCR、等位片段分析,用Lod连锁分析法分析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上述4个STR的连锁关系.结果 分别得到13个家庭成员上述4个位点的基因型和单体型.MLINK软件分析显示:GATA62A11、DSP(P)与致病基因位点连锁的大Lod值分别为1.63(θ=0)和1.68(θ=0).结论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的致病基因初步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

  • AT1R基因3'-非翻译区A1166→C变异和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藏族EH的关联分析

    作者:邱长春;郑勇;岑维浚;朱席琳;刘英;崔超英;单广良;卓玛次仁;陈勇;次旦罗布;平措扎西;庄兰平;仁丹;柴旦;格桑罗布;刘怡雯;乌正赉;周文郁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和A1166→C突变双等位标志是否与藏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方法 以荧光标记dCTP为底物,应用PCR扩增和ABI prism 377半自动测序及PCR/RFLP技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受累同胞对和家系连锁分析,鉴定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和A1166→C点突变与藏族EH的关联.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证明,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EH相关联,χ2=26.44,P<0.001,该位点杂合度为0.73,多态信息量为0.71.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存在11种等位基因,A7(138 bp)为常见等位基因,A8等位基因与EH正相关,EH组和对照组中A8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5%和7.3%,χ2=9.64,P=0.002,OR=3.46,95%CI=1.44~8.51;受累同胞对A8等位基因的共享连锁分析结果显示,χ2=3.85,P=0.025;家系连锁分析Lod score值为0.80,AT1R基因A1166→C突变与EH无关(P>0.05).结论 AT1R基因3'端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EH相关,A8等位基因是藏族EH的重要遗传标志,提示致病基因可能与其存在连锁不平衡.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低氧呼吸驱动降低的遗传学初步研究

    作者:季蓉;何权瀛;张荣葆;高占成;丁东杰

    目的 观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子女呼吸中枢对低氧的反应性,并对低氧呼吸驱动与微卫星位点的关系进行连锁分析,初步探讨其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的基因是否与染色体6q21.1-21.2区域的某一位点相连锁.方法 测定6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其21名子女呼吸中枢驱动对低氧的反应性ΔP0.1/ΔSaO2、ΔVE/ΔSaO2,同时对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5个微卫星位点D6S299、D6S1691、D6S276、D6S1701、D6S1629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检验,用LINKAGE遗传统计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受检患者的10名子女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而另11名子女则正常,两组子女的性别分布均等;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性状与各微卫星位点的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大Lod值在D6S276位点为1.74(θ=0.10).结论 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的基因与D6S276位点紧密连锁.

  • 一个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姚丰;王应太;廖世秀;王莉;王涛;康冰

    目的 确定一个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应用与EXT1、EXT2紧密连锁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确定候选基因,然后对候选基因的编码区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进行PCR-测序法突变分析.结果 该家系致病基因被定位在EXT2基因区,测序发现EXT2基因536G>A无义突变,该突变位于EXT2基因第3外显子,导致编码第180位氨基酸的密码子成为终止密码,突变与疾病共分离,其余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另发现1例外显不全.结论 EXT2基因536G>A突变是导致这个家系发生骨软骨瘤的原因.

250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