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

    作者:蒲民哲;李志丹;张伟强;王海宁;徐宝平;翟永亮

    SAPHO综合征罕见,为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的简称.1987年有Chamot等首次命名,该病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慢性非特异性炎症.APHO综合征罕见,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MSCT是其佳的成像方法.

  • 人工内侧单髁置换对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向旋转的影响

    作者:张卫国;夏仁云;王小武;曹院国

    目的 探讨CT三维成像研究人工关节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可行性,观察人工内侧单髁置换对胫骨轴向旋转的影响.方法 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通过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股骨内外侧髁旋转轴心相对胫骨平台的前后移位,测量正常和人工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向旋转,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成人5人,10个膝关节,CT三维重建测量结果:膝关节在30°、60°、90°和120°屈曲时,胫骨分别平均轴向内旋5.3°、3.3°、5.1°和11.1°,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同.人工内侧单髁置换治疗单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10个膝关节),膝关节在30°、60°、和90°屈曲时,胫骨分别平均轴向内旋5.4°、3.8°、4.7°.两组膝关节在0~30°、30~60°和60~90°屈曲时胫骨平均内旋无统计学差异(配对T检验,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可以作为一种研究人工关节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手段,人工内侧单髁置换不改变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向旋转.

  • 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建利

    目的 探究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造影指导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研究组采用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所用辐射剂量、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所用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降低,同时还能缩短其手术时间,它的缺陷在于需使用较多的辐射剂量.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宰建国;何小其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对缺损的颅骨进行填充、修补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颅骨修补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①修补材料经历了从人类的异位骨、动物骨、有机玻璃、硅胶板等至三维钛网的应用过程;②CT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 CT三维成像观察寰枢关节功能位解剖

    作者:段少银;叶锋;康江河

    学术背景:临床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标准不明确,可疑诊断多,探讨新的诊断方法及诊断依据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观察正常人寰枢关节功能位解剖及位置关系,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设计:单样本自身对比.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对象:实验于2003-06/2004-11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CT室进行.随机选取正常志愿者53例,男 27 例,女26 例,年龄4.5~75岁,平均31.2岁,无颈部外伤或颈部疾患史.受试者或监护人对实验知情同意.方法:应用德国西门子Plus 4 型螺旋CT机,SUN magic veiw1000工作站及配备的三维重建软件,对志愿者进行中立位寰枢关节CT螺旋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其中21例加作右、左旋转位.主要观察指标:①错位寰枢外侧关节面吻合情况.②齿突侧距对称情况.③寰齿关节间隙.④左、右旋转位寰枢外侧关节面移位大经线.⑤左、右旋转位的大旋转角度. 结果:①53例中立位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寰枢外侧关节上、下关节面对齐,寰齿关节间隙为1.0~3.3 mm;齿突侧距不对称24 例,占45.28%.②21例旋转位显示寰枢外侧关节上、下关节面呈旋转性关节面移位,关节面吻合面积缩小约1/2~2/3,移位关节面宽度为5.76~8.18 mm;齿突侧距中立位对称时齿突向旋转侧偏移,不对称时齿突偏移程度减轻或无改变;寰齿关节间隙无变化. 结论:CT三维成像能清楚显示寰枢关节功能位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提供理论依据.

  • X线平片和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倪城

    目的:研究分析X线平片和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X线平片检查的190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同时给予CT三维成像检查,比较两项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检查肋骨骨折158例(含可疑骨折),平片检出率为83%,CT能够对患者的每处肋骨骨折做出准确的定位。结论:X线平片是临床常用的肋骨骨折检查方法,但是X线平片易漏诊,而CT检查能够精确的骨折定位,可作为X线平片的重要补充检查。

  • PC机三维CT影像的建立及在放射性眼眶整形中的应用

    作者:张如鸿;孙晓光;穆雄铮;韦敏;曹谊林

    目的:在PC上建立眼眶发育不良整形手术的三维CT影像测量和分析系统.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PC机上完成CT标准数据(DICOM3.0)解读,完成眼眶三维图像的重组、分析和测量,并应用于放射性眼眶的整形手术治疗.结果:14例眼眶发育不全患者经手术后眼眶横径、纵径和眶缘到外耳道的距离等测量指标都接近正常侧.结论:PC机三维CT影像测量和分析系统的建立,可以便捷,有效的量化放射性眼眶畸形的程度,为术前设计和术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 PC机三维颅颌面影像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张如鸿;孙晓光;穆雄铮;韦敏;曹谊林

    目的在PC上建立颅颌面整形手术的三维CT影像测量和分析系统.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PC机上完成CT标准数据解读,实现颅颌面骨架结构的二维显像和三维重组,并应用于放射性眼眶、眶外伤和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手术治疗.结果在PC机上重建的三维CT图像信息无损耗,图像清晰,可进行可操作化的测量.结论PC机三维CT影像测量和分析系统的建立,可以便捷、有效地量化颅颌面手术的术前设计,并为术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 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永宏;钟煜韡;张瑞生;曾灼灵;吴金云;张载乐;张淼涛

    目的 对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71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行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64层CT三维成像联合超声指导下展开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对其予以关注.

  • 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华余强;夏维木;叶永峰;徐玉生;张中志

    目的:评价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多发结石、鹿角状结石患者行KUB、IVU和CT检查,并应用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皮肾穿刺取石,结石清除率达96.8%,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CT三维成像处理获得的三维图像较KUB、IVU和普通CT图像对复杂性肾结石的定位与穿刺更具优越性,简便易行,安全性高.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清晰图像,并可准确发现结石,判断结石的立体形状及其与肾盂肾盏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经皮肾穿刺部位.

  • 100例尸头额隐窝气房正常变异及额窦引流通道分析方法

    作者:吴彦桥;郑伟明;李九胜

    目的 探讨中国人额隐窝气房变异种类及额窦引流通道类型,指导鼻科医生安全开放额窦.方法 100例尸头标本行解剖前薄层轴位CT扫描,按照额隐窝气房分类及“搭积木”式额窦引流通道分析方法,分析额窦引流通道,并通过解剖得以证实.结果 中国人额隐窝气房发育变异较大,包括前方外侧的鼻丘气房、鼻丘上气房、鼻丘上额气房;内侧的额窦间隔气房;后方的筛泡、筛泡上气房、筛泡上额气房;100例标本中,鼻丘气房发生率95%;鼻丘上气房发生率为32%;鼻丘上额气房发生率为l9%;筛泡上气房发生率为53.5%;筛泡上额气房(额泡气房)发生率为22%;额窦间隔发生率为23.5%;额窦引流通道形式有多种,按出现情况,从多到少为:前内侧型(右侧34例,左侧35例);前方型(右侧18例,左侧17例);内侧型(右侧14例,左侧13例);前外侧型(右侧10例,左侧10例);后方型(右侧6例,左侧7例);外侧型(右侧6例,左侧5例);直接型(右侧3例,左侧5例);后内侧型(右侧3例,左侧4例);夹缝型(右侧2例,左侧0例);后外侧型(双侧均有1例).结论 采用额隐窝气房分类法,按照“搭积木”方式分析额窦引流通道,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可以帮助鼻科医生术前了解额窦引流通道形式,术中安全、彻底开放额窦.

  • CT三维成像在肾脏复杂性结石手术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王思齐;姜新;翁志梁;陈洪德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对判断肾脏多发结石的形状及其与肾脏关系的意义.方法:对16例肾脏多发结石、铸型结石患者行KUB、IVU和CT检查,并应用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可使肾脏结石和肾脏获得较直观、全面而清晰的三维图像,可以准确判断结石的立体形状及其与肾脏的关系、结石所在肾脏皮质的厚度.结论:CT三维成像处理获得的三维图像较KUB、IVU和普通CT图像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价值评估

    作者:景抗震;傅点;郭宏骞;程文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价值.方法 肾结石患者120例,采用CT血管造影:CT动脉成像技术/CT静脉成像技术(CTA/CTV)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行PCNL.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行PCNL术,手术时间40 ~ 150分钟,平均(75 ±63)分钟;术中出血量20~200 ml,平均出血量(70 ±50)ml.术后3~5天行腹部平片复查,12例残石直径>4 mm,一次性净石率为90.0%,二期净石率达到100%;3例出现迟缓性大出血,其中1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经用止血药物,绝对卧床休息,夹闭造瘘管和牵拉造瘘管气囊行压迫性止血等措施,出血停止.无肾切除与死亡患者.随访3~6个月,无结石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定位行PCNL术,可避免血管损伤,减轻因盲点穿刺而造成的医源性血管损伤出血,提高PCNL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正常成人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向旋转的CT三维重建研究

    作者:张卫国;夏仁云;王小武;曹院国

    目的 采用CT三维成像观察研究正常非负重时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不随意轴向旋转.方法 对正常志愿5例10个膝关节,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通过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股骨内外侧髁旋转轴心相对胫骨平台的前后移位,测量正常非负重时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不随意向旋转.结果 CT三维重建测量结果:0°~120°屈曲过程中胫骨平均轴向内旋(18.7°±1.5°),其中0°~30°、30°~60°、60°~90°和90°~120°屈曲时,胫骨分别平均内旋(4.1°±1.2°)、(2.1°±1.2°)、(3°±2.1°)和(9.5°±1.6°).结论 CT三维重建可以作为一种研究人工关节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手段;正常成人在膝关节从0~120°屈曲过程中,胫骨发生平均19°内旋.

  • CT三维成像技术辅助复杂食管异物取出术

    作者:武勇进;王鹏;韩晓东;蓝建平;刘智献

    目的 总结CT三维成像技术在复杂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收集为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2013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复杂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辅助定性、定位诊断,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结果 所有患者行食管镜探查及异物取出术,手术顺利,术中所见与术前三维影像检查结果一致,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治愈出院.结论 复杂性食管异物由于其本身性质和位置的特殊性,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显示和诊断异物,指导手术的顺利实施.

  • 儿童支气管异物的CT三维成像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恒;鄢斌成;杨镒魟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观察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 对126例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本组126例支气管异物全部由硬性支气管镜成功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安全有效,对于怀疑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行CT三维成像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 CT三维成像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华玉;梁建波;刘刚;胡斌;玉海;蓝志相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4例,术前均行CT三维成像了解结石情况以定位,术中37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脏血流分布,实时引导穿刺,避开重要血管行PCNL;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B超引导下行PCNL。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血红蛋白损失量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肾主动脉血流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及肾主动脉阻力指数低( 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三维成像定位下行PCNL术,可避开重要血管,显著减少肾组织医源性损伤,提高PCNL术的成功率。

  • CT三维成像对142例儿童支气管异物的诊疗体会

    作者:张恒;鄢斌成

    目的:通过儿童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观察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对142例手术取出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术前CT诊断明确的142例支气管异物全部由硬性支气管镜成功取出,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准确可靠,对于怀疑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应该尽早行CT三维成像检查。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MRI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MRI结合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上,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均优于X线平片;并且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方式的确定.

  • 构建山羊实验性中度牙周炎模型

    作者:李君;乔文静;刘琪

    目的::构建山羊实验性中度牙周炎三维模型,为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正畸结扎丝随机结扎山羊下颌一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颈部并机械性破坏牙周附着软组织,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第4、10周进行CT影像学及三维重建分析,10周处死动物进行常规组织学分析。结果:组织学分析显示,10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更大程度的牙周组织丧失,达到中度牙周炎标准。结论:正畸结扎丝法10周可建立山羊实验性中度牙周炎模型。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