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黑胸大蠊转录组分析

    作者:齐润姿;高雪萌;魏丹丹

    目的 利用转录组技术获得非模式生物黑胸大蠊的大量转录组数据,为今后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取阈值e≤10-10在Swiss-Prot、NR、KEGG、COG、GO和Pfam等公共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 获得黑胸大蠊转录组信息数据量13.63 G,39576个unigene,总长度32 297 597 bp,长27 693 bp,平均长度816 bp.共获得61 167个注释结果.发现黑胸大蠊单核苷酸的多态性位点(SNP)置换33 955个,颠换16 561个,找到2 666个微卫星序列.结论 数量巨大的转录组信息为黑胸大蠊新基因的克隆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不同类型蟑螂粘捕产品用于蟑螂密度监测和杀灭蟑螂的效果观察

    作者:郑一平;徐庆;王冲;刘德平;祁正轩

    使用粘捕法杀灭蟑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进行蟑螂密度测定常用的方法[1,2].目前市场有蟑螂屋和粘胶板等产品.蟑螂屋是由外壳和粘胶板所组成,而粘蟑板只是一张具有黏性的纸板.蟑螂屋可用于在蟑螂密度监测和杀灭蟑螂工作,是国家卫生机构推荐用于蟑螂密度调查使用的品种.但由于市场上蟑螂屋的质量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给做密度和杀灭工作带来差异.另外,由于质量较好的蟑螂屋价格高,使用成本大,致使很多的使用者只购买粘胶板,不买外壳.我们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现场试验,比较了蟑螂屋和粘胶板在实际工作中的差异.

  • 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及黑胸大蠊的生物活性初探

    作者:郝蕙玲;孙锦程;曹敏;林永丽

    目的:测定抑太保、卡死克、盖虫散、噻嗪酮、杀虫隆、RH-5992及抑食肼对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药饵法.结果:抗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及蜕皮激素类化合物并非单一的胃毒剂,有的触杀毒力反高于胃毒毒力;盖虫散、RH-5992及抑食肼对黑胸大蠊具较高的生物活性;所用药剂除抑太保、卡死克外其他对德国小蠊均不敏感.结论:盖虫散、RH-5992、抑太保可用于防制黑胸大蠊,系统地筛选防制德国小蠊的IGRs药物很有必要.

  • 温度和食物类型对室内常见蜚蠊取食的影响

    作者:柴琪瑶;练键俊;张利剑;莫建初

    目的 研究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的食量情况及温度和食物类型对其食量的影响.方法 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食品为材料,观察蜚蠊不同温度下对它们的取食情况,然后统计分析温度对取食的影响.结果 对含水量5.70%的一般淀粉食物,在8、16和32℃时,3种蜚蠊的单只日平均食量德国小蠊雌性为(2.10±0.28)、(8.47±0.57)、(8.69±0.58)mg/d,雄性为(1.76±0.67)、(7.04±1.25)、(4.51±0.20) mg/d;美洲大蠊雌性为(25.78±1.31)、(65.56±13.73)、(142.94±13.00) mg/d,雄性为(17.67±5.31)、(32.94±4.82)、(76.81±7.55)mg/d;黑胸大蠊雌性为(32.07±10.02)、(46.90±8.42)、(92.46±7.77) mg/d,雄性为(15.38±2.15)、(17.21±2.26)、(50.61±3.05) mg/d.德国小蠊高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不同类型食物的单只日平均食量花生为(1.78±1.03)、(1.06±0.61)、(0.50±0.29) mg/d,肉松为(2.04±1.18)、(1.54±0.89)、(0.58±0.34)mg/d,红枣为(2.53±1.46)、(1.73±1.00)、(0.71±0.41)mg/d.结论德国小蠊的食量随温度上升呈现抛物线形式先增后减,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则呈线性递增;德国小蠊对高淀粉类的食品取食量大,高蛋白食品次之,高脂食品小,且进食量大小依次为高龄若虫>雌成虫>雄成虫.

  • 蜚蠊染色体核型研究概述

    作者:刘竹萍;赵宝新;马恩波;程璟侠

    目前全世界已知蜚蠊约3 500种,我国有168种[1].根据蜚蠊栖息场所的不同,将其分为家栖种和野生种,野生种类生境复杂、种类繁多;家栖种类较少,常见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室内蜚蠊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可传播、携带各种致病菌、病毒、蠕虫卵和阿米巴包囊等病原微生物,其体壁及口器分泌物是重要的过敏原,可引起变态反应[2],2003年香港SARS流行期间,曾在蜚蠊体内分离出SARS病毒.

  • 蜚蠊的鉴别诊断 ( 续 )

    作者:费守华

    2.6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形态描述蜚蠊虽然种类较多,但绝大多数种类营野栖生活,仅少数种类栖于室内.根据已有资料和全国各地调查结果,我国室内蜚蠊种类已发现有18种: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日本大蠊Periplaneta japonica、淡赤褐大蠊Periplaneta fallax、斑蠊 Neostylopyga rhombifolia、丽郝氏蠊Hebardina concinna、金边土鳖Opisthoplatia orientalis、广纹小蠊Blattella latistriga、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拟德国小蠊Blattella lituricollis、蔗蠊Pycnoscelus surinamensis、冀地鳖Polyphaga planeyi、中华真地鳖 Eupolyphaga sinensis、云南真地鳖 Eupolyphaga limbata、西藏真地鳖 Eupolyphaga thibetana 、京都亚洲蠊Asiablatta kyotens;其中常见种有6种: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下面对我国室内蜚蠊6个常见种的形态特征予以描述:

  • 黑胸大蠊体部和粪中变应原的交叉性及与哮喘的关系

    作者:许以平;张君;姚苏杭;朱丽君;王菁兰;曹玲仙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WBE)和粪浸液(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30例,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ELISA进行比较.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应原的组分,进而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观察WBE和FE的交叉性.结果:①哮喘组HBDT和sIgE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②SDS-PAGE显示,WBE至少有30条可分辨的蛋白条带,而FE有15条蛋白带,至少有8条(97.4kD、79.5kD、72kD、66kD、43kD、41kD、36 kD、24kD)与WBE处于相同的位置,免疫印迹试验显示,9例sIgE呈阳性的哮喘患者中88.9%(8/9)出现阳性条带,其中72kD、36kD较常见;③将WBE或FE预先与阳性血清作用后可抑制阳性血清的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的阳性反应.结论:黑胸大蠊的体部和粪便中具有相似的变应原性,与哮喘的发病有关;其主要变应原组分为72kD、36 kD.

  • 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交叉抗原成分比较

    作者:王金德;许以平;曹玲仙;姚苏杭

    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体部浸出液交叉抗原成分进行分析,为利用有关美洲大蠊分子克隆的资料进行黑胸大蠊主要变应原的克隆、测序和重组表达做前期工作.制备纯种黑胸大蠊及美洲大蠊的体部浸出液,采用SDS-PAGE(12%分离胶)分离蛋白成分,用Coomassi亮蓝染色,比较两种来源蛋白成分的差异.然后将蛋白电转至PVDF膜,以免抗黑胸大蠊体部浸出液(WBE)抗体作为第一抗体,进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以判断两种蟑螂的交叉抗原成分.两种蟑螂体部浸出液蛋白成分的SDS-PAGE带型略有差异,主要是条带密度不一致,而从其疏密分布(分布型式)上看,两者间存在相当多的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组分.经SDS-PAGE分离的条带多达近30条,分子量相同的组分多达20余条.免疫印迹表明,针对兔抗黑胸大蠊体部浸出液(WBE)抗体(IgG)有交叉反应的抗原成分多达10几条.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体部浸出液的蛋白成分或变应原组分间存在交叉反应成分.提示,利用有关美洲大蠊分子克隆的资料进一步对黑胸大蠊主要变应原进行克隆、测序或重组表达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 黑胸大蠊体部和粪中变应原的交叉性与哮喘的关系

    作者:许以平;张君;姚苏杭;朱丽君;王菁兰;曹玲仙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体部浸液(WBE)和粪浸液(FE)的变应原交叉性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人各30例,分别以WBE和FE作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和sIgE检测(ELISA法).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分析和确定变应原的组分,进而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观察WBE和FE的交叉性.结果 1.哮喘组HBDT和sIgE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 2.SDS-PAGE显示,WBE至少有30条可分辨的蛋白条带,而FE有15条蛋白带,其中至少有8条(97.4、79.5、72、66、43、41、36、24 kd)与WBE处于相同的位置,免疫印迹试验显示,9例sIgE呈阳性的哮喘患者中88.9%(8/9)出现阳性条带,其中72、36 kd较常见; 3.将WBE或FE预先与阳性血清作用后可抑制阳性血清的ELISA和免疫印迹试验的阳性反应.结论黑胸大蠊的体部和粪便中具有相似的变应原性,与哮喘的发病有关,其主要变应原组分为72、36 kd.

  • 过敏性哮喘患者蟑螂抗原皮肤反应性调查

    作者:王金德;许以平;曹兰芳;尹洪云;汪玮弛;姚苏航

    目的对门诊蟑螂过敏性哮喘发病情况进行粗略判断,并以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皮肤反应性作一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12例有14种抗原(皮肤点刺试验)资料的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儿蟑螂抗原皮试结果;总结34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上述两种蟑螂抗原皮试(皮内试验)结果。结果有皮试资料的212例患儿中,蟑螂抗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1例,阳性率28.7%,占14种抗原皮试结果的第4位。而就气传变应原相比较,排在屋尘螨及粉尘螨(均为89.6%)之后,居第3位;34例成人患者中,蟑螂抗原皮内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17.7%。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皮试阳性结果一致。结论蟑螂是门诊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儿常见致敏原之一;哮喘患者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反应性一致。

  • 常州市1998~2003年蟑螂密度调查

    作者:王洪林

    蟑螂大多数为野生,少数栖居于人类住室内,成为家庭中常见害虫之一.目前我国共发现室内蟑螂17种[1],隶属6科9属.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6种,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日本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前3种为优势种,后3种为常见种.蟑螂不仅偷吃食物,污损物品,而且还是多种病原体和寄生虫卵的传播媒介,是一种繁殖能力强,分布广泛,危害人民生活与健康的卫生害虫.全国卫生防疫战线在消灭蟑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提供科学灭蟑数据,本市长年坚持蟑螂种群和密度消长的监测,现将1998年~2003年对蟑螂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居民住宅楼蟑螂杀灭效果研究

    作者:陈保忠;柳明;庞松涛

    目的 观察对家属楼居民户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 用晔康杀蟑胶饵对单位家属楼室内,用拜力坦热烟雾对排水沟、暖气沟进行现场灭蟑实验.结果 试验前现场室内蟑密度平均为15只/15 min,施药后,10、20、30 d,平均密度分别为1.5,0,0只/15 min,杀灭率分别为90.0%,100%,100%.经6个月观察各房间均未见活蟑.结论 晔康杀蟑胶饵对家属楼居民户灭蟑效果理想,拜力坦热烟雾对排水沟、暖气沟灭蟑效果理想,并能达到较长时间的控制目的 .

  • 黑胸大蠊室内繁殖、发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徐绍锐;汪世平;吴仕筠;肖小芹;曾少华;余俊龙;戴橄;罗臣

    目的 阐明药用昆虫黑胸大蠊室内繁殖、发育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系统观察黑胸大蠊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殖产卵、孵化、若虫生长、蜕皮、羽化等生活史全过程.结果 统计分析了卵鞘长度、每鞘含卵数及分布、卵孵率、鞘孵率、卵期、若虫发育历期、羽化率、性比、成虫寿命、雌虫产卵期等生物学特征参数.结论 实验结果为建立黑胸大蠊的人工饲养及大量繁殖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详细的实验观察资料.

  • 重组质粒转染蟑螂对黑胸大蠊浓核病毒的拯救

    作者:张晓东;张珈敏;郭海涛;朱丽华;胡远扬

    用Glassmilk法纯化PfDNV dsDNA,在其3′端和PstⅠ切开的pUC119质粒的3′端分别加dG和dC尾,连接、转化、筛选得到分子量为8.7kb的重组质粒.通过酶切证明插入DNA为PfDNV全基因组DNA.利用DEAE-dextran转染技术,将此重组质粒导入黑胸大蠊幼虫体内,此重组质粒能使虫体发病死亡.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发现虫体细胞内存在大量的病毒粒子.同样,在免疫扩散实验中虫体PBS浸出液能与抗PfDNV的抗体产生沉淀线.用重组质粒感染致死的虫体喂食健康黑胸大蠊,也能使其发病死亡,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在细胞内增殖的病毒粒子.

  • 含荧光素酶基因的黑胸大蠊浓核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作者:杨娟;张珈敏;蒋洪;邓晓军;胡建芳;胡远扬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是我国分布广的蟑螂种类.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eriplaneta fuliginosa densovirus, PfDNV)是我室1991年在国内首次报道并在国内外第一个分类鉴定的蟑螂细小病毒[1].我们构建了PfDNV全基因组克隆和酶切亚克隆重组质粒,测定并分析了病毒基因组全序列与结构.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具有细小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其末端具有反转重复序列(Invert Terminal Repeatant, ITR)和回文结构,这类病毒基因组两端的特殊结构可能是与病毒复制,整合,拯救,包装有关的必需顺式元件[2~5].为了进一步研究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基因复制及表达机理,尤其是其末端结构在病毒基因复制中的作用,我们将荧光素酶基因插入了PfDNV基因组保留了两个完整的末端结构而其它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中.将这种重组质粒转染虫体后,在虫体中检测到了荧光素酶的表达,说明在缺失基因组中间部分时,插入的外源基因依然可以复制、表达.本结果证实了PfDNV基因组的末端结构是PfDNV复制的必需结构.这一实验为将外源基因引入病毒基因组,构建基因工程杀虫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义乌市黑胸大蠊成虫对三种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

    作者:楼俊;俞小林

    蟑螂是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媒介,繁殖力强,孳生场所广泛,其种群也较多.但各地优势种有所不同,我市为黑-胸大蠊优势种,对少数区域侵害还比较严重.为掌握黑胸大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耐药程度,以利于指导合理用药和提高防治效果,我们于1999年对在我市捕捉的黑胸大蠊进行了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 黑胸大蠊雌虫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探

    作者:刘远威;吴仕筠;周俊君;许继凡;尹旺平;康亮

    目的:探讨黑胸大蠊雌虫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其还原力以及清除·OH能力.结果:黑胸大蠊雌虫水提取物60,40,20 μg/mL浓度组能显著清除·OH自由基,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与同等浓度的VitC相当,其还原力与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黑胸大蠊雌虫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 黑胸大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作者:吴仕筠;汪世平;徐绍锐;钟飞;代小艳

    目的:测定、分析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为黑胸大蠊的生物发育学研究及药用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均含有所测的15种氨基酸.但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不同,若虫期高,卵次之,雄虫少.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为一快速、简便、成熟的方法;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含量不同,雌雄间也有差异.

  • 黑胸大蠊若虫免疫兔血清对美洲大蠊若虫cDNA表达文库的筛选及克隆分析

    作者:吴仕筠;汪世平;徐绍锐;钟飞;余俊龙;李文凯;曾少华;肖小芹;罗臣

    目的从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中筛选黑胸大蠊抗原相关基因,以期获得黑胸大蠊有潜在药用价值的蛋白质、多肽成分.方法用黑胸大蠊若虫免疫兔血清筛选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和序列测定,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及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经三轮复筛,从多个持续阳性克隆中挑选出3个进行测序、分析,其中N1克隆为新基因,Score<50,命名为Parcxpwnx01,GenBank登录号为AY838802.该基因编码231个氨基酸,初步预测该蛋白可能为一具信号转导功能的跨膜蛋白.N2克隆与美洲大蠊核蛋白体16S RNA基因高度同源,N3与黑胸大蠊线粒体DNA高度同源.结论免疫筛选获得与黑胸大蠊若虫抗原相关的基因克隆,其编码的蛋白结构和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 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抗原的分析

    作者:徐绍锐;汪世平;李文凯;吴仕筠;吕志跃;彭选楚;何卓

    目的了解黑胸大蠊的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抗原的免疫生化特性.方法采用十十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酶联免疫印迹(ELIB)技术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四种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银染色,均得到清晰的蛋白显色带.卵抗原、若虫抗原、雄成虫抗原、雌成虫抗原分别可见13、28、26、41条蛋白区带,其中主带分别为2、10、10、13条,分子量大多位于10~97kDa范围.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43kDa以上分子量范围,四种抗原组分相互之间有交叉抗原的存在.结论不同发育阶段黑胸大蠊的蛋白质组分从卵-若虫-成虫出现次第增多现象并趋于复杂化,这对研究黑胸大蠊的发育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