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纵隔囊肿介入超声硬化治疗1例

    作者:陈光浩;付润娟;陈文韬

    患者女,37岁.1992年1月18日因卵巢囊肿并右胸钝痛不适半年入院.CT示纵隔右前6.0cm×6.0cm囊性占位病变,壁光滑略不等厚,无乳头状突起,腔内密度均匀一致,CT值16Hu,无气、齿、骨等.前壁有3.0cm与前胸壁相贴,左后内与心脏、大血管相贴.诊断:纵隔囊肿(图1).B超:胸骨右缘三肋间深吸气末屏气时探及囊肿壁光整均匀,厚2.0mm.囊性液暗区内有较多飘动的点状强回声.

  • 甲状旁腺腺癌合并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表现1例

    作者:薛勤;陈则君;赵可;陈晨

    患者男,52岁,主因“恶心、呕吐伴乏力3天”入院.专科检查:左甲状腺下极可触及4.0 cm×3.0 cm包块,活动度可,质韧,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激素46 pmol/L,血钙4.42 mmol/L.超声检查:左甲状腺中下极背侧见3.6 cm×3.9 cm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A);另于左甲状腺中部见0.3 cm×0.4 cm低回声结节,形态欠规则,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图1B).

  • 甲状腺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并迷走甲状腺1例

    作者:温艳婷;李璐;胡德胜

    患儿女,9岁,因“触及颏下包块”就诊.查体:颏下扪及质软包块,无压痛,移动度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及峡部未显示,甲状腺右侧叶大小约28 mm×7 mm×6 mm,实质回声欠均匀,腺体内可见密集分布的砂砾样强回声,无确切占位效应;CDFI示甲状腺右侧叶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图1A);舌根部见大小约11 mm×8 mm×6 mm等回声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与甲状腺组织相似,舌根部结节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图1B);双侧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

  •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作者:刘晶华;陈路增;陈蕾;叶京明;王彬;张惠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CEUS和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AngioPLUS)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3例PTC的CEUS表现及AngioPLUS表现,根据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增强组、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比较3组间病灶峰值强度(PI)、病灶与邻近甲状腺组织峰值强度差值(△PI)的差异,评价PI、△PI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PI和△PI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5,P<0.001),其中低增强组△PI小于等增强组(Z=-6.45,P<0.001)和高增强组(Z=-3.99,P<0.001),等增强组△PI小于高增强组(Z=-3.73,P<0.001).3组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7,P<0.001),其中低增强组PI小于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P均<0.001),而等增强组PI与高增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PI(rs=0.650,P<0.001)、△PI(rs =0.798,P<0.001)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呈正相关.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rs=0.768,P<0.001)、PI(rs=0.442,P<0.001)、△PI (rs=0.647,P<0.001)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结论 PTC病灶内部CEUS强化程度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通过AngioPLUS显示的PTC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可间接评价其血流灌注.

  • 高频超声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作者:卜锐;杨娜;夏春娟;马峻峰;陆健斐;丁昱;易晓佳;赵丽娜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3)、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9).分析2组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及转移性淋巴结的颈部分布区域.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颈部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且淋巴门消失、回声增强,淋巴结长短径比<2,淋巴结短径>5 mm,淋巴结内多个点状强回声,淋巴结血流呈混合型或周围型,淋巴结血流丰富者分别占86.24%(94/109)、70.64%(77/109)、41.28%(45/109)、17.43%(19/109)、53.21%(58/109)、48.62%(53/109);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上述征象分别占16.50%(17/103)、2.91%(3/103)、11.65%(12/103)、1.94%(2/103)、17.48%(18/103)、16.50%(17/103),2组间各超声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手术所见分区为标准,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术前超声对淋巴结分区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颈Ⅵ区57.58%(38/66)、颈Ⅴ区75.00%(3/4)、颈Ⅳ区81.25%(13/16)、颈Ⅲ区76.92%(10/13)、颈Ⅱ区70.00%(7/10).结论 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外科确定颈部淋巴结处理策略有指导作用.

  • 高频超声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

    作者:张明琼;蒋耀煌;黄泽君;洪睿霞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ETE)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治疗的PTC患者116例,共151个结节,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点,观察结节与甲状腺被膜邻接长度占结节周长百分比(A),分析以A≥1%、A≥25%及A≥50%预测PTC ETE的诊断效能.结果 151个PTC中,手术病理证实59个(59/151,39.07%)有被膜外侵犯(ETE组),92个(92/151,60.93%)无被膜外侵犯(non-ETE组).超声发现结节位于甲状腺实质内(A0)84个(84/151,55.63%),1%≤A<25%、25%≤A<50%、A≥50%分别有25个(25/151,16.56%) 、15个(15/151,9.93%)、27个(27/151,17.88%).A≥1%、A≥25%、A≥50%的结节个数在ETE组和non-ET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A=50%为截断值,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7.29%(22/59)、94.57%(87/92)、72.19%(109/151)、81.48%(22/27)、70.16%(87/124).结论 高频超声可有效预测PTC有无ETE,为术前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对患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杨方;王学梅;张浩;李璇;欧国成

    目的 探讨利用CDFI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PTC患者,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30)和无转移组(n=17).回顾性分析术前CDFI检查资料,观察病灶血流分布情况,进行Adler血流分级,测算肿瘤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分析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利用RI和PI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佳界值.结果 ①转移组与无转移组Adler血流分级均以2,3级为主.两组间CDFI血流检出率及2、3级血流信号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转移组PSV、RI及PI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均<0.01),而两组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R1及PI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r=0.58、0.64、0.60,P均<0.01),AT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相关性(r=0.38,P>0.05).③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佳诊断界值:RI为0.74,PI为1.09.结论 CDFI检查可用于术前评估PTC患者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 超声诊断双胆囊并胆囊息肉 1例

    作者:张新琼;云秋

    患者男,39岁.因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就诊,查体无异常.腹部超声所见:肝脏轻度肿大,肝内前半回声增强,光点细而密,深部减弱,管道结构较模糊.肝下多切面显示两个相互独立、分离、大小形态相似、各自完整的胆囊声像,大小分别为5.1cm× 2.1cm、5.7cm×2.4cm,呈"T"形排列(见图),前方胆囊颈部见一乳头状中等回声结节,范围约 0.5cm×0.6cm,自胆囊壁向腔内突起,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另一胆囊无异常.超声诊断:脂肪肝;双胆囊并胆囊息肉.CT扫描诊断:双胆囊.

  • 超声诊断腹膜后平滑肌瘤1例

    作者:侯宝祥;刘普玲

    患者男,52岁.因偶发左上腹上有一包块,不适来诊.超声检查:脾脏不大、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均匀;左肾大小形态正常;胰腺头、体、尾清晰.于胰尾旁可见一7.6cm×6.3cm无回声区,呈椭圆形,境界清楚,囊壁较厚可见乳头状突起.肿物在脾的下方,左肾的前方.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周边及内部均未见动脉血流.超声诊断:腹膜后囊性占位,考虑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患者到他院手术,病理诊断腹膜后平滑肌瘤.

  • 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

    作者:魏晋艳;岳松虹;刘宏;周俊林

    目的:探讨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对此类肾癌的鉴别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囊性改变肾癌,包括多房囊性肾癌10例、透明细胞癌21例、乳头状细胞癌13例,比较3组病例的CT征象。结果10例多房囊性肾癌均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15.8±5.6) HU,囊壁及分隔较薄,4例壁结节直径>5 mm,8例囊壁及间隔呈早期中度强化。21例透明细胞癌中,9例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32.5±6.7)HU,囊壁及间隔较厚,19例壁结节直径>5 mm,20例呈“快进快出”明显强化。13例乳头状细胞癌中,4例呈多房性改变,囊液平均CT值为(26.1±5.6)HU,囊壁及间隔较厚,12例壁结节直径>5 mm,12例呈轻至中度延迟强化。结论肾癌囊性改变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肿瘤有无假包膜、囊液CT值、囊壁及分隔厚度、附壁结节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均有利于其鉴别诊断。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灶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剑;王跃涛;徐斌;钱翠娥

    目的 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较低,本研究探讨PTMC原发灶超声特征能否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为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 选取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7例PTMC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86例和无转移组20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PTMC原发灶超声特征,探讨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灶形态、微钙化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灶形态、原发灶与包膜接触面积是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男性、年龄≤ 50岁、原发灶形态不规则及其与包膜的接触面积大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原发灶形态不规则的超声特征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PTMC患者原发灶的部分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为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延海;吕慧娜;杨晔;王博

    目的 甲状腺髓样癌(MTC)比较少见,其超声表现报道较少,本研究评价高频超声对MTC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检出率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盛京医院确诊的54例MTC患者,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MTC组肿物内部多见粗钙化,PTC组多见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MTC组肿物周边有不完整声晕及部分环绕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多丰富.PTC组周边无声晕及环绕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显示多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TC组与PTC组多为低回声,边界多清晰,以纵横比≥ 1较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C具有甲状腺癌的超声特点,高频超声对MTC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种静;孙咏梅;张俊鹏;王宏桥;李萍;董海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与PTC结节大小、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造影在PTC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PTC患者124例,根据PTC结节大径线D分为D<1.0 cm组、1.0 cm≤D≤2.0 cm组、D>2.0 cm组,根据其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LN(+)]组和淋巴结转移阴性[LN(-)]组,分析各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TIC定量参数.结果 ①超声造影提示PTC结节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性增强,D<1.0 cm组及1.0 cm≤D ≤ 2.0 cm组以低增强为主(45/57、31/42),D>2.0 cm组以高增强为主(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PTC直径增大,其超声造影峰值强度[(12.75±3.77)%、(15.53±3.62)%、(18.11±4.28)%]、曲线下面积[(820.52±289.19) %·s、(873.84±156.19)%·s、(1118.8±152.48)%·s]及灌注缺损比例(24.56%、52.38%、72.00%)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造影表现为等及高增强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低增强组,且LN(+)组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高于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大小、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PTC结节之间超声造影表现有差异,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葛妍;马富成;冷晓玲;吕涛;贾志莺

    目的 本研究拟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158例患者共170个PTC结节的术前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根据病理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61例和对照组97例.将PTC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以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以PTC超声表现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报能力.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癌结节大直径、甲状腺被膜侵犯、微钙化及血流分级Ⅰ~Ⅲ级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0.534、0.547、0.687、0.460.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914、0.904、0.862(P<0.001).癌结节纵横比和边界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OR=4.962、1.070,P>0.05).结论 PTC的超声表现中,癌结节大直径、甲状腺被膜侵犯、微钙化和血流分级Ⅱ~Ⅲ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术前预测PTC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 CT能谱曲线结合形态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金弋人;韩丹;郑冬;蒋悦;赵卫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能谱曲线与CT形态学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1例PTC术前行颈部双能量CT双期增强扫描,轴位加3D定位标记短径>5 mm的中央组淋巴结,术中对应取材和标记,CT扫描对应术前标记的淋巴结.分析转移性淋巴结CT形态学并比较动、静脉期原发病灶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K)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出K值临界值及K值结合形态学的诊断效能.结果 31例共获得一一对应的中央组淋巴结73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2枚.动脉期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K值诊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2.7%、59.1%,与形态学两者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81.8%.结论 CT能谱曲线K值对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K值联合CT形态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

    作者:王欣;郑凯;黄敏

    目的 桥本甲状腺炎(HT)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探讨合并HT的PTC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为从HT中筛查出甲状腺恶性结节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从298例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8例合并HT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70例单纯PT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①与单纯PTC相比,合并HT的PTC女性及微小癌比例更高,两组年龄、肿瘤大小、多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PTC的结构、内部回声、形态、边缘、钙化、晕圈等超声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合并HT的PTC内部多无血流,单纯PTC内部多有血流.内部无血流多见于肿瘤直径≤10mm的PTC,内部有血流多见于肿瘤直径>10mm的PTC.结论 合并HT的PTC以女性更多见,多为微小癌;具有PTC典型的灰阶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显示内部无血流,PTC的内部血流不仅与PTC的大小有关,可能还与是否合并HT有关.

  • 肾乳头状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赵志刚;梁晓超;赵振华;王伯胤

    目的 分析肾乳头状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CT在肾乳头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乳头状细胞癌的CT特点,分析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是否有假包膜、肿瘤平扫密度特点和增强扫描后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强化时相及肿瘤是否侵袭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等.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病灶位于肾皮质,3例位于肾实质;肿瘤呈膨胀性生长14例,浸润型生长1例;12例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3例无包膜.平扫肿块实质部分稍高密度9例,等密度4例,稍低密度2例.密度均匀1例,不均匀14例,其中斑片状、大片状坏死14例,斑片状、条片状钙化5例,灶性出血2例.动态增强扫描:肾皮髓质期肿块实质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呈轻度持续强化,坏死灶无强化.肿块侵袭肾盂2例,侵袭肾窦脂肪1例,肾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无肿大.结论 肾乳头状细胞癌CT平扫实质部分多为稍高密度,常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强化,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艳秋;罗渝昆;张明博;张艳;谢芳;广旸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术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34枚病灶.对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131I治疗后再次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3、6、9、12、18、24个月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消融区吸收情况、血流变化与内部回声,明确消融范围,计算病灶缩小率,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结果 显示,病灶形态皱缩、结构不清、体积缩小,造影呈无增强表现.134枚射频消融治疗后结节体积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术后1、3、6、9、12、18、24个月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67.9±263)%、(76.3±20.3)%、(84.3±16.6)%、(87.7±14.8)%、(89.8±14.2)%、(90.7±14.3)%和(90.9±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个结节终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效,并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望成为治疗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新方法.

  • MS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少民;许乙凯;胡秋根;林绍嘉;郭保亮

    目的:探讨128层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资料,主要对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境界不清楚,瘤周“半岛状”瘤结节强化15例,瘤周残圈征17例,晕环征10例.合并钙化者21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11例,粗颗粒状钙化5例,混合性钙化5例.48例中33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后淋巴结明显强化,囊性变7例,合并壁结节6例,11例病灶内见钙化,其中细颗粒状钙化6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128层CT薄层重建及增强扫描能够更好地评价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

  •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王广珊;喻茜;瞿伟;舒特标;杜哲明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囊内乳头状癌资料,超声观察病灶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病灶内及周围血流情况.结果:乳腺囊内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为边界清楚,囊壁上乳头状突起,形态不规则,基底部较宽,可有厚分隔,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囊内实质结节内血流较丰富或边缘血流等特征.结论: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936 条记录 6/47 页 « 12345678...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