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作者:窦霞;武方明;徐德福;马雪鹏;刘旭东;李文军;任萍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前门控技术在冠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患者进行前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及60例患者进行后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处理影像学资料,采用t检验对冠脉成像两种扫描方式的有效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6.56±1.25) mSv和(19.03±1.32)mS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门控辐射剂量低于后门控66%。两组患者在图像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后门控比较,前门控冠脉成像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 心脏CT研究进展

    作者:孙宏亮;王武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进步,在有选择的患者中CT冠脉成像逐渐成为诊断冠脉疾病的首选方法.本文旨在回顾心脏CT设备的历史沿革及现今发展,并展望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伟;陈雄钊;兰勇;胡茂清;罗学毛;龙晚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及评估冠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通过838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6_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并以其中218例在1周内进行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心率、心率变化幅度、延迟时间设定、β受体阻滞剂、呼吸频率、屏气合作与否、造影剂注射总量与速度、图像重建时相、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参数、患者年龄性别、机器软硬件性能等是影响64排螺旋CT成像质量的因素.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评估冠脉狭窄的准确率为95.9%,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90.0%.结论 得到了影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各种因素,分析了减少和消除这些因素影响的方法.在评估冠脉狭窄方面,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基本能满足临床要求.

  • 心率变化对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影响及其控制方法探讨

    作者:杨爱春;陈邦文;范正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以往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金标准"主要依靠导管法X线冠状动脉造影,但其属于创伤性检查方法,操作风险大,且检查费用昂贵,还偶有并发症产生[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安全、快捷经济、患者及医护人员接受X线辐射少等特点,但进行该项检查时对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很多,笔者观察了心率变化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 冠脉CT A在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军;赵之伟

    目的:探讨冠脉CTA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并发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3-04—2015-12收治的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共60例,分别行64层螺旋CT冠脉CTA扫描和冠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共有44支血管冠脉CTA和CAG判定狭窄程度完全相符,符合率为73.3%;冠脉CTA血管正常和重度狭窄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的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其他程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对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检出率基本一致,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冠脉CTA明显优于CA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A可准确评估冠脉病变情况,安全、无创、快速,可成为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首选检查方法。

  • 双源 CT 冠脉成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程建和;王胜军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 CT 冠脉成像( DSCTCA)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PI)对冠心病( CA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115例临床确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一周内分别行DSCTCA和MPI检查,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冠脉造影( CAG). 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CA、MPI及两者联合运用诊断CAD、检出病变血管的效能. 结果:115例患者中,CAG有一支及一支以上冠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68例,其中单支病变17例,双支病变35例,三支病变16例;共计204支,管腔狭窄率≥50%的冠脉累计135支. DSCTCA、MPI及二者联合运用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4%(56/68)、80.9%(38/47)、81.7%(94/115);76.5%(52/68)、78.7%(37/47)、77.4%(89/115)和92.6%(63/68)、76.6%(36/47)、54.8%(63/115);DSCTCA、MPI和两者联合使用检出病变血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77.8%(105/135)、90.5%(190/210)、85.5%(295/345);73.3%(99/135)89.0%(187/210)、82.9%(286/345)和85.2%(115/135)、82.9%(174/210)、33.3%(115/345). 结论:DSCT-CA和MPI均是临床诊断CAD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两者结合既能灵敏诊断心肌缺血,又能较好反映冠脉血管病变,为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海燕;于晓宇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存在的利弊,以便于临床可以更好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内收治的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冠脉主干以及重要的分支部分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测,以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记录所得实验结果;随后利用目前临床中普遍使用的冠脉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测,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两组实验的临床数据.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相较于常规的冠脉造影技术,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并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肯定.结论 利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不仅能够对冠脉狭窄病变、冠脉开口畸形、支架管腔具有较好的显影效果,而且对于患者的冠脉钙化病的诊断率也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温淑英;陆明圆;郑鹏宇;孙晓光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在将64层螺旋CT应用于冠状动脉成像中,对由于心率变化及呼吸伪影所致的图像异常进行了心电编辑及选择多时相重建,提高了图像质量,从而获得了完美的图像.报告如下.

  •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周里;张伯民;施凯耀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并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有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其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达0.15%-1.5%[1].

  •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研究

    作者:何家伟;侯诗楠;何耀强;徐志锋

    目的:运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诊断,研究其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确切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一定时间段里的老年冠心病疑似患者58例,入院后给予护理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然后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脉动脉造影术(CAG)对已选患者的冠脉主干和重要的分支部分进行检测,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所选58例老年患者的284个节段病变血管,对CAG和CTA在诊断是否有冠状动脉疾病存在上进行卡方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3.3142, P>0.05)。以CAG为金标准,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97.37%、特异性为97.65%、阳性预测值为96.52%,阴性预测值为98.22%;对冠脉主干和重要分支部分的病变诊断性结果显示,在临床应用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的病变诊断价值相对较高。结论: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弱,采用无创性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其进行冠心病的诊断,不仅诊断率高,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而且检测过程无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接受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差异

    作者:王亮;周渝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差异.方法: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结果:(1)以冠脉狭窄≥50%为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特异度为98.5%,敏感度为91.1%,阴性预测值为97.9%,阳性预测值为93.2%.结论:对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冠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炫速双源CT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优化与胸廓径线的关系

    作者:凌寿佳;曾自三;管学春;韦启君;曾冠珍

    目的:探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优化与胸廓径线的关系.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 6-12月经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分为A、B两组:A组患者(BMI<25 kg/m2)29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20 mAs.B组患者(25 kg/m2≤BMI<30 kg/m2)23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30 mAs.计算冠脉相对于背脊肌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对CNR和SNR与胸廓径线、BMI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A、B两组患者胸廓AP、RL径线均与CNR具有相关性(P<0.05).A、B两组患者CNR、SNR与RL径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CNR、SNR与AP径线的相关系数.除A组第2层面外,CNR与AP径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其与BMI的相关系数.结论:胸廓径线可以指导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

  • 不同对比剂浓度对能谱CT冠脉成像的影响

    作者:黄仁军;朱静芬;李勇刚

    目的:探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管腔内CT值、冠脉显示图像质量以及斑块局部显示质量.方法:51名怀疑或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人被分为A、B、C三组,每组17人;所有病人都用能谱CT进行CTCA检查,A组对比剂浓度为320mgI/ml,B组为350mgI/ml,C组为370mgI/ml.通过能谱后处理工作站分析每个病人冠脉显示的佳对比噪声比(CNR),得到佳单能量点(keV);分别在佳单能量图像上的升主动脉根部、左主干以及右侧冠状动脉近段的三个不同水平及斑块局部放置感兴趣区(ROI),测量以上各位置管腔内平均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以及斑块局部显示质量(SNR、CNR),并对各主要冠脉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51例患者共663个冠脉节段纳入图像质量评分,其中满足诊断要求者658段(99.2%),共检出不同斑块成分51处(A组20处,B组14处,C组17处),其中钙化22处(A组7处,B组6处,C组9处),非钙化19处(A组8处,B组6处,C组5处);与B、C组相比,A组的对比剂浓度分别降低了9%、14%;三组间佳单能量点、佳CNR、管腔CT值、SD、SNR、图像质量评分、斑块局部显示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能谱成像时,应用320mgI/ml对比剂具有相对较低的浓度,并且不会降低冠脉管腔增强效果以及冠脉图像质量.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双源CT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邵婉怡;徐辉;叶飞;王俊;姚晓晨;王峰

    目的: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指标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已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双源CT(DSCT)的患者64例,以MPI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将临界病变的冠脉分为心肌缺血组和未缺血组.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冠脉管腔狭窄率和心肌缺血的关系,计算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CTA诊断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冠脉心肌血流灌注的敏感性分别为80%、90%和50%.经卡方检验,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预测心肌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或双支病变比较三支病变诊断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示临界病变中冠脉管腔狭窄率对诊断心肌缺血预测价值较好(ROC曲线下方面积AUG 0.756).结论:管腔狭窄率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心肌血供有一定的影响,对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预测能力较好.

  • 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斑块性质的有效性评价

    作者:赖焕泉

    纳入51例冠心病患者,将X 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记录斑块大小和分布情况,并与CA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入组的51例患者中,经 CTA 检测一共有612段冠状动脉良好显示,符合分析要求。其中,23.04%(141段)的冠状动脉上检测到斑块。141段中,混合性斑块占56.74%(80段),钙化斑块占26.95%(38段),软斑块占16.31%(23段)。对斑块在冠状动脉不同分支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左主干软斑块发生率以及不同性质斑块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均P<0.05)。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成像质量进行比较,CTA 成像质量好,对斑块性质的确定准确性较好。经CTA 检测,141段冠状动脉上,98处大斑块,25处中斑块,18处小斑块。以 CAG 为金标准进行评估,18处小斑块中1例出现低估,1例出现高估。25处中斑块中,3例出现高估,2例出现低估。98处大斑块,7例出现高估。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测冠脉斑可以获得较之CAG更好的成像质量,且安全无创,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CAG检查。

  • 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亮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至12月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70例,分别行64层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结果70例患者冠脉CT成像结果满意,冠脉主要及重要分支均显影清晰。对4个主要冠脉检查结果示冠脉CT成像检出病变101支,无病变179支,冠脉造影检出109支,无病变171两种判断结果比较,冠脉造影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成像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99/109)、98.8%(169/171),阳性预测值为90.8%(99/109),阴性预测值为94.4%(169/179),两者诊断基本一致。两种诊断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各级别诊断率均基本一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检出斑块性质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检出率基本一致,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钙化斑块的检出率结果显示,冠脉CT成像技术明显优于冠脉造影,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安全、费用低等优势,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心电编辑对提高双源CT冠脉图像质量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立民;刘成磊;徐凯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在改善双源CT冠脉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以冠脉分支为单位,回顾性分析60例心率变异过大或心律失常患者双源CT冠脉成像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总结不同类型的心电编辑方法.结果:60例心率变异过大或心律失常患者,心率范围为55~269次/min,平均心率(92.8±31.9)次/min,冠脉图像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总评分分别为2.26±1.03、3.5±0.61(t=-17.85,P=0.001);表明编辑前后图像质量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编辑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心电编辑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心率变异过大或心律失常患者双源CT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 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及分级评价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勇;丁仁福;符惠宏;雷星;陈运奎;郑辉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临床诊断及分级评价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进行128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分析,并与CAG 对比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分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狭窄阳性84例,阳性率为70.00%;阴性36例,阴性率为30%。另外,12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内斑块出现钙化82例,钙化率为68.33%,非钙化38例,非钙化率为31.67%。12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确诊冠状动脉狭窄阳性85例,阳性率为70.83%;阴性35例,阴性率为29.17%。另外,12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内斑块出现钙化83例,钙化率为69.17%,非钙化37例,非钙化率为30.83%(37/120)。经统计学分析经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率和冠状动脉内斑块检查中钙化率检出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120例患者检出1572段血管节段,在行冠脉狭窄程度检查时,其对狭窄程度分级过程中均清晰显现出较多的低估或高估情况。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筛查手段或低危冠心病患者的复查手段,具有可靠、简便、准确、快捷的优点。

  • 常规心电图与256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姚锦容;张晓东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256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分析及256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CTA).结果 256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阳性率为76%,体表心电图冠心病诊断阳性率为6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256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明显提高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

    作者:游天

    目的:探析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对其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方式与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技术.之后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及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显示,共有95例确诊为冠心病.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79.0%,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则高达98.0%;且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出现漏诊与误诊的例数显著少于常规心电图技术,两种检查方式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予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技术,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并提高预后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68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