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余波;雷杜晶

    目的 分析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疑似患主动脉病变且进行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CT检查,试验组应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试验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分数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A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螺旋CT对非肥胖患者门静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矫亮红;王孝峰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螺旋CT对非肥胖患者门静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门静脉成像(MSCTP)的非肥胖患者156例,所有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均小于25kg/m2.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螺旋CT进行扫描,对照组采用常规扫描方法.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统计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对比剂用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并进行对比;对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对两组患者图像的肝实质CT值、门静脉CT值、图像噪声值、肝实质等进行对比;两名影像科医师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主观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I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管电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对比剂用量、平均辐射剂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肝实际值CT、门静脉CT值和图像噪声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图像主观质量平均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螺旋CT对非肥胖患者进行应用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并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使用对头部CTA检查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梅晓燕;高永炳;李红尧;贺俊斌

    目的:探究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使用对头部C T A检查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40例患者使用常规电压和常规浓度对比剂进行头部C T A检查,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头部CTA检查,并归为实验组,取得两组检查结果后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并且记录各组辐射剂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价实验组检查的可行性.结果:两组CT检查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可见,其均未出现较差的图像质量,组间其他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不明显.但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可见,实验组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同时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使用对头部CTA检查的可行性分析发现,其能够获得和常规检查方法相应的检查效果,同时减少了对于患者产生的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技术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

    作者:王荣洲;潘兆春;张翔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技术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头颈部C T A检查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管电压100kVp,对比剂270mgI/ml,iDose4迭代算法,对照组患者管电压120kVp,对比剂350mgI/ml,滤波反投影算法.观察两组患者CTA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HU、SN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D、碘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CTA图像合格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技术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颈部CTA检查具有可行性,能够减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

  • 低管电压CT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奇丽霞

    目的:研究低管电压CT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6日—2017年6月10日期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扫描管电压的差异分为低管电压C T A组和常规管电压CTA组.将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以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低管电压CTA组的CTA客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与常规管电压CTA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CTA主观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对比数据差别不大(P>0.05).结论:在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中,低管电压C T A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的前提下使辐射剂量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低管电压联合低碘量在CTPA中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左开华;何琳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与低碘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中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将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PAE)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行CTPA检查(n=30)。结果 A、B、C 3组在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浓度270 mgI/mL)、注射速率3 mL/s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既满足诊断,又降低辐射剂量和碘量。

  • 肥胖患者80kV不同级别迭代重建技术CTPA图像质量分析

    作者:孙潇;田兴仓;李文玲;孙凯;穆丽莎;朱力

    目的 评估80 kV条件下不同级别迭代重建技术对肥胖患者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肺栓塞并行CTPA检查的肥胖患者40例,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及3个级别的迭代重建技术(iDose1:20% IR/80% FBP;iDose3:40% IR/60% FBP;iDose5:60% IR/40% FBP)重建图像.测量图像的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CT值、噪声,计算并比较4组数据的噪声、SNR及CNR.结果 4组重建图像噪声、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图像噪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BP组的SNR及CNR与iDose3组和iDose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FBP比较,80 kV联合不同级别IR技术可明显降低CTPA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并可进一步降低肥胖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 低管电压联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降低下肢动脉CTA辐射剂量

    作者:华海琴;康德强;徐晓娟;王岩;彭楠;刘冰;李超;王玲璞;郭鹏德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结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实现下肢动脉CTA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将64例患者分为3组行下肢动脉CTA检查,A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50~250 mA;B组管电压100 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50~350mA;C组管电压80 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100~350mA;获得腹主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扫描长度(S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3组间腹主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S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DL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图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50±0.51)分、(2.44±0.63)分及(2.41±0.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管电压结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可在获得符合诊断要求图像的同时,降低下肢动脉CTA扫描辐射剂量.

  • 低管电压与低流速对比剂联合迭代算法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

    作者:李佩玲;陈娇;赵宇;赵丽;李松柏

    目的 探讨低流速对比剂、低电压扫描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下肢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接受双下肢动脉CTA检查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低管电压(80 kV)扫描,对比剂注射速率3.3 ml/s,迭代算法重建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注射速率5.0 ml/s,使用滤波反投影法进行图像重建.扫描结束后记录容积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腹部至小腿8个ROI及周围肌肉组织的CT值和标准差(图像噪声),计算CNR及S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组的辐射剂量、碘注射量、血管CT值及图像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CTDI和DLP分别为(3.57土0.64)mGy和(429.26士97.60)mGy·cm,对照组分别为(7.23±0.86)mGy、(918.15±173.53)mGy·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实验组平均碘注射量为(22.49士2.03)g,对照组(33.48±2.9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实验组8个ROI的平均血管CT值和图像噪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CNR、SNR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80 kV管电压、3.3 ml/s对比剂注射速率联合迭代算法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和碘注射量.

  • 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维俊;窦小峰;陈敏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斑块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的碘流率1480 mgI/s,管电压100 kV,对照组的碘流率1850 mgI/s,管电压120 kV。比较2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PI、RI、SID、钙化CT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或闭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钙化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准确性高,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双低"技术在胸部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浩;袁子龙;张照喜;杜东屏;郑丽丽;陈长春;董盼盼;彭伟;高小东;刘玉林

    目的:探讨CT"双低"技术(等渗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对胸部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行CT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初诊患者(18.5 kg/m2<体质量指数<28 kg/m2),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高浓度对比剂(350 mgI/mL)、常规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270 mgI/mL)、低管电压(100 kV).分别记录及计算每位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血管及肌肉强化后的平均CT值、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客观评价通过对各组血管及肌肉强化后的CT值、CNR分析得出;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由2名不同年资诊断医师采用4分制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各组间辐射剂量指标、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均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较A组平均CTDIvol降低36.87%,平均DLP值降低36.19%,平均ED值降低36.35%(均P<0.05).A、B组强化后血管平均CT值、肌肉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噪声较A组增加约28.3%,CNR降低约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低"技术行胸部CT增强扫描,可有效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对比剂肾病及过敏风险,并能满足影像诊断需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256层螺旋CT idose技术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彭汉陈;葛群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 idose技术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12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T扫描参数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1例患者接受常规256层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组61例患者行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检查,并应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 4进行图像重建.对比两组患者对比剂用量以及辐射剂量水平,并评估两组患者CTA检查成像质量.结果 在两组患者CTA检查图像质量评估中,观察组右冠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左旋支(LCX)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213,t=0.170,t=0.303,t=0.597;P>0.05),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对比剂用量与平均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256层螺旋CT idose技术结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行冠脉CTA检查同样可获取高质量影像结果,并且患者检查过程中应用对比剂量更少,所受辐射剂量更低,检查安全性更高.

  • 作者:

    关键词:
  • 双源CT大螺距、低管电压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辉峰;张丽;张照涛;姚彬;刘颖;左敏静;李晓;黄水平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低管电压(kV)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顺序入组疑主动脉瓣狭窄的60例患者行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大螺距扫描组、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和常规扫描组,每组各20例,分别对3组主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常规扫描组仅3例符合TAVR术前评估要求,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均明显高于常规扫描组(t=17.083、16.667,P<0.05),但大螺距扫描组与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客观图像质量参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t=-13.645、-14.647,P<0.05),但大螺距扫描、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值,联合低kV+迭代重建组均明显低于大螺距扫描、常规扫描组,且3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 =2 564.398、651.616、653.308,P<0.05).结论 双源CT大螺距、低kV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能满足TAVR术前评估,同时可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 低碘含量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及迭代重建在颈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朱晓明;李晓谨;张清

    目的 探讨低碘含量对比剂联合应用低管电压及迭代重建算法在颈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拟行颈部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B组80 kVp,碘克沙醇(270 mgI/ml);C组70 kVp,碘克沙醇(270 mgI/ml).B、C两组并联合使用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SAFIRE.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并对3组中有明确病理学结果 的病例进行符合率分析.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在图像客观质量评价各指标中,C组血管CT值(446.958±82.885)Hu高(P<0.001);而B组(14.520±6.421)Hu、C组(17.422±5.158)Hu的噪声低于A组(27.910±12.305)Hu,且B组、C组SNR与CNR较之A组明显提高(P<0.001);有效辐射剂量小的为C组(1.427±0.276)mSv.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显示3组病例图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且B组、C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不低于A组.结论 采用低管电压(70 kVp)、低碘含量对比剂(270 mgI/ml),并联合使用基于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SAFIRE进行颈部CT增强检查,既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所得图像质量也可满足诊断要求.

  •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血管造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胡晓萍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血管造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配置碘水混合对比剂,灌入输液管,置入成年人男性仿真人模型的胸部,模拟胸部血管,采用螺旋CT机对不同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等级进行扫描,记录辐射剂量,比较不同方案下测量的输液管CT、纵膈CT、SD、SNR和CNR参数.结果 管电压越低,辐射剂量越低,而且在忽略迭代重建算法的基础下,不同管电压的输液管CT、SD、SNR和CNR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忽略管电压的条件下,SD、SNR和CNR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80 kV低管电压以及标准的迭代重建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胸部CT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减少辐射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64排CT"双低"扫描模式在颈部CTA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侯青

    目的 探讨颈部CTA检查中进行64排CT"双低"扫描模式的应用研究.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6月—2016年2月来该院进行颈部CTA检查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64排CT"双低"扫描模式,300 mgI/mL碘海醇对比剂,100 kV管电压,对照组进行常规64排CT扫描模式,即350 mgI/mL碘海醇对比剂,120 kV管电压,由两名资质较高的影像科医师评价图像质量,比较两组的对比噪声比(CNR)、 信噪比(SNR)、噪声、CT值等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的颈部动脉血管1分节段、2分节段、3分节段、4分节段的图像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噪声、CT值等临床指标情况分别为(40.2±6.3)、(40.6±7.9)、(9.1±2.3)、(388.6±40.3)HU,对照组分别为(58.9±10.8)、(69.7±15.7)、(7.4±0.5)、(490.8±60.2)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11.11,4.85,9.46,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颈部动脉血管1分节段、2分节段、3分节段、4分节段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CTA检查中应用64排CT"双低"扫描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所受的碘总量和辐射剂量,同时可获得较佳的图像质量.

  • 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秦定文;杨亚芳;顾生荣;万谦;史永平

    目的:评估低管电压(80 kV)扫描降低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做腹部CTA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80 kV和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比较两组的病变显示、图像质量、腹主动脉CT值及平均辐射剂量,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604.9±132.3)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8.3±94.3)HU,图像质量评分(3.61±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6±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管重建成像图像质量、病变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69.7%及69.8%。结论: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可降低辐射剂量,病变显示较满意,获得图像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但原始图像噪声偏高,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 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可行性

    作者:张大明;谢彦婷;薛华丹;王萱;金征宇

    目的 评估第3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50 ml碘普罗胺用量模式在外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82例拟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1) 70 kV组:采用70 kV管电压+ 50 ml碘普罗胺模式在第3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2) 100 kV组:采用100 kV管电压+90 ml碘普罗胺的模式在第2代双源CT上进行扫描.测量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和胫腓干的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 70 kV组的剂量长度乘积为(195.8 ±46.9)mGy·cm,较100 kV组的(461.6±57.9) mGy·cm下降了57%(t=-22.848,P=0.000).70 kV组近端腹主动脉的CT值明显低于100 kV组(t=-2.502,P=0.014),股浅动脉(t=3.053,P=0.003)和腘动脉(t=4.013,P=0.000)的CT值明显高于100 kV组.70 kV组近端腹主动脉、远端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的SNR和CNR及胫腓干的SNR均明显低于100 kV组(P均<0.05).70 kV组主动脉(t=2.893,P=0.000)和足部动脉(t=3.776,P=0.000)的伪影明显高于100 kV组;主动脉(t=-1.000,P=0.002)和足部动脉(t=2.893,P=0.010)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100 kV组,股-腘动脉(t=-1.000,P=0.000)和小腿动脉(t=4.261,P=0.000)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100 kV组;主动脉(t=2.048,P=0.044)、股-腘动脉(t=8.370,P=0.000)、小腿动脉(t=8.315,P=0.000)和足部动脉(t=7.202,P=0.000)的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100 kV组.结论 在外周动脉CTA扫描中,与常规方案相比,70 kV管电压50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 第3代双源CT大螺距70 kV管电压15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杜倩妮;隋昕;宋伟;宋兰;徐晓莉

    目的 评估第3代双源CT大螺距70 kV管电压15 ml对比剂用量模式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临床拟诊肺栓塞行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A组(n=35)行常规CTPA扫描模式(120kV,80ml对比剂);(2)B组(n=35)行大螺距70 kV管电压15 ml对比剂用量模式.测量所有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尖段肺动脉、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胸前空气及背部肌肉的CT值及标准差,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每例患者的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共同对肺动脉图像进行主观评分,两组图像质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等级检验,并计算Kappa(c)值评价2名医师对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CT值、SNR、CNR和ED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两组患者在肺动脉主干[(300.62±77.54) HU比(332.80±102.80) HU;t=-1.53,P=0.13]、右肺上叶尖段肺动脉[(361.72±84.92) HU比(325.37±87.86) HU;t=1.81,P=0.08]和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CT值[(359.54±89.61) HU比(318.26 ±87.19) HU;t=2.00,P=0.0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图像右肺上叶尖段(22.81±6.05比19.80±6.60;=2.05,P=0.04)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22.65±6.37比19.28±6.63;=2.23,P=0.03)CNR均明显高于B组.A、B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分别为1(1,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8,P=0.93).两位医师分析图像质量的一致性非常好(c=0.87,P=0.01).A组的ED为(4.33±1.80) mSv,明显高于B组的(0.92±0.23) mSv(t=11.72,P=0.00),B组的ED值较A组降低了约79%.结论 第3代双源CT在大螺距70 kV管电压15 ml对比剂模式下行CTPA检查,可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并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