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窦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丽;关兵;彭新;徐英;王莹;吴晶涛

    目的:探讨鼻窦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CT、MRI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鼻窦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资料,术前常规行CT、MRI检查.1例筛窦大细胞癌患者病变累及颅内,直接转入肿瘤科放化疗;余5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行放化疗.结果:病理报告示2例为大细胞型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其余4例为小细胞型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例在肿瘤科治疗的患者现带瘤生存2个月,随访中.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中1例术后4个月复发死亡,1例失访,其余3例目前均未复发.结论:鼻窦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虽表现为恶性,但早发现、早诊断及综合治疗是改善该病预后的重要方法及手段.病变范围较局限的鼻窦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鼻内镜下手术有效、安全、微创.

  • 囊泡分子免疫病理学改变对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上皮预后转归的影响

    作者:王军旗;文忠;申聪香;王海丽;钟品能;杨柯柯;李冠雪;张沈华

    目的:探讨囊泡分子免疫病理学改变对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上皮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依EPOS标准选取40例(8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对囊泡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囊泡刮除(右侧)和不刮除(左侧);依据囊泡数量及大小分为轻度组(44侧,单侧术腔囊泡数目≤5个且囊泡直径均≤5 mm)及中重度组(36侧,单侧术腔囊泡数目>5个或囊泡数目≤5个而囊泡直径>5 mm).鼻内镜下比较轻度组、中重度组术后鼻黏膜上皮化情况;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囊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术后不同时间各组(术后1~3周、6~8周及11~14周)和对照组(下鼻甲黏膜、鼻息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囊泡上皮基膜不连续、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病理性腺体增多;超微结构显示,囊泡微管结构出现异常,线粒体减少;分子免疫学结果显示,在术后1~3周、6~8周及鼻息肉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术后11~14周及下鼻甲黏膜组织(P<0.05);术后6~8周及鼻息肉组织囊泡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术后1~3周、11~14周及下鼻甲黏膜组织(P<0.05).中重度组囊泡刮除较不刮除鼻黏膜更快上皮化,与轻度组比较平均时间缩短1.5周(P<0.05),轻度组囊泡刮除和不刮除对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泡是鼻内镜术后有可能经历的阶段,其出现可能提示是鼻腔黏膜术后对炎症存在的反映,存在病理形态学改变及VEGF、TGFβ1的高表达,VEGF、TGFβ1术后的动态变化可以成为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预后转归的监测指标之一.术后对中重度囊泡进行清除有利于鼻腔黏膜的恢复和愈合.

  • 孤立性蝶窦疾病159例临床分析

    作者:肖喜艳;巴云鹏;张玉杰;魏燕高

    目的:分析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使其得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和治疗,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159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79.87%,127/159).在159例患者中,60例(37.74%)为蝶窦囊肿,44例(27.67%)为单纯性蝶窦炎,31例(19.50%)为真菌性蝶窦炎,5例(3.14%)为蝶窦息肉,3例(1.89%)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1.26%)为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1.89%)为脊索瘤,3例(1.89%)为鳞状细胞癌,3例(1.89%)为恶性淋巴瘤,2例(1.26%)为神经内分泌癌,2例(1.26%)为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0.63%)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随访10个月~4年,鼻内镜术后多数患者转归良好.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常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其次是视力障碍,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

    作者:盛海斌;蔡昌枰;程瑜;焦秦;朱巍;赵咏桔;方文强;谭令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2眼)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行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运动度、角膜情况以及有无复视等.结果:12眼(100%)术后视力均提高.其中1眼从术前只有光感,术后可感眼前手动,其余11眼视力提高0.1~0.7;10眼(83.3%)眼压降低0.2~21.4 mm Hg(1 mm Hg=0.133 kPa).2眼无明显变化;8眼(66.7%)眼球突出后退1~5 mm.另外4眼无明显变化:术前1眼存在角膜溃疡,术后溃疡愈合;术前9眼存在眼球活动受限,其中8眼(88.9%)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眼无变化;术前4例存在复视,术后1例复视消失;除1眼术后出现中鼻道出血行止血处理外,其余11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安全有效及微创的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较好的术式.

  • 影像导航下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治疗伴脑脊液鼻漏的创伤性视神经病

    作者:张华;宋西成;张庆泉;孙岩;王强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在伴有脑脊液鼻漏的创伤性视神经病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2010-01期间收治的12例伴脑脊液鼻漏的创伤性视神经病患者,均在影像导航下经鼻内镜行视神经减压术,并同时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随访3个月~1年,脑脊液鼻漏全部修补成功,患者视力恢复到0.3~0.6者1例,0.1~0.3者2例,0.1以下者1例,手动1例,恢复光感2例,总有效率为58.33%.结论:鼻内镜和影像导航系统的结合应用使手术视野开阔、定位精确并增加了安全性,尤其在局部解剖结构因外伤而导致毗邻关系改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小创伤,提高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98例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和鼻声反射分析

    作者:杨旭;雷科

    目的:提高对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8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首发症状、鼻声反射结果、CT表现、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窦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首发症状包括涕中带血、鼻塞、头面部疼痛、鼻腔异味、溢泪及无症状.术前鼻镜检查43.9%无明显异常,13.3%鼻中隔明显偏曲,41.8%鼻腔有新生物,25.5%鼻腔有分泌物.鼻窦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鼻气道通气阻力、鼻腔总容积、鼻腔小截面积与同性别正常人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T表现多为单侧鼻窦受累,不均匀或均匀不透光改变.术前CT诊断为真菌球型鼻窦炎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5.3%,真菌球以上颌窦发病率高(54.1%),次为蝶窦(11.2%)、筛窦(5.1%)、额窦(2.0%),多窦受累及占32.7%.所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结合不同角度内镜彻底清理病变.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临床症状不典型,鼻声反射检测提示鼻气道通气阻力增加,鼻腔总容积、鼻腔小截面积缩小,可能成为影响鼻腔通气导致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原因;术前CT检查对真菌病的诊断大有帮助,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 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作者:梁继锋;李光华;申妍;师伟;李秋丽;杨明鑫;乔淑华;郑晓燕

    目的:探讨治疗面肌痉挛的功能性手术方式,讨论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及减少并发症等有关微创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内镜下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脑脑桥角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85例(99.7%),其中为小脑下前动脉264例,基底动脉21例,用Teflon隔离;蛛网膜粘连但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0.3%).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1/6级196例,2/6级62例,3/6级23例,4/6级4例,5/6级1例;术后半年面神经功能1/6级274例,2/6级10例,3/6级2例.术后1个月听力无明显变化238例,下降<20 dB 35例,20~<50 dB 10例,≥50 dB 3例.出现脑脊液耳鼻漏2例,均治愈.无其他并发症及死亡患者.随访1~4年,面肌痉挛复发3例(1.0%),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内镜下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小脑脑桥角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理想术式.内镜应用提高了责任血管的发现率,有助于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保护.

  • 经鼻视神经减压术相关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作者:李吉平;王家东;金晓杰;邱永明

    目的:研究视神经和后组鼻窦以及眼动脉的关系,寻找可靠的解剖标志.为经鼻视神经减压手术中视神经定位和有效避免损伤眼动脉提供内镜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8例成人头颅标本,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法开放后组筛窦和蝶窦.在内镜下辨认视神经-颈动脉隐窝和视神经管.观察视神经和后组鼻窦的关系,去除骨性管壁.充分开放视神经的颅口和眶口,切开视神经管硬膜层,观察视神经和眼动脉的关系.结果:本组发现在所有标本中均可以观察到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视神经隆起出现率仅为62%;视神经和蝶窦以及后组筛窦存在3种毗邻关系.8侧(50%)前部为后筛窦.后部为蝶窦,5侧(31%)全为蝶窦,3侧(19%)全为筛窦;视神经管颅口部眼动脉位于视神经内下方9例(56%)、下方4例(25%)和外下方3例(19%),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向外侧行走,至视神经管眶口部.眼动脉位于视神经下方3例(19%)和外下方13例(81%).结论: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恒定出现.同时由于内镜的成像特点,该隐窝比视神经管隆起的辨认更加可靠,可以作为视神经减压手术中的旨选解剖标志;眼动脉发起的位置位于视神经的下内侧,发出后向下外侧行走,行程中存在交叉关系,手术中应注意该冈素.避免损伤眼动脉.

  • 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龚维熙;陈伟;王恩彤;张宝林

    目的:探讨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伴有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2004年采用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早期慢性肥厚件鼻炎5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内镜及CT检查,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全部病例中,50例(92.59%)术后鼻腔通气良好或改善,下鼻甲大小、形态和色泽基本接近正常或较前改善.结论: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伴有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避免下鼻甲干燥或萎缩具有积极意义.

  • 局部麻醉下控制性低血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蔡志毅;王筱斐;陶宝鸿;吕静瑶;王颖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控制件降压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控制性降血压组和对照组.记录2组术前、降压前、手术30 min时及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气值、出血量、术野评级、手术时间.结果:手术30 min时2组HR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快(P<0.01),SaO2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1).2组术毕时MAP、HR、SaO2和血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野清晰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可减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出血量,保持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

  • 鼻内镜下眶壁部分切除治疗急性鼻源性眶骨膜下脓肿

    作者:马敬;何君玲;周柳青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壁部分切除治疗急性鼻源性眶骨膜下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全身应用头孢他啶及万古霉素24 h后,全身麻醉下行病侧上颌窦、筛窦开放术,同时取鼻窦内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影响鼻窦引流或术后鼻腔清理的鼻中隔偏曲、肥大中鼻甲同期或择期进行处理;术后24 h取出鼻腔填塞物.吸引器每日2次清理术腔渗出物,直至有新鲜肉芽组纵完全覆盖创面;对于有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者,更换抗生素,对于无结果者,继续应用头孢他啶及万古霉素5 d.结果:全部患者末出现眶部、鼻腔、颅内及全身并发症,术后24~48 h体温恢复正常,眼痛、眼胀、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睑、球结膜水肿消腿明显,眼球活动度明显增加;术后13~22 d,全部患者眼部体征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6例遗有间断性眼部胀痛感.结论:鼻内镜下眶壁部分切除治疗急性鼻源性眶骨膜下脓肿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具有明显优点的治疗方式.

  • 老年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围手术期治疗

    作者:崔朝阳;王启荣;韩飞;邓良珍;梁辉;于淑东;潘新良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围手术期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7例老年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系统有针对性围手术期治疗后,治愈132例(72.5%),好转43例(23.6%),无效7例,总有效率96%,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经系统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治疗后行鼻内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与手术时机的选择

    作者:刘阳云;李正贤;孙正良;江文;冯秀荣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CRS)疗效及其相关因素,以选择佳治疗方案与佳手术时机.方法:根据是否伴有腺样体肥大与鼻腔结构异常,220例CRS患儿被分成4组,A组单纯鼻窦炎;B组伴腺样体肥大,其中B1组无鼻腔结构异常,B2组有鼻腔结构异常;C组仅伴鼻腔结构异常.参照文献,所有患儿均给予规范、系统的3阶段治疗.统计分析每个阶段各组鼻窦炎的疗效.结果:经第1阶段治疗后A组与B1、B2、C组比较,疗效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B1与B2组、B1与C组、B2与C组比较,疗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经第1阶段未治愈者94例进行第2阶段治疗后,B1与B2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前述2阶段治疗后,无效者行鼻内镜手术,总有效率达89.65%.结论:①3阶段阶梯性治疗方案对儿童CRS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②是否伴有腺样体肥大和(或)鼻腔结构异常是影响儿童CRS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③对伴有腺样体肥大和(或)鼻腔结构异常患儿宜在进行规范、系统的保守治疗的同时,切除腺样体和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以缩短疗程,节约费用.

  • 鼻内镜下切除筛窦骨瘤13例

    作者:甄宏韬;李洪涛;彭璐;龙小博;彭利艳;高起学;崔永华

    目的:报告鼻内镜下切除筛窦骨瘤13例(14侧),并探讨相关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13例筛窦骨瘤患者,7例(8侧)术前CT示骨瘤未附着在纸样板、前颅底,在鼻内镜下解剖骨瘤与周围的联系后切除;4例术前CT示骨瘤附着在纸样板、2例术前CT示骨瘤附着在前颅底,在鼻内镜下解剖、暴露骨瘤后用电钻磨除.结果:13例(14侧)筛窦骨瘤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无眶内和颅内并发症,所有患者术腔在6~8周内上皮化.结论:术前冠位加轴位CT扫描能较完整评价骨瘤与筛窦各壁的关系,为手术方法和器械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鼻内镜下配合适宜的手术器械,如电钻等切除筛窦骨瘤,无面部瘢痕、创伤小,是经鼻内途径切除筛窦骨瘤的理想选择.

  •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玲波;韦孟灵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首诊准确率和治愈率,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本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视力损害;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部分可有骨质破坏;病理检查显示蝶窦炎症8例,真菌病19例,囊肿10例,息肉9例;全部患者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随访6个月以上,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检查蝶窦开口通畅,窦腔无分泌物,窦壁光滑.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症状无特异性,鼻内镜和CT或MRI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术式.

  • Draf额窦炎性疾病鼻内引流术(附132例报告)

    作者:张学俊;Wolfgang Draf;Ulrike Bockmühl

    目的:介绍额窦炎性疾病鼻内引流术的类型、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采用鼻内进路显微-内镜下行Draf Ⅰ~Ⅲ型额窦引流术、随访1~12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率分别为,Ⅰ型83.4%,Ⅱ型83.7%,Ⅲ型89.4%,3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慢性息肉性鼻窦炎以及经内镜鼻窦手术后仍复发的鼻窦炎患者,鼻内进路显微-内镜下额窦引流术可获得确切疗效.

  • 鼻内镜辅助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附31例报告)

    作者:李楚凌;江灵艳;吴陆敬;袁先平

    目的:探讨超声刀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鼻内镜直视下放大,采用超声刀行扁桃体切除术31例,并与同期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比较,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炎性肿胀范围、住院天数.结果:超声刀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在耳鼻咽喉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文忠;张明洁;詹晓东;王伟;江涛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41例上颌窦息肉、囊肿、曲菌病、内翻性乳头状瘤等良性病变,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清除病灶,其中30例经扩大的上颌窭自然开121径路;4例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7例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鼻腔外侧壁切除双径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39例,2例复发,治愈率95.1%.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径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肯定,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 来源于后组筛窦的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峰;高下;俞晨杰;戴艳红;陈杰;覃道芬

    目的:探讨后组筛窦的后鼻孔息肉(CP)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鼻内镜下手术方法.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1例后组筛窦的C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鼻腔及鼻窦内病变情况、鼻内镜手术方法及注意要点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1例均在鼻内镜下完成手术.术中见11例CP根部均来自后组筛窦开口处.后组筛窦内3例(27.3%)伴有囊肿,5例(45.4%)窦内有明显息肉,3例(27.3%)表现为窦内黏膜水肿息肉样变.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年,无息肉复发者.结论:后组筛窦的CP多来自后筛窦口,可能由窦内囊肿演变而成.鼻内镜下切除息肉同时需开放后组筛窦清除窦内病变,彻底清除病变后不易复发.

  • 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特征及治疗(1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友忠;卢永德;葛圣雷;曾益慈;杨新明

    目的:探讨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提高对鼻MALT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来我科收治的11例鼻MALTL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11例随访6个月~3年.4例死亡,7例完全缓解.结论:鼻MALTL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易误诊或误治.鼻内镜检查发现可疑者应尽早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鼻MALT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慢,晚期患者治愈率低.

551 条记录 9/28 页 « 12...6789101112...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