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源CT双能量线性融合重建去除腰椎固定物金属伪影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笑石;石磊;刘豹;常英娟;石明国;余厚军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线性融合技术对消除腰椎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腰椎金属植入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获得的80 kV及140 kV数据进行线性融合成像,所得图像为A组,模拟常规120 kV重建为B组,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技术、容积显示和大密度投影,并对重建后图像质量及伪影进行评估.结果 线性融合像质量为优者分别为90%和33%;无伪影图像分别占91%和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Z=-5.74,P=0.00;Z=-6.74,P=0.00).结论 双源CT双能量线性融合技术能够非常准确有效的去除金属伪影,清晰显示腰椎金属内固定物的位置、形态及其他细微结构,双侧腰大肌不受伪影干扰显示清楚,图像质量较高,可满足诊断要求.

  • 成人正常胸、腰椎体双源双能CT虚拟去钙骨髓成像量化标准值研究

    作者:王红;方家杨;郭丽娟;向颖;李笃民;王青;于德新

    目的 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双源双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 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双源双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组检测者CT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4.53~18.79(8.73±2.98)mGy和117.34~1678.42(421.53±230.85)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6.35±3.43)mSv.结论 正常人胸、腰椎双源双能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CT值较为稳定,可为椎体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值,且其辐射剂量值并未增加甚至降低.

  • 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中Lung Vessels 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

    作者:谢晓洁;邓亚敏;韩丹;江杰;康绍磊;段慧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中采用Lung Vessels软件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DE-CTPA扫描的可疑PE患者49例,采用Lung Vessels软件处理图像,记录病变血管的位置及数目,以CT-PA结合临床作为诊断PE的金标准,按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计算Lung Vessels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TPA诊断PE患者29例,栓塞动脉共188支,包括段动脉138支,亚段动脉50支.分别以患者、段动脉及亚段动脉为单位,Lung Vessels诊断PE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6.55%(28/29)、45.00%(9/20)、71.79%(28/39)、90.00%(9/10),65.94%(91/138)、80.38% (598/744)、38.40%(91/237)、92.71%(598/645)和64.00% (32/50)、92.24%(1581/1714)、19.39%(32/165)、98.87%(1581/1599).结论 DE-CTPA中采用LungVessels软件可直观显示肺血管,有助于提高对PE、尤其是段及亚段PE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提高门静脉血管图像质量

    作者:王琦;刘响;王丽佳;时高峰

    目的 探讨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提高肝门静脉三维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肝脏双能CT增强扫描患者的图像,通过调整非线性融合技术的参数值Blending Width和Blending Center获得高对比噪声比的门静脉期图像,比较融合系数0.5和非线性融合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及三维门静脉成像情况.结果 当Blending Center设定为门静脉与肝实质的平均值、Blending Width设定为0~40 Hu时,门静脉CT血管成像的图像对比噪声比清晰、质量好.与融合系数0.5的图像比较,非线性融合图像的门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的CT值差值及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均明显提高(t=15.83、16.99、12.37,P<0.001).结论 非线性融合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扫描期相的前提下提高门静脉CT成像的质量.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张成仁;李丽芬;封任冬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期间上气道阻塞可能涉及上气道解剖、生理等多种因素.颅骨、颌骨、舌骨、腭骨及其他颌面硬组织形成上气道支架,其形态改变可以影响软组织的位置及张力,从而影响气道大小和稳定性.Schwab[1]采用传统X线头影研究上气道结构异常,认为上气道结构异常程度与OSAH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subtraction,DES)可以有效去除与气道重叠的周围骨组织影像,清晰地显示上气道软组织与硬性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上气道和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便于对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进行测量,更为准确地诊断气道狭窄,但国内将DES应用于OSAHS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分析DES对OSAHS患者的测量数据,探讨DES在OSAHS中的应用价值.

  • 不同型号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参数及图像质量的 对比分析

    作者:康瑞;王锡明;王昕;石峰;郑淑凤;王全用;李婉荣

    目的:比较Siemens Definition、Definition Flash及Definition Flash Stellar 3台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条件下,采用不同管电压+恒定管电流和不同管电压+智能调控管电流2种方式对标准Catphan 500模体进行扫描.所得各组数据分别采用不同层厚、不同卷积核参数的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及迭代重建算法(SAFIRE)进行重建.记录各组模体图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值、图像噪声(SD),并对空间分辨力及密度分辨力模体模块进行评价.同时,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3台CT机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DLP及S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模体扫描结果显示,辐射剂量与管电压、管电流呈正相关;噪声值与管电压、管电流呈负相关;DLP、CT值及空间分辨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噪声值及密度分辨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电压越低,密度分辨力差异性越明显.相同管电压条件下,不同层厚、不同卷积核参数的FBP及SAFIRE图像的噪声值大小为0.75If26SAFIRE<0.75Bf26FBP<0.6If26SAFIRE<0.6Bf26FBP<0.5If26SAFIRE<0.75If46SAFIRE<0.75Bf46FBP<0.6If46SAFIRE<0.5If46SAFIRE<0.6Bf46FBP.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图像结果显示:DLP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值及图像评分在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iemens双源CT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重建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总体辐射剂量在3台Siemens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中改善不明显,但在相同扫描条件下,辐射剂量越低,图像质量改善越明显;图像质量易受卷积核参数影响,建议合理选择重建参数,同时开启管电压和管电流调控技术进行扫描.

  • 双能量CT对不同临床分期痛风患者足部尿酸盐 结晶数目及分布与尿酸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熙斌;赵慧萍;李伟然;丁楠;郭君武

    目的:利用双能量CT(DECT)痛风软件技术(GOUT)为临床医师对痛风进行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80例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A组(急性期),B组(间歇期、慢性期),C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根据尿酸盐结晶在足踝部的分布情况分为:踝关节、跗骨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关节、肌腱韧带.3组性别及高尿酸痛风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阳性率,A及B组组内不同部位尿酸盐结晶数目,A、B组组间相同部位尿酸盐晶体数目的差异分析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尿酸盐结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较A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高(P=0.023);A、B组内跖趾关节和趾骨关节分别与踝关节、跗骨关节、跗跖关节、肌腱韧带比较尿酸盐结晶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CT可发现不同临床分期痛风患者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数目、分布与尿酸值的相关性,能够为痛风确诊和临床分期提供一定依据.

  • 双能CT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冯强;马智军;席焕久;于洪;田立善;程传明;高言君;辛毅;张万伟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手术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手术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患者按年龄(以70岁为界)、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动脉瘤大小(以直径1.5 cm为界)、是否合并高血压、手术时机(以72 h为界)分组后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手术时机与预后相关(P值分别为0.007、0.019、0.007),年龄、高血压、动脉瘤大小与预后无关(P值分别为0.502、0.697、0.500).结论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不是颅内动脉瘤手术的禁忌证,宜早期手术.

  • 双能CT成像技术检测尿酸盐结晶对痛风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唐栋;王晓嫚;戚乐;王冬梅

    目的 了解双能CT(DECT)成像技术在痛风尿酸盐结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住院101例疑似痛风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临床诊断为痛风者64例(痛风组)、未诊断为痛风者37例(非痛风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血尿酸水平、CT剂量、检查部位数及DECT对痛风结晶石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痛风组64例,共检测85处关节;非痛风组37例,共检测42处关节;两组间性别(x2=5.32,P=0.03)、血尿酸水平(t=1.95,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CT对痛风结晶石灵敏度0.844(54/64)、特异度0.703 (26/37),假阳性率29.7%(11/37),假阴性率15.6%(10/64),阳性预测值83.1%,阴性预测值72.2%,痛风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高于非痛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2,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4,标准误为0.05,95%CI为0.64~ 0.85.结论 DECT技术对尿酸盐结晶检测及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和可靠性,可清楚显示结晶沉积及范围、骨质破坏情况,有效地评估及监测痛风病情.

  •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段艳华;王锡明;程召平;乌大尉;武乐斌

    目的 与经胸多普勒超声比较,评价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在小儿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9月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疑诊或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87例患儿资料,男46例、女41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28个月;平均体重15 kg,临床疑诊先心病(CHD),同时于本单位行经胸多普勒超声(TTE)和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其中,54例患儿行手术治疗.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以4分法评价整体图像质量,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比较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与TTE对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计算所有患儿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87例患儿均成功完成DSCT心胸联合扫描.DSCT共发现心内外结构畸形267处,CDFI共发现畸形231处.2名影像科医师对所有患儿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0.78);5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发现畸形173处,DSCT诊断正确169处,诊断准确率为97.69%;CDFI诊断正确142处,诊断准确率为82.08%.87例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为(0.40±0.08) mSv.结论 与经胸超声对比,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胸联合扫描能清晰显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内外结构畸形,对先心病的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 单源双能CT成像虚拟平扫在肾细胞癌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刘静红;刘爱连;田士峰;陈安良;李烨;王逸敏;韩铮;魏强

    目的 探讨单源双能CT成像虚拟平扫技术在肾细胞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源双能CT(Discovery CT750 HD)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TUE)及动脉期、皮质期、髓质期增强的能谱成像(GSI)扫描,通过对三期增强图像进行水-碘基物质分离,生成相应的虚拟平扫(VUE)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对四组平扫图像(TUE及三期VUE)分别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对两位医生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并对四组图像的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计算四组图像的病灶-肾实质对比噪声比(CNR),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四组是否有差异.结果 两位医生对四组平扫图像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均>0.600).皮质期VUE、髓质期VUE、延迟期VUE及TUE四组图像质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质期VUE、髓质期VUE、延迟期VUE图像病灶-肾实质CNR(分别为1.7±1.0,1.9±1.2,2.5±1.4)均高于TUE(0.7±0.6)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皮质期VUE、髓质期VUE及延迟期VUE与TUE图像质量无区别,且皮质期VUE、髓质期VUE、延迟期VUE的病灶-肾实质CNR均高于TUE,有望取代TUE用于肾细胞癌病灶的检出.

  • 尘肺高仟伏胸片与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的比较

    作者:夏玉静;郝凤桐;张镭;李德鸿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接尘工人健康档案的X线胸片,选择尘肺及非尘肺接尘工人共48名,同时拍摄高仟伏胸片与CR胸片,对两种胸片的总体密集度、诊断分期和小阴影形态进行一致性及相关分析;并比较各肺区密集度平均分值、总体密集度平均分值及诊断分期平均分值.结果 48例高仟伏胸片和CR胸片总体密集度、诊断分期、小阴影形态的Kappa值分别为0.565、0.598和0.461,诊断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942和0.937,有正相关关系.CR胸片的总体密集度平均分值、肺区密集度平均分值和诊断分期平均分值均高于高仟伏胸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胸片在诊断尘肺病上与高仟伏胸片的一致性为中等水平,是可行的,但敏感性较高;在尘肺诊断分期上高仟伏胸片与有一定差别.

  • 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与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筛检和普查中应用的比较

    作者:李玉明;宋志方;贾晓民;李绍奎;钱海洋;王适之;倪春辉

    目的 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探讨CR胸片在尘肺病筛检和普查中替代高仟伏胸片的可能性.方法 144例尘肺患者和81例粉尘接触者分别拍摄C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由5名具有尘肺诊断资质的医师按照标准,采用双盲法读片并诊断;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0统计软件比较两种胸片质量及诊断一致率.结果 CR胸片优片率为78.7%,良片率为15.80%;高仟伏胸片优片率为15.80%,良片率为59.50%,两种胸片的优片率及良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胸片差片率为3.20%,明显低于高仟伏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剔除差片和废片,两种摄片方法质量同为优片或良片的158张胸片中对尘肺分期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仟伏与CR胸片Ⅰ、Ⅱ、Ⅲ期尘肺诊断一致率分别为57.82%、85.29%和100.00%.结论 CR胸片质量优于高仟伏胸片;同为优片和良片时,尘肺的分期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在Ⅱ期和Ⅲ期尘肺诊断中一致率较高,CR可以替代高仟伏X线在尘肺筛检、普查及尘肺复诊中应用.

  • 双源CT扫描模式下间接CT静脉造影低能量与低千伏成像技术图像对比分析

    作者:张斌;陆海华;周煜奇;张玲芳;曹玉林

    目的 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对比分析间接CT静脉造影(ICTV)检查中低能量成像技术与低千伏成像技术的血管强化及图像质量差异.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50例疑有肺血栓栓塞症(PTE)且 行双源CT双能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ICTV检查的患者,获取下肢深静脉50 keV单能量图像(A组)及80 kVp图像(B组),分别测量下腔静脉远端、右股静脉(腹股沟韧带水平)、右腘静脉(腘窝水平)血管CT值及图像噪声,评估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50例患者中,11例检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其中9例检出PTE〔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例检出孤立性DVT.A组静脉CT值高于B组,A组图像噪声大于B组(P<0.05).A组与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ICTV检查中,与低千伏(80 kVp)成像技术图像相比,低能量(50 keV)图像质量与之相仿,血管强化值更高.

  • 澳大利亚Danielle Mazza教授全科医疗案例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管理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1 骨质疏松症有多常见?一位50岁的高加索妇女一生中有32%时间有脊柱骨折的风险、16%时间有髋骨骨折风险和15%时间有桡骨远端骨折风险.这些发生率超过其发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因为与绝经相关的激素变化使其通常有更低的骨高峰值和更多的骨丢失.

  • 双源CT双能骨密度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宝国;李松柏;陈晓朝;鲍楠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定量技术测量骨密度的价值.方法 自制磷酸钙含量分别为0、50、100、150、200 mg/cm3的目标体模,分别应用自行设计的双能骨密度测量软件及东软公司设计的单能骨密度测量软件对以上体模分别进行双能定量CT方法、单能定量CT 140 kV法及单能定量CT体模法的骨密度测量.应用偏离度及线性回归的方法比较3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与真实值对比,3种测量方法结果的偏离度分别为6.50%、31.07%、62.04%.双能方法与单能方法相比,其测量值更接近体模钙盐含量(P<0.05).分别以真实值和每种测量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做回归直线,双能定量CT法的截距及斜率接近真实值.结论 双源CT双能骨密度测量方法优于单能骨密度测量方法.

  • DR双能量减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庆华;杨忠保;卜雪峰;顾伟

    目的:探讨双能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期行常规DR及DES摄片检查发现有肋骨骨折的病人117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测能力.结果:117例病人共发现肋骨骨折240处,常规DR显示肋骨骨折共198处,阳性率82.5%,DES显示肋骨骨折共212处,阳性率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肋骨前段、后段、腋段的骨折检出阳性率(DR:92.9%、90.5%、75.3%,DES:91.4%、93.2%、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膈下肋骨骨折检出的阳性率(DR:33.3%、DES: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DES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是对常规DR摄片的一个很好补充.

  • 体内99Tcm和131I本底对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影响

    作者:苏敏;杨健;肖亚景;刘秀芊

    目的探讨体内131I、99Tcm放射性本底对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BMD)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Sophos-XRA骨密度仪,通过自身对比法,测定35例受检者前臂远端、第2~4腰椎(L2~4)、右股骨颈及股骨颈三角(Ward's)区BMD为本底对照.在口服131I 370 kBq 3 h、静脉注射99TcmO-4 185 MBq后 3及24 h的不同放射性本底时,分别测定BMD,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99Tcm 3 h组 L2、L3 、Ward's区BMD分别偏高13.2%、6.2%、10.7%(P<0.05),股骨区本底增高与BMD变化呈正相关(r=0.870,P<0.01),其影响BMD测定的骨部位顺序为L2、Ward's、L3;股骨颈、L4、前臂BMD差异无显著性(P>0.05).99Tcm 24 h、131I 3 h本底组各部位骨BMD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99Tcm甲状腺显像3 h本底影响DXA BMD测定结果准确性,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131I本底无明显影响.

  • 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张志平;侯洪涛;杨光钊;曹玉林

    目的 观察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双源CT动脉成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适应性前瞻心电门控序列,对照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序列,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以及承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图像各阶段评分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阅片平均分:观察组为(1.52±0.33)分,对照组为(1.48±0.46)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7,P>0.05);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L)、CT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TDL(23.41±5.82),DLP(224.61±85.44),ED(3.01±1.12)mSv;对照组:CTDL(34.09±6.77),DLP(82.93±94.28),ED(5.33±2.01)mSv,t=11.963、12.443、10.083,均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承受的辐射剂量,减少患者可能受到辐射损伤的几率,而且图像质量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双能量 CT 扫描对骨关节金属植入物伪影消除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东华;乐剑平;梅尧;文祥明;方长海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扫描单能谱成像技术对消除骨关节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骨关节金属植入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获得的100 kV及140 kV数据的采用单能谱成像技术利用不同的能谱进行金属减影。将得到数据进行单能谱成像法及模拟常规法分别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技术( MPR)、容积显示( VR)和大密度投影( MIP),并对重建后图像质量及伪影进行评估。结果单能谱成像法及模拟常规法图像质量为优者分别为89.25%和58.06%;无伪影图像分别占88.17%和43.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Z=-5.74,P=0.00;Z=-6.74,P=0.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单能谱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去除金属伪影,清晰显示骨折金属固定术后的细微结构,图像质量较高,可满足诊断要求。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