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前路长节段内固定失败一例及其分析

    作者:张澎;徐展望;张伟

    患者男,45岁,于去年于某医院行颈椎病脊髓型前路 C3-4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合 C5-7椎体次全切椎间钛网植骨融合 C3-7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前双上肢麻木无力,行走踩棉感已有明显缓解,且术后查体见四肢肌张力明显减退基本恢复至正常,术前有病理征阳性、腱反射活跃等脊髓受压的体征表现也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皮肤浅感觉方面也有明显好转。术后1年(均颈托固定)复查均无发现异常。术后13个月时开始出现吞咽干硬食物时自觉哽噎,不顺畅,于2015年07月03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复查 X 线示:植入 C7椎体的钉子已出现松动迹象,钛网明显下沉前移,压迫食道;CT 示:C7椎体左侧钉子已自行悬出(轴位),椎间植入骨头的融合情况一般(矢状位)。建议患者恢复颈托固定,并择期拟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以纠正钛网位置并给与严格前后路联合内固定,以防止钛网继续移动。

  • 术中急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一例

    作者:张超;陶国才

    患者,女,30岁,因"脊柱结核,椎旁冷脓肿"入院.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后予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抗结核治疗.人院后第5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L4~5、L5~S1椎体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右骶髂关节病灶清除植骨术.患者入室时BP 120/70 mm Hg,HR 86次/分,SpO298%.

  • 有限减压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在腰椎减压融合手术中的意义

    作者:甘霖;陈鹏;施克勤;曾科

    目的 探讨术中保留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囊、部分棘突、椎板及韧带复合体,对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及预防相邻间隙退变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5-2014-05实施腰椎融合手术患者1 32例,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全椎板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B组90例行有限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术中保留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囊、部分棘突、椎板及韧带复合体等后方结构.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随访2~5年,A组术后发生相邻间隙退变1 3例,占32.5%.B组发生8例,占8.9%.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全椎板减压脊柱融合手术相比,采取有限减压、术中保留相邻间隙关节突关节囊、部分棘突、椎板及韧带复合体,能大限度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降低相邻间隙退变的发生率.

  • 邻近节段辅以k-rod动态固定在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顺义

    目前, 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已成为经典的手术方案. 但不可忽视的是,当腰椎责任节段被融合后,腰椎原有的生物力学被改变,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加重其椎间盘的负荷,从而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

  • 腰椎板减压和扩大减压术后腰椎不稳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雁卿;樊伟林;申宪军;马华松

    目的:观察下腰椎椎板减压术后腰椎不稳的出现机率和症状出现机率.观察Ⅰ期TFC植入椎间融合的中期临术疗效.方法:1986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神经嵌压症356例,行全椎板减压间盘摘除295例.1998年5月以来对18例患者Ⅰ期行TFC植入椎间融合术.或AE协和钢板共43例.结果:全椎板减压患者2年以上随诊210例.X线显示节段不稳30例,占14%:其中有过腰椎症状者6例,不足30%.结论:手术方式的合理应首先考虑彻底解除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本组资料显示腰椎板减压(必要时部分切除小关节突)是一种安全、低合并症的手术方式.螺旋型椎间融合器(TFC)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及短节段A-F,协和式钢板内固定的应用为预防和治疗椎板减压术后下腰椎不稳提供了新的方法.

  • 前路减压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作者:刘俊良;镇万新;高国勇;杨大志;代成甫;王多;刘园桐

    目的 分析经前路减压联合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4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单节段39例,2个节段2例,共植入Zero-P 43个,手术节段C3/4、C4/5、C5/6、C6/7、C7/T1椎间隙各置入Zero-P为5、11、17、8、2个.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dom等级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3.7±1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5.1)mL,术后均无吞咽困难、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及气管、食管损伤.平均随访(17.3±3.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手术节段椎体不稳及椎体高度丢失,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为8.76±1.15,而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16±1.07、14.37±1.21,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Odom评分标准优3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5.1%,植骨融合率为100.0%.结论 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满意,Zero-P具有操作简便、融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磊;方向前;赵兴;徐文斌;刘刚

    目的 比较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和双侧棘突旁小切口入路双侧减压并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以评估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将符合选择标准的48例拟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组(试验组,24例)和双侧棘突旁小切口入路双侧减压组(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累及节段、合并内科疾病及术前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7d检查CPK水平;术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采用VAS评分及ODI评价临床疗效;随访期间行腰椎X线片或CT检查判断椎间是否达骨性融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5.547,P=0.000).术后1d试验组CP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129,P=0.005),术后3、7d两组CP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术后1例发生心脏衰竭;对照组术中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发生神经根损伤,术后1例发生肺部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3,P=0.602).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2例未达椎间骨性融合,椎间融合率分别为95.8%(23/24)和91.7%(22/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6,P=0.551).两组均未出现椎间融合器移位、沉降,未出现断钉、断棒和内固定物松动现象;随访过程中亦未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未出现脊柱侧凸及腰椎矢状曲度改变.术后3、6、12个月两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6、12个月试验组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或双侧棘突旁小切口入路双侧减压并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但前者具有手术创伤小、对椎旁肌损伤小、大程度保留脊柱后方结构、术后引流量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