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勇;颜卫群;张敏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SIM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及评估。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前的PaCO2、PaO2、FiO2及Ls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12 h后,观察组的PaCO2、PaO2、FiO2及Lsc指标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气胸消失时间是(26.8±6.45)h长于观察组(18.2±3.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的促进患儿康复。

  •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湘杰

    目的:对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分为两组,对比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是7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是95%,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1d后,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疗效较好.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羊钦裕

    目的:观察新生儿肺出血(NPH)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NPH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气前,两组患儿PaO2、PaCO2无显著差异(P>0.05);通气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NPH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时,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研究

    作者:李丽妍;周晓光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HMD患儿15例(HFOV组),并与同期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15例HMD患儿(CMV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HFOV组在上机后6,24,48 h氧浓度、氧含指数明显低于CMV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高于CMV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HFO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的发痛率低于CMV组(P<0.05);2组脑室内出血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FOV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短于CMV组(P均<0.01).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能更好地改善HMD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少气压伤,缩短上机时间,对治疗新生儿HMD具有较好的疗效.

  • 高频振荡通气平均气道压选择的临床进展

    作者:谈莉;刘松桥;杨毅

    ARDS 是临床常见呼吸衰竭类型,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其重要临床进展。高频振荡通气理论上是肺保护性的机械通气方式,其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尤其是平均气道压的合理选择对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设定标准。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主要以专家共识、P-V曲线法、大氧合法、CT 法、电阻抗断层显像技术等选择平均气道压,但临床平均气道压合理的选择方法及其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

    作者:门小茜;孟爱宏;阎锡新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改善ARDS患者氧合状态,减少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和气压伤的产生,成为传统通气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但是,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ARDS的常规应用.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邱其周;肖毅;刘仁红;杨梦雅;史学凯;吴时光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对4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种通气方式对患儿的肺通气氧合功能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在机械通气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治疗后1、6、12、24、48 h PaCO2、FiO2、OI低于CMV组,PaO2/PAO2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OV组气胸、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并能更好、更快地改善呼吸衰竭患儿的肺通气氧合功能.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更新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作者:赵停婷;邓旺;朱林燕;李长毅;王导新

    目的 探索高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是否能降低成人ARDS患者的30 d死亡率,是否会增加人工通气相关风险.方法 在国内外各大主要数据库检索了2013年5月以前的所有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1及Stata 1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meta分析纳入了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l 677例ARDS患者.通过分析发现,在降低30 d死亡率上高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没有明显差别(RR =0.92,95% CI:0.67~1.27,P=0.62>0.05).高频振荡通气不能减少呼吸机平均的使用时间(SMD=0.09,95% CI:-0.02~0.19,P=0.095>0.05).第1、2、3天的氧合指数高频振荡通气组较传统机械通气组有明显升高.同时分析发现使用高频振荡通气不会额外增加通气的相关风险.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不会显著改善成人ARDS患者的生存率,但它也不会增加机械通气的相关风险.

  •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留彬;姚晶;刘宇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价值,以及对血气的影响.方法112例NRDS患儿72例应用HFOV治疗为治疗组,40例给予面罩或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吸氧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h后,治疗组患儿PaO2、pH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aCO2、氧合指教下降明显.结论 HFOV治疗NRDS,氧合指数改善快,优于常规治疗.

  •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卢文强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孝感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儿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单一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动脉压,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儿肺动脉压,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且安全性高.

  •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文燕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衡阳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动脉压、体循环收缩压、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动脉压、体循环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循环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2低于对照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其肺功能及血气分析.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作者:何晓娜;严飞飞;魏建玲

    目的 探究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行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8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行以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患儿行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PO2)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a/A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呼吸衰竭患儿行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33例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作者:罗飞翔;何碧云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1monaryhypertensionofnewborn,PPHN) 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 或) 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发生率约为每1000 名活产婴儿1-2 名.多年来广泛应用吸入一氧化氮(NO)和改善通气战略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高频振荡通气等来维持生命.据发达国家的数据死亡率在10%-20%.近年的研究表明, 西地那非是一种磷酸二磷脂(PDE ) D 的同工酶(PDE-5)抑制剂,通过减少cGMP 的降解,激活蛋白激酶G,增加K + 通道的开放,使细胞膜超级化,抑制Ca2+ 内流,导致细胞内钙浓度降低,使平滑肌细胞松弛和血管舒张,选择性地降低肺动脉压力,是一个有效的危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手段[1].我院自2010 年11月至2012 年2 月应用口服西地那非治疗PPHN 患儿33 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作者:蔡光华

    目的:为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常频组:2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高频组:2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监测48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结果:FiO2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1h后就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24h后,高频组的FiO2低于常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OI均呈降低趋势,与通气前相比较,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通气1h后就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通气12h后高频组OI显著低于常频组(P<0.05),高频组的PPHN和ALS发生率低于常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27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英俊

    目的 探讨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对收治的27例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完整资料.结果 本组27例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经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后,病变好转20例,治疗好转率74.1%,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7例,死亡率25.9%.本组幸存者无一例发生气漏.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的改善差异性具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作为肺保护措施能更好地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肺氧合功能,迅速、持续地增加气体的交换量,并可有效减少气压伤及并发症.但选择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及设置合理的参数是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罗孝华;张喜清;李兵飞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固尔苏综合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2例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1给予常频呼吸支持;对照组2给予常频呼吸支持外在早期给予固尔苏治疗;治疗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HFOV)支持外在早期给予固尔苏治疗.观察和记录三组患者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死亡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与两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疗效均优于两个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使用固尔苏治疗综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较快改善缺氧症状,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病程,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死亡率,提高治愈好转率.

  • 一氧化氮(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灵芝

    目的:对一氧化氮(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6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患儿,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氧化氮(iNO)吸入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一氧化氮(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新生儿患者的肺动脉压(PAP)、PaO2、PaCO2明显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患者的体循环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氧化氮(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上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了氧合,纠正新生儿低氧症,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安全可靠,值得应用与推广。

  •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罗吉平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PaO2显著升高,PaCO2、PaO2/Fi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4.0%,对照组为12.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情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辉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叶成海;江鹏;黄暖潮;刘庆日;高润虹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NPH 患儿进行HFOV 治疗,对上机前及上机后2,6,12,24 h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比较.结果 30例NPH治愈23例(76.7%),包括4例常频机械通气无效及1例常频机械通气发生气漏改为HFOV治疗治愈者,死亡5例(16.7%),自动出院2例.肺出血时间(14.4±7.6)h,机械通气时间(77.4±21.2)h,无发生气漏,发生脑室内出血4例(17.4%).存活患儿HFOV后2,6,12,24 h FiO2、OI、PaCO2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FOV治疗可以明显改善NPH患儿氧合功能,迅速改善高碳酸血症.HFOV治疗NPH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57 条记录 5/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