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观察

    作者:马晓蕾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和间歇指令通气对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7例,按照入院序号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检查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间歇指令通气法,观察组患儿则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稍低于对照组的12.12%,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氧暴露时间和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2、24h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间歇指令通气法,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大幅度改善患儿的血气值,明显缩短其通气时间和氧暴露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有益于患儿生命健康安全和日后生活质量的保障.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观察

    作者:马晓蕾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和间歇指令通气对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7例,按照入院序号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检查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间歇指令通气法,观察组患儿则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稍低于对照组的12.12%,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氧暴露时间和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2、24 h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间歇指令通气法,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大幅度改善患儿的血气值,明显缩短其通气时间和氧暴露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有益于患儿生命健康安全和日后生活质量的保障.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肺出血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

    作者:蔡雅雅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肺出血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泉州市儿童医院肺出血新生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均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 氧疗、 肺出血及上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肺出血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患儿更快康复.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玉肖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8例气胸新生儿病例,分为常规通气组(54例)和高频通气组(54例).常规通气组采用常规频率通气,高频通气组采用高频率通气模式.比较两组通气治疗前、治疗1d 、2d时的氧合指数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d、2d时,高频通气组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常规通气组(P<0.05).高频通气组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显著高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在提高肺循环的氧合作用及改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方面比常规频率通气更具优势,说明高频振荡通气是新生儿气胸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配合

    作者:刘娜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肺出血新生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预防感染、呼吸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肺出血患儿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 HFOV治疗新生儿ARDS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慧娟;贾西燕;李同川;刘九月;刘彦民

    目的:观察HFOV治疗新生儿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新生儿ARDS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CMV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HFOV治疗,计算机械通气后24、48、72 h OI和PA-aO2,比较两组患儿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存活患儿治疗后24、48、72 h OI和PA-aO2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儿上机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可显著改善新生儿A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常晶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H、PaO2水平分别为(7.31±0.09)、(8.92±0.96)kPa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4.85±0.77)kP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并发症发生率为1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有很好的疗效,且并发症较少,较为安全,故值得推广使用.

  • 高频振荡通气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毕雷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高频振荡通气支持治疗的患者100例。结果:NPM 患儿的 Pose(30.5±3.4)cmH2O、MAP(14.9±3.4)cmH2O、Ti(0.75±0.1)s 均明显比 PM 组 Pose(26.7±1.7)cmH2O、MAP(11.9±2.0)cmH2O、Ti(0.45±0.1)s 高(P<0.05)。NPM组患者的PaCO2(40±10)mmHg明显比PM组(48±6)mmHg低,NPM组OI(19±13)明显对PM组(14±8)高(P<0.05)。NPM 组和 PM 组患儿的 VALI 发生率分别为32%和12%,NPM 组患儿的 VALI 发生率明显比 PM 组高(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良好。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护理研究

    作者:周钝敏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36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危重症患儿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使用HFOV时长<1d患儿12例,1~3d患儿9例,4~7d患儿11例,>7d患儿4例.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者26例,患儿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5~50mmHg,氧分压(PaO2)为50~80mmHg,血氧饱和度(SaO2)升高,撤离HFOV.根据患儿情况转为应用常规机械通气或直接拔管,此26例均治愈出院;患儿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者6例,死亡4例.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气体加温湿化、适时吸痰、预防呼吸道感染、监测SPO2、血气分析及循环系统,密切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各参数变化是确保高频振荡通气效果的主要措施.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探讨

    作者:吕东

    目的:观察常规机械通气(CMV)和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5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患儿的肺出血停止时间、撤机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能更好改善肺出血患儿的肺氧交换功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对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规机械通气有很大优越性.

  • 常频通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8例疗效分析

    作者:魏晓晔;周萍

    目的 探讨常频通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保护各脏器功能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频通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aCO2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频通气联合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常频机械通气,对平均动脉压、心率影响小,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首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叶武成;叶鹏;贺波

    目的:观察首选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40)先行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换行 HFOV,观察组(n =40)首选HFOV 治疗,而后行 CMV 或直接撤机;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氧合指数(O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均﹤0.05);观察组的肺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上机时间、氧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均﹤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首选HFOV 治疗新生儿肺出血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VAP 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高频振荡通气在严重肺挫伤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中应用研究

    作者:杜叶平;许艳

    目的:研究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严重肺挫伤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临床治疗前提下,首先采用常频呼吸机无创通气,当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时,给予充分镇静、肌松,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HFOV行有创通气。并对18例肺挫伤患者使用HFOV前后的PCO2、PO2、MAP、EVLW、平均气道压、SpO2、呼吸道血性分泌物;床边胸片以及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抢救成功率等重要临床参数进行监测统计,并与常频通气进行对照。结果严重肺挫伤使用HFOV前后的PCO2、PO2、MAP、EVLW、平均气道压、SpO2以及呼吸道血性分泌物、床边胸片、气管插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等重要临床参数均有改善,但远期抢救成功率与常频通气(CMV)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OV对严重肺挫伤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有显著治疗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氧合而且还可以减少呼吸运动幅度使肺泡处于相对稳定的扩张状态,减少肺出血、渗出,有利于肺挫伤的愈合,对提高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谢婉花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30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7例治愈,2例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11例.发生肺过度扩张1例,二氧化碳潴留2例.结论:使用HFOV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培训,进行严密的监护,才能减少和及时发现肺过度扩张、二氧化碳潴留、低血压、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患儿病死率.

  • 氦氧混合气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陈龙;史源

    氦氧混合气( helium oxygen mixture )是氦气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一种低密度气体。氦氧混合气具有降低气道阻力、减轻呼吸肌疲劳、促进氧合等优点,目前其治疗已被引入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1]、呼吸衰竭[2]、哮喘[3]等疾病。有研究显示,氦氧混合气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4]、间质性肺气肿[5]、呼吸衰竭[6]、气道梗阻[7]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报道甚少。虽然新生儿救治技术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一氧化氮( NO )吸入疗法、高频振荡通气等显著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病情危重,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仍较高。而氦氧混合气的引入可能为上述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提俊响;李家琼;许铁;李茂琴

    随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理解加深,高频振荡通气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通气支持策略。高频振荡通气仍有多点不足,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近两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关于高频振荡通气机制、技术、通气策略,监测体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鸣浩;刘成军;许峰;杜幸琴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4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病区治疗的重症MAS 64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6例.A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猪肺磷脂(固尔苏)治疗;B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C组:给予单纯HFOV治疗;D组:给予单纯性CMV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HFO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重症MAS,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值、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氧合指数、平均上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对比上,均优于其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结论 应用HFO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重症MAS,可迅速改善通气和氧合,明显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对肺损伤大鼠氧合及通气的影响

    作者:李红日;张琪;孙春荣;崔小岱;郭静;宋国维

    目的:观察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合和通气的影响。方法以15只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给予机械通气,用生理盐水肺灌洗制作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先后行常频机械通气(CMV参数:FiO2100%、f 30 bpm、PEEP 6 cmH2O、I∶E 1∶2、MAP 12 cmH2O)、高频振荡通气(HFOV参数:FiO2100%、f 11 Hz、Paw 12 cmH2O、Ti 33%)、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CMV+HFOV参数同前)各1 h,监测动脉血气。计算PaO2/FiO2、氧合指数(OI)、肺内血分流率(Qs/Qt)。结果损伤前、CMV、HFOV、CMV+HFOV各指标变化:(1)PaCO2分别为(41.04±3.94)mmHg、(100.5±28.73)mmHg、(82.06±22.87)mmHg及(54.01±19.32)mmHg,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低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O2/FiO2分别为(467.9±47.71)mmHg、(105.3±25.39) mmHg、(131.2±67.72)mmHg 、(216.3±76.84)mmHg,损伤后均显著低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高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OI分别为1.88±0.30、8.84±2.15、6.16±3.19、4.60±1.71,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HFOV 显著低于 CMV(P<0.01);CMV+HFOV、HFOV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Qs/Qt分别为0.11±0.02、0.29±0.02、0.26±0.05及0.24±0.04,损伤后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各通气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在促进肺损伤大鼠CO2排出及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单纯常频通气和单纯高频通气。

  • 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地位

    作者:詹庆元

    高频通气是一种高通气频率、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其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常规机械通气的4倍,潮气量接近或小于解剖死腔.主要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射流阻断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其中高频振荡通气是目前所有高频通气中频率高的一种(可达15~17 Hz),因在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颇受关注.

  • 两种同期联合吸入一氧化氮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杜亚芳;黄国华;徐小彭;古辉;李雪平

    目的 探讨两种同期联合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86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二组均联合NO吸入治疗,两组均治疗24 h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血氧饱和度(SpO2)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显效患者27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显效患者29例,总有效率9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h后PaO2、PaCO2、FiO2以及SpO2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PaO2改善较为明显,观察组PaCO2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FiO2和SpO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约为1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HFOV或CMV联合吸入NO治疗重度A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均较好,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无明显差异.患者以高碳酸血症为主时,采用HFOV治疗对PaCO2改善效果更好;而以氧合不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采用CMV联合吸入NO对PaO2改善效果更佳,临床上应灵活选用治疗方式.

357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