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未修饰纳米SiO2和表面修饰型纳米SiO2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研究

    作者:田晓雷;陈敏;杨敏;王胜军;姜旭淦;李华明;谢吉民

    目的:比较未修饰纳米SiO2和表面修饰型纳米SiO2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方法: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雄性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未修饰纳米SiO2(M-5型)及两种表面修饰型纳米SiO2(TS-610型,TS-720型)剂量分别为0,8,40,100,200 μg/cm2,用MTT实验测定对细胞活性的影响,LDH实验测定对细胞膜的损伤,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程度.结果:M-5型纳米SiO2在剂量大于100 μg/cm2时,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表面修饰型纳米SiO2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修饰纳米SiO2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较强,颗粒表面被修饰后其毒性明显降低,表明颗粒表面反应性在毒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表面修饰对氧化铁纳米粒子类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婷;吴沂航;张晓庆;张宇;顾宁

    目的:研究表面修饰对氧化铁纳米粒子类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共沉淀法制备γ-Fe2O3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将γ-Fe2O3纳米粒子分别表面修饰二巯基丁二酸(DMSA)、柠檬酸、酒石酸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并用Zeta电位仪表征.由于γ-Fe2O3纳米粒子可以催化双氧水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从而发生显色反应,这一特性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相似,通过岛津UV-3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检测该显色反应,评估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及表面修饰的影响.结果:(1) TEM和Zeta电位测量表明,γ-Fe2O3纳米粒子直径约为13 nm,表面修饰能够有效调控其表面电荷;(2) 氧化铁纳米粒子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与纳米粒子的表面电荷相关,表面负电荷有利于增加对带正电荷底物TMB的亲和力,从而增加类酶活性;(3) γ-Fe2O3/DMSA具有高的表面负电荷,米氏常数测量表明Km(TMB)为0.3 mmol·L-1,表现出与天然HRP对底物TMB类似的亲和力.结论:通过表面修饰可以调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其作为HRP模拟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稳定的水溶性Fe3O4 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征

    作者:吴利清;张熙之;方芳;王怡红;张宇;顾宁

    目的:制备稳定的水溶性Fe3O4纳米粒子(PMAT-Fe3O4)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并对合成的粒子进行表征.方法:利用高分子聚-1-十四碳烯-马来酸酐(PMAT)修饰油溶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使粒子表面富含亲水性羧基基团,使粒子能够稳定存在于水相中,并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MRI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1) TEM分析显示,PMAT-Fe3O4粒子直径约为10 nm,DLS测定其水动力学平均直径约为80 nm;(2) PMAT-Fe3O4粒子能稳定分散于去离子水、PBS、Tris、MES等缓冲液中,不发生团聚;(3) VSM、MRI等分析手段显示,PMAT-Fe3O4的饱和磁化强度Ms≈14.0 emu·g-1,弛豫率r2=367.79 mM-1s-1.结论:PMAT-Fe3O4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磁学性能和较高的r2值,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MRI造影剂.

  • 载体材料在改善纳米粒肠道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姜伟明;郭圣荣

    肠道是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部位.肠黏液屏障可维护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可阻碍药物的吸收.虽然纳米粒可以改善药物的肠道摄取,但依旧会受到该屏障的干扰.因此,可以通过载体材料的选择和修饰克服该黏液屏障.从材料的选择和表面修饰方面总结了载体材料在改善纳米粒肠道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 基于点击化学修饰的肿瘤靶向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尚云凯;鞠曹云;谢达平;张灿

    首先合成了叠氮化的胆固醇和炔基化的奥曲肽,并基于叠氮化的胆固醇制备了叠氮修饰的阿霉素脂质体Dox@N3-L;随后利用点击反应在其表面修饰了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奥曲肽,得到奥曲肽靶向阿霉素脂质体Dox@Oct-L;后考察了点击反应的进程、点击修饰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以及脂质体的体外靶向性.结果表明,通过点击反应能成功将奥曲肽修饰到载药载体表面,点击修饰对脂质体中荷载的药物没有影响,包封率为99.8%,与点击前无显著差异.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Dox@Oct-L对肿瘤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强于Dox@N3-L,表明Dox@Oct-L对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因此,利用点击化学在荷载药物的载体表面修饰是一种温和有效的方式,可方便地实现载药载体表面的功能化.

  • 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作者:林爱华;刘奕明;平其能

    目的:制备具有肝细胞靶向的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特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再以高碘酸盐氧化法制备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激光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RP-HPLC法间接测定纳米粒中甘草酸结合率和阿霉素包封率,并初步研究体外甘草酸的结合稳定性和阿霉素释药特性.结果:电镜显示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79.5 nm,甘草酸结合率达到80%以上,在释放介质中,12 h的甘草酸结合率仍保持(65.2±3.4)%;纳米粒中阿霉素包封率达90%以上,体外释药缓慢,无明显的"突释"现象,72 h的累计释放百分率为(28±4.6)%.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纳米粒工艺简单,包封率高,且甘草酸表面结合稳定,有望提高阿霉素的肝细胞靶向性.

  • 骨整合与种植材料表面修饰研究进展

    作者:贺捷;陈万涛

    本文介绍了种植体植入体内后发生骨整合的过程、细胞黏附于材料表面的相关蛋白以及种植材料所采用的表面修饰方法新进展,并指出了材料表面修饰特别是表面纳米修饰能提高种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

  • 表面修饰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莲;崔丹;应晓英;杜永忠

    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传输载体,对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表面修饰的手段能有效的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延长脂质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主动靶向于病灶部位.本文就脂质纳米粒的体内命运及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我校肿瘤细胞疫苗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奖一等奖

    作者:温宣

    以我校高基民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的“细胞膜表面锚定修饰技术与新型肿瘤细胞疫苗”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研究对肿瘤细胞疫苗的研制技术进行了原始自主创新,从而使细胞膜表面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研制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有望造就一系列针对各种常见肿瘤的新型肿瘤细胞疫苗,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疫苗产业群。

  • 基于肿瘤治疗及超声分子成像一体化的靶向诊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玲溪;杜联芳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靶向纳米或微米载体在荷载药物、改善影像学诊断的质量、增加影像学诊断方式上的独特优势,靶向诊疗体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如果靶向纳米载体同时具有治疗和显像两种功能,则可实现肿瘤靶向性的诊疗一体化,这无疑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其基本结构为有机、无机以及杂化的纳米材料,内部包载化疗药、siRNA、水解酶等,或者修饰金、铂等重金属,表面枝接靶向识别肿瘤细胞或肿瘤新生血管的特异性分子,实现靶向给药或者靶向热疗等.同时,作为超声对比增强剂,能够透过毛细血管间隙进入组织间质,通过表面修饰的特异性分子与肿瘤细胞或间质组织靶向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在肿瘤部位的蓄积,使得超声造影的效果明显强化.本文根据纳米载体的结构及成分进行简要的分类和总结.

  • 类釉原蛋白寡肽仿生修饰钛表面的研究

    作者:周允芝;唐旭炎;宁天云;李全利

    目的 探讨钛表面固定具有诱导仿生矿化作用的活性寡肽,及其细胞相容性.方法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制备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修饰的纯钛片,使用扫描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修饰前后的钛片进行分析.全骨髓培养法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第3代BMSCs与不同修饰的钛片共培养,采用荧光染色、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评价此种修饰对BMSCs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共聚物已成功接枝到碱热处理后的钛片上,聚多巴胺预修饰及其与类釉原蛋白寡肽共同修饰的钛片对BMSCs生长、增殖及分化无明显影响,修饰后的钛片与BMSCs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 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共价接枝有望成为一种合适的钛表面仿生修饰方法,这为研究钛及其合金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实现仿生矿化奠定实验基础.

  • 表面修饰纳米粒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志友;王宏顺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并概述其表面修饰手段及脑靶向性,包括PEG修饰、表面活性剂修饰、糖类修饰、生物黏附修饰、配基修饰等.

  • 表面修饰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表面超微结构的观察

    作者:王桂琴;曹利群;李娜;彭秀军;唐慧琴;董亚利;顾汉卿

    目的 改变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前表面性能,并进行改性后观察人工晶状体表面超微结构.方法 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对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前表面进行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以及氧化钛单面修饰并观察其表面形貌;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于术后90 d摘出修饰人工晶状体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未修饰人工晶状体相比,改性处理后的人工晶状体表面更均匀光滑.未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术后90 d,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有细胞以及蛋白膜附着物,黏附细胞多为大小及形态多样的巨噬细胞,主要集中于人工晶状体周边.修饰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少于未修饰人工晶状体,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修饰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更少.结论 表面修饰的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提高了人工晶状体的葡萄膜生物相容性.

  •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佳琴;孙慧敏;徐延山;郭红玉;王桂琴;顾汉卿;祁明信;黄秀榕

    目的研究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fluorine-heparin surface modified in-traocular lenses,F-HSM IOLs)的生物相容性,为开发新型IOL并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polymethyl methacrylate intraocular lenses,PMMA IOLs)进行氟离子与肝素双重表面修饰.通过理化及光学方法检测其性能.体外通过细胞粘附,细胞生长实验.体内实验进行兔眼、猕猴眼内植入,进行相关的基础及体内研究.比较F-HSM IOLs与普通PMMAIOLs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F-HSM IOLs呈淡棕色,可阻挡短波光线及紫外线.F-HSM Ⅰ-OLs表面粘附细胞少、无细胞毒性,植入眼内引起的眼部炎症反应轻,血-房水屏障破坏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后囊混浊.结论 F-HSM IOLs较目前常用的PMMA IOLs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已通过国家指定的检测中心,按IOL国际标准检测,性能全部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即将进入临床试用.

  • 环孢素A壳聚糖纳米粒修饰人工晶状体表面的实验研究

    作者:喻建锋;管怀进

    背景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PCO)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目前探讨药物的局部应用来预防PCO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环孢素A壳聚糖纳米粒(CyA-CS-NP),观察其体外释放性能及修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IOL)边缘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壳聚糖纳米粒(CS-NP)和CyA-CS-NP,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学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学特征、载药率、包载率及体外释药性能,并测定CyA-CS-NP修饰后IOL表面CyA的含量.CyA-CS-NP修饰经等离子处理PMMA IOL边缘,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IOL的表面特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单纯等离子体处理过的IOL和CyA-CS-NP修饰过的IOL边缘,分析并比较两种修饰方法处理的IOL表面的元素组成及化学键类型改变;用后焦距法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IOL的屈光度和波长360~ 490 nm内的透光率,并参照ISO/CD 11979-2进行有效分辨率测试,检测IOL的光学性能;参照国际标准ISO/CD 11979-3测定IOL襻抗疲劳度测试. 结果 CS-NP和CyA-CS-NP呈单分散性、形状规则的类球形,粒径分别为(158±18)nm和(219±29) nm.CyA-CS-NP的平均包载率为64.2%,平均载药率为7.6%.体外缓释实验表明,第1天的快速释放阶段释药量达46.6%,此后为缓释阶段,在第12天时释药量达到77.7%.修饰后的IOL边缘存在CyA-CS-NP涂层,XPS检测显示IOL边缘存在CyA-CS-NP的特定元素及官能团,而等离子体处理的IOL未出现类似元素及官能团.3枚IOL表面负载CyA的平均质量为171.88 μg,修饰后的IOL屈光度、分辨率和透光率分别为(16.64±0.23)D、(90.28±0.25)%及(73.57±0.62)%,与修饰前的(16.62±0.29)D、(90.28±0.21)%及(73.61±0.6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1、0.078、2.291,均P>0.05).IOL襻符合国际标准. 结论 与修饰前相比,经CyA-CS-NP边缘修饰的IOL光学性能和襻抗疲劳强度均无明显变化,符合国际标准,满足IOL的临床使用要求,可能成为眼内缓释给药的理想途径.

  • 表面修饰硅凝胶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分析

    作者:王桂琴;顾汉卿;何炳林;董亚利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以说明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不同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于术后360 d取出人工晶状体进行光镜、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人工晶状体表面含有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多核巨细胞样体,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细胞较少,钛修饰组人工晶状体表面未见多核巨细胞样体.结论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细胞数量少,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陈东晓;张娟梅;李建业;徐天宏;董亚琴;蒲晓辉

    [目的]综述紫杉醇白蛋白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多篇相关文献与专利,对现有紫杉醇白蛋白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工艺、作用机制、表面修饰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括.[结果]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的血药浓度,而且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治疗效果明显增强.同时,白蛋白纳米粒的增溶效果有效地避免了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以及吐温80等带来的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用于癌症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及发展前景.

  • 功能性CdS量子点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闫云辉;郭伟;董丽;席荣英

    目的 合成表面具有功能性基团的CdS量子点(QDs),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 室温下水溶液中以硫脲(Tu)、巯摹乙酸(TGA)和L-半胱氨酸(L-Cys)构筑3种功能性CdS QDs,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3种功能性CdS QDs的粒度和形貌;利用荧光光谱测定3种功能性CdS QDs的荧光性能及L-Cys-CdS QDs与BSA的相互作用.结果 该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3种功能性CdS QDs,所制得的功能性CdS QDs具有较稳定的荧光性能,且L-Cys-CdS QDs与BSA分子之间可能存在静电或配位作用.结论 具有功能性的CdS QDs可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的用于生物样品的测定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QDs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 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对促进新型PET材料人工韧带(LARS)细胞黏附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弛;蒋垚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采用表面水解法处理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增进新型PET材料人工韧带生物相容性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碱性水解法表面处理后再与纤维连接蛋白反应修饰该新型人工韧带,使用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和X线衍射分析技术测定材料表面蛋白结合含量,采用大鼠成纤维细胞与聚脂纤维人工韧带材料体外共培养的方法,观察细胞粘附、增魑殖以及分化情况,对比采用纤维连接蛋白表而修饰的材料和末处理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差别.结果 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和X线衍射分析技术证实通过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后该新型聚脂纤维人工韧带表而蛋白含量明显提高,采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的聚脂材料上细胞能够早期粘附,附着生长情况更好,数量更多.结论 采用碱性水解表面处理纤维连接蛋白修饰的方法简便、有效,能够增进新型PET材料人工韧带的生物相容性.

  • 经表面修饰的β-TCP对BMSCs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明敏;吴小涛;王运涛;董寅生;张艳;孙倩

    目的 研究三种材料,材料一:β-磷酸三钙支架(β-TCP);材料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gel/lc-HA-β-TCP);材料三: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gel/hc-HA-β-TCP).三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材料共培养增殖的情况.方法 取兔股骨骨髓腔细胞,进行贴壁培养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将诱导后的BMSCs与三种支架材料在培养板内共培养1、3…5、7、9d.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及ALP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检测材料的BMSCs细胞毒性及BMSCs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 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无显著差异.细胞毒性在0-1级.与细胞共培养,β-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检测,β-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l/Ic.HA-βTCP在第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明胶/高结晶度羟摹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支架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支架与BMSCs生物相容性好,适合作为支架材料负载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

175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