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2例

    作者:杭春涛

    淤胆型肝炎既往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主要是指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的肝脏疾患,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其突出表现为长期肝内淤胆的临床特征.自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诊治32例淤胆型肝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鼠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小芸;孙敬方

    目的:了解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给妊娠第16天的大鼠分别于颈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5 mg/kg)和尾静脉注射游离胆酸(2.4 mg/kg),连续5天,制造两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模型,将该孕鼠于妊娠第21天在麻醉状态下剖腹,取胎鼠血、羊水、胎肝、胎盘. 结果:雌激素组晚期死亡胚明显增高(15.66%),21日龄胎鼠体重明显降低,胎血总胆酸(TBA)明显升高.胆酸组羊水中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胎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病理学显示,两模型组胎盘水肿明显,绒毛变性坏死,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 结论:雌激素组可引起胎儿的高胆酸血症;胆酸组羊水中的TBA高于对照组,胎盘水肿、坏死明显,提示胆酸可影响胎盘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

    作者:顾凯华;李楠;周健飞;朱超慧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患者26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 解散法治疗肝内胆汁淤积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元奎;李凌

    目的:观察解散法治疗各型肝炎及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护肝降酶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36例用解散法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苦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以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上述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散法清除肝内胆汁淤积作用肯定.

  • 自拟养血祛风方为主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临床观察

    作者:毛利云

    目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14天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中,血清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终止妊娠孕周、剖宫产人数、胎儿窘迫人数、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7分人数等方面的比较,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显著提高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ANIT诱导的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作者:姚嘉明;陈芝芸;陈曦;刘彬彬;叶蔚;张洁

    目的 观察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的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于实验第1天灌服1.6%ANIT(麻油配制)80mg/kg、1次/周、连续4次诱导大鼠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正常组以等容量麻油灌胃,于末次灌胃后48h处死大鼠取血清及回盲部新鲜肠内容物;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较正常组有明显受损,呈现肝内胆汁淤积表现;模型组的肠道菌群丰度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在纲水平中,模型组大鼠肠道粪便中δ-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正常组有明显下降(P<0.05),ε-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在科水平,δ-变形菌纲中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较正常组有明显下降(P<0.05),而属于ε-变形菌纲中的螺杆菌科相对丰度较正常组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肠道菌群丰度的明显下降以及肠道内脱硫弧菌和螺杆菌的相对丰度变化可能是ANIT诱发的亚急性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重要特征性变化.

  • 何嘉琳应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原则治疗妊娠病验案

    作者:高涛;何嘉琳

    [目的]整理何嘉琳教授治疗妊娠疑难病验案,总结其诊治思路及用药原则。[方法]将数则何师脉案处方与中医经典原著理论、方药相互印证,探讨何师诊病经验及其理论渊源。[结果]何师诊治妊娠病经验丰富,思路清晰,有理有据,理法方药兼备。勤观察病情变化,审时度势;用药如用兵,步步为营。[结论]何师诊治疑难病“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充分体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治疗原则。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择期剖宫产与围生儿预后分析

    作者:殷美洪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不同时期剖宫产与围生儿预后关系.方法对本院100例ICP孕妇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择期剖宫产孕妇与临产后剖宫产孕妇胎儿窘迫、羊水粪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CP孕妇宜择期终止妊娠,待宫缩发动后将增加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 4种方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比较

    作者:汪国运;蔡卫民;陈峰;吴贵霞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合并肝内胆汁淤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病程长、消退慢,治疗较困难.我们用4种方法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栀子柏皮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罗海静;成春锋

    文章综述近二十年来众多医家运用栀子柏皮汤来治疗免疫性肝损伤、肝内胆汁淤积、肝脏纤维化、恶性肿瘤、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以及痤疮和皮炎等疾病的经验及实验研究,为大家运用此方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 思美泰治疗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胡小英;陈静;魏文琼;冯霞

    目的 观察思美泰治疗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护肝及基础治疗外,观察组给予思美泰治疗,疗程3~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B、DB、ALT、AST、r-GT、ALP水平及肝脏大小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59,P<0.01).结论 思美泰能有效治疗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在输注过程中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肝内胆汁淤积致严重高胆红血症1例

    作者:周达;陈源文;曹海霞;范建高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伴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很少合并肝内胆汁淤积和极度的高胆红素血症.我们报道1例罕见的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伴有直接胆红素极度升高和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对疾病进程中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分析

    作者:吴国洋;王效民;彭友缘;苏永杰;于仁祥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的机制及治疗,总结该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阻塞性黄疸行手术治疗后并发8例(3.9%)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8例肝内胆汁淤积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辅以利胆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阻塞性黄疸术后有可能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其原因可能为胆汁细菌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乙肝病毒感染.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胆汁细菌感染可能起主要作用.治疗上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利胆药物为主.

  • 重症胆管炎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缪金透;董寅;牛军民

    重症胆管炎术后黄疸不退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常见原因是胆道损伤、胆管内残余结石、胆瘘等所致,但有一些是非外科性原因所引起,临床医师往往对此未予重视.我院1995~2005年10年间收住重症胆管炎186例,术后出现黄疸不退或退而复升20例,其中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18例,现报道如下.

  • 秋水仙碱肝损伤机制探讨

    作者:宋金萍;王涛;陈雪梅;杨洁;张富春;尚靖

    目的 研究秋水仙碱、秋水仙总碱提取物染毒SD大鼠肝损伤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连续灌胃染毒28 d后,分析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多药耐药蛋白Ⅱ(MRP2)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法尼醇受体(FX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盐输出泵(BSEP)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大鼠染毒28 d后,秋水仙碱各组ALT活性明显升高,其中6.0 mg·kg-1剂量组TBA浓度和ALP活性高出对照组2倍以上;肝组织可见多处小灶性坏死,严重水肿伴有脂肪变性; CYP7A1表达上调,BSEP和MRP2表达下调.秋水仙总碱组大鼠,肝功能受损,但血清TBA含量和ALP活性无变化;肝组织病变.结论 秋水仙碱和秋水仙总碱染毒28 d均可导致大鼠肝功能损伤,肝组织病变,且秋水仙碱致肝毒更严重.肝脏病理条件下,秋水仙碱和对乙酰氨基酚对大鼠胆汁酸合成、转运调控机制相似,并推断秋水仙碱致肝损伤主要是引起了严重的肝内胆汁淤积.

  • 188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作者:许晓华

    目的:研究近 9年来我院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按每 3年为 1时间段回顾性分析 我院 1994年 1月~ 2002年 12月间 188例 ICP的诊治情况.结果:① ICP发生率由 1994~ 1996年的 0.22%上升为 2000年~ 2002年的 4.86%( P<0.05).②特异性诊断指标,(血清胆酸上升),使 ICP确诊时间提前.③分娩方式, 剖宫产率明显增高( P<0.05).结论: ICP发生率增高,血清胆酸辅以肝功能检查使确诊时间缩短.剖宫产是目前终 止 ICP妊娠的重要手段.

  • HIF-2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章易琳;倪观太;周毅惠

    目的: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2α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ICP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2~8月在弋矶山医院剖宫产分娩的4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足月孕妇10例,ICP轻度组15例,重度组15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IF-2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孕妇HIF-2α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ICP组HIF-2α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ICP组间HIF-2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患者HIF-2α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胎盘-胎儿系统对缺氧的自稳和代偿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作者:胡红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o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已被公认为是对胎婴儿威胁较大的高危妊娠之一.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收治的ICP病例,根据肝功能指标将ICP分为轻、重度两组,比较两组围产儿的预后有何不同,以期探讨ICP轻、重度的划分标准,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处理.

  • 熊去氧胆酸联合托尼萘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疗效观察

    作者:徐静;沈强;韩华;赵宗豪;李宜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托尼萘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S-腺甘蛋氨酸等综合性治疗;A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每天2次口服,每次250 mg;B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联合托尼萘酸每天3次口服,每次2片,熊去氧胆酸用法用量同A治疗组,疗程2周。结果 B治疗组腹胀及TBIL、AKP、γGT改善明显优于A治疗组,两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托尼萘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有较好疗效。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关系的研究

    作者:陶丽;曹云霞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CF)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淤症,IC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5例ICP产妇(ICP组)和3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产妇的胎盘中VEGF的表达程度.结果 ①ICP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230±434 g,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462±599 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ICP组产妇外周血中VEGF水平为(130.22±76.51)ng/L,对照组产妇外周血中VEGF水平为(235.60±86.04)ng/L,ICP组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③ICP组新生儿脐静脉VEGF水平为(528.03±267.49)ng/L,正常组新生儿脐静脉VEGF水平为(592.41±412.17)n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滋养细胞均有VEGF表达,ICP组和对照组表达部位相同.⑤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正常妊娠组绒毛合体滋养细胞VEGF表达的平均灰度为(136.3 102±0.1 946),ICP组合体滋养细胞VEGF表达的平均灰度为(136.2 156±0.2 13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P组VEGF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⑥VEGF水平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呈负相关,即胆汁酸水平越高则VEGF水平越低.结论 ICP组中高水平的胆汁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导致内皮细胞分泌VEGF减少,造成胎盘血管通透性下降,可能影响母儿间物质交换困难,在ICP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ICP的胎儿无明显的慢性宫内缺氧的表现.

287 条记录 8/15 页 « 12...567891011...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