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探讨分析

    作者:徐洪波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方法:选取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189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通过临床检验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探讨原因,总结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血液标本945份,其中血清645份(68 25%),血浆226份(23.92%),全血74份(7.83%).其中不合格标本62份.上总标本的656%(62/o4).

  • 检验科不合格血液标本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李小丽

    目的:分析检验前血液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和原因,更好地控制临床检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6月所记录的临床检验血液不合格标本类型进行分析,并作原因分析。结果:2010年2月-2014年6月有不合格标本1315例,其中标本量的原因408例(31.00%),溶血368例(28.00%),血液凝固316例(24.00%),容器错误171例(13.00%),标本与申请单不符52例(4.00%)。结论:所有不合格血液标本类型中以标本量的原因、血液溶血、血液凝固、容器错误为主要类型,分析原因在于临床护士检验知识的不足,如果责任心不强,容易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从而使检验前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损害患者利益。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作者:王恒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收集血液样本1000份,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登记,标记好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解决。结果:10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70例,其中溶血11例,错用抗凝剂23例,剂量误差21例,血液凝固9例及其他因素6例。结论:基于临床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改善了临床血液检验。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尹玲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23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主要原因有:采血量不准31份,占13.5%;抗凝血发生凝固53份,占23%;标本用错采血管29份,占12.6%;条码错误33份,占14.3%;标本出现溶血39份,占17%;送检超时12份,占5.2%;标本污染22份,占9.6%;采血位置不当11份,占4.8%.结论 规范临床采血及相关流程,加强采血人员的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可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出现,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作者:杨毓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4年10月本院检验科接收的住院患者不合格血液标本2326例,统计每年的不合格率;随机抽取100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用不合格率对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描述。结果通过分析发现2012年3月~2014年10月 , 本院真空采血系统所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0.57%、0.55%、0.54%,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波动不大;通过分析100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得知,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超时送检、标本量少、标本凝块以及其他原因。结论医院的检验科需要加强与护理部、临床部门的联系,做好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共同努力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

  • 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

    作者:李明芬

    目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实验室验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76份,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与对策。结果该组276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535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5.15%,276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75份,抗凝不全标本56份,溶血标本32份,凝血标本27份,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6份,容器不当标本13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标本污染15份。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预防对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率,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 不合格血液标本对足月妊娠妇女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秀敏;王富伟;魏爱婷

    目的 研究不合格血液标本对足月妊娠妇女PT、APTT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足月妊娠妇女不合格血液标本140份,其中临床采集后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超过2~4h)46份、血液量过少血液标本(血液和枸橼酸钠抗凝剂总量少于1.4mL)32份、中重度脂血血液标本23份、不明原因造成的中重度溶血血液标本22份、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合格血液标本17份.对以上不合格血液标本通知临床重新采集血液并采用相同的仪器试剂进行复检,并对两次PT、APTT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临床采集后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量过少血液标本、中重度脂血血液标本、不明原因造成的溶血血液标本、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与通知临床重新采集后的血液标本PT、APTT再次检测结果进行比对,除临床采集后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P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血液量过少血液标本、中重度脂血血液标本、不明原因造成的中重度溶血血液标本、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两次PT、APTT检测结果比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检查项目中的PT、APTT检测对血液标本的要求比较高,如遇PT、APTT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症不符合时应及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血液进行复检,以排除不合格血液标本对足月妊娠妇女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足月妊娠妇女预防和治疗妊娠期DIC的发生及发展提供准确的检验依据.

  • 不合格血液标本对 PT、APTT 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秀敏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血液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51份急诊、住院患者的有问题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其中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2~4 h)36份、血液量不足血液标本(血液与抗凝剂总量<1.4 ml)42份、溶血血液标本38份、脂血血液标本25份、其他问题血液标本10份。对以上不合格血液标本再次采集血液进行复检,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量不足血液标本、溶血血液标本、脂血血液标本、其他问题血液标本与重新采血后的血液标本 PT、APTT 再次检测结果,除未及时送检的血液标本 PT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PTT 检查对血液标本的要求较高,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合的应及时重新采血复检,以排除不合格血液标本对 PT、APTT 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准确的检验依据。

  • 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的探析

    作者:杨万金

    目的 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临床检验中遇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在我院各科室进行血液采集的患者,选取其中进行血液生化、免疫和血细胞检查的血液标本500份,并作为统计分析对象,以便研究.依据规定,临床护士采集血液标本.检验标本的采集、送检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整体过程严格监管,准确判断其是否合格,不合格者要详细登记,注明原因.结果 总共收集500份血液样本,包括340份血清,121份血浆,39份全血.不合格血液标本59份,占总体的11.8% (59/500).根据造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将其分为6类:溶血、脂血、血液凝固、测量不准确、错用抗凝物质及其他,各自占据比例依次为:32.45%、16.56%、15.98%、13.34%、12.00%以及9.67%.结论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血液采集规范,在采集、检验、处理等环节中保持认真态度,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治依据,提高疗效.

  • 血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作者:乔小霞;李慧群;杨光军

    目的:查找2013年四个季度血液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3年本院拒收的住院患者不合格血液标本255例,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四个季度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10.9‰,5.7‰,3.0‰,4.1‰。类型主要有标本凝固,标本量过少,标本污染、标本信息错误及标本溶血,其中以血液标本凝固和标本量过少多见。结论: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尤为重要。检验科需加强与护理中心和临床科室的沟通,及时、准确反馈不合格标本的信息,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朱晶;赵瀛;王蓓丽;吴炯;宋斌斌;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目的: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和制定相应对策,确保分析前环节的标本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接收住院患者不合格血液标本5933例。以不合格率描述不合格标本的情况,采用PearsonX2检验比较不同种类的抗凝管发生标本凝块和标本量少的风险。结果2008年至2012年真空采血系统采集的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9‰、0.76‰、0.52‰、0.50‰和0.47‰,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血液标本的6大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标本凝块、标本量少、标本抽错管、条码问题、送检超时和重复采血。其中以柠檬酸钠抗凝管发生标本凝块和标本量少的情况多。结论检验科需加强与护理部和临床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反馈不合格标本的情况,寻找原因并制定和实施改善措施,共同努力确保分析前环节的血液标本质量。

  • 有效沟通在处理不合格血液标本中的应用

    作者:张楠楠;赵超;黄艳;赵亚萍

    目的:分析有效的沟通与不合格标本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不合格血液标本,其中2013年340份,2014年259份,以构成比描述不合格标本情况,采用Pearson x 2检验比较2013和2014年不合格标本率下降情况及不同类型不合格标本率下降情况.结果:血液标本不合格类型主要是抽血量不准确、抗凝血凝固、真空管选择错误,这三种类型在2013年占85.88%,2014年占89.19%,;2013年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0.46%;2014年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0.34%,2014年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2013年.结论:有效沟通能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及处理对策

    作者:唐光定;江伟河;黄海深

    目的: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患者血液标本2000份,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80份,不合格发生率为4.0%,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总结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因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80份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标本10份,样本量少23份,送检不及时引起样本不合格8份,凝血标本9份,容器不当标本4份,抗凝不全标本14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引起标本不合格5份,标本污染3份,标签不合理标本4份.结论:造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因素相对比较多,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预防措施,降低不合格标本的发生几率,提高临床检验的工作质量.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探讨分析

    作者:陈锦容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6~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 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 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

    作者:孙云霞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2008年1~6月份,由实验室验收确定为不合格标本608份,进行分类记录整理.结果 本组收集总血液标本1208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608份,总不合格率为5.03%.结论 只有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使不合格标本的百分率降到低点,才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

  •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和质量控制体会

    作者:谢慧琴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方法:对两不同时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的质控体会.结果:不合格标本为血常规、血生化、血免疫和血凝等,因主要为溶血、凝血、采血量不足、标签错误、脂血、饮食因素和标本污染等;经过质量控制后,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标本的质量是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室内质控,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和检验的准确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霞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以及临床检验工作中遇到的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根据临床经验寻找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分析前误差,提高标本质量以进一步提高检验水平.方法 :检验医学中心拒绝接收的不合格血液标本725份,仔细记录不合格标本的性状与情况,按不合格原因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标本凝血、溶血、血量少、错误使用抗凝管、送检超时等,其中尤以标本凝血和血量不足为主要原因.结论 :实验室必须加强其与临床和护理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不合格血液标本信息,积极寻找并制定有效措施.采血人员也应当严格按照采集血液的规章制度进行血液采集,把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降到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