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芪多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金智生;魏玉娇;林海龙;张花治

    目的 通过研究红芪多糖(HP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db/db小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对早期DN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6周龄雄性小鼠60只,其中db/db小鼠5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HPS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 HPS溶液灌胃)、替米沙坦组(5 mg/kg替米沙坦溶液灌胃)、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组10只;db/m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检测血糖浓度,第4周末及第8周末收集小鼠24 h尿液,ELISA法检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框后静脉取血,血清用于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处死小鼠,剥离肾脏,左肾皮质用于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右肾皮质用于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TGF-β1及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Scr、BUN 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肥大,系膜区明显增宽,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TGF-β1及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PS低剂量组外(P>0.05),其余各治疗组小鼠血糖、Scr、BUN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肥大,系膜区明显增宽,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GF-β1及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HPS中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替米沙坦组.结论 HPS能够防治db/db小鼠早期DN,其机制可能与HPS抑制TGF-β1及CTGF mRNA在肾脏的表达有关.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欣玲;罗霞;孙建琴;邵艳;朱克刚

    目的:观察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89例,随机分为九味肝泰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3例。九味肝泰组口服九味肝泰胶囊,1粒/次,3次/d。恩替卡韦组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片/次,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九味肝泰胶囊和恩替卡韦分散片,用法用量同上。3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肝功能、白细胞介素(IL-10)、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九味肝泰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愈显率分别为73.01%、82.53%、95.23%,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93.65%、98.41%,联合治疗组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九味肝泰组和恩替卡韦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天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10、HA和TGF-βl水平均显著下降,而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HBV-DNA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九味肝泰组和恩替卡韦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GSH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MDA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调节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九味肝泰对小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肝硬化模型的干预研究

    作者:杨增强;秦雪琴;陈悦;李莉

    目的 观察九味肝泰对小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后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影响及其干预机制.方法 将48只BABL/cJ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九味肝泰组,采用高压水注射方法将HBV质粒(50μL)通过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然后腹腔注射50%CCI4(5 mL/kg)制备HBV肝硬化动物模型,另设12只为空白对照组;九味肝泰组用10%九味肝泰0.5 mL/(10 g.d)灌胃干预性治疗21 d,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成模后和治疗21 d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并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结果 干预性治疗21 d后,九味肝泰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血清IV型胶原(cIV)、Ⅲ型胶原(PC-III)、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均明显降低,且TGF-βl和HBV DNA定量显著降低,肝功中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汁酸(TBA)接近正常水平,肝组织中MDA明显降低,且静脉血GSH和SOD提高,与模型组和本组成模后比较,P<0.05.结论 九味肝泰在抑制HBV DNA复制、减轻肝组织纤维化和促进肝功能恢复方面有明确的干预作用.

  • 角膜内皮细胞稳定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

    作者:马慧香;徐锦堂;姜振友;张穗梅;陈建苏;赵松滨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一β1(trom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表达产物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TGF-β1基因转染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并用药物筛选抗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用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L-2、IFN-γ、TNF-α、IL-4、IL-6 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基因转染后筛选出的克隆细胞TGF-β1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胞浆呈棕色着色.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表达量为(597±7)pg/ml,高于对照组.基因转染组淋巴细胞IL-2、IFN-γ、TNF-α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II-6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结论 TGF-β1基因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后高表达TGF-β1,致使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偏离,作为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移植后具有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潜在可能性.

  • 丹红注射液对小鼠感染人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干预研究

    作者:秦雪琴;陈悦;吴文琴;雷尚芳;陈德森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小鼠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毒性肝炎的干预机制,为临床治疗 HCMV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BALB/c 品系小鼠80只,随机数字表编号法分对照组、模型组、丹红注射液 A、B、C 组(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剂量分别为0.5、1、2 mg·10 g -1·d -1),对照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干预治疗,连续28 d。28 d 后尾静脉采血,放免法检测小鼠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l (TGF-βl )、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用小鼠尾静脉血血清检测肝功能五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肝脏组织中肝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亚型酶[CYP2E1、CYPIA2、CYP3A4、CYP2D6、CYP2C9]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 B、C 组治疗28 d 后,P450亚型酶 CYP2E1、CYPIA2、CYP3A4酶活性、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cIV、TGF-βl、PC-Ⅲ及肝功能 AST、ALT 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 <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丹红注射液 A 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 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小鼠 P450亚型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时对肝脏的毒性,并通过降低 TGF-βl 而促进肝功能恢复,对小鼠感染,HCMV 病性肝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逆转上皮间质转化机制

    作者:耿文文;张斌;李丹华;梁新瑞;曹旭晨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变化,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逆转过程中关键分子的表达变化.用特异性通路抑制剂分析FGF2逆转EMT发挥作用的的信号通路.结果 TGF-β1作用72 h后,肺癌上皮细胞发生EMT,细胞运动、侵袭能力增强(200.0±12.5,P<0.01).联合FGF2继续培养48h之后,细胞各项指标恢复至对照水平,运动、侵袭能力下降(50.0±5.5,P<0.01).利用特异性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PD98059后结果显示,抑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通路可以明显阻断FGF2对于TGF-β1诱导EMT的逆转作用,而激活MAPK/ERK通路可以降低TGF-β1对Smad2的磷酸化.结论 FGF2通过MAPK/ERK通路逆转TGF-β1诱导的肺癌上皮细胞EMT.

  • 消炎痛对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中菌丝生长及IL12、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亚莉;肖敦振;彭静鄂;陈雪蓉;高俊;姚念

    目的 以小鼠为模型,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设雌激素化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组(EI)和模型用药(消炎痛)组(Indo),另设单一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I)、单一雌激素化组(E)和空白对照组(C).在接种后4、7、14 d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阴道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TGF-II、IL-2水平.结果 Indo组小鼠未见菌丝,仅见孢子,EI组见大量菌丝生长.雌激素可上调小鼠阴道组织TGF-βl表达及下调IL-2水平(E组比C组,均P<0.05),EI组和I组的TGF-βl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1),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IL-2水平未见升高(均P>0.05).与EI组比较,Indo组在第4、7天阴道组织TGF-βl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IL-2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P<0.01).结论 雌激素能降低小鼠阴道局部免疫能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时小鼠阴道缺乏防护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消炎痛具有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调节阴道局部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新靶向药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