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新建工程应用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安全评估

    作者:崔国勤;康智忠;崔建国;梁宪军;张海军

    目的 对公司新建工程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系统及其邻近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评估,以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方法 依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检测标准.结果 使用的放射源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所产生的辐射对周围环境无影响;不同辐射区域,人员活动控制符合要求.结论 该新建工程中使用的放射源所产生的辐射,在进行了有效的屏蔽后,符合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无影响.

  • 焦作市含密封源仪表放射防护情况调查

    作者:连轶伟;李园;张根掌

    目的 掌握焦作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周围辐射水平,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放射事故发生情况.方法 用统一的调查表逐户对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进行逐项调查;使用FD-3013B伽玛辐射仪对全市含密封源仪表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使用FJ-427 AI型热释光剂量仪和HW-Ⅴ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进行个人剂量检测.结果 调查监测29家应用单位共244台含密封源仪表,其中17台(6.97%)超标.2000~2004年共监测含密封源仪表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225人次,5年人均剂当量为0.23 mSv·a-1.2000~2004共发生5起含密封源仪表放射源丢失事故,占同期放射事故的83%.结论 我市含密封源仪表辐射剂量水平大部分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含密封源仪表操作人员外照射年剂量当量远低于年剂量限值.但水泥行业等使用含密封源仪表的单位易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应把这些单位作为监管重点,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

  • 山西省γ辐照装置防护安全分析

    作者:梁健君;辛旺堂;张乃虎;王继伟

    目的了解和掌握γ辐照加工装置放射防护状况以加强管理,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放射卫生法规和标准,实地检查监测.结果辐照室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但防护设施存有安全隐患.结论要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

  • 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用房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赵尧贤;吴寿明;罗进;郦依华;胡玉芬

    目的通过对某单位工业X射线探伤工程项目的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探讨工业X射线探伤项目的评价模式.方法收集该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及评价规范的要求,通过理论估算及现场调查、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的设计、布置基本合理;放射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符合放射防护的要求.结论放射机房的屏蔽防护性能经检测结果表明符合设计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是可行的.

  • 厦门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傅清青;李晓宏;林文斌

    目的 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关预防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厦门市两家大型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资料,利用Excel进行录入整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以男性为主,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以2A类(诊断放射学)为主.指标异常人数达163人,占总数45.92%,以血脂及血常规出现异常者居多,各占受检总数18.49%及11.64%.眼晶体异常、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及血糖异常等指标都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结论 我国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总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长期小剂量辐射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其辐射防护.

  • 常熟市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指标分析及防护应对

    作者:朱静;王健;吕敏;盛红艳;张晓懿;涂彧

    目的 了解常熟市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本市今后放射防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 选择2004年和201 1年参加职业病体检的371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按放射工龄长短分为三组,A组为工龄<5a;B组为工龄5~15 a;C组为工龄>15 a.对其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WBC:2004年工龄5~15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2004年各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不同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眼晶体的异常率呈上升趋势.2004年和2011年工龄<15 a组与工龄>15 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年内工龄>15 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且明显低于2004年各工龄组.201 1年该两项指标工龄<15 a组与工龄>15 a组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工龄>15a组与对照组相比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年该两项指标各工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4年各工龄组的微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常熟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2004年,且工龄<15a者无明显健康问题,但工龄15 a后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提示辐射防护工作仍是我们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某市放射工作人员2009年度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淮柱;张亦工

    目的 了解某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情况及健康情况.方法 对68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临床异常检出率为38.12%,其中眼科检查异常率为4.69%,外周血液异常检出率为12.62%,其中白细胞减少检出率为3.81%,淋巴细胞微核率无异常检出.结论 要重视放射防护工作,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健康监护工作.

  • PET/CT放射防护分析及防护现状

    作者:李卫国;李全太;李海亮

    PET/CT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应用范围逐渐向全世界普及,与之对应的放射防护成为摆在放射工作研究者面前的难题.笔者旨在总结国内外有关PET/CT放射防护现状的基础上,对PET的放射防护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当前防护现状中的不足.

  • 昆明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调查与个人剂量监测

    作者:唐丽;武国亮;旷景莹;徐文萍

    目的 掌握医疗卫生机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为制定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政策和国家放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填报调查表、现场核实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的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等进行调查与监测.结果 基本掌握了昆明市169家放射诊疗机构的基本情况、放射防护情况和282家放射治疗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昆明市一级、二级医院主要使用的诊疗设备是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部分一级和二级医院仍使用落后的放射诊疗设备(荧光屏透视机).全部医院均配备有相应数量的X射线影像诊断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其中铅橡胶围裙数量多,铅防护屏风数量少.个人防护用品工作人员人均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人剂量监测中,未发现年个人剂量Hp(10) ≥20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从事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的工作人员铅衣外个人剂量当量Hp(10)约为铅衣内的6倍和2倍,提示单纯采用铅衣内剂量计读数可能会低估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结论 应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更多的个人防护用品,尤其是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尽快淘汰落后的放射诊疗设备(荧光屏透视机).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明确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铅围裙内外各佩戴一个剂量计,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监测工作.

  • 2015年昌乐县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调查

    作者:刘丽芳;傅骏;徐东;张晓梅

    目的 对昌乐县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调查检测,为加强医院放射防护设施、减少职业照射、提高核安全文化素养提供资料.方法 依据和参考国家标准,对放射机房防护、个人放射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和评价.结果 二级医院放射机房防护设施、个人放射防护用品配备合格率较高,二级医院与一级医院受检者非照射部位防护屏蔽合格率较低.结论 各级医院应加强放射机房防护设施及个人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素养需提高.

  • 北京市非医用射线装置及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崔力萌;马永忠;翟曙光;王宏芳

    目的 通过对北京地区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状况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掌握工作人员可能暴露的辐射剂量水平,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和规范日常工作.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使用计量部门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进行监测.结果 137台射线装置的剂量率范围为0.08 ~0.43μGy.h-1;528名放射工作人员中97%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数值小于探测下限,所有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均小于1 mSv.a-1.讨论 本次监测的北京地区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辐射水平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均小于国家标准的限值,但也有部分设备高于本底值.在日常工作中,仍需加强射线装置的管理,关注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防护.

  •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声;李亘山;李红艳;薛秀家

    目的 了解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职业性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监测.结果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规定剂量限值以下,介入放射学组人均年有效剂量高.结论 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介入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是改善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

  • 放疗机房设计和防护检测中特殊问题的研究

    作者:郭朝晖;刘立明;刘雅;程金生

    目的 针对顶层薄弱的放疗机房,对机房周围的天空反射和侧向散射光子辐射进行计算和检测,探讨计算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依据NCRP第151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两个顶层薄弱的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天空反射和侧向散射光子辐射进行计算,并对机房周围地面和临近高层建筑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将计算结果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天空反射的计算结果和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侧向散射光子辐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结论 对顶层薄弱的放疗机房,应考虑天空反射和侧向散射光子辐射,NCRP第151号报告中给出的天空反射理论计算公式存在局限性.

  • 基于铝加工建设项目中的X射线测厚仪放射防护评价

    作者:胡传朋;李永兴;魏坤杰;时峰

    目的 调查X射线测厚仪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放射防护安全设施、管理措施有效性.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方法,对安全防护设施及管理措施进行调查,采用放射防护检测方法对工作场所周围辐射水平检测.结果 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各类安全防护设施有效运行,防护管理措施基本落实;冷轧车间及其周围区域的剂量当量率小于仪器的探测下限;在热轧车间里,工作人员受到的大年剂量为0.11mSv;公众人员受到的大年剂量为0.07 mSv.结论 建设项目的防护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正常运行情况下防护安全设施及措施能够控制职业病危害.

  • 4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主要屏蔽体的防护核算

    作者:许家昂;宋钢;朱建国;李海亮;卢峰;毕明卫;陈英民

    目的 对45 MV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主要屏蔽体进行防护核算.方法 根据RADIATION PROTECTION FORPARTICLE ACCELERATOR FACILITIES.NCRP REPORT No.144等提供的屏蔽核算参数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GBZ/T 220.2-2009)等有关方法进行防护核算.结果 加速器治疗室的防护设计与核算结果基本一致,加速器室设计厚度的类比分析结果低于应达到的防护要求.结论 加速器治疗室的防护设计符合要求,加速器室的防护设计不符合要求.

  •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潇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的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按不同工作性质,分为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影像诊断3组;按不同工作岗位,分为医师、技师、护师3组.采取热释光法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该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水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人均年有效剂量<5 mSv,且人均年有效剂量稳定在较低水平;不同工作性质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均数两两比较,其中介入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放射影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学与核医学、核医学与放射影像诊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均数两两比较,医师、技师、护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所致受照剂量高,可以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提升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职业防护和职业健康意识.

  • 规范骨盆X射线摄影中性腺防护技术的探讨

    作者:陈新沛;代秀红;陈亮;王骏;李赛;马丽;赵露;卢刚;周鹏

    目的 探讨规范骨盆X射线摄影中对性腺的防护技术及防护区域的范围和适应症等相关事宜.方法 对35例骨盆X射线摄影的受检者,采取了直接阴影屏蔽防护技术,并对防护效果进行了模拟检测.结果 用1 mm厚的铅皮做防护屏蔽块,可使受检者性腺处的体内X射线吸收剂量减少99%以上.结论 在骨盆X射线摄影中,X射线能对和骨盆相邻近的性腺部位造成一定剂量的辐射.而对其相临的性腺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就能减少X射线对防护区域的辐射剂量,从而达到《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中提出的"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的要求.

  • 某DR机房改建项目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作者:徐丽;贾晓筠;郑丽仙

    目的 对某医院改建的数字X射线摄影(DR)机房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进行.结果 该DR机性能及机房的屏蔽防护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放射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培训等.结论 该项目能够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其射线装置电离辐射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可行、有效,符合要求.能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危害,该工程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等条件达到竣工验收的要求.

  • 移动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分区边界估算

    作者:弓泽业

    目的 为现场X射线移动探伤作业工作人员快速确定控制区及监督区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300 kV、250kV、200 kV这几种常用的X射线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放射防护距离.结果 给出不同工况下控制区、监督区边界距离,并提出相应放射防护措施.结论 参考值的给出,可以防止人员在已开机但未划定控制区边界时进入控制区造成不必要的照射,在实际作业时,需要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终确定边界.

  • 眼晶状体新剂量限值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影响

    作者:薛茹;陈尔东;鞠金欣

    目的 对完善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给出适当建议.方法 结合现行相关标准内容和国内外研究结果,分析探讨眼晶状体剂量限值改变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的影响.结果 对于介入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应作为常规监测内容,应配给相应的防护设备,并对辐射防护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培训.结论 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防护需进一步完善.

836 条记录 31/42 页 « 12...28293031323334...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