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夏季热的药食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聂绍通;田莉

    夏季热是指因小儿形气未充,入夏以后,不能适应外界炎热气候而引起,以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为主要表现的婴幼儿时行热性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目前尚未发现"夏季热"有传染性和免疫性,患此病后,下一年可复发.有的患儿可持续2~4年.此病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小儿夏季热缺乏特效药,但中药治疗、中药食疗对夏季热有比较好的效果.现就药食治疗、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半刺加拔罐治疗暑伤肺胃型小儿夏季热36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敏奇;刀玉婷

    小儿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人夏天气炎热时长期发热,体温多在38~39.5℃,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为特征,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热愈高.西双版纳为亚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小儿夏季热更是该地区的常见多发病.笔者应用半刺加拔罐治疗暑伤肺胃型小儿夏季热36例,并设西医儿科常规治疗本病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儿科临床运用温法举隅

    作者:蒋蓉蓉

    温法,是中医八大治法之一.具有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常用于治疗中阳不振,脾胃虚寒或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证.由于本法所用药物多属辛温燥热之品,故在儿科临床上大多持谨慎态度,唯恐其性烈而耗伤阴血.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温热药物的运用,重在辨证贵乎配伍,用之确当往往收效快速.兹将临床运用所得,择其要者,选介于次.

  • 小儿夏季热证治例析

    作者:许映絮;刘福英

    陈某某,男,4岁.2000年7月24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于同年3月份曾患过麻疹,经中西治疗病患痊愈,病后体质差,容易患感冒,饮食不振,烦躁,大便不调,平素感冒发热,常用氨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连续3~5天治疗,方见治愈.

  • 清暑益气汤治疗小儿夏季热54例

    作者:樊遂明

    笔者自1995年6月~2003年8月,运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夏季热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4例夏季热患儿中,发病时间均在6~9月间,病程1~3d者15例,4~6d者18例,7d以上者21例;年龄小者10个月,大者10岁;发病时体温38℃~39.5℃者46例,40℃以上者8例;初次发病者40例,复发者14例.珍断均符合吴梓梁等主编<儿科学>所制订标准[1].

  • 七味白术散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曹志群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组成.原为治疗脾胃久虚,津液内耗,呕吐泄泻频作,烦渴多饮等症而设.笔者用此化裁,治疗多种内、儿科疾病,常获验效,现择案介绍如下.

  • 姚荷生诊治小儿夏季热的特色

    作者:姚芷龄;刘英锋;黄利兴

    1 概说 小儿夏季热是一种小儿特有的非感染性发热的综合征,因其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故称夏季热。中医因此也有近似的名称——疰夏,并且因其表现不仅有发热,而且多伴随“上渴下泻”的特点,故(南昌)又有“天干地漏”的形象俗称。西医对此病的发病原因认识不够明确,而中医则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到此病是内外两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小儿稚体,气质较弱,不能耐受夏季暑气之逼迫所致。具体来说,内因与心脾有关,外因则与暑气的湿热两性有关,因为夏天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其令之季,火土交蒸,故产生湿热相合的时气偏胜之暑气,一般成人形……

  • 辛凉清透、益气生津法治疗小儿夏季热32例

    作者:王启明

    小儿夏季热与祖国医学"疰夏"类似,采用消暑益气、辛凉清透、益气生津中药治疗该病32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临床运用六经辨证的体会

    作者:蔡元龙;梁凤云

    六经辨证不仅是发热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证型的概括,也可作为某些杂病的辨证纲领.笔者临证根据六经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小儿夏季热、少阴病戴阳证等疑难杂证,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取效显著.

  • 小儿夏季热的辨证论治

    作者:李高申

    小儿"夏季热"一般没有明显的感染病灶,发热程度中等,病程较长,其症以体热、少食、烦躁、自汗、口渴为主.西医治疗大多疗效不理想,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运用祖国医学理论对小儿"夏季热"进行辨证施治:阴虚甚者治宜清热、养阴、除烦;气虚甚者治宜清解热邪、甘温益气;暑热甚者治宜清暑解热、益气养阴等,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 解暑益阴饮治疗小儿夏季热134例

    作者:罗楚兵

    近年来,笔者自拟"解暑益阴饮"治疗夏季热患儿1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夏季热患儿134例中,男86例,女48例;6个月~1岁者46例,1~3岁者88例;病程在5天以内者53例,5天以上者81例.经以下方法治疗痊愈101例(体温复常,伴随症状消失);好转23例(发烧缓解,伴随症状缓解或消失);无效10例(发烧不减,证情无好转) .总有效率为92.5%.用药2天内奏效者77例,2~4天有效者占47例,平均退热时间为两天半.治疗期间,未用西药.

  • 洪伯勋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临床经验

    作者:洪万选;洪演庆

    先父洪伯勋业医四十余年,熟谙经典,旁参各家,擅长临床实践,学验俱丰,特别是对内、妇、儿科疾病造诣颇深.今谨录先父治疗"小儿夏季热"的有关论述及案例如下.

  • 小儿夏季热临床治验举隅

    作者:张寿华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将小儿夏季热分为暑湿遏表,肺失清肃;暑伤肺胃,气阴两虚;暑热久羁,阴液亏虚;暑热日久,上盛下虚四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 小儿夏季热的证治

    作者:李希

    小儿夏季热是儿科常见的时行疾病之一,多发于3岁以下体质虚弱的婴幼儿,以长期发热、热势起伏不退、口渴多饮、少汗或无汗、多尿其主要临床特点,迨至秋凉以后症状自行消失.先将其证治浅述如下.

  • 小儿夏季热的中医分型治疗体会

    作者:孟庆英

    小儿夏季热在每年6~8月较为多见,好发于1~2岁儿童,以农村儿童尤其多见.该病系暑热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疾病而得名,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其相当于中医学所称的"小儿疰夏"、"暑热症"等.

  • 名医验方治疗小儿夏季热40例

    作者:刘登友;罗俊生

    小儿夏季热分暑伤肺胃证和上盛下虚证,但临床上暑伤肺胃证多见,多由体质虚弱,暑热亢盛,不耐暑气熏蒸,暑蕴肺胃,耗伤气阴所致.治疗当以清暑透热,益气养阴为治则.作者选用名医验方加减治疗小儿夏季热40例,疗效满意.

  • 黄芪人参汤治疗小儿夏季热

    作者:丛树芹

    小儿夏季热,乃儿童春末夏初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低热、厌食、身倦乏力、消瘦、头痛、心烦等,秋凉后自然缓解,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近年以东垣"黄芪人参汤"加减治疗数例,疗效颇佳,举例如下:

  •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

    作者:涂仁安;姜鹏凌;曹淑玲;许忠波;吴江生;章蒙辉

    目的 观察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夏季热患儿给予自拟益气透热汤口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结论 益气透热汤对小儿夏季热有较好的疗效.

  • 背俞穴走罐辅助治疗小儿夏季热65例临床观察

    作者:章帆;毛晓雯;王仁;陈蓓华

    目的 观察背俞穴走罐辅助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夏季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服用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儿行背俞穴走罐疗法1次.2组患儿均在治疗前、服中药后2h、第2次服中药后2h测量体温,对2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儿服中药后2h及第2次服中药后2h体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服中药后2h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第2次服中药后2h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俞穴走罐辅助治疗小儿夏季热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藏医热证分型及在治疗小儿夏季热上的应用研究

    作者:米昱樽

    夏季热是小儿夏季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西医认为该病难治难懂,但藏医却有很好解释,认为其是由于"龙"、"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热症",在治则上,要用"寒性"药.本研究探讨藏医关于热证的分型,并总结藏药经验方二则在治疗小儿夏季热上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