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碳铂壳聚糖微球瘤内化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蔚;张纪

    目的建立大鼠的C6胶质细胞瘤模型,对碳铂壳聚糖缓释微球瘤内化疗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鼠的C6胶质细胞瘤模型,用碳铂壳聚糖缓释微球进行瘤内化疗,检测药物的疗效和动力学分布.结果随着药物从微球中的释放,药物的浓度逐渐上升;瘤心浓度高,边缘次之,瘤旁脑组织更低;碳铂在肾脏及血浆内的分布是一致的,但较其在脑内的浓度相差甚远(P<0.0001);病理检查显示投药后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Giemsa染色肿瘤细胞出现特征性的凋亡细胞群.结论碳铂壳聚糖缓释微球有效地克服了纯碳铂制剂的不足,瘤内化疗效果佳,全身、局部毒副反应均小,具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 磁共振示踪法定量测量大鼠 C6胶质瘤模型细胞外间隙扩散参数

    作者:左龙;赵越;李怀业;李凯;卢嘉宾;韩鸿宾

    目的:应用磁共振示踪技术定量比较了不同时期的大鼠C6胶质瘤的细胞外间隙扩散参数。并对影响细胞外间隙扩散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进行了分析。方法将示踪剂钆喷酸葡胺( 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作为示踪剂导入大鼠脑细胞外间隙内,采用磁共振示踪法动态监测示踪剂在大鼠脑内的扩散与清除,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有效扩散系数(D*),清除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half-life)。对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如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CSPGs)、腱生蛋白C、胶原蛋白IV型进行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记分析。结果与10 d C6胶质瘤相比,20 d胶质瘤有效扩散系数((6.67±1.78)×10-5 mm2/s vs.(1.26±0.27)×10-4 mm2/s;t=4.265;P<0.01)及清除速率常数((7.67±2.29)×10-5mm2/s)vs.(1.46±0.36)×10-4mm2/s);t=3.87;P<0.05)减小,迂曲度增大((3.99±0.57) vs.(2.83±0.29);t=4.11;P<0.01)),半衰期延长((0.86±0.23 h)vs.(1.64±0.12 h);(t =5.91; P<0.01))。20 d胶质瘤的细胞外基质的硫酸软骨素蛋白糖((0.48±0.07)vs.(0.32±0.09);t=4.663;p<0.01)、腱生蛋白-C(0.29±0.04)vs.(0.58±0.11);t=6.50;P<0.01)和胶原蛋白IV型(0.24±0.07)vs.(0.33±0.06);t=3.81;P<0.05)的含量较10 d胶质瘤明显增加。结论随C6胶质瘤进展,细胞间隙扩散参数发生变化;细胞外基质的含量影响细胞外间隙扩散;我们相信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神经胶质瘤微环境,并将为经间质途径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参考。

  • 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C6胶质瘤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廉晓宇;李显伟;李英夫

    目的:研究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将接种成瘤后的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Ⅰ组给予生理盐水,Ⅱ组给予榄香烯,Ⅲ组给予VEGF多克隆抗体,Ⅳ组给予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肿瘤标本见到较多的坏死灶,其中肿瘤细胞可见较多的核破裂,对照组肿瘤标本血管数量较实验组多,血管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和血管的减少量Ⅳ组多于Ⅲ组和Ⅱ组.结论: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能更好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具协同的作用.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均可促进细胞凋亡,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 1H-MRS在检测胶质瘤早期放疗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孙珊珊;刘宏;董文艳;姜政;王建波;谭炳煦;王庆伟

    目的 观察大鼠C6胶质瘤模型放疗前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探讨其在早期监测肿瘤治疗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C6胶质瘤模型,分为照射组(n=10)和未照射组(n=12),建模后第9天给予照射组荷瘤鼠单次大剂量外照射(15 Gy/次/野).两组大鼠建模后均接受1H-MRS扫描,选择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乳酸(Lac)为检测肿瘤组织代谢的指标,同时行磁共振扫描(MRI)检测肿瘤体积的变化;连续观察建模后两组代谢物及体积变化,并对两组代谢指标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大鼠均成功种植肿瘤;未照射组随肿瘤体积增大,Cho、Lac浓度增加,NAA浓度减小,代谢物变化与体积变化呈显著相关性(Cho:r=0.958,P<0.001;Lac:r =0.989,P<0.001;NAA:r=-0.943,P<0.001);照射组放疗后1d,Cho由3.37 mmo/kg降至2.0 mmol/kg(P<0.01).放疗后3d,Lac由2.34 mmol/kg降至1.59 mmol/kg(P<0.01),NAA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放疗后3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增加31.4% (P <0.01),放疗后5d 体积开始减小,随后出现肿瘤生长抑制,各代谢指标继续下降且与体积变化呈相关趋势(Cho:r=0.696,P=0.304;Lac:r=0.911,P=0.089;NAA:r=-0.583,P=0.417),MRI检测的体积发生变化之前,1H-MRS检测的代谢物已经出现抑制性变化.结论 1H-MRS可无创性获得胶质瘤放疗前后代谢物NAA、Cho、Lac变化信息,较早监测早期治疗反应,敏感性优于MRI,是一种有效的判断近期疗效的检查方法.

  • 尾状核区注射法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青松;林婷婷;李安民;曹朋;史克珊;李钢

    目的 探讨尾状核区注射法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技术要点及成瘤效果.方法 立体定向辅助下将C6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建立C6细胞胶质瘤鼠模型.共建立15只模型鼠,分别于接种的第7、14、21天行头颅MRI检查,3周后分批灌杀动物行病理HE切片观察、S100及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对照组5只Wistar大鼠接种同体积培养液,同样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用本法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15只,成功率为100%.磁共振扫描显示接种第2周时10只大鼠有肿瘤生长,MR表现为T2高信号;第3周时全部有肿瘤生长,瘤周水肿明显.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鼠C6胶质瘤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模型稳定是进行胶质瘤研究的较好模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