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动脉选择性亚低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隆飞;吴迪;刘向荣;赵文博;丁玉川;吉训明

    溶栓是唯一被证实治疗卒中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对治疗时间窗及入选标准的严格限制,临床上仅有极少患者可在发病4. 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治疗[1-2].亚低温治疗是通过物理或药物治疗的方法将人体全身或局部温度降低至目标值,从而产生治疗或保护功效.研究发现,亚低温治疗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已在心脏骤停后的全脑缺血以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中得到验证,但尚未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得到证实[3-5].有研究认为,时间窗、低温作用方式、降温速度以及持续时间等因素是亚低温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未产生明确神经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6-7].脑动脉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具有降温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可与其他低温方法同步开展等优势[8],其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关注.因此,结合新近的研究成果及笔者团队在该方向获得的研究结果,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分析等方面将脑动脉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麻醉方式探讨

    作者:葛金钊;王黎洲;宋杰;蒋天鹏;许敏;周石

    目的:探讨并评估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受介入血管内溶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6例,随访1~6个月。对术前及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临床预后及DSA图像质量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6例患者中73例(58%)采用全身麻醉,53例(42%)接受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组中平均在ICU住院时间较局麻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VS3.2 d,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全身麻醉组(1/73,1.4%)较局部麻醉组(4/53,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变量及多变量的分析中,全麻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较局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P<0.05),但全麻组的DSA图像质量、临床预后较局麻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6,P<0.05)终脑梗塞的面积较局麻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5,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中采用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的安全性相似,但在临床预后及DSA图像质量上全身麻醉更具优势。该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需通过大规模多中心实验来进一步验证。

  • 2种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治疗方式的比较

    作者:杨阳;梁春阳;张强;沈春森;罗永春;马尚;徐如祥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动脉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采用动脉内治疗的59例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病情、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发病3个月后的恢复情况,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9.8±1.3)岁,术中采用动脉溶栓25例和多模式溶栓治疗34例,2组患者平均入院NIHSS分别为12.6±4.3、18.3±4.2,发病时间分别为(5.3±0.9)h、(5.8±1.4)h,再通率分别为56.0%、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3个月后残障程度与年龄、初治时间、出院NIHSS评分和良好再通率相关. 结论 相比于动脉溶栓,多模式溶栓适用于较为严重或入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且再通率高.良好的血管再灌注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