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231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世拥;梁振家;苑树俊;于波;陈纲;陈光;白雪;左富义;魏晓军;吴恩

    目的 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31例中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1例术后随访率为85.3%(197/231),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2个月~14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2%),术后12~24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1%(10/197),肝转移率为15.2%(30/197).肺转移率为2.5%(5/197),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71.6%.结论 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既能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又可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中低位直肠癌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 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姚祖武;砂盛诚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3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病人中男8例,女5例.年龄(62.6±8.3)岁.动脉瘤的大直径为45~68?mm,平均(58.1±7.3)?mm.体外循环方式有完全体外循环、部分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 (SCP)、深低温停循环 (HCA)及逆行性脑灌注 (RCP).6例弓部动脉瘤及3例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SCP下行全弓部置换术;1例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在HCA和RCP下行血管置换;3例真性降主动脉瘤中,2例在部分体外循环下,1例在HCA下行血管置换,其中2例行肋间动脉重建.采用的外科吻合技术有开放吻合和阻断瘤体两侧进行吻合两种.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脊髓损伤.发生2例脑梗塞,无肾功能不全者.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主动脉瘤手术时,体外循环方式的选择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 器械与丝线缝合支气管和肺动静脉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德若;赵凤瑞;王在永;张伟;张海涛;陈京宇

    目的对器械与手工缝合支气管残端和肺动、静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 24条杂种健康成年犬均分2组行左全肺切除.器械组的主支气管残端和肺动、静脉用缝合器缝合;缝线组用丝线按常规手术方法缝合或结扎.术后分别在3、7、15、30 d处死动物.对支气管和肺动、静脉残端进行大体和光镜观察,并对犬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缝线组支气管残端炎细胞浸润明显高于器械组(P<0.05).器械组动、静脉无血栓形成,而缝线组有3条犬在肺动、静脉残端处发现小的血栓.结论器械缝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规范化,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 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孙强;马春山;段振泉;杨力;江磊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患者,左心转流(LAV)3例,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HCA+SCP)1例.3例降主动脉瘤中,2例急诊在LAV下血管置换,1例择期在LAV下血管置换.1例弓部瘤急诊在HCA+SCP下行半弓置换.结果:4例均无手术死亡及脊髓、肾脏损害,1例主动脉弓部瘤术后出现脑梗塞.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外科治疗中,选择正确的体外循环方法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对手术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 儿童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甘辉立;张健群;罗毅;王胜洵;李温斌;周其文

    目的 评价儿童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aortic origin of 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AORPA)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并探讨AORP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至2007年7月11例儿童AORPA术前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围术期疗效及中长期随访结果.分别采用右肺动脉经人工血管(2例)或同种主动脉(2例)与主肺动脉吻合术、体外循环下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直接吻合术(3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环及肺动脉环片)双片法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吻合术(2例)、非体外循环下右肺动脉经人工血管与主肺动脉吻合术(2例).结果 11例中10例术前确诊,1例术前漏诊而在术中发现.5例通过右室造影及主动脉造影或多排CT/MRI检查确诊,6例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患儿中确诊5例,1例漏诊.11例手术患儿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随访2.2~13年,1例于术后4年死于右心功能衰竭.生存8例患儿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射血分数(EF)值43%~52%,心功能I级5例,Ⅱ级3例.结论 右室造影及主动脉造影或多排CT/MRI检查可减少漏诊率.手术是治疗AORPA的有效方法,但应尽早手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应用自体组织加宽加长右肺动脉可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

  • 神经端侧缝合术后肌肉的组织学变化

    作者:张琪;顾晓明

    目的:研究神经端侧缝合术后靶肌肉的组织学变化和运动终板再生.方法:10只SD雄性大鼠分成A、B两组.A组:切断右侧腓总神经,将远侧断端以端侧缝合术式吻合到同侧胫神经外膜开窗部..B组:切断右侧腓总神经,并将两断端分离.两组左侧后肢作为正常对照.术后2月作行为学检查.胫前肌取材行H E染色,胆碱酯酶染色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神经端侧缝合术后受体神经的靶肌肉功能得以恢复.组织学形态接近正常,神经肌肉接头可有效重建.结论:①神经端侧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修复方法;②突触素组化染色用于研究运动终板的重建优于以往的胆碱酯酶染色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