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对超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作者:翟逸如;邓怀东;刘婉玲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之间于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9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对其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3年内生存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其他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Harris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以及躯体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2%(4/48),显著低于对照组(23.40%,11/47)(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状况,提高生存率,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岩民;樊勇;牛伟亚;高强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184例)和Ⅱ组(184例)。Ⅰ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Ⅱ组患者实施PFNA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高于Ⅱ组[(52±7) min比(64±7) min,(139±19) mL比(121±18) mL,(81±17) mL 比(70±15) mL],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显著短于Ⅱ组[(16.5±2.6) min比(26.8±3.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Ⅰ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Ⅱ组(78.8%比63.0%),Ⅰ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Ⅱ组(14.1%比4.9%),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Ⅱ组(5.4%比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合并有慢性内科疾病的患者,可选择PFNA 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

  • 人工关节置换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郭耀宗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切复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巫彬彬;彭济河;林彩龙;徐晶;陈文忠

    目的:研究PFNA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于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出5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组: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置换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较内固定组长,且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多,P<0.05;但置换组患者术后负重锻炼时间较短,P<0.05;两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置换组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前者适合伴有多种内科基础疾病、体质差的患者,后者适合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体质较好的患者,临床医师需综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苏世先;刘前前;刘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很易发生髋内翻[1].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多,褥疮、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基础疾病[2].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3].老年入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可造成骨折,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淤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还可伴有内收畸形[4].近年来,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本原则,如外固定支架、多根针钉固定、钉板系统、髓内固定系统(PFNA等),人工关节置换术等[5].本研究比较半髋关节置换和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报告如下.

  • GTR钢板+Ⅰ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忠龙;童培建;马镇川;季卫锋

    目的:探讨GTR钢板+Ⅰ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高龄不稳定型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按照Evens分型,ⅢA型6例、ⅢB型8例、Ⅳ型6例,均采用GTR钢板+Ⅰ期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精神躁狂,1例患髋疼痛,经对症治疗症状基本缓解。无髋关节脱位病例,未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心肌梗死等并发症。20例均获得3~16个月随访,平均8.6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结论 GTR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合并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康复活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 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潘琦

    对比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状况,提高生存率,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比较PFN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劭晖

    目的:分析、对比PFN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方法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有80例,接受的是PFN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有76例接受的是半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后的关节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卧床时间等方面与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相比有明显的减少和降低,其差异显著(P<0.05),而两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相对而言在PFN内固定手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卧床时间等方面占一定优势.

  • 血府逐瘀汤对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研究

    作者:蒋文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预防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且早期出现气滞血瘀症状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口服血府逐瘀汤水煎剂,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剂,在术后第2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T和APTT均显著长于术前(P<0.05);观察组的INR在术后第15天显著高于术前(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观察组的PT均长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APTT在术后第15天长于对照组(t=5.384,P<0.0001).术后,两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x2=0.327,P>0.05).②不同时间点两组间HGB水平和D-二聚体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GB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D-二聚体的水平在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7天与术前差异显著(P<0.05).③不同时间点两组间TXB2和6-Keto-PG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TXB2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6-Keto-PGF-α水平在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④术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VW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VWF水平(t=3.271,P=0.002),其余时间点两组间VWF水平和GMP-14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的比较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GMP-140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VWF水平在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的预防治疗可明显改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凝血指标,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与口服阿司匹林相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欧民胜

    目的 探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3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予以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指数、NRS疼痛程度、老年幸福指数;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疗效、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指数、NRS疼痛程度、老年幸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确切,可更好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幸福度,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