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甲酯对SD大鼠乳鼠脊髓背根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陈萌萌;唐海;史宗新;邓介超;贾璞;贾崇哲;杨阳

    目的 体外实验探索骨水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对斯普拉格大鼠(Sprague Dawley,SD)乳鼠脊髓背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体外模拟椎体成形术制备骨水泥球,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MMA单体释放的浓度范围及变化趋势;显微操作下提取乳鼠背根神经节并体外培养乳鼠脊髓背根神经细胞(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DRGs),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ity enolization enzymes,NSE)免疫荧光化学染色鉴定DRGs;根据体外实验模拟椎体成形术测得的MMA释放浓度范围,DRGs加入含有不同浓度MMA的培养基,设为正常对照组,10-3,10-2,10-1,1和10 g/L MMA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Annexin V法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分析MMA单体诱导的DRGs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骨水泥在植入后前10min内释放出大量单体,约占总释放量的90%以上,随着时间延长,单体释放总量基本保持平稳.60 min内MMA单体大浓度范围为(0.1025±0.0068) g/L.DRGs加入MMA单体作用后,10-3和10-2 g/L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00±2.24)%、(92.20±2.77)%,与对照组(97.00±1.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380和0.070);10-1、1、10 g/L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9.40±5.18)%、(86.20±4.32)%、(77.60±3.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A单体诱导的DRGs的凋亡,MMA单体10-3、10-2、10-1、1、10 g/L均能够诱导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38.3±2.2)%、(40.5±1.1)%、(44.1±3.5)%、(48.0±1.8)%、(54.8±2.7)%,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22.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中存在MMA单体的释放,并且对椎体内感觉神经细胞存在毒性,因此MMA单体释放对椎体成形术的快速止痛有一定意义.

  • 大鼠食道扩张内脏痛模型的建立及酸敏感离子通道3的功能变化及意义

    作者:牛小平;刘少锋;王运东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食道扩张(Esophageal distensions,ED)内脏痛动物模型并研究其脊髓背根神经元(DRG)中酸敏感性离子通道3 (ASIC3)的表达及功能的改变,探讨ASIC3参与ED内脏痛模型中DRG神经元高敏感性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ED动物模型组30只,对照组20只;免疫荧光检测DRG神经元ASIC3的表达,膜片钳分析技术记录ED刺激后DRG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及ASIC3电流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ASIC3在DRG细胞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在给予大鼠1h的重复ED刺激之后,相应节段的DRG神经元受到去极化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数量明显增多,且ED大鼠ASIC3通道离子电流也明显增加.结论:食道球囊扩张可成功建立食道内脏痛动物模型,DRG神经元中ASIC3表达与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导致GERD食管内脏高敏感发生的原因之一.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胡玉萍;杨建军;李伟彦;稽晴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表达的变化,以及鞘内注射NCAM相似肽c3d、NCAM反义寡核甘酸(Anti)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影响,探讨GDNF、NCAM在NP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1: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1只):疼痛组和对照组.疼痛组大鼠行左侧坐骨神经结扎术,建立CCI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3、5、7、14、21d测机械痛阈(mechanicalwithdrawl threshold,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技术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GDNF和NCAM的表达变化.实验2: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NS+ GDNF组、c3d+GDNF组、Anti-NCAM+ GDNF组.各组大鼠于建立CCI模型后3d鞘内注射上述制剂,观察其痛阈变化. 结果 实验1: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组大鼠术前1d、术后1、21 d MWT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14d MWT和TWL均降低,其中术后7d阈值低(P<0.01);术后3、5、7、14d GDNF和NCAM的表达均升高,其中7d表达高(P<0.01).实验2:与NS对照组相比,NS+ GDNF组、c3d+ GDNF组MWT和TWL明显降低(P<0.01),Anti-NCAM+ GDN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 GDNF组、c3d+ GDNF组与给药前相比,MWT和TWL明显降低(P<0.01);Anti-NCAM+ GDN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CCI后出现痛阈下降,DRG中GDNF和NCAM表达增高;外源性GDNF可缓解NP,阻断NCAM表达可消减GDNF的镇痛作用,提示GDNF和NCAM信号通路参与了NP的发生和调节.

  •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在皮肤源性瘙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亦心;唐慧;王朵勤;沈燕芸;朱奕锜;徐金华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Mrgprs)是一类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特异性分布于外周感觉神经元和肥大细胞,在瘙痒、疼痛等躯体感觉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能成为抗瘙痒药物开发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Mrgprs的分类、分布、在皮肤源性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