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远端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雷靖祎;常海霞;廖菽丹;马锋

    目的:观察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后处理组(MPostC组)、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组(RPostC组)、缺血后处理+5-羟葵酸组(MPostC +5-HD组)、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5-羟葵酸组(RPostC +5-HD)。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室支45 min,再灌注120 min造模,结扎双侧髂外动脉5 min骨骼肌短暂缺血。于缺血前、后及再灌注1 h、2 h观察心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1)再灌注1 h、2 h后,MPostC组、RPostC组心功能指标较缺血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MPostC+5-HD组、RPostC+5-HD组分别较MPostC组、RPostC组改善不明显(P<0.05)(;2)再灌注2 h时,MPostC组、RPostC组的CK、LDH活力均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P均<0.05),MPostC+5-HD组、RPostC+5-HD组的CK、LDH活力分别较MPostC组、RPostC组明显增高(P均<0.05)(;3)缺血对照组的缺血范围[缺血区重量/左心室重量(AAR/LVg),缺血区面积/左心室面积(AAR/LVs)]与其他5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ostC组、RPostC组梗死范围[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AN/AARg)、梗死区面积/缺血区面积(AN/AARs)]均较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MPostC+5-HD组、RPostC+5-HD组分别与MPostC组、RPostC组比,梗死范围均增加(P均<0.05)。MPostC+5-HD组、RPostC+5-HD组、缺血对照组的梗死范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的缺血后处理和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共同的机制可能为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KATP)的激活。

  • 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远端缺血后处理的作用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后处理(RIPoC)在大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法(4-VO)将全脑I/R模型制作出来。将128只体重为200~25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I/R组和I/R+RIPoC组。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七天取海马CA1区和额叶皮层组织进行Nissl染色,观察存活神经元密度;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二十四小时和四十八小时采用TUNEL法对神经元凋亡进行检测;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四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对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进行检测;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四十八小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进行检测;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二十四小时和四十八小时取海马CA1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和I/R组比较,I/R+RIPoC组中海马CA1区及额叶皮层中I/R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及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减退出现明显的改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海马CA1区中Bcl-2明显上调,Bax明显下调,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SOD、CAT的活性明显增加,MDA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远端缺血后处理在大鼠的全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对凋亡相关蛋白进行调节,使大脑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得以减少,从而使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得以改善,在全脑I/R损伤中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 远端缺血后处理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 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效果及其对促炎—抗炎平衡的影响

    作者:林爱华;许可;丁婷婷;陈向坤

    目的 观察远端缺血后处理(RIPC)对创伤失血性休克(THS)患者在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的效果及体内促炎—抗炎平衡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5月—2017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ICU病房收治的THS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IPC组(n=57)和对照组(n=57).所有患者均在PIC-CO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选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等促炎因子和IL-10、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IL-4等抗炎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RIPC 组患者晶体液、胶体液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 135. 21 ± 442.35)ml vs. (2 563.92 ±610.52)ml,t=4.293,P<0.001;(645.23 ±221.23)ml vs. (783.76 ±98.83)ml,t=4.316, P<0. 001]. T1时RIPC组患者LCR明显高于对照组(13. 54% ± 2. 88 % vs. 7. 25% ± 3. 14% ,t=11. 14,P<0. 001).2组患者MAP和GEDVI均明显升高(RIPC组:t=3. 359、7. 354,P<0. 001;对照组:t=2. 373、2. 690,P<0.01),而RIPC组SVRI明显降低(t=8. 601,P<0. 001),对照组EVIWI明显升高(t=3. 391,P<0. 001);T1 时RIPC组患者SVRI、GEDVI和EVLW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 291、2. 668、1. 980,P<0. 05);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明显低于对照组(t=6. 227、14. 856、16. 506,P均<0. 001),而抗炎因子(IL-10、TGF-β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20.280、6.307、18. 877,P 均 <0. 001);相关性分析提示 RIPC 与△IL-1β 和△IL-10 明显相关(r = -0.633、r=0. 661).结论 RIPC干预有助于提高TIS患者在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同时进一步改善TIS患者体内促炎—抗炎平衡.

  • 远端缺血后处理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丽丽;张冰缘;王济涛;苏艾中

    远端缺血后处理是近年提出的减少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理论、新方法.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氧自由基、腺苷、一氧化氮等启动因子,各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终效应器线粒体等,具有减少再灌注损伤、改善器官功能的作用,在器官移植、心脏手术、脑卒中治疗等领域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过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参与远端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彭蓓;郭曲练;叶治;王娜;郑利民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在远端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C)减少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f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为200 g~2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冉灌注组(I/R组)、缺血/冉灌注+远端缺血后处理组(I/R+RIPoC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NAME)+缺血/再灌注+远端缺血后处理组(L-NAME+I/R+RIPoC组),以及LY294002+缺血/再灌注+远端缺血后处理组(LY+I/R+RIPoC组).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I/R模型.S组不制备全脑I/R模型;I/R+RIPoC组、L-NAME+I/R+RIPoC组及LY+I/R+RIPoC组于再灌注开始行双侧股动脉缺血15 min,再灌注15 min,共3个循环.L-NAME+I/R+RIPoC组于脑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L-NAME,LY+I/R+RIPoC组于脑缺血前10 min侧脑室注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脑再灌注48 h时行海马CA1区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阳性细胞计数,测定海马CA1区抗磷酸化的eNOS抗体(p-eNOS)、eNOS、p-Akt及Akt的蛋白水平,再灌注4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再灌注7d时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R+RIPoC组、L-NAME+I/R+RIPoC组及LY+I/R+RIPoC组再灌注时海马CA1区凋亡细胞[(0.8±0.8)、(84.7±6.8)、(52.8±7.8)、(74.3±9.0)、(79.5±7.3)个/mm]增加(P<0.01),行为学损伤增加(P<0.01),神经元密度[(193±7)、(10±7)、(91±11)、(38±7)、(26±7)个/mm]降低(P<0.01).与I/R组比较,I/R+RIPoC组再灌注时凋亡细胞减少(P<0.01),行为学损伤减少(P<0.01),神经元密度增加(P<0.01).与I/R+RIPoC组比较,L-NAME+I/R+RIPoC组及LY+I/R+RIPoC组再灌注时凋亡细胞增加(P<0.01),行为学损伤增加(P<0.01),神经元密度降低(P<0.01).L-NAME能够抑制RIPoC后p-eNOS( 0.48±0.03、0.23 ±0.04)和eNOS (0.91±0.07、0.64±0.06)的升高(P<0.01),LY294002不仅能抑制RIPoC后p-Akt (0.74±0.06、0.44±0.04)的升高(P<0.01),而且能抑制RIPoC后p-eNOS( 0.48±0.03、0.23±0.04)和eNOS( 0.91±0.07、0.63±0.06)的升高(P<0.01).结论 RIPoC能够减轻大鼠全脑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途径介导的eNOS激活和上调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