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闫军;罗新锦;吴清玉;杨克明;许建屏;刘迎龙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4月~2001年4月,36例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非体外循环手术组).包括28例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8例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5.7±5.4岁(6个月~24岁),体表面积0.72±0.34(0.35~1.28)m2,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0.75±0.07(0.45~0.83),术中肺动脉压14.3±3.6 mmHg(1 mmHg=0.133 kPa).并以1994~2000年间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体外循环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非体外循环手术组病例无死亡,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所有患者发绀明显减轻,顺利出院.出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0.93±0.04.与体外循环手术组相比,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操作较为简便,术后早期效果良好.

  • 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附58例报道)

    作者:刘迎龙;于存涛;魏波;陈海生;辛永祥;何强;王建明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的体会.方法 2000年5月至2001年9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58例.年龄(3.54±1.59)岁,体重(13.6±4.0) kg.上腔静脉与右心耳插管临时转流,自上腔静脉入右房处横断上腔静脉,缝闭近心端,应用可吸收线端侧吻合远心端与右肺动脉,前壁用自体心包片加宽.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乳糜胸4例,一过性昏迷1例.腔静脉阻断(48±15) min,术前氧饱和度0.75±0.09,肺动脉压(12.8±2.3) mm Hg(1 mm Hg=0.133 kPa);术毕氧饱和度0.93±0.05,肺动脉压(16.5±2.9) mm Hg,胸腔及心包引流液(145±103) ml,呼吸机辅助(13±7) h,住院(10±5) d.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少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该术式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 作者:

    关键词:
  • 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治疗小婴儿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袁源;丁芳宝;鲍春荣;马南;沈赛娥;梅举

    目的 回顾性总结3岁以内复杂先心病患儿行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双向Glenn分流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间3岁内接受双向Glenn术的77例患儿资料,根据年龄分为A组(小婴儿组,<6个月,23例)和B组(婴幼儿组,6-36个月,54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A、B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148.20±21.21)min、(154.87±52.37)min]、呼吸机辅助时间[(30.63±23.86)h、(24.61±18.83)h]、ICU滞留时间[(6.35±4.16)d、(4.90±2.57)d]、术后住院时间[(12.11±3.68)d、(10.03±4.82)d]、血制品使用量[(401.21±276.79)ml、(435.76±226.95)ml]及术后引流量[(15.68±7.32)ml/kg、(17.78±8.43)ml/k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儿肺动脉均较术前明显发育(P<0.05),两组间发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A组6例,B组12例)后期接受了TCPC治疗.结论 对于无法行一期根治的复杂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即使是<6个月的小婴儿,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

    作者:萧明第;肖亦敏;薛松

    目的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评价其疗效.方法2002年4~7月,我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5例,其中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3例,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2例.术前患者均经血气分析、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氧饱和度为(78.7±3.0)%.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均顺利出院.术后血氧饱和度升高至(93.9±0.9)%,紫绀症状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住院费用少.

  •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邱芸香;杨维君;谈林华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其中16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格林术.6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术.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0.72±0.04,术中肺动脉压为14.1±2.5 mmHg.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中腔肺转流时间34±12 min,术毕经皮血氧饱和度升高至0.89±0.03,术后肺动脉压16.1±3.2 mmHg,胸腔及心包引流液192±68 ml,呼吸机辅助时间12±5 h,ICU监护时问21±13 h,住院时间14±5 d,术后2例出现乳糜胸,无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的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建立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近,远期疗效的关键所在.

  •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作者:王涛;张供;谷兴华;宋毅;张希全;杜俊章

    患者女,15岁,体重34kg.生后严重紫绀.查体: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杂音,严重紫绀,杵状指趾,末梢血氧饱和度0.75,Hb 228 g·L-1.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双房大、右室大、T波改变、广泛前壁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SDL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19 mm,Ⅱ孔型房间隔缺损18 mm,肺动脉瓣及瓣下重度狭窄(近于闭锁),主肺动脉12 mm,右肺动脉7 mm,左肺动脉6.6 mm.心血管造影证实上述诊断.

  • 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对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的影响

    作者:袁源;丁芳宝;鲍春荣;丁士骜;梅举

    目的 回顾性分析保留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对于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双向Glenn术后恢复及肺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接受双向Glenn术的171例患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搏动性肺血流分为A组(搏动性血流组,106例)和B组(无搏动血流组,6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肺动脉发育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儿均存在明显缺氧,两组患儿术前一般情况、SpO2、McGoon比及Nakata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A组(126.04±30.78)min,B组(124.57±32.22)min]、用血量[A组(287.25±212.34)ml,B组(262.49±224.32)ml]、呼吸机辅助时间[A组(29.67±22.21)h,B组(22.47±18.64)h]、ICU滞留时间[A组(4.26±3.01)d,B组(2.97±1.62)d]、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10.16±2.48)d,B组(8.54±2.11)d](P>0.05),而A组术后引流时间(4.24±2.34)d及引流量(18.42±9.37)ml/kg均高于B组(2.46±1.47)d,(12.50±6.41)ml/kg(P<0.05).术后两组患儿缺氧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提示术后6个月及1年A组患儿SpO2均高于B组,MeGoon比及Nakata指数增加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接受二期根治手术时间早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可提高Glenn术后患儿血氧含量,有利于肺血管发育及尽早完成二期Fontan手术.但可能增加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延长胸腔引流时间.

  •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开柱;肖明第;陈小中;王宜青;王吉祥;肖亦敏;李小波;程云阁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1月间42例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影像学资料证实不能行一期解剖矫治或生理矫治手术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并与2008年5月~2009年8月间在体外循环下实施的12例双向格林分流术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非体外循环组除1例患者自动出院以外,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术中患者平均自体转流时间为(36.4±15.2)min,术前血氧饱和度为(65.6±8.7)%,术后早期血氧饱和度为(86.7±9.1)%,术后3个月血氧饱和度为(89.5±8.9)%,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4.2±4.6)h;康复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活动耐受量及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优于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术中进行通畅的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正确的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及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

    作者:刘志勇;李旭东;王玉华;张郁林;王小庆;蒋佩明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 shunt)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12例患者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分流术.病种分别为三尖瓣闭锁(TA)3例,二尖瓣闭锁(MA)1例,右位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伴完全型房室共同通道(CAVSD)1例,右位心大动脉错位1例,左旋心单心室1例,单心室2例,D-TGA 3例.12例中3例行双向Glenn分流术(TA、右位心D-TGA伴CAVSD和单心室各1例),其余9例行TCPC手术(TA 2例、MA 1例、右位心D-TGA及肺动脉狭窄1例、左旋心1例、单心室1例、D-TGA 3例). 结果手术后近期效果:12例患者中11例存活,1例D-TGA患者术后19h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死亡率8.3%.手术中CPB时间78~1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6~122min.机械辅助通气时间8~18h,ICU监护时间15~32h,住院时间16~58 d.术后中心静脉压(即肺动脉压)8~18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0.80~0.96.TCPC后,2例单心室和2例D-TGA患者发生乳糜胸,经置胸腔引流管和综合性治疗,分别于术后22d、33d、36d和48d痊愈出院.手术后中远期效果:术后随访2至28个月,1例右位心D-TGA伴CAVSD患者在双向Glenn分流术后1年因肺动静脉瘘(PAVF)引发大咯血死亡;其余10例存活,心功能Ⅰ~Ⅱ级,无恶性心律失常、无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 结论 TCPC和双向Glenn分流术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的生理性矫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中远期的效果,手术中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和围手术期的积极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