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王晓莉

    目的:探讨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模式,不给予任何方式的社区医疗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干预时间为1年.于干预前和干预3、6、9、12个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LiHFe)以及再住院率评定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SCL-90、LiHFe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CL-90总分、LiHFe总分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 群组看病模式: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创新

    作者:李丽平;傅华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在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还缺乏比较简易有效的手段,慢性病患者人数的显著增加以及需求的不断上涨,导致医疗卫生系统的负荷明显上升,在目前医疗短缺的资源环境下,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医务人员来应对这种挑战.针对目前卫生系统管理慢性病出现的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群组看病是有希望帮忙解决短缺和服务质量需求的模式,认为,将一定数量的患者组织起来由一个医生或跨学科的团队同时提供初级卫生服务,极有可能改善卫生服务的质量、成本和可及性,这会成为未来具创新性的卫生服务实践[1].本文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关于群组看病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从模型的定义和一般特征、效果评价、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研究价值四个方面,来阐述群组看病模式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应用.

  • 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王敬丽;傅华;周晨;朱耀城;丁永明;高俊岭

    目的:探讨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4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14例,根据是否愿意参加群组看病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4例。干预组患者以小组形式接受由社区全科医生和护士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的群组看病;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三级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均在基线及干预6、12个月后完成3次问卷调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支持、医患交流、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糖化血红蛋白,运用线性潜发展模型( LLGM)评估糖尿病群组看病的效果。结果从基线到干预后12个月的时间内,对照组患者社会支持、医患交流、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24(P<0.001)、0.18(P=0.008)、0.31(P<0.001)和0.37(P<0.001),而干预组患者对应的平均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患者高0.14( P <0.001)、0.16( P <0.009)、0.16( P =0.009)和0.16(P=0.009)。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减少值为0.29(P<0.001),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减少值比对照组患者多0.24(P=0.009)。结论糖尿病群组看病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医患交流和自我效能,而且可以改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群组看病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效果分析

    作者:程天一;王俊;包丽静;庞小芬

    目的 研究群组看病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疗效.方法 收集年龄65岁以上、OSTA指数小于-4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86例,随机分为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左股骨颈骨密度值(LFN BMD),同时测定血生化指标及骨生化、代谢指标.应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KT)及骨质疏松自我效能量表(OSES)进行评分.群组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技能指导,病情监测,小组活动及处方开药等4项内容.干预1年后,两组再次进行上述项目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除血Ca2+、P3+、LFN 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干预组的OKT、OSES得分,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组的血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 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组内干预前(P<0.05).结论 群组看病是一种适合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有效的社区管理干预模式.

  • 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对痤疮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倩;曹春艳;张新翠;许昌春;潘钰蔚;李静;余美文

    目的 评价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对痤疮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探讨痤疮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8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接受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在干预后1、2、4周进行遵医行为调查,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结果 因拒访和无应答原因脱落18例,终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入分析.在干预1、2、4周后,干预组遵医行为总分分别为83.6±9.3、85.9±9.1、91.2±8.4,对照组分别为77.1±7.3、77.1±8.6、79.1±10.2,干预组遵医行为的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组间<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显著性地提高(P时间<0.05),时间和分组之间有交互作用(P交互<0.05).结论 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痤疮患者遵医行为.

  • 基于互联网形式的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张丙金;王蓓蓓;张志明;赵连礼

    目的 分析互联网形式的同伴健康教育对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型糖尿病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同伴教育组及对照组,随访6个月,评价患儿血糖控制、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同伴教育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变异系数(CV),低血糖时间百分比(PT1)、高血糖时间百分比(PT3)均较自身基线有所下降[(8.42±2.16) mmol/L对(7.64±1.80) mmol/L, (12.03±1.67) mmol/L对(9.19±0.89)mmol/L,(7.68±1.35)%对(6.51±0.96)%,(5.35±1.05) mmol/L对(4.09±1.03)mmol/L,(2.93±0.59) mmol/L对(1.80±0.62)mmol/L, (25.82±7.65)%对(18.09±4.38)%,(1.94±3.09)%对(0.90±2.10)%,(16.14±10.63)%对(10.16±9.95)%,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伴教育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26.33±2.68,22.59±4.78,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形式的群组看病及同伴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控制,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适合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广泛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