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研究

    作者:杨惠;张金桐

    德国小蠊的若虫和雌、雄成虫,这3类试虫的活体诱源都对德国小蠊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和滞留作用.其中雄成虫的诱集活性弱,若虫和雌成虫的诱集活性都较强.粪便也是聚集信息素的重要来源,3类试虫粪便的聚集活性都大于相应的活体诱源,其中若虫粪便的聚集活性和滞留活性强,雄成虫粪便的活性弱.若虫的体表和粪便粗提物对5龄若虫都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和滞留活性,而且粪便提取物的引诱活性和滞留活性显著高于体表提取物.正己烷和二氯甲烷都是聚集信息素的有效提取剂.若虫的粪便粗提物能够明显提高蟑螂毒饵的杀虫效果.

  • 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调控因子的研究

    作者:杨惠;张金桐;刘文华;邓兵;李宏

    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德国小蠊体表提取物中聚集信息素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脑因子和光周期对聚集信息索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小蠊的头部并不存在促进信息素合成的昆虫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BAN)类因子;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聚集信息素的合成有明显影响,一直处于黑暗中,只是偶尔打破黑暗的条件适合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合成,而在连续黑暗或长时间的光照的条件下均会明显抑制聚集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 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组分及含量测定

    作者:杨惠;张金桐

    德国小蠊的聚集行为是由个体分泌的聚集信息素引起的,德国小蠊若虫的体表和粪便中均含有聚集信息素.用气相色谱(GC)和气-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德国小蠊体表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和粪便的正己烷提取物,结果表明体表提取物中的活性组分全部是外表皮分泌的一类碳氢化合物,而雌成虫和若虫的粪便提取物的GC-MS谱图完全一致,与体表提取物相比,多了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十八碳酸、二十烷醇和二十二烷醇6种组分,其余25种组分则完全相同.这些结果表明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主要组分是表皮碳氧化合物.在体表提取物中含量高的是3,7-/3,9-/3,11-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占总量的22.2%).其次是9-/11-/13-/15-甲基二十九碳烷、3-甲基二十九碳烷、5-甲基二十九碳烷、正二十九碳烷、11,15-/13,17-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和5,9-/5,11-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含量依次是13.55%、10.46%、7.93%6.48%、6.14%和5.52%.粪便提取物中也是3,7-/3,9-/3,11二甲基二十九碳烷的含量高(占总量的12.86%)其次是9-11-/13-/15-甲基二十九碳烷、油酸、3-甲基二十九碳烷、正二十九碳烷、11-/13-/15-甲基三十一碳烷和11,15-/13,17-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含量依次是7.57%、7.20%、5.84%、5.46%、5.42%和5.04%.

  • 美洲大蠊各虫态粪便提取物的聚集活性研究

    作者:韩秀华;农向群;张泽华

    目的 研究美洲大蠊各虫态粪便的诱集活性,为简单有效地提取聚集信息素并应用于美洲大蠊的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用丙酮和乙醇混合溶剂分别提取美洲大蠊雌虫、雄虫及老熟幼虫粪便,测定提取物对美洲大蠊各虫态的诱集活性,数据采用SAS 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种虫态粪便提取物对美洲大蠊各虫态都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其中老熟幼虫粪便提取物对老熟幼虫的引诱效果好,引诱率达到59%;雄虫粪便提取物对老熟幼虫的引诱活性高,引诱率为41%;雌虫粪便提取物对雄虫的引诱活性好,引诱率也可以达到42%,且各种提取物对美洲大蠊老熟幼虫都有较高的聚集活性.结论 美洲大蠊各虫态粪便中含有聚集信息素,且活性各不相同,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于美洲大蠊的防治.

  •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作者:杨惠;张金桐;邓兵;李宏

    目的 研究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为制定德国小蠊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用气相色谱检测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德国小蠊在5龄前期摘除咽侧体,聚集信息素的2种主要组分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和甲基二十九碳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0%和21%,注射保幼激素Ⅲ,2种组分的含量分别上升了32%和24%,而在5龄后期影响不明显;德国小蠊在5龄前期摘除前胸腺和注射 20-羟基蜕皮酮(20-E),影响不显著,而在5龄后期摘除前胸腺,2种组分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8%和12%,注射20-E后,则分别升高了26%和36%.结论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分别在德国小蠊5龄的前期和后期参与了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秀华;农向群;张泽华

    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包括聚集信息素的组成、产生部位、提取方法、生物合成影响因子及聚集信息素引起的行为反应等,现就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进行展望.

  • 德国小蠊远距离引诱因子分析

    作者:文平;邱文毅;钱进;孔繁蕾;莫建初

    德国小蠊在聚集行为、采食行为和求偶行为中通过活性挥发物实现个体的远距离引诱.聚集行为由聚集信息素促成,受温度、水分等影响,业已报道的有胺类、表皮烃类、有机酸类及其他物质.德国小蠊的觅食行为受食物挥发物的引导,主要为一些羰基和羟基化合物;粪便挥发物与食物次生挥发物常具有相同的成分,表现出相通性;德国小蠊求偶行为受挥发性的性信息素小蠊醌和雄虫婚食指示物的主导,婚食引诱与食物引诱也具有相通性.德国小蠊的各引诱因子均受微环境影响,但其共通性有待实验证实.

  • 蜚蠊聚集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伟;殷幼平

    蜚蠊是一类"准社会性"的世界性卫生害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虽然人们很早就观察到了蜚蠊的聚集现象,但直到1945年Ledoux首次报道蜚蠊的聚集缘于个体间的相互吸引作用之后,才发现其聚集信息素.

  • 白蚁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远达;华湘翰

    白蚁的生理活性物质(Bioactive substances in termite)包括白蚁的激素、信息素以 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关于昆虫的生理活性物质,据报道早在1878年法国的Fabre就已发现 雌性天蚕蛾能将放飞到几公里以外的150只雄蛾全部诱回。1894年,Bataillon将家蚕结扎而 得 到了半化蛹。德国的Butenandt从1939年开始(由于二战的影响,实际上是从1950年开始) ,用数千 只雌性家蚕蛾做试验,希望能找到性诱活性物质,直到微量化学分析方法和电生理测定方法 出现 后,才于1955年从50万只雌蚕蛾得到了6mg家蚕性信息素,再经过4年的艰苦工作,才鉴定了 化学结构,取名为蚕醇。1954年从500kg蚕蛹中分离得25mg蜕皮素,到1965年才鉴定了化学 结构。此后,昆虫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迅速发展,在作用对象上形成了如下三个层次:一是 在个体本身起作用的激素,如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二是在种内起作用的信息素, 如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和追迹信息素;三是在种间起作用的生态素(ecomone),如利它 素、互利素、互损素。  小小昆虫,其生活如此绚丽多彩,能动用这么多种的化学物质,不免使人惊叹他的多才多艺 。经研究得知,这些化学物质大多是从食物中获取的,有些是靠共生物种的转化而成,有些 是经昆虫自身改造得到。另外,昆虫还能一物多用,例如防卫物可起到报警和聚集信息素的 作用,同一种物质在低浓度时为追迹信息素,浓度高时又成为性信息素,如此等等。  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上昆虫的个体小,在微量化学分析和电生理测定尚未 发展时,要进行定量研究是不

  • 德国小蠊生物诱集研究进展

    作者:邱文毅;钱进;何德雨;郭峰琦

    德国小蠊,常见也是危害大的医学媒介生物之一,其近年来对人的危害日趋严重.传统德国小蠊控制方法存在缺陷,大部分杀虫药物的成分会引起对蟑螂的驱避作用,影响杀虫效果.发展利用聚集信息素对德国小蠊的高诱集引诱特性,与杀虫剂配合使用以抵消杀虫剂对靶虫的驱避作用,均可有效提高防制效果,对灭蟑产业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