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问题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作者:胡静敏;李小白

    目的 本研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拒绝上学问题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拒绝上学的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因拒绝上学问题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的6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评定.结果 门诊就诊的儿童及青少年中,男女比例(3.29∶1)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拒绝否认(FF4)、母亲过分干涉或过分保护(MF2)、母亲拒绝否认(MF3)、母亲惩罚严厉(MF4)5个因子差异显著(t=10.7292,9.3540,3.7249,7.8419,10.815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个因素是拒绝上学问题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拒绝上学的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具有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导致拒绝上学问题的危险因素之一.

  • 拒绝上学的界定和研究进展

    作者:吴歆;刘芳

    一个世纪以来,儿童、青少年教育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工作者、医生和其他各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不断讨论和研究儿童、青少年"不上学"问题.

  • 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芳;吴歆;朱澜;施穗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及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SR)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符合SR诊断标准者75例,随机分为CBT组(n=36)、CBT+氟西汀组(n=39),疗程24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全面印象量表(CGI-S)和返校率进行评估.结果:CBT组治疗前后SAS、SDS、CG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返校率72.22%;CBT+氟西汀组治疗前后SAS、SDS、CG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返校率82.05%.两组间返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T和CBT联合氟西汀均可以有效治疗SR,以联合治疗效果可能佳.

  • 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调查研究

    作者:李刚;杨孝;李启洪

    目的 了解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的家庭环境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状况.方法 选取74名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为研究组,75名正常上学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中文版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两组对象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FES-CV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矛盾性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MBU父亲情感温暖及理解因子分、母亲情感温暖及理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分、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分、母亲过分干涉及保护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男生中,研究组EMBU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分、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分、母亲过分干涉及保护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母亲情感温暖及理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女生中,研究组EMBU父亲情感温暖及理解因子分、母亲情感温暖及理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分、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分、母亲过分干涉及保护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存在较为明显的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的异常.

  • 心理咨询门诊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及疾病诊断调查

    作者:沈红艳;程文红

    目的 调查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发生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诊断.方法 收集2007年1~12月在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共2431例,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及相关信息调查表,对拒绝上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拒绝上学行为的共207例(8.5%),其中6~10岁53例(25.6%)、11~14岁128例(61.8%)、15~16岁26例(12.6%),男女比为1.72:1,男女生在年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χ2=1.272,P=0.259).情绪障碍发生率高(45.4%),其次为精神分裂症以及心境障碍.三个年龄段均以情绪障碍为主要疾病构成,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所占比例上升.拒绝上学时间为≤1个月95例(45.9%)、1~6个月62例(30.0%)、>6个月50例(24.1%).结论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现象的发生及持续时间随人口学特征以及诊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原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王旭梅;张莹;何强;韩继阳;夏静;邵云;王晓雪;苏荣坤;马颂

    目的 编制一个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原因的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依据临床访谈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编制拒绝上学原因问卷初测版.在门诊进行小样本预测验,经定性分析与项目分析结果形成正式版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及其周边农村选取7所学校的在校学生完成拒绝上学原因问卷(School Refusal Reason Inventory,SRRI)、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量表(CDI).间隔1个月随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重测.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检验SRRI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项目分析显示所有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3,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题项的决断值(CR值)均>3.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教养方式、教师因素、同学关系、分离焦虑、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6个因子,因子负荷值为0.372~0.848.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27,0.831,0.759,0.623,0.821,0.808,重测信度为0.644(P<0.01),与SCARED的相关系数为0.273~0.434,与CDI的相关系数为0.353~0.497.结论 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本研究所编制的拒绝上学原因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测量指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了解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的原因.

  • 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调查与干预研究

    作者:杨孝;蒋令朋;李启洪;黎华柱

    目的 了解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人口学、精神疾病分布、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特征,探讨治疗联盟小组干预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86名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由治疗联盟小组对干预组对象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治疗、社会支持等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进行测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失学率.结果 86名拒绝上学儿童以男生居多,小学生、初中生所占比例高于高中生,其中18.6%的儿童为单亲或破裂家庭.本组学生中诊断出焦虑障碍27例,情感障碍25例,多动与品行障碍10例,精神发育迟滞6例,精神分裂症4例,应激或适应障碍5例,广泛发育障碍4例,无精神病5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4.9%,男、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A因子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N因子、M因子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行为问题检出率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均分低于对照组,失学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中,男生多于女生,小学生和初中生多于高中生,单亲和破裂家庭的学生比例较高,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高,男生行为问题多于女生,经过治疗联盟小组方式干预,能减少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降低失学率.

  • 认知行为治疗拒绝上学的研究

    作者:吴歆;刘芳;陈翠华;黄玲;林经纬;施穗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联合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符合拒绝上学诊断标准的患者95例,年龄8~18岁.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CBT组(n=47)、CBT+氟西汀组(n=48),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记录每组的返校率.结果:CBT组治疗前后SAS和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校率74.5%;CBT+氟西汀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校率83.3%.两组间返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和CBT联合氟西汀均可以有效治疗拒绝上学,氟西汀不能提高CBT治疗拒绝上学的疗效.

  • 拒绝上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汪玲华;欧婉杏;查彩慧

    [目的]探讨拒绝上学行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艾森克个性测验(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工具对研究组36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评估. [结果]研究组EPQ中精神质P、神经质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外向E、掩饰虚假L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得分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拒绝上学行为儿童青少年存在精神质,情绪不稳定,焦虑等个性特征,拒绝上学可能与转换学校,寄宿,学习压力及独生子女等因素相关.

  • 拒绝上学儿童的家庭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汪玲华;陈群;查彩慧;欧婉杏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组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4例拒绝上学组儿童、78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家庭环境量表中,矛盾性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除在控制性方面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外,余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SR儿童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而在惩罚、严厉因子与拒绝、否认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拒绝上学儿童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

  •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陈群

    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SR)是儿童、青少年因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导致上学发生困难,并出现回避上学行为的一种心理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SR不仅干扰了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而且可能扰乱患儿家庭及其社会功能.所以早期预防和干预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SR发生、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为SR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的评估方法

    作者:张莹;王旭梅

    目前,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就诊,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拒绝上学.拒绝上学行为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本身的成长和发展,还严重影响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功能,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的评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