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治疗中支架精确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道雨;宋成利;刘道志

    对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支架的精确定位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支架精确定位的技术和相关的辅助器械,其中包括支架draw-back技术,Szabo或"尾丝"技术,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的Ostial Pro支架定位系统.本文阐明了支架植入时精确定位的关键技术要求,介绍了上述3种支架定位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使用情况.本文后介绍了建立在Ostial Pro支架定位系统基础上,作者设计的一种镍钛合金丝一体成型的支架精确定位系统,希望提高支架定位装置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

  • 孤立性前降支或回旋支开口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戚晨良;尤威;叶飞;吴志明;贾海波;陈绍良;张俊杰;刘玲玲;林玲;徐海梅

    目的 回顾性对比研究应用直接精确定位支架技术、跨越支架技术及Szabo技术,治疗孤立性前降支(LAD)或回旋支(LCX)开口病变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计89例孤立性LAD或LCX开口病变(左主干末端Medina分型为0,1,0或0,0,1)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直接精确定位支架组(D组)20例、使用跨越支架技术组(C组)44例以及使用Szabo技术组(S组)25例,比较三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的临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和死亡]随访结果.结果 三组患者介入治疗均使用6F指引导管,但S组EBU指引导管使用率高于D组(56.0%比10.0%,P=0.001)和C组(56.0%比11.4%,P<0.001),S组JL指引导管使用率低于D组(44.0%比90.0%,P=0.001)和C组(44.0%比8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D组(72.0%比100.0%,P=0.010)和C组(72.0%比100.0%,P<0.001),主要表现在S组需更改介入治疗技术方案发生率要高于D组(24.0%比0.0,P=0.019)和C组(24.0%比0.0,P=0.001),且S组支架脱载发生率要高于D组(12.0%比0.0,P=0.010)和C组(12.0%比0.0,P=0.019).但是术中需使用球囊对吻扩张发生率C组要明显高于S组(22.7%比0.0,P=0.010).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累计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但术后1年随访累计MACE发生率D组明显高于C组(25.0%比2.3%,P=0.002)和S组(25.0%比0.0,P=0.023),主要表现在术后1年随访TVR发生率D组要明显高于C组(20.0%比2.3%,P=0.008)和S组(20.0%比0.0,P=0.045),C组术后1年随访对侧分支开口狭窄>50%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22.7%比0.0,P=0.042).结论 对于孤立性LAD或LCX开口病变不推荐常规使用直接精确定位支架技术,使用Szabo技术和跨越支架技术处理患者近期预后良好,但需注意的是使用Szaob技术治疗手术失败率较高,而使用跨越支架技术近期分支开口狭窄发生率较高.

  •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陈珏;陈纪林;乔树宾;徐波;杨跃进;高润霖;秦学文;李建军;袁晋青;姚民;吴永健;刘海波;戴军;尤士杰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和紫杉醇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处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4月12日至2006年04月30日期间连续于冠状动脉开口处置入雷帕霉素或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并在6个月后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92例(95个病变)患者进入该研究.分成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组(紫杉醇组,美国Boston公司Taxus支架)45例(47个病变)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雷帕霉素组,美国Cordis公司Cypher支架)47例(48个病变).对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率进行比较.结果:紫杉醇组47处病变共置入47个支架,雷帕霉素组48处病变共置入49个支架,两组手术成功率均100%.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紫杉醇组和雷帕霉素组术前参考血管直径分别为(2.85±0.53)mm和(2.96±0.41)mm,病变长度为(15.7±14.1)mm和(18.1±11.6)mm;术后支架总长度为(19.68±14.26)mm和(23.87±12.17)mm,大扩张压力为(14.2±2.9)atm和(15.0±2.7)atm,两组比较均没有差异.术后30天随访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无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6个月随访时雷帕霉素组和紫杉醇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分别为6.4%和11.1%,没有显著差异(P=0.184).两组平均造影随访时间相似[(225±84)天vs(210±50)天].紫杉醇组的节段内和支架内再狭窄率分别为22.2%(10/45)和15.5%(7/45),雷帕霉素组为4.3%(2/47)和0%(0/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边缘再狭窄率分别为6.7%(3/45)和4.3%(2/47),两组无差异(P>0.05).紫杉醇组6个月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8.9%,雷帕霉素组4.3%,无显著差异(P>0.05).紫杉醇组的支架内和节段内的晚期管腔丢失[(0.65±0.67)mm,(0.68±0.65)mm]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0.16±0.18)mm,(0.15±0.24)mm(P<0.001)].结论: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均安全有效.雷帕霉素支架的造影再狭窄率和晚期管腔丢失明显低于紫杉醇支架,但两种药物洗脱支架6个月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没有显著差异.

  • 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近远期结果分析

    作者:郭丽君;毛节明;郭静萱;李伟联;张福春;温尚煜;陈明哲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病人,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在术后6个月接受临床和(或)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支架植入的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均为100%,无死亡、急性心肌梗塞及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血管直径狭窄程度分别为(87±9)%与(-2±5)%(P<0.01);管腔小开放直径分别为0.47±0.31 mm与3.16±0.37 mm(P<0.01).临床随访心绞痛复发率为20%(4/20),9例病人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3例发生了再狭窄.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门卫”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开口病变介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兵强;王耀辉;宗雪梅;李英

    目的:探讨“门卫”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及通过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在冠状动脉以远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时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需行冠状动脉开口病变PCI术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和B组),A组18例应用“门卫”导丝技术行PCI术,B组17例行常规干预,分析两组患者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应用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另选取经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在冠状动脉以远行PCI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 C组和D组),C组25例应用“门卫”导丝技术行PCI术,D组21例常规行PCI术,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应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 组[(5.7±0.6)、(9.3±1.1) min,(84.3±6.4)、(94.1±10.0) ml,6%(1/18)与35%(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或χ2值分别为-11.80、-3.50、4.80,P均<0.05);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组[4%(1/25)与29%(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结论“门卫”导丝技术在有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及经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在冠状动脉以远病变行PCI术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可行。

  • 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马根山;冯毅;蒋益波;沈成兴;汤成春;戴启明;陈忠;罗丹

    目的 评价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过程中利用导丝伴行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13例使用伴行导丝技术,23例予传统方法 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心源性死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率(TLR)等情况.结果 36例均手术成功,术中主支血管追加植入支架的情况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在12个月的观察终点,两组皆未出现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事件,但导丝伴行技术组的TLR明显低于传统技术组(7.7% vs 43.5%,P=0.03).结论 支架植入时使用导丝伴行技术安全、可靠,且可以显著降低12个月TLR的发生率.

  • Szabo技术在冠脉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海涛;孙津津;黄丛春;AARON Wong;刘朝中;田建伟;李玉茜

    目的:评价Szabo技术在介入处理冠脉开口部位病变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Szabo技术介入干预的16例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提示病变符合Medina分类010/001分叉病变或者主动脉-开口部位病变.首先预扩张病变,在送人第1根导丝通过开口-分叉病变后,送第2根导丝作为锚定导丝,在体外穿过支架尾端末网眼送入另一分支远段,支架近端沿第1根导丝送入病变处,由于锚定导丝作用便可成功精确定位于病变开口.所有患者术后跟踪随访3~12月,其中10例于术后半年进行冠脉造影复查.结果:所有16例患者中,15例成功采用Szabo技术精确定位释放支架,1例因血管局部钙化支架脱载改用常规方法后成功释放支架;所有病变中9例位于前降支开口,2例位于右冠开口,2例位于回旋支与钝缘支开口,2例位于右冠后降支与左室后侧支开口;术后跟踪随访3 ~12月均无心绞痛发作及其它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Szabo技术在介入处理冠脉开口部位病变中可以起到精确定位完全覆盖病变的作用,但对于钙化或弯曲病变将会增加支架脱载的风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